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古籍的著者及其在古籍编目中的著录

古籍的著者及其在古籍编目中的著录. 南京图书馆 曹红军. 首页 上一页. 古籍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人类以文字记录存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产大都保存在古籍中。我们通常所讲的中国古代典籍是指 1911 年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抄本、拓本等,这些古籍如今大都保存在各级图书馆之中。作为图书馆古籍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古籍编目工作,将这些古籍的书名、著者、版本等基本信息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工作。本文探讨的是古籍的著者问题。. 首页 上一页. 目 录. 一、 古籍著者的题名状况分析. 二、 古籍编目中的著者著录.

tad-butl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籍的著者及其在古籍编目中的著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籍的著者及其在古籍编目中的著录 南京图书馆 曹红军

  2. 首页上一页 古籍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人类以文字记录存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产大都保存在古籍中。我们通常所讲的中国古代典籍是指1911年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抄本、拓本等,这些古籍如今大都保存在各级图书馆之中。作为图书馆古籍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古籍编目工作,将这些古籍的书名、著者、版本等基本信息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工作。本文探讨的是古籍的著者问题。

  3. 首页上一页 目 录 一、古籍著者的题名状况分析 二、古籍编目中的著者著录 三、古籍著者著录中需注意的问题

  4.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一、古籍著者的题名状况分析 返回目录

  5.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出版物,在书籍的封面、扉页和版权页都标明了何人所著,何人或何机构所编,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是文化出版事业高度发展,行业标准日益规范后的状况。但在文化出版事业不发达的古代,情况则有别于斯,其时并没有什么行业标准可言,著者出现的形式、著者出现的位置大都依靠约定俗成,同时跟编著者的成书目的、出版者的刊刻习惯、时代风俗的影响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情况千变万化。编目者需根据古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甚至要花费很大的考证功夫,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返回目录

  6.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一般情况下,一书的卷端下题是著录作者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卷端是全书或每卷正文的起首部分,这里所著的名字最符合作者及刻者的意愿。一般都是比较谨慎的。从古籍工作者著录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卷端下题是著录著者的主要依据,是符合古籍实际情况的。卷端下题以外,目录下题同样重要,因为目录是全书的总纲,目录所署作者姓名是著者著录的重要依据。古籍中的序跋常常记载着书籍的缘起和编篡过程,据此可以确定书籍的真实作者。此外,扉页、封面、牌记等也往往题有著者的姓名。所有这些位置,是传统古籍著者姓名出现的常规位置,我们将之称为一书著者的题名所在。 返回目录

  7.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弄清了一书的题名所在,通常可以找到著者的明确线索,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例外的情况常常发生,发生例外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1.不是所有的书籍在题名所在都题有著者名。2. 题名所在所署不完整、不明晰。3. 题名所在所署是错误的。一旦出现了这些情况,就需要编目者综合运用书中的其他特征和书外的相关知识来加以辨析、考证。这里试举数例来说明。 返回目录

  8.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例一.《越绝书》。该书刻本无卷端下题,《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均称该书的作者为子贡,宋《崇文总目》著录此书时,其作者除了子贡外,又加上“或曰子胥”。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认为“无撰人名氏,相传为子贡者,非也。”从该书的实际内容看,“子贡”,“子胥”应该都是讬名,陈振孙的见解是对的。那么该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呢?明正德,嘉靖年间有些学者对该书末章《越绝篇叙外传记》中的一段文字进行研究,得出了新的结论。这段文字说: 返回目录

  9.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记陈厥说,略有其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疆。不直自斥,讬类自明;写精露愚,略以事类,俟告后人。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氶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 返回目录

  10.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按照这段隐语,学者们认为此书的作者是会稽人袁康和吴平。又据此书卷二《吴地传》中的最后一句:“句践徙琅邪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认为袁、吴二人是东汉年初人。这段考证,在杨慎《丹铅杂录》卷九、胡侍《珍珠船》卷三、田艺蘅《留青日札》卷十七、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四中都有述及。《四库全书总目》肯定了明人的说法,张宗祥先生在其手写的校注本序言中亦认为“其姓名籍贯,详记隐语之中,确然可考,《四库提要》之说,盖可据也。”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5年版《越绝书》著者明确题为“东汉袁康、吴平”。考汉人风气,好作隐语,此书可视为时代风气对著者署名影响的一个例证。 返回目录

