1 / 3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 自我探索 之 性格探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陈 晓 chenxiao@jstu.edu.cn. 困惑与迷思:身边的故事 …. 晓琳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习对她都不是难事。上大学后,她也是成绩优异,每年都拿奖学金。对此,她却不以为然,因为让她为难的不是成绩,而是自己的性格。她已经读到大三,对考研还是找工作一直犹豫不决:以自己的成绩考研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她希望早点踏入社会,投入更丰富的生活;如果找工作,自己的性格很内向,不善言辞,在人群中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的性格在工作中是否很吃不开?是否应该再读几年书,趁这段时间把性格改变一下?

sydn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 自我探索 之 性格探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陈 晓 chenxiao@jstu.edu.cn

  2. 困惑与迷思:身边的故事… • 晓琳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习对她都不是难事。上大学后,她也是成绩优异,每年都拿奖学金。对此,她却不以为然,因为让她为难的不是成绩,而是自己的性格。她已经读到大三,对考研还是找工作一直犹豫不决:以自己的成绩考研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她希望早点踏入社会,投入更丰富的生活;如果找工作,自己的性格很内向,不善言辞,在人群中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的性格在工作中是否很吃不开?是否应该再读几年书,趁这段时间把性格改变一下? • 不过,性格能改变吗?

  3. 性格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 你自己或别人通常会用什么词形容你? • 什么是性格? • 独特性以及行为的特征性模式,即: •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他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因应方式 • 每个人在其成长经历中,可能受到生理、遗传、家庭教养、文化、学习经验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特定的气质

  4. 课堂活动:签名 •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空白纸,在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 请换一只手,再次在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 两次签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请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 • 我们用自己常用的那只手签名时,通常会感到“得心应手”,很自如,几乎不假思索,也不用费什么力气,对自己能够做好这件事也很有自信 • 而当我们用另一只手签名时,就感到不习惯、别扭、费劲,而且签的名字也歪歪扭扭 • 不过,我们发现自己也还是可以用这只手签名的

  5. 活动启示: • 我们天生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一面 • 它们没有好坏或者对错之分 • 如果能找到一个适合的环境,使我们在其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会很自信,往往会取得佳绩 • 如果要求我们做不擅长的事情,那么多半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而且可能干不好工作

  6. 通过MBTI了解性格 • MBTI: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 由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迈尔斯根据荣格(Carl Jung)的观点研究发展成为心理测评工具 • MBTI用途非常广泛,被用于自我探索、职业发展、人才选拔、团队建设、管理培训、恋爱与婚姻咨询、教育(学业)咨询及多元文化培训中

  7. MBTI中的四个维度 • MBTI衡量的是人的类型偏好(preference),或称作倾向 • 偏好:一种特定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 偏好无优劣之分,却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但也可能成为误解和偏见的来源 • MBTI共分为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两极组成

  8. MBTI·四大维度 • 外向型[E]·内向型[I] • 感觉型[S]·直觉型[N] • 思考型[T]·情感型[F] • 判断型[J]·知觉型[P] • ※每个人都同时具备每个维度的两端,当对其中的一端使用起来会更自然更舒适,因此那一种倾向也就更明显。就如同我们在使用优势手的感觉一样。

  9. 外向型·内向型 • 外向型人: 能量→外部环境 【自身世界以外的人或其他事务】 • 内向型人: 能量→自身内部 【自身的思索与反省】

  10. 外向型 • 因外界需要而摩拳擦掌,精力充沛。 • 喜欢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沟通,并通过谈话形成自己的意见。 • 兴趣广泛。 • 更喜欢同别人工作,并表现出更活跃的状态。 • 会因他人的鼓舞而充满活力。 • 当独处时,会觉得很不舒服。 • 渴望与人交往,友好、健谈、容易接触,使生活充满生气。

  11. 内向型 • 内向型因外界需求、条件和干扰而感到局促不安。 • 更愿意用书面方式沟通,常常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 • 兴趣专注。 • 因内在的机智、自身外部和内部体验而活跃。 • 更喜欢独处,多一些时间在自我的思考上。 • 相对有些保守、文静、不易被人了解。 • 如果处在群体中,可能会觉得不舒适、心烦意乱。 • 可以很好地控制感情。

  12. 课堂活动:讨论与观察 • 请同学们将自己以8人一组分组,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偏向内倾还是外倾。 • 各小组内的同学自动分成内外倾两个群体,并相互说一说通常对对方的印象是什么? • 内外倾两个群体的同学思考并相互讨论:彼此相处的时候自己应注意些什么?需要对方注意些什么?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什么?

