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态势研判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储东涛

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态势研判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储东涛. 2012 年,全球经济形势仍将十分严峻,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衰退将呈长期化趋势。 在此背景下,我国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 2012 年全国“两会”的部署,加强战略谋划,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确保“稳中求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江苏作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更要注重 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来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转型升级 。

tako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态势研判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储东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态势研判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储东涛

  2.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仍将十分严峻,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衰退将呈长期化趋势。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仍将十分严峻,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衰退将呈长期化趋势。 在此背景下,我国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2012年全国“两会”的部署,加强战略谋划,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确保“稳中求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江苏作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更要注重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来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转型升级。 江苏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切实增强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的准备,坚定信心、危中寻机、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善于在变局中把握机遇,在逆境中主动作为,在挑战中勇于胜出,推动全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3. 汇 报 提 纲 一、2012年世界经济大趋势:前景暗淡 二、2012年中国经济总基调:稳中求进 三、2012年江苏经济主旋律:转型升级 四、中国经济发展的永动力:改革开放

  4. 一、2012年世界经济大趋势:前景暗淡 (一)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简略回顾 进入2011年,世界经济就像变魔术一样,主权债务危机一下子从美国转嫁到了欧洲。本来仅局限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几个地中海小国的欧债危机,结果蔓延至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甚至连欧元区核心国法国和德国也被爆出债务危机,从而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连串变化: ——强盛欧元突然变得弱不禁风; ——曾经不断贬值的美元又成了抢手的香馍馍; ——曾经号称 “终极避险之王”的黄金,也在一夜之间风光不再,从最高1900多美元/盎司,暴跌至1600美元/盎司。 ——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只达到2.8%,中国经济增速为9.2%。

  5. (二)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最新预测 2012年,随着欧债危机的蔓延和美欧日发达经济体陷入难以自拔的经济困境,世界经济前景低迷。世界三大机构对此作出了预测: 世界银行最近发布《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率2012年为2.5%、2013年为3.1%; 联合国发布的报告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11年的2.8%下滑至2.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比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乐观,认为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3%,同时,预测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将为-0.5%,美国将增长1.8%。 IMF报告预测中国经济2012年将增长8.2%,但是,最近其驻京代表处居然把我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下调4个百分点,即只有4.2%,尽管这并非IMF的正式报告。

  6. (三)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的焦点问题 1、欧洲债务危机将更加严峻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大不确定因素,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 如果说,2011年是主权债务危机年,那么,2012年就是债务到期年,危机国将迎来还债高峰。统计表明,2012年欧元区政府需偿还超过1.1万亿欧元(约14696亿美元)的长期和短期债务,而仅上半年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到期债务额就达5190亿欧元(约6934亿美元)。所以,2012年的欧债情况可能比2011年还要严峻,结构性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1月30日,25个欧盟成员国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同意签署“财政契约”,以执行更加严格的财政预算,但英国和捷克明确表示反对。

  7. 2、美国经济复苏之路艰难漫长 2011年底,美国经济出现一些好转迹象,但目前整体经济活动水平仍相当疲弱,有6大因素影响美国经济快速复苏 : 一是居民家庭财富大幅缩水,还债负担加重,不得不增加储蓄和缩减消费支出; 二是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影响美国整体消费支出; 三是信贷标准和条件提高,居民和企业很难获得贷款,迫使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规模缩减; 四是大量房屋空置,新房开工率降至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 五是政府债务高企和政治争端以及欧洲金融局势动荡,造成经济和政策走势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 六是美联储长期维持零利率,导致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受限。

  8. 3、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继续下调 2012年1月13日,国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下调法国等9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信用评级,其中,法国和奥地利丧失了最高的3A评级,被下调一个等级至AA+;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均被下调了两个级别。 2012年1月27日,另一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宣布下调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等5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同时,维持爱尔兰的评级不变,宣布将以上6国的评级前景均定为“负面”,警告欧元区持续的债务危机将进一步危害这些国家的融资能力。 惠誉认为,短期内这些国家的货币和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进一步冲击,而为了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欧元区需要进一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财政整合。

  9. 4、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危险 2012年,欧元区债务危机和发达经济体增长趋弱,导致全球增长前景黯淡,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发达国家多数居民收入下降,造成消费能力下降;全球产业结构处于“青黄不接”状态,未来较长时间还难以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国际分工格局;企业投资行为趋于谨慎;围绕贸易投资、能源资源、货币汇率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希腊最近虽然得到欧元区的救助,但国内民众对希腊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表示抗议。 因此,世界经济萧条可能会趋于长期化,陷入“二次衰退”的困境,发展中国家应准备应对下行风险的进一步增加。