  11.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例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内府铜活字印本。该书题名所在仅署“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臣蒋廷锡奉敇恭校”,书中不见编撰者姓名。实际上该书的真正编撰人是著名学者陈梦雷。陈梦雷是康熙三皇子允祉的词臣,在康熙末年的皇位之争中,允祉是雍正帝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雍正上台后,为达到打击允祉势力的目的,迅速流放了陈梦雷,其时陈梦雷主持编蒃的《古今图书集成》已经编成,并且已用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中的9621卷。 返回目录

  12.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接替陈梦雷工作的蒋廷锡排印了余下的379卷,并对全书进行了校改,所以题名仅署“奉敇恭校”字样。出于政治原因,陈梦雷的名字被从书中抹掉了,但康熙、雍正朝与此事相关的奏折,陈梦雷《松鹤山房文集》中的《进汇编启》等资料可以证明陈梦雷才是该书的真正作者。(详见拙文《<古今图书集成>版本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3期。)此书可视为原书无明确作者,需从书外相关资料考证作者的一个例证。 返回目录

  13.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例三.《曾子家语》六卷,清光绪十六年(1890)金陵刻本。该书初印本卷端下题:“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两江总督兼理盐政一等威毅伯曾国荃编辑,通奉大夫前山西冀宁水利驿传道署山西布政使王定安参订”。意思很清楚,著者为曾国荃。然书前又有光绪16年王定安序称“复以余闲旁搜载籍,得五万余言,仿宋薛据《孔子集语》例,编为二十四篇,谓之《曾子集语》,既卒业,呈宫保曾公。”序中又称,曾国荃以自己为曾子苗裔,请改书名为《曾子家语》。可知该书的真正编者为王定安,卷编下题是错误的。 返回目录

  14.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该书后来又有修补本,将“编辑”二字挖去,改为“审订”;“参订”二字挖去,改为“编辑”。与事实情况相符。南京图书馆同时藏有初印本与修补本,二本比对,源流一目了然。如果仅是如此,该书的错误可视为已得到修改。所可怪者,民国年间该书又有碧梧山庄石印本,石印本选择了初印本作为底本,删去王定安序,加上曾子小传,并在扉页上题曰:“相乡曾国荃编”,著者便又变成了曾国荃。石印本流传甚广,贻误匪浅。编目者如果不明源流,仅据题名所在如实著录,就很容易犯错。此书可视为题名所在错误,编者不察,以讹传讹的一个例证。 返回目录

  15.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古籍著者情况的复杂性,因此对古籍著者状况进行归纳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它既有利于我们增强对古籍作者的认识,也有利于引导初学者迅速入门,掌握要领。 从古籍编目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古籍的著者标识通常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返回目录

  16.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 1.题名所在所题完整、准确的。这种情况在古籍中占大多数。这里的题名所在一般指卷端下题。就具体品种而言,卷端下题所题作者又有简繁之分。大多数情况下,作者的朝代、籍贯、官职、封号、爵号、姓名、字、号等常规要素,会有数项反映在卷端下题之中。具体是哪几项,跟编撰者、刊印者的主观意图和时代习尚有关。简单的时候就只有作者的姓名。我们认为,只要作者的真实姓名正确反映出来了,就视为题名完整。 • 例1:盐铁论卷之一 汉汝南桓宽撰 明云间张之象注 • 例2: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之一 前剑南节度参谋宣议郎 • 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杜甫撰 • 例3:诗外传卷第一 韩婴: 返回目录

  17.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2.题名所在题名不全的。有些古籍在卷端或目录标识的作者虽然有,但姓名不全或著者不完整。有的有姓无名,有的有名无姓,这种情况就需要编目者根据相关知识将作者姓名补录完整。 例1.周语上第一 韦氏解 说明:这里的“韦氏”指的是吴韦昭,名未标出。 例2.乐律全书卷之一 郑世子臣载堉谨撰 说明:此书作者为明朱载堉,姓未标出。 返回目录

  18.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3.著者标识在书名中。有些古籍的著者跟书名混同在一起,卷端不标作者,或标识的是二次加工的作者,这种情况编目者需著录原作者。 例1.重刊校正唐荆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说明:此书无卷端下题,根据书名知作者为明唐顺之。 例2.水心先生文集 章贡黎谅编辑 说明:此书题名所在只有编者无撰者,根据书名知撰者为宋叶适。 返回目录

