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影響新設企業的決定因素

影響新設企業的決定因素. 中 華 經 濟 研 究 院 王 素 彎 民國 94 年 10 月 19 日. 簡報內容. 前言 文獻回顧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影響新設企業因素模型設定與實證方法 實證結果 結論與建議. 前言. 產業結構轉變 企業規模以中小企業為主 新設企業每年約佔 10% Birch (1979) 提出小企業比大企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前言. 創業可以解決失業問題 新設企業是繁榮拉動抑或不景氣推動 了解新設企業有助於產業政策與勞動政策的規劃. 文獻回顧. 新設企業的定義

Download Presentation

影響新設企業的決定因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影響新設企業的決定因素 中 華 經 濟 研 究 院 王 素 彎 民國94年10月19日

  2. 簡報內容 • 前言 • 文獻回顧 •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 影響新設企業因素模型設定與實證方法 • 實證結果 • 結論與建議

  3. 前言 • 產業結構轉變 • 企業規模以中小企業為主 • 新設企業每年約佔10% • Birch (1979) 提出小企業比大企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4. 前言 • 創業可以解決失業問題 • 新設企業是繁榮拉動抑或不景氣推動 • 了解新設企業有助於產業政策與勞動政策的規劃

  5. 文獻回顧 新設企業的定義 根據Johnson (1986) 的看法,一個企業組織具有獨立的會計系統,且有人開始全時為此企業工作,即可稱為新設企業成立,若僅有所有權改變或名稱改變,都不屬於新設企業

  6. 文獻回顧 新設企業的重要性 • 創造就業機會 (Schatz (1987)、Birch (1981)、Harris (1983)、Storey & Johnson (1987)) • 促進經濟成長 (Schatz (1987)) • 增加競爭 (Schatz (1987)) • 提高創新研發 (Schatz (1987)、Johnson (1986))

  7. 文獻回顧 影響因素文獻可分兩大類 • 一種強調產業組織,藉由測試SCP(即結構(structure)、行為(conduct)、表現(performance))來驗證影響新設企業的因素 • Storey(1982)、Acs & Audretsch(1989)與Mills & Schumann(1985) • 只有Highfield & Smiley(1987)與Yamawaki(1990)兩篇文獻例外

  8. 文獻回顧 • 另一個研究主流則透過整合性資料來瞭解影響新設企業形成的因素 • 主要考慮個人成為企業家的決定受哪些因素影響,最早的先驅者Knight (1921)認為理論上個人決定是否由受雇者轉變成為雇主,視兩種情況下的相對報酬而定

  9. 文獻回顧 • 新公司家數、新註冊公司家數、自營作業人數等可表示新設企業 • 主要考慮總體經濟中個人在勞動市場中身份的改變,因此發展出新設企業與失業間關係的討論

  10. 文獻回顧 • 發展出「繁榮拉動」(prosperity-pull)與「不景氣推動」(recession-push)兩種假說 • Hamilton(1989)提出第三種可能,認為失業與新設企業形成可能不是簡單的直線性關係

  11. 文獻回顧 實證研究 • 訪談或問卷調查的方式,如Binks & Jennings(1986)、Vivarelli(1991) • 橫斷面資料來分析,如Storey & Jones(1987)、Whittington(1984)、Blanchflower & Oswald(1990) • 時間數列資料分析,如Binks & Jennings(1986)、Hudson(1987)、Highfield & Smiley(1987)、Robson & Shah(1989)、Hamilton(1989)、Robson(1990)

  12. 文獻回顧 • Audretsch (1993)、Rabson (1994) 結合橫斷面與時間數列資料,以充分運用各種資訊,避免誤導對影響新設企業設立因素的瞭解

  13. 文獻回顧

  14. 文獻回顧

  15. 文獻回顧

  16. 文獻回顧

  17.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 國內新設企業究竟指成立多少年以內屬於新設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本文以當年度成立的企業稱為新設企業。 • 包括公司、工廠、商號 • 不管新設的公司、商號或工廠,皆必須先辦理登記 • 必須同時辦理設立登記與財稅機關的稅籍登記,才具備新設企業合法的營業條件

  18.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 商業 • 根據〈商業登記法〉的規定,凡屬獨資或合夥方式經營的事業,皆稱為商業,商業及其分支機構需依規定辦理登記,才能開業 • 但攤販、家庭農、林、漁、牧業者、家庭手工業者、合於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之其他小規模營業標準者除外,其中小規模營業標準,係指每月銷售額未達營業稅課徵起徵點而言

  19.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 公司 • 公司為以營利為目的,依照〈公司法〉組織、登記、成立的社團法人,公司非在中央主管機關登記後,不得成立,其中央主管機關為經濟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 依〈營利事業統一發證辦法〉規定,公司在辦理公司登記之後,也必須辦理營業登記,才能取得營利事業登記證

  20.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 工廠 • 工廠係指有固定場所從事物品製造、加工,其廠房或場地達一定面積,或其生產設備達一定電力容量或熱能者 • 工廠設廠完成後,應依〈工廠管理輔導法〉規定申請登記,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並發給工廠登記證,始得從事物品製造、加工

  21.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 商業登記、公司登記或工廠登記的資料只代表部分的新設企業 • 商號中免辦設立登記,仍屬查定課稅範圍 • 部分未登記的商號、公司或工廠,可能採取設籍登記方式營業、繳稅,形成無證營業 • 營利事業涵蓋查定課稅、無證營業,因此家數較公司、商號與工廠登記為多 • 公司、商號有撤銷、他遷、停業等未排除,故會高估

