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第二章 文献检索

第二章 文献检索.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文献 知识要点 掌握学前教育研究工具书类、报刊类、网站类可利用资源。 能力要求 学会使用学前教育研究资源。 技能训练 从中国幼儿教师网( http://www.yejs.com.cn/share.asp )查询一篇叙事研究论文,转换成写字板文档,说明选择研究对象(抽样)的方法。. 一、资料和文献的基本概念. (一)资料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文献检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文献检索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文献 知识要点 掌握学前教育研究工具书类、报刊类、网站类可利用资源。 能力要求 学会使用学前教育研究资源。 技能训练 从中国幼儿教师网(http://www.yejs.com.cn/share.asp)查询一篇叙事研究论文,转换成写字板文档,说明选择研究对象(抽样)的方法。

  2. 一、资料和文献的基本概念 (一)资料 所谓资料,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理性认识价值和学科特定内容的信息形式,广义的资料包括文字、数字、图表、符号、录音带、录像带、国际互联网(Internet)等,狭义的资料一般仅指文字或印刷品、国际互联网(Internet)内容。只有当信息具有下列属性时,才被视为资料,作为搜集与整理的对象。

  3. 1.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价值 资料应蕴含前人或他人的实践与认识,研究者以其为对象和依据,进行新的研究与思考,推导出新的结论。 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客观上蕴含有理性认识的价值。研究者如果缺乏眼力,即使再重要再珍贵的资料也会变的没有价值。 2.具有一定的学科特定内容 学科特定内容是指在某一专题领域内进行了自觉的实践与认识,具有了一定的深刻性,同时,它的内容又具有明确的类别特征,能够列入现有的分类规范,或者表述新特征,创建新规范。

  4. (二)文献 文献的种类与级别 根据信息载体,文献主要有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和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的直感性资料等。 按照内容性质,文献有一级文献、二级文献和三级文献。 一级文献指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会议文献、档案材料等。 二级文献是把分散的一级原始文献加以整理组织,使之成为系统的文献,以便查找利用,如书目、索引、文摘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级文献是在二级文献基础上又将一级文献内容分类整理的成果,如专题综述、评述、数据手册等。

  5. 二、学前教育研究文献 学前教育研究文献包括书籍、报纸、期刊、网上资源等。 (一)学前教育研究书籍 可供学前教育研究的书籍包括专著、论文集、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读物等。 资料性工具书:包括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统计资料、年鉴、手册等。

  6. 常用的学前教育资料工具书 1.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儿童心理百科辞典。邵道生、陈会昌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幼儿教育辞典。王忠民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4.幼儿教育百科辞典。祝士媛、唐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5.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四卷)。卢乐山、林崇德主编,沈阳出版社。 6.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陈帼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 (二)学前教育研究期刊 学前教育期刊分为学术理论性期刊、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等。 1.学前教育(月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 2.学前教育研究(月刊)。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全国学前教育理论核心刊物、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3.中国幼儿教育周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国家级报刊。 4.幼儿教育(A、B)版。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全国学前教育类核心期刊。

  8. (三)学前教育研究网站 1.中国学前教育网http://www.pre-school.com.cn/ 2.中国幼儿教师网http://www.yejs.com.cn/share.asp/ 3.学前课程研究http://www.xqkc.com/Index.html 4.齐鲁石化幼教中心http://www.qlbaby.com/ 5.江东学前教育网http://xueqian.jdedu.net/ 6.广西学前教育信息网http://www.gxpredu.com/

  9. 第二节 文献检索 知识要点 理解文献检索的意义。 能力要求 1.学会文献检索的方法。 2.学会整理加工文献资料。 技能训练 选择一个你最有兴趣的研究课题,通过检索文献,写一篇简单的文献综述。

  10. 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资料的过程。 “文献检索”和“文献查阅”互用。“检”和“查”都有寻求、查找的意思,“索”指索取、获得文献的意思,“阅”指阅读文献,有分析评价之意。 文献检索是教育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不仅运用于研究的准备阶段,而且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 文献检索通常需要研究者回答并解决下列问题:①需要寻找什么信息?②用什么途径或方法去寻找信息?③找到信息后如何加工处理这些信息?