  19.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4.官修书籍的题名。官修书籍的编纂,由于系政府行为,通常有一个编撰班子,参与人员都列在纂修官员职名表中。这种情况通常以实际任事者作为作者,地方志则以编修主持 人作为修者,实际编写人作为纂者。 返回目录

  20.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5.题名所在题“号”的。古籍中在卷端、目录、扉页题作者“号”的情况常常出现,大都表现在小说、戏曲、阴阳五行、杂家杂说等在封建时代不登大雅之堂的著作中。题“号”者又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无从查考真实姓名的 ,如《金瓶梅》题“兰陵笑笑生”撰,其真实姓名,一直无法确证。第二种情况是有真实姓名可查的,如《臞仙肘后经》,卷端题“涵虚子臞仙编”,明宁献王朱权,自号臞仙,又号涵虚子。第三种情况是以“号”行的 。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社会上通行的是其号。一般碰到题“号”的情况,编目者都要仔细查考,视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著录方式。 返回目录

  21. 首页上一页 一 、 古 籍 著 者 的 题 名 状 况 分 析 题名所在是古籍著者出现概率最高的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编目者拿到一部陌生的古籍,首先应在这个范围内查考其著者。题名所在的各个组成的重要性是有所侧重的,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卷端下题最为重要,其次目录下题,其次扉页、牌记、封面、职官题名、序跋等。以哪一项作为著者的主要依据,由编目者视具体情况酌定。 返回目录

  22.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二、古籍编目中的著者著录 返回目录

  23.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古籍编目中的著者著录即通常所说的著者项,包括著者时代、著者姓名、著作方式三方面内容。 返回目录

  24.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 1、著者时代或国别 • 中国古代著者在编目著录时须标注具体时代,外国著者须著录国别。一般只需要写明中国历史纪年中的朝代名,不需具体到某一帝王时代。如赵南星,只须写“明”,不用写“明万历”。 • 著者时代一般以卒年为依据,一般按下列朝代名称著录: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魏,三國蜀、三國吳,晉,南朝宋、齊、梁、陳,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宋、遼、西夏、金,蒙古,元,明,清。卒于1912年及其以后的著者姓名前不冠时代。 返回目录

  25.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跨两个朝代生活的著者,一般以卒年为准,著录后一朝代名。如(清)黄宗羲。若著者在后一朝代生活时代很短(一般不超过三年),而其主要成就或主要著作均在前朝者,可著录为前朝。如:(宋)文天祥;(明)史可法。少数情况特殊的著者,其时代可依习惯题法著录,并于著者项依据栏内说明依据。如:(明)郑成功。 查不出卒年的著者,可参考其生年、科举、职官、著作年代等,确定其著者的年代。对于实在查不出生卒与生卒活动有关的年代的著者,则可以不著录著者年代,将“()”空着,以示与卒于1912年以后的著者的区别。 编目者在编目过程中要注意,对于一个著者采用何种标准确定朝代,一经确定下来就不可轻易改变,避免发生同一著者而时代不统一的现象,造成目录的混乱。 返回目录

  26.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2.著者姓名 古籍编目中的著者姓名指著者的正式姓名,不包括字、号、别名、室、斋名等 。通常分为个人责任者和团体责任者两类。 个体责任者又可分为一般著者和特殊著者。 一般著者的真实姓名从前文所述题名所在中查考,如实著录。如原书题名所在只提字号、别名,而其真实姓名确实查考不出时,则需在原书所题著者前加“题”字。如著者时代是准确的,则将“题”字置于“()”后的名称前;如著者时代也不准确,则将“题”字置于时代前。 返回目录

  27.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以字、号行世的著者,按题名所在所题字、号著录,并将以字、号行世的依据及其真实姓名著录在“著者项著录依据”内。 例1: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二十卷一百回 (明)題蘭陵笑笑生撰 例2:新刊意中缘不分卷十二回 题(清)南陵居士戯蝶逸人撰 返回目录