  10. 二、2012年中国经济总基调:稳中求进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十八大将要召开的喜庆之年。我国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大解决突出问题的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11. (一)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 1、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进展 (1)2010年,我国GDP为401202亿元;2011年增长9.2%,达到471564亿元,折7.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2)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2011年增长22.5%,达到36421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3)2010年,我国吸引利用外资1057.4亿美元,2011年增长9.7%,达到1160.11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4)2010年,我国财政总收入为83080亿元;2011年增长24.9%,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3740亿元。 (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2011年分别达到21810元、6977元。

  12. 2、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1)经济增速回落,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2)物价涨幅回落,但上涨压力依然存在; (3)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4)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 (5)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6)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

  13. (7)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形势严峻;(7)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8)金融等领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同时,党政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011年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的目标没有实现; ——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 ——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还很突出;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最大的危险是少数党政官员腐败。少数党政官员中存在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现象,国有企业、社会事业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十分恶劣,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受到影响。

  14. (二)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新部署 1、2012年“稳中求进” 的发展要求 2012年,我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从而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稳中求进”既是经济总基调,也是工作总要求。 “稳中求进”,首先是“稳”: “稳政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稳增长”——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稳物价”——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物价反弹; “稳社会”——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所谓“进”,就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15. 2、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 (1) GDP增长7.5% (2) 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 (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4)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5)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6)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预期目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GDP增长7.5%,这是最近8年来首次低于8%的目标设定。一方面,说明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实严峻,另一方面,要逐步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引导各方面把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16. 案例:深圳今年年初经济指标大面积负增长 深圳市统计局3月份发布2012年1-2月主要经济数据。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指标,在2009年经济复苏后首现负增长。 统计显示,1-2月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减少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减少5.4%。 进出口形势也非常严峻。1-2月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减3.5%,其中,出口下降6%,进口微增0.3%,贸易顺差同比减少19.1%。2月单月进出口形势略有回暖,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 过去20年来,如此大面积负增长的现象仅在2009年2月出现过,但当时只维持了一个月就恢复上涨了。

  17.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四个“牢牢把握”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我国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1、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2、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3、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18. (四)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八字方针” 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这18个字成为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1、“稳增长”,防止经济增长失速 “稳增长”排在第一位,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确保达到7.5%的增长率。 初步了解,今年一季度我国GDP比去年同期增長8.4%。因此,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就是致力于在保持经济增长与控制物价上涨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发展实惠。

  19. 2、 “控物价”,确保人民生活安定 2012年“控物价”,就是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CPI反弹,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较大。全国CPI同比上涨3.6%,一季度比去年同期上涨3.8%。 3月份CPI中,食品价格上涨7.5%,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0.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加上国内劳动力、石油等资源价格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因素,未来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当前通胀压力主要集中在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上。 “控物价”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保证供应。2012年尤其要坚持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20. 3、“调结构”,力推发展方式转变 转方式是“十二五”的发展主线,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内需是调结构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在阴霾的国际环境中突围,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格局调整中占据先机。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不能把经济发展的希望长期寄托在外需上。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可以为扩内需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支持;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为扩内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远未完成,蕴含的内需潜力惊人。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行“三化”并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路径,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举措。

  21. 4、“惠民生”,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形势越复杂,保障和改善民生越重要。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才能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惠民生,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要确保房价回归合理水平,最根本的是要让百姓住得起房子,通过买或租能够负担得起。如果房价不能回归合理水平,那么,民众的大量消费潜力都将受到抑制,这是内需不振的一大重要原因,必然阻碍调结构的推进,抑制经济的长远发展。 

  22. 5、控楼市,继续从严不动摇 通过实施严厉的调控政策,我国过高的房价终于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现在是调控的关键时期,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11年底,北京市住建委发文称,北京有47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证书已被注销,将在京城楼市消失。武汉市也关闭200多家。 2012年,我国还将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限购令在短期内不会取消,即便取消,对房产税的推行也会接棒。因此,2012年房价将会整体呈现“软着陆”态势,将这个行业的泡沫慢慢挤出,这也是宏观政策的本意所在。

  23. 三、2012年江苏经济主旋律:转型升级 世界经济科技史表明,产业革命以来的每一场科技革命,都是先出现在西方国家,而我国只能实施“跟随战略”。仅靠“跟随战略”,不可能在科技和产业方面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江苏作为我国的一个经济大省,目前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条件。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继乡镇企业、开放型经济之后的第三次机遇。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江苏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轨道。