  13. 课堂活动总结 • 外倾者需要通过参加外界活动或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来积蓄能量;内倾者则在独处中能量更充足 • 发言的先后顺序及热烈程度能看出每个人的偏好: • 外倾的人通常首先发言,而且观点很多;内倾的人习惯先听、后想,再发表意见 • 『注意』内倾者常不能抢在第一时间发表意见,往往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没有什么想法,这会让一些内倾者感到自己缺乏表现的能力,进而缺乏自信—— • 这只是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已;讨论的组织者,适当地给内倾者多留一些发言时间,也许会让讨论更有收获

  14. 课堂活动总结 • 一个人如果是内倾,就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自然反应是内倾的,但是在特殊情境下也会有外倾的时候,因此不要绝对地去看待测评结果

  15. 感觉型·直觉型 • 是获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方式。 • 感觉型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5种方式获取信息。 • →喜欢注重事实和特征 • 直觉型人:通过第六感或预感获取信息。 • →更关注概念、主意、意见、理论以及对信息的不同方面的推论。会从大的方面去把握问题。

  16. 课堂活动 •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请同学们描述这幅图留在自己脑中的印象,并写在纸上。 •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描述。

  17. 感觉型 • 喜欢那些确定且可测量的事物。 • 做一件事喜欢从头开始,按部就班。 • 关注具体特定细节部分。 • 生活于现实,享受着现实。 • 更善于处理实际问题。 • 喜欢设计步骤,制定规则。 • 不喜欢没有事实根据地去讨论问题,去进行推论或假设。 • 不喜欢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对于未来状况的推测。

  18. 直觉型 • 喜欢带有创新性的机遇。 • 做事的时候,从任何部位都可以开始,经常跳过一些步骤。 • 更喜欢事物的变换与多样性。 • 会更多地去探讨未来的可能性。 • 喜欢不断地去追求挑战,对外部的世界很感兴趣。 • 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按自己的直觉做事。 • 很少去体验收获到的乐趣,对回忆往事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 不会把细节和事实作为自己判断的依据和理由。 • 会很着眼看重将来,对未来的期盼远远大于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19. 感觉型·直觉型 • 如果让一位感觉型的人给你指路,他会说得非常详细,走大约多少米,或者多长时间,在有个什么标志的地方应该怎么转弯,然后再怎么走等等 • 而直觉型的人只会告诉你要朝哪个方向走,走一会儿就会到了

  20. 感觉型·直觉型 • 感觉型和直觉型人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两种人在工作上的冲突 • 感觉型的人可能会觉得直觉型的人太富幻想、不切实际;直觉型的人则认为感觉型的人太保守、抵触革新 • 二者在工作中各有所长,可以很好地配合: • 直觉型的人因为较注重远景和全貌,适合于做策划的工作;感觉型的人注重细节和现实,适合于做实施执行的工作

  21. 思考型·情感型 • 是制定决策的两种不同方式。 • 思考型人:通过逻辑分析和客观考虑作出决策。 • 感情型人:根据个人、主观评价作出决策。 • 【注意】 MBTI中,思考并不意味着“精明”,情感也不意味着“感性”。 • 智力的和情感的因素是不被我们的测量系统所讨论的。

  22. 课堂活动:你该如何决策? • 某所高校规定,学生被发现点名缺席三次以上就要被判该门课重修。 • 假如你是这所高校某一专业课的老师,有一名学生已经两次被发现逃课,你约了班长和他认真地谈了一次话,警告他如果再有第三次违规行为将被要求重修。 • 现在,这名学生在即将期末的时候第三次逃课被抓,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为什么?