  22.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單位:家;%

  23.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單位:家;%

  24. 台灣新設企業發展趨勢 • 新設企業以批發零售業及餐飲業為大宗 • 資訊服務業興起迅速 • 新設企業資本額向100萬元集中 • 新設金融保險不動產業資本運用效率、營運效率大幅較高 • 台北市、台北縣新設企業家數較多

  25. 預期報酬 利率水準 薪資水準 失業率 經濟成長率 潛在創業者 新設企業影響因素模型設定 本文根據Evans & Jovanovic(1989)、Blanchfolwer & Oswald(1990)與Robson(1993)的架構,採用

  26. 變數說明 • 預期報酬:一般視為產業需求水準的遞增函數,而且是其生產成本的遞減函數,可以產值表示 • 利率水準:在新創事業時也需要部分的資金投入,例如建物、機器設備或營運資金等,因此預期企業形成率與利率水準成負相關。

  27. 變數說明 • 薪資水準: 對於目前仍在就業者,其創業的機會成本為薪資水準,若其目前薪資水準高,則其創業的機會成本也愈高; 而對於仍處於失業者,依國外文獻,其機會成本為領取失業給付的總額。由於國內開辦時間短,而且給付期間又只有6個月,因此以失業給付作為衡量失業者創業的機會成本並不合適,本文將不考慮此一部份。

  28. 變數說明 • 失業率:主要係用於檢視「不景氣推動」假說,在「不景氣推動」假說的前提下,新設企業家數應與失業率呈正相關 • 經濟成長率:用於檢定「繁榮拉動」假說,以經濟成長率作為景氣變動指標,當「繁榮拉動」假說成立時,經濟成長率與新設企業家數正相關 • 潛在創業者:我們假設創業者多會考量與自己相關的產業,作為創業的主要考量,因此,該業的就業者愈多,則潛在的創業者也愈多,新創事業的可能性愈高。

  29. 模型設定 本文模型設定 NFit = f ( Dit , Wit , Eit , Rt , Ut , Gt ) + - + - + +

  30. 實證方法 • 本文以國內九大產業的新設企業為實證對象 • 採用橫斷面混合時間數列資料(pooled data) • 由於產業結構差異大,且本文研究期間長達15年,其結構可能隨著時間改變,因此各行業可能有不同的截距項

  31. 實證方法 • 為得到不偏及一致的估計式 • 實證方法採用固定效果模型(Fixed Effect model)或稱最小迴歸虛擬變數模型(Least Square Dummy Variable model) • 整體新設企業與分業新設企業估計

  32. 資料來源 • 新設營利事業家數: • 1.經濟部統計處的《國內外經濟統計指標速報》 • 2.較早期的資料來自財政部統計處的《中華民國財政統計月報》 • 失業率、經濟成長率、各業實質產值、各業受雇員工每人每月平均薪資、各業就業人數 • 行政院主計處所出版的資料為主 • 利率 • 《金融統計月報》的中央銀行重貼現率為代表 • 實證估計期間自1986年至2001年

  33. 實證結果 估計結果: NFit = 37516.88*Dit - 0.02*Wit (2.02)* (-0.48) + 0.01*Eit + 199.22*Rt + 758.57*Ut (6.02)** (0.95) (1.66)* + 132.70*Gt (1.23) _2 R=0.9680 F = 261.44

  34. 實證結果 • 檢定數列相關Wooldridge (2002) 1. OLS的一階殘差項當作被解釋變數,進 行t 檢 定 2. 1.32 < t 0.95,54=1.676不棄卻 H0,沒有數列相關問題 • 檢定變異數不齊一Wooldridge (2002) 1.迴歸殘差項平方與被解釋變數的預測值及其平方值的 2.以chi-square 檢定 3.24 < χ22,0.95=5.99 3.在 H0之下不存在變異數不齊一的問題 • 確保有效與不偏

  35. 實證結果 • 產業前景、薪資水準、就業人數、失業率及經濟成長率的符號皆符合預期,不過,僅有產業前景、就業人數在95%的信賴水準下顯著,而失業率則在90%的信賴水準下顯著,其餘均不顯著 • 就估計結果來看 ,與文獻中的「不景氣推動」假說一致,另一方面,表示國內也符合「繁榮拉動」假說的條件,不過,尚未達到可信賴的程度

  36. 各行業迴歸估計結果

  37. 各行業迴歸估計結果

  38. 實證結果 • 以九大行業個別估計結果,製造業、批發零售及餐飲業、運輸倉儲及通信業、工商服務業符合「不景氣推動」假說 • 營造業、批發零售及餐飲業、運輸倉儲及通信業、其他及社會個人服務業符合「繁榮拉動」假說 •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運輸倉儲及通信業,無論景氣好壞,新設企業都相當蓬勃

  39. 結論與建議 • 整體估計結果,說明「不景氣推動」與「繁榮拉動」假說所敘述的現象,可能同時存在國內 • 個別產業估計結果,證實「不景氣推動」與「繁榮拉動」假說因行業不同而有差別 • 目前國內經濟不景氣,且失業率高,或可針對新設企業與失業間的特性,鼓勵民間創業

  40. 結論與建議 • 創業意願的誘發,除了給予創業指導或創業訓練之外,也可參考英國的 「企業抵減機制」(Enterprise Allowance Scheme),作為解決國內失業的積極對策

  41. 簡 報 完 畢敬 請 指 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