  28. 首页上一页 • 特殊著者指帝王后妃、僧尼、外国著者等特殊人群。在著录时有其特别要求。 • A.帝王后妃的著作,著录其真实姓氏,前冠以庙号 • 或谥号。 • 例1.五倫書六十二卷 (明)宣宗朱瞻基撰。 • 例2.大明仁孝皇后内训一卷 (明)仁孝皇后徐 • 氏撰。 • B.僧尼的著作,一般按题名所在所题法号著录,并于法名前加著“释”字。 • 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释慧立撰。 • C.女子所著之书,著录本人姓名,不冠夫姓。 • D.外国著者的著作以统一的汉译名著录。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返回目录

  29.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团体责任者一般按题名所在的所题名称著录,若书中团体著者名称不全或不准,易引起混淆时,可在团体名称前冠以必要的地名或上级机构的名称,并加在“[ ]”中。 例1:农桑辑要七卷,(元)司农司撰 例2:河南财政说明书 (清)[河南]财政清 理局编 例3:户部陕西司丙戌年奏稿 (清)[户部] 陕西司编 返回目录

  30.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著名姓名中又有多位作者合作的情况,若二人合作的书,著者姓名应并录;三人以合著的书只著第一人姓名,并在其后加“等”字,不必将著者一一列出。 几种著者姓名可以缺略的情况: A.秦以前成书的著作,除少数如《离骚》等可 确定著者的外,一般不著录著者。 B.伪托书可以不著录著者,或称“题”某某人撰。 例:子华子二卷 题(晋)程本撰 C.著者姓名查考不全者,将姓名中缺字加“□” 表示。 例.五倫圖說五卷 (明)董□撰 返回目录

  31.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3.著作方式 (1)一般依正文卷端所题著录,原书所题性质相同或相近之著作方式,可适当归并而不尽据原题。 (2)撰、著、纂、述、学、拟、议等自著方式,可统称为“撰”。 (3)汇编整理前人著作者,可统称为“编”(如丛书)。 (4)辑录纂次前人著作者,可统称为“辑”(如类书、辑佚书)。 (5)钞纂编次有关资料以成专书者,不可细分者统称为“纂修”(如政书、方志、家谱)。可细分者则分别著录,主持其事者为“修”,具体编写者为“纂”。 返回目录

  32. 首页上一页 二 、 古 籍 编 目 中 的 著 者 著 录 (6)对前人著作加工者,如注、疏、笺、训诂、音义、集释、集传等,可依原题著录。 (7)对前人著作加以批点、评述、校勘、考订、续补者,亦可依原题著录于主要著者及著作方式后。 (8)图谱类著作应著录“××繪”,书法类著作应著录“××書”,印谱类著作应著录“××篆刻”。 (9)目录及金石类著作,应著录“××藏”或“××編(撰)”(收藏者自编可称“××藏並編(撰)”)。 返回目录

  33.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三、古籍著者著录中需注意的问题 返回目录

  34.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一)著者与书名的呼应问题 古籍中存在着大量在原书基础上加工的书籍,这些书籍有的题名未变,有的题名已变,在著者著录时,需注意与书名的协调与彼此呼应。如原书名实质未变,则以原著者为第一著者;如原书题名实质已变,则一般直接以加工者为著者。 例1. 史记一百三十卷 (汉)司马迁撰 (南朝宋)裴骃集解 (唐)司马 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 例2.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汉)何休撰 例3. 荀子集解 (清)王先谦撰 返回目录

  35.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有的古籍在书名中出现了二次加工作者或著作方式,著录时应注意与书名的一致,避免出现矛盾,影响读者对书籍的研究与利用。 例2.孙月峰先生批评汉书一百卷 (汉)班固撰(明)孙鑛评 例2.尔雅注疏十卷 (晋)郭璞注 (宋) 邢昺疏 返回目录

  36.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二)官修书籍的作者问题 官修书籍是指由政府组织编修的书籍,这类书籍往往参与者众多,书中多列有纂修职名表。一般情况下,以第一责任人为作者,后加“等”以示集体成果。 例:钦定满洲源流考二十卷 (清)阿桂等撰 说明:该书为乾隆命阿桂,于敏中等儒臣修,书中列有阿桂、于敏中等三十五人纂修人职名,阿桂为第一责任人,故著者署为“阿桂等”。 返回目录