  23. 举例: • 思考型同学发言:让他重修,我已经和他谈过了事情的严重性,但他一犯再犯,学校制度就是制度,一定要重修,否则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就没法管了,这样做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公平和警示…… • 情感型同学发言:我会找他再谈谈,问问他再次逃课的原因是什么。考虑到他下学年重修这门课不仅要付出时间的代价,更要付出经济上的代价…对他今后的影响也比较大,我会和他再谈一谈问题的严重性,并告诫他今后的学习上类似的事情不要再犯…我还是决定不让他重修……

  24. 思考型 • 逻辑分析对于他们来说是重要的。 • 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地接近最客观的事实,哪怕是最为近似的。 • 客观事实和事物的变化过程都变得很重要,这些都作为判断的标准和依据。 • 喜欢在分析问题时依据自己的头脑,遵循逻辑性。 • 倾向于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因为认为这样会更客观。 • 不仅仅看到自己的眼前利益,会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25. 情感型 • 更多地依靠情感来作出决定。 • 个人的信念会在决策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 会注重和周围人群的关系及考虑到整体的和谐性。 • 通常都会考虑并顾及到别人的想法和周围的情境。 • 分析问题时,更多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并看重眼前的利益。 • 有问题出现时,会将自己作为当事人,并从这种角度来看待问题。 • 更倾向于欣赏事物,善于理解别人。

  26. 思考型·情感型 • 假如一位公司员工小李作为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公司做出了很多贡献 • 公司此时恰好有个不错的项目,如果能够负责该项目的话,个人将有很大的成长,小李向公司表达了自己希望负责此项目的愿望 • 但是公司最后却将项目交给了一位刚入职不久但专业上略胜小李一筹的新海归 • 公司只考虑了更高的专业水平意味着可能得到更高质量的项目成果,而对小李之前对公司的贡献考虑欠缺

  27. 思考型·情感型 • 如果小李是思考型的人,他可能会因失去这个机会而感到遗憾,但也会接受公司的决定,因为毕竟新同事可能会把项目完成地更好 • 如果小李是情感型的人,他可能会感到公司对老员工冷酷无情,不考虑员工的感受,从而对公司产生疏离感,工作也可能不如以前那么积极了 • 思考型的人倾向于找到客观的标准和原则;情感型的人则看重事物的价值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28. 判断型·知觉型 • 两种相对的态度——我们面对外部世界所采用的方法与途径。 • 判断型人:更喜欢决定性的、有计划的和有组织的生活方式。 • 知觉型人:喜欢灵活、能适应的、自发的生活方式。 • 【注意】 MBTI中,判断型人不意味着他判断能力就更强;知觉型人也不是仅仅意味着感知。

  29. 课堂活动:你会去吗? • 假设现在是周五下午,你在本周日上午要参加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参加这个考试了,而你感觉自己还有不少东西没有准备好,因此打算在今晚和周六一天好好地复习一下。 • 但这时你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好朋友从外地来常州了,你们已经好久没有见面了,Ta问你是否有时间聚聚,并提议今晚来学校看你并让你陪着Ta逛逛校园和常州市中心, Ta周六中午就离开。 • 你会答应去招待这位好朋友吗?为什么?

  30. 举例: • 知觉型同学发言:当然去,好朋友难得一见当然重要了。英语考试周六下午和晚上还可以有一天复习时间嘛,这种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复习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 • 判断型同学发言:不会去,因为我已经订好了复习安排,如果不照做的话我会觉得很不舒服。好朋友虽然很重要,但是以后肯定还有见面机会,可是考试就最后一次机会了。

  31. 判断型 • 一旦认为有足够的信息能作出决定时,他们就会对新的信息置之不理。 • 会更倾向于作出结论,喜欢清晰的界限和分类。 • 喜欢有序的生活,很多事情都做得有规律。如果没有制定好相应的计划,就不大可能会开始工作。 • 照计划和日程安排办事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从完成任务中获得能量。

  32. 知觉型 • 会对更多事情和可能性感兴趣。 • 会更有好奇心,乐于发现新奇的事物。 • 会倾向于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并保持一种灵活的生活方式。喜欢一切顺其自然,不喜欢受约束。 • 详细的计划或最后的决定会使他们感到被束缚 • 会对所有的信息都感兴趣,并且乐于进一步地去探索,直到最后一分钟。 • 善于调节自己适应当前场合的需要,并从中获得能量。

  33. 判断型·知觉型 • 判断型的人乐于制定和执行计划,井井有条的生活是他们乐于追求的,判断型人的房间、办公桌都收拾地整齐有序 • 知觉型的人痛恨计划,他们希望所做的事情最好不要有完成期限在催促,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很快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他们最享受的是最初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挑战感和创造新思路时的新鲜感,但缺少完成任务的自制力 • 在工作中: • 知觉型的人可能会接受太多的事情却难以完成,但往往能够很灵活、善于抓住机会 • 判断型的人非常注重计划和秩序,如果计划被打乱会非常烦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