  11. 一、从文献中我们要看出什么? 第一,这个领域已经做了哪些事情?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哪些研究已经完成?哪些研究还要继续?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找到起点和研究应解决的重点。 第二,在本领域内已有哪些相关工作?注意学习先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探索如何解释事实及关系,提供对研究有益的思路、方法或修改意见。 第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背景和基础,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12. 二、文献检索方法 1.常规检索法。指利用文摘、题录、索引等各种检索工具查找所需要文献的方法。 顺查法;逆查法。 2.跟踪检索法。以著作后附录的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以及期刊上发表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为线索,跟踪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的方法。 3.计算机检索法。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13. 2.加工文献资料 第一,分类编排资料,编制目录索引; 第二,挑选有用资料,归到具体问题之下; 第三,归纳各种观点尤其是有分歧的观点,写成综述。

  14. 3.运用文献资料 ①获取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加工,最好制成资料卡片,并建立详细目录。 ②按照课题研究内容将经过加工的材料(卡片、笔记、复印件等)分组排列,每一项内容即一个问题对应一组资料。 ③研究每组资料,对研究内容中每个问题做出回答,注意从新的角度提炼与前人不同的新的观点和认识。 ④按照课题的一定的逻辑性将上述研究结果组织起来,形成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15. 第三节 研究论文写作 知识要点 1.理解研究论文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 能力要求 理解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技能训练 查询一篇研究论文,说明其基本结构。

  16. 一、研究论文及其分类 研究论文是教育工作者对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并得以公开发表或通过答辩的写作文体。 根据研究论文的性质与特点,可分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三类。

  17. 二、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 (一)题目部分 题目部分包括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 [案例之一]婴幼儿早期阅读环境科学性的实践研究 边丽君 肖燕萍 (上海市重北托儿所,上海 200000) [摘 要]婴幼儿阅读环境的创设要讲求科学性,它包括良好的阅读视觉环境、适宜的阅读设备、温馨、舒适、宁静的室内外阅读环境和亲子般的阅读心理环境。 [关键词]婴幼儿;阅读;环境;科学性

  18. 1.题名 标题是论文的眼睛、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1)题名的一般要求 准确得体。 简短精练。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便于检索。 (2)题名的文字要求。

  19. 2.署名 (1)署名对象。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2)署名的位置与格式。 (3)署名的意义 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 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 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20. 3.摘要 (1)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2)摘要的分类 报道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 (3)摘要段的内容。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4)摘要的写作要求。 用第三人称。 简短精练,明确具体。 格式要规范。 文字表达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的要求。

  21.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列出能反映主题内容的3-8个关键词,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可从综合性主题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如NASA词表、INIS词表、TEST词表、MeSH词表等)中选取。 关键词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

  22. (二)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用于说明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是论文的引子。 [案例之二]婴幼儿早期阅读环境科学性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0-3岁的教养特点之一,即“以养为主,教养融合”。0-3岁教养活动中,应该特别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把婴幼儿的健康、安全以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应该“阅读中有保育,保育中进行阅读”。 但在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潜能开发中,我们发现人们普遍关注婴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甚至能力的培养,而比较忽视早期阅读中的保育工作,即忽视早期阅读环境科学性的研究,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凭经验做事”、“婴儿阅读幼儿化”的现象。 期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在重视阅读环境创设的基础上,强调环境创设的科学性,努力为0-3岁婴幼儿创设适宜的、科学的阅读环境,以确保早期阅读潜能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早期阅读在婴幼儿潜能开发的重要作用。

  23. 引言 引言又叫绪论。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 ①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②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③尊重科学,不落俗套。