  24. (一)江苏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与新挑战 1、2011年江苏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1)地区GDP超过4.8万亿元,达到48604亿元,列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11.3%,人均GDP突破9500美元,达到9545美元。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99.4亿元,同比增长21.5%。 (3)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现15842.1亿元,同比增长17.5%。 (4)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39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9%,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位。   (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达到5147.9亿元,同比增长26.2%。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6万元,达到263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达到10805元。

  25. 2、2012年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2月份,江苏经济总体上呈平稳开局态势,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但工业、消费、进出口、财政等指标增速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1)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1%,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低于轻工业,且回落幅度较大。   (2)消费品市场增幅低开。1—2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12.4%,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 (3)进出口增长下滑明显。1—2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0.3%,增速同比回落19.4个百分点。   (4)公共财政收入增长放缓。1—2月,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12.9%,增幅同比回落19.7个百分点,增幅为2010年以来最低。全省税收收入同比增1.1%,增幅同比回落29.2个百分点。

  26. 南京2012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0.5% 2012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预计1—3月份,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70亿元,增长10.5%。其中,工业增加值650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8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1亿元,增长16.9%,基本实现了“开门红”。 对照江苏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南京的优势主要是服务业占比、研发经费占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 南京的薄弱环节也是三个指标:城乡居民收入、蓝天工程和高标准农田面积。 按省定标准,2015年南京城乡居民收入要分别达到5.5万元和2.3万元,年均增幅必须分别达到14.2%以上、15.6%以上,但“十一五”期间仅分别增长10.1%和12.3%;南京要有347天的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但过去几年基本都在320天以下;201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为147万亩,占比42.5%,要达到60%以上的省定目标,需要再建高标准农田60多万亩。

  27. 总之,当前江苏经济综合景气指数首次下降至30个月以来的趋冷区间,而物价景气指数仍处于趋热区间,3月份江苏CPI涨幅3.5% ,八大类消费“七升一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还严重,突出表现为三个“压力加大”: (1)江苏作为一个开放大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叠加冲击”,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 (2)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宏观调控政策面临更多“两难选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 (3)江苏作为一个东部沿海大省,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双重任务”,在转型中促发展的压力加大。 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其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要从“跟随走向领先”、“模仿走向创新”, “内源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双轮驱动,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

  28. (二) “创新型经济”的 由来及其内涵 1、经济发展是一个 “不断创新的过程”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发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开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之先河,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创新理论”。熊彼特因之被后人称为“20世纪经济学天才”、“现代企业思想之父”。 熊彼特指出:发展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经济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活动中一切改变或代替传统正常方式、打破原来均衡状态的变革因素。它是自发和突起的变革,不是沿袭常规的循序渐进,而是另辟蹊径的冲击和跳跃。”

  29. 熊彼特批评:“那种在常规下按照传统经营方式获得每年一定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是经济发展,只是原有传统过程的重复和继续。”熊彼特批评:“那种在常规下按照传统经营方式获得每年一定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不是经济发展,只是原有传统过程的重复和继续。” 熊彼特强调,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生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 ,即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包括5种情况: (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企业家精神”,它由五个要素构成:首创性、成功欲、冒险和以苦为乐、精明与敏锐、强烈的事业心。

  30. 2、创新型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强调:“企业成功、经济繁荣的动力是压力、挑战和机会,而非静态的环境或外在协助。进步是来自变革,而非为稳定而稳定的偏见。” 综合经济学家的论述,根据时代特征,结合我国和江苏特点,我们对“创新型经济”应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创新型经济的定义—— 创新型经济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背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制度、技术、政策等创新为驱动力,以创新产业、创新企业为主要标志,把科技、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31. (2)创新型经济的特征—— 一是培育创新能力,构建创新系统。包括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创新团队; 二是讲求创新运作,研制创新产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专利、商标),强调新产品的生产和新企业发展 ; 三是创新可持续发展资源,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积累知识的生产、存储、分配和消费。 (3)创新型经济的衡量——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投资效率。到2020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要提高到2.8%以上; 二是发展惠及民众,即重视创新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准的改善,提高人均收入在人均GDP中的比重(45%左右); 三是重在实际应用,为经济发展构造全新的创新驱动引擎,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32.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1、着力强化实体经济发展优势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商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真正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是实体经济,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是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期权、互换等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纷纷出现。但是,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只能是放出笼子的老虎,它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33. 发展实体经济对保持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根本意义。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可持续与包容性乃至虚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实体经济。它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实体经济对保持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具有根本意义。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可持续与包容性乃至虚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实体经济。它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温家宝总理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4年来对他最深的教育时说:“一个国家要想能应对危机,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我们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 江苏历来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今后更要发挥实体经济优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以更大力度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减轻税负;积极拓展市场,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同时,营造宜于实体经济成长壮大的政治、文化、社会和政策环境。