  37.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官修书籍中的地方志则需修、纂分开,主持其事的官员为修者,实际编写人为纂者。地方志的增补,续修本,一般以原本的编修主持人为第一著者,以增补、续修的主持人为其他著者;如增补、续修不止一次,则一般以原本主修人为第一著者,以最后一次增补、续修的主持人为其他著者,其间的增补、续修者于“著者项著录依据”栏内说明。 例1:(同治)江华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清)刘华邦修 (清)唐为煌纂 例2:(同治)湖州府志九十六卷首一卷(清)杨荣绪等修 (清)周学睿等纂(清)李宗莲增纂修 返回目录

  38.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三)作者对全书的统贯问题 古籍编目过程中,即使题名所在非常清楚,也需要时时注意作者是否真正能够统贯全书内容,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三才图会一百六卷 明王圻撰 明万历三 十七年刻本 ——《中古善》(子部类书)P844页 返回目录

  39.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说明:该书卷端题:“云间元翰父王圻纂集”,该书书首万历37年周孔教序曰“云间侍御王公嗜学好古,沉酣仰屋之业,仲子思义能读父书,既数应乡举不利,遂谢去帖括,以著述世其家,尝广搜博采,辑所谓三才图会……”既二人并举,可知此书成于二人之手。陈继儒序亦称“学宪洪洲王公与其仲子太学君思义博付群书,纂三才图会以问序陈子。”可证确实为父子合作。细察全书,共分十部,其中前三部天文、地理、人物共34卷,卷端下题均署名为:“云间元翰父王圻纂集”;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物、仪制七部共72卷,卷端下题署名为:“云间允明父王思义续集”。《中古善》署名是不合适的,应依原书署为:明王圻 王思义辑。 返回目录

  40.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四)作者的异名问题 古籍中的作者还存在多个姓名的情况,著录时一般依据原书题名所在所题姓名著录。但应将其姓名变更的有关情况及依据在“著者项著录依据”内加以说明。对著者的异名情况辨析不清,不仅会牵涉到对著者整体著述状况的认识,有时也影响到对书中其他信息的解读。 例:商君书新校正五卷(清)严万里撰 附考一卷 (清)严万里辑 清严可均抄本 ——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P1230. 返回目录

  41.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说明:清道光十八年《铁桥漫稿十三卷》卷首有严可均族弟严章福序文一篇:“右铁桥漫稿十三卷,余伯兄之废稿,诸同人所综录者也。伯兄名可均,字景文,号铁桥,姓严氏,乌程人。初名万里,为归安学生。乾隆末游学京师,以宛平籍应嘉庆庚申顺末乡试,举进士不第,改还本籍。”可知,严万里为严可均早期用名。北京图书馆所藏所谓“严可均抄本”实际上就是作者的稿本,因为编目者不明异名情况,致著录错误。(详见拙文《严万里 严可均辨》。1997年5期 文教资料。) 返回目录

  42. 首页上一页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五)避讳问题 避讳是古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遇有跟帝王或尊长名字相同的字,常改字或缺笔以示尊崇。著者姓名主要避帝王讳,其卷端题名改字的情况一旦出现,需著录其本名,不必依卷端照录,免致读者不必要的误解。 例,吕子节录 (明)吕坤撰 (清)陈弘谋评辑。 乾隆元年陈弘谋培远堂刻本。 说明:该书题陈宏谋,盖避乾隆讳而改。陈弘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林人,弘谋是其本名,南图藏本有“弘谋之印”。 返回目录

  43. 首页上一页 (六)工具书的问题 古籍著者的查考常常需要利用工具书,象《中国人名大辞典》、《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明代传记资料索引》、《清代传记资料丛刊》、《民国人物大辞典》等书都是编目者案头的常备用书。工具书的存在和利用给我们查考古籍著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工具书不是万能的,当原书反映著者信息跟工具书出现矛盾时,编目者需注意一般应以原书反映为主。因为工具书都是后人根据相关资料汇编而成,其间可能错误或遗漏。原始古籍反映的信息应该更接近于作者的真实情况。前文所述严可均、陈弘谋、陈弘绪等人的著录情况在相关工具书中就常常都是错误的。即使是权威工具书,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等著录的著者情况也常有出现错误的情况。依据一手资料订正相关工具书的错误和缺失是古籍编目人员常作的一项工作。古人云“轻信书则不如无书”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三 、 古 籍 著 者 著 录 中 需 注 意 的 问 题 返回目录

  44. 首页上一页 谢 谢 返回目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