  24. (三)本论部分 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是作者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这一部分要占全文的三分之二。写作的基本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关键在于论证,即作者要证明自己提出的论题。 通常要做到论点明确具体,论据丰富充足,论证符合逻辑规则。 [案例之三]婴幼儿早期阅读环境科学性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内容与成果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视觉环境,保护婴幼儿视力 (二)科学地选择与开发,为小儿提供舒适、适宜的阅读设备 (三)营造氛围,努力形成温馨、舒适、宁静的室内外阅读环境 (四)亲爱儿童,满足需求,建立亲子般的阅读心理环境

  25. 1.主题。主题是学术论文的灵魂。写作方法要能清楚地表现研究主题,应根据主题需要决定写作的方式方法。1.主题。主题是学术论文的灵魂。写作方法要能清楚地表现研究主题,应根据主题需要决定写作的方式方法。 2.材料。材料是学术论文的血肉,是理论论证的基础。材料包括经验的和事实的,应根据主题来收集材料,使观点与材料尽可能完美地结合。 3.结构。结构是学术论文的骨架。结构指写作的谋篇布局,层次安排。在写作中要运用理论和逻辑推理,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条理清楚,注意意义的衔接。 一篇好的论文既要有深刻的主题,又要有丰富的结构。写作上常见的缺陷有: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论缺乏逻辑性。

  26. (四)结论部分 结论又称结束语、结语,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做出的推论。结论不是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结果更深一步的认识,是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过程将研究结果升华成新的观点。 [案例之四]婴幼儿早期阅读环境科学性的实践研究 三、认识与思考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尝到了早期阅读环境创没中强调科学性的甜头,也认识到: 第一,保证阅读环境创设的科学性是婴幼儿阅读潜能开发活动的首要条件。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创设了良好的身心环境,配置了有利于幼儿感知、运动、语言等发育发展的读物,使幼儿身心得到较好发展;我们加强了卫生消毒、视力保护、安全工作系列保育措施,幼儿视力明显好转,出勤率也较以前提高,保证了阅读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事实证明,阅读活动是幼儿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之一。保育与教育是阅读活动的两个方面,不可偏颇。 第二,科学的阅读环境能诱发幼儿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只有注重阅读环境的科学性,使阅读中的保育与教育有机结合渗透,才能在阅读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从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环境的科学性就是强调阅读中把保育工作落实到每一细节、每一环节;强调阅读必须适合婴幼儿年龄特点,必须有利于婴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必须注重阅读中多元潜能的开发。

  27. (五)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主要涉及参考文献和附录。 1.参考文献。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的,撰写研究论文过程中,涉及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或摘录引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均应逐一注明出处,编排成目录列于正文之后。 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是: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及页数。如果引用的是期刊的论文,写作格式是:作者姓名(三位作者以上,在第一作者后加“等”表示),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和期号,页数。 [案例之五]婴幼儿早期阅读环境科学性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石燕琴: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现状及对策。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刘晓冬:婴幼儿识字的可能性及意义。内蒙古教育,1995,10。 [3]肖燕萍:2~3岁婴幼儿语言指导的策略。学前教育,2001,1。 [4]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学前教育研究,2000,4。 [5]徐德江:关于婴幼儿识字问题。汉字文化,1993,2。 [6]徐薇:加强婴幼儿的语言文字教育。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4,4。

  28. 2.附录 有的研究论文最后含有附录。 附录并非是研究论文的必备部分。被收入附录的资料通常有:作者自己设计的测量工具(问卷、量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重要的原始数表,与论文密切相关但难以插入正文的资料,以及具有旁证性的文献等。 附录的作用是使正文简洁集中,易于阅读,并能为读者提供分析查证的背景资料和原始文献。附录位于参考文献之后,如有几个附录则要编号。在正文行文过程中应标注“见附录”等字样,以说明附录下正文的联系。 [案例之六]婴幼儿早期阅读环境科学性的实践研究 附录: 本课题组组长:边丽君 本课题组主要成员:肖燕萍、蒋智宏、俞新华、吴云娣、李美华、金莉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