  34. 2、重点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8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江苏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6大新兴产业,并发布了6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专项规划。 最近,江苏省委、省政府对照国家规划,对比周边省市,结合本省实际,体现“高端性、战略性、需求性、标志性”特征,重新确定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 此次出台的《规划》,每个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均与国家重点领域相衔接。江苏将重点培育南京的软件和智能电网、苏州的纳米技术及材料应用、无锡的物联网和云计算、常州的智能制造装备、南通的海洋装备工程等,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较强带动性。

  35. 《规划》对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确定了不同的方向和路径:其中,苏南突出高端化发展,注重原始创新;苏中突出国际化发展,注重开放式创新;苏北突出引进合作发展,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领域,形成以泰州为重点,南京、无锡、苏州和连云港等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形成以无锡为重点,徐州、常州、南京、苏州、扬州等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在平板显示领域,形成以苏州、南京、昆山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以盐城、扬州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在节能环保领域,形成以盐城、宜兴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在高性能材料和碳纤维领域,形成以镇江、连云港、淮安、宿迁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36. 3、创立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 长期的实践表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无论是哪种企业,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能赢得发展新机遇,拓展市场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关键的举措,也是应对各种经济风险和挑战最有效的办法。 2009—2011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3年超过北京、上海、广东而跃居全国第一;2011年,江苏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跃居全国第一;江苏目前在资本市场上拥有255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69家。江苏要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争取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以更大的力度开拓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

  37. 4、毫不动摇地继续发展民营经济 江苏之所以是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关键在于江苏的企业实力强大。江苏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民营经济第一大省。截至2011年底,江苏共有私营企业119.8万户,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个体工商户330.4万户,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二。 在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有112家入选。沙钢集团、苏宁电器集团分列第二、第三位,雨润集团排名第五。江苏进榜企业的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均为全国第一。 江苏要坚决打破垄断、放宽准入,进一步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积极落实“新36条”,打破“玻璃门”、“弹簧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38. 四、中国经济发展的永动力:改革开放 (一)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大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是一切成就取得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不懈而不能半途而废。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改革开放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动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 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发展经济的才能在长期受到压抑之后猛烈释放,全国人民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发展和财富创造之中,追求富裕蔚然成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经济增长的奇迹,人民的财富普遍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或超过了小康水平。

  39. (二)当前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要求 我国目前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或“敏感地带”,全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宁要有缺点的改革,不要无改革的危机”。 在政治领域,人民希望政府清正廉洁、体恤民苦; 在经济领域,人民希望市场有序、分配公平、收入提升; 在社会领域,人民希望平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劳动权; 在开放方面,要从“招商引资”转向“外向投资”,从“出口为主” 走向“进出口并重” ,主动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因此,必须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强订层设计和整体配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

  40. (三)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我国完全有能力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也必须确保2012年7.5%的经济增长率,但目前经济体制障碍并没有根本消除,因此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改革的新突破。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要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坚决地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全国人民都可以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方便消费。 2、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注重结构性减税,重点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费负担,包括:落实个人所得税法;进一步实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开展好营业税改制增值税试点;降低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等。

  41. 3、坚决打破银行业垄断 金融垄断导致两个无法回避的恶果:一是银行业赚钱太容易,轻易就能获取巨额利润;二是金融严重短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面临很多制度障碍。打破金融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思想认识。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打破垄断,温州试点的有些成功经验将来要在全国推广。 4、坚定推进反腐败斗争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解决不好就有可能改变政权的性质,就会“政亡人息”。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腐败现象在行政权力集中的部门和资金、资源管理权集中的领域易发多发,因此,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1)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3)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4)推进行政经费使用管理改革;(5)加强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42. (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理念 1、确立“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市场、敬畏百姓”理念。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状况,坚决把资源配置的权力交给市场,把发展经济的主导权交给人民,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安全因素。 2、加强“民生类制度创新”,优化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利于民,造福百姓; 3、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非政府组织,开放表达和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在民众与政府之间架起更加坚实的桥梁,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

  43. Class is over! Many Thanks! 联系电话:1395199319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