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科学性)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科学性). 内容目录. ( 1 ) “ 汉字落后论 ” ( 2 )对汉字的重新认识 ( 3 ) 文字的评价标准 ( 4 ) 文字构成的特点 ( 5 ) 汉字字形的构成 ( 6 ) 汉字词汇的构成 ( 7 ) 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 8 )汉语是分析语,西方语则是综合语 ( 9 )语言文字的发展趋势 ( 10 )汉语能够很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1) “ 汉字落后论 ”. (1.1) 汉字曾蒙受重大的耻辱与冤屈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国力衰落,政府腐败,加之 在鸦片战争中失败,遂使许多人,包括爱国的志士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科学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汉字的魅力(汉字的科学性)

  2. 内容目录 (1)“汉字落后论” (2)对汉字的重新认识 (3)文字的评价标准 (4)文字构成的特点 (5)汉字字形的构成 (6)汉字词汇的构成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8)汉语是分析语,西方语则是综合语 (9)语言文字的发展趋势 (10)汉语能够很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3. (1) “汉字落后论” (1.1)汉字曾蒙受重大的耻辱与冤屈 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国力衰落,政府腐败,加之 在鸦片战争中失败,遂使许多人,包括爱国的志士 仁人,以民旅虚无主义态度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及 其载体——汉字。他们甚至把国力衰落的原因(起码 有一部分)归罪于汉字。在这种情况下,“汉字落后 论”便开始流传,长达一个多世纪。在这样长的时间 内,有许多污言秽语强加到汉字头上,使汉字蒙受 重大的耻辱与冤屈。

  4. (1) “汉字落后论” (1.2)许多污言秽语强加到汉字头上 钱玄同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 “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 20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 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 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 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5. (1) “汉字落后论” (1.3) “汉字落后论”发展成“汉字废除论” 在“废除汉字”论者中,最有影响的当推 瞿秋白和鲁迅。瞿秋白曾以诅咒的语气 说道: “现在要开始一个新的文学革命,新的 文字问题的斗争。”“完全脱离汉字的 束缚——这种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 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毛坑!”

  6. (1) “汉字落后论” (1.4) “汉字落后论”的所谓依据 (一)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 一个字一个形体,看了形不能就读出音,读 出音不能就写出形,看了形和读出音还未必 就懂得它的意义,因此,必须一个一个地死 记住,这就给学习和使用汉字造成了很大的 困难。”

  7. (1) “汉字落后论” (二) “字数多、笔画繁,于是难认、容易认 错,难记、容易忘记,难写、容易写错和写 不快,难学、学了字还要识词,学习要花极 多和极长的时间,难于适应机械化、造成时 间、精力和经济上严重的浪费,以及文化落 后等一系列的缺点都出现了。” 拼音文字容易学:符号少,只有二三十个, 记认不费时,不费力。

  8. (1) “汉字落后论” (三)提出文字演变的所谓三个阶段是: 象形文字阶段 表意文字阶段 拼音文字阶段 从发展阶段上来看,“拼音文字是世界上最进步的 文字”;汉字是表意阶段的文字体系.因此是落后 的,它“要走世界共同拼音化的方向,这是没有疑 问的。”

  9. (1) “汉字落后论” (四)汉字的词汇没有西方拼音文字的词汇 那样丰富的形态变化,因此,汉字是落后 的文字,甚至把汉语汉字诬蔑为“婴儿语”

  10. (2)对汉字的重新认识 (2.1)促使对汉字重新认识的因素 因素之一是经济发展 这三十年来,汉字文化圈内的日本成为经济强国; 接着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 坡这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生腾飞; 这二十多年,中国大陆,尤其是大陆的沿海一带在 经济上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奋起直追。现已成为世界 上第四大经济大国。 1989年2月22日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一篇专稿, 指出:“亚洲正在取得主宰世界经济的地位,二十 一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11. (2)对汉字的重新认识 因素之二是汉字电脑信息处理技术已得到解决。 “汉字难于机械化,难于进行电脑处理”,这曾是“汉字 落后”论的王牌论据;甚至有人曾断言,电脑将是汉字 的掘墓者。实际情况正相反。由于汉字的电脑信息处 理技术得到解决,电脑的普及不但没有促使汉字消 亡,反而使汉字越来越显出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汉 字落后”论的王牌不攻自破了。

  12. 因素之三是汉字研究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过去,研究汉字的多是文科人士,理工科及其它各 界人士很少插手,因此缺乏以科学方法进行的汉字 研究。即使是那些文科人士,在研究汉字时,也缺 乏对汉语汉字同西方语言文字的对比研究;他们只 是简单地把西方语言文字的研究结果套在汉语汉字 上,当发现不适用时,就责怪汉字“落后”。 (2)对汉字的重新认识

  13. 突破性进展之一 1983年,安子介撰写并出版了巨著《解开汉字之 谜》。这本书用新的、现代化的方法,对汉字作系 统的研究,并发现“汉字的声旁也表意”,并据此提 出汉字是拼形文字、能使人起联想的论点,他指出: “汉字是拼形文字,能使人起联想,联想是一切 发明之母。”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l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14. 突破性进展之二 八十年代中期,澳大利亚高能物理学家卢遂 现发表一系列汉字的科学研究新成果。 他提出“纯粹的拼音文字必然走向它的反面”的 论断。 他指出:“汉字是世界上最利于学习和最有发 展前途的文字”。

  15. 突破性进展之三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6月至1 989年5月相继刊载袁晓 园与徐德江关于论证汉语汉字的科学性的系列文章: 《汉语声调的优越性》 《汉语单音节本质的高妙》 《富于理性的灵活的层层组合构词》 《一词多性是优点》 《词序严格的长处》 《写意文字的国际性最强》 《汉语贵在无形态》 《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 《“方块”是宝贝》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6. 突破性进展之四 日本学者铃木修次在其《汉字再发现》一书中指出: “由于国字改革,片假名泛滥成灾。一度奄奄一息的 汉字,随着信息学的发展,如今重新恢复生机。中国 文明的最高智慧产生的最佳杰作——汉宇,具有无与 伦比的表现能力、信息容量、经济潜力。” 日本的石井勋教授指出: “汉字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

  17. 突破性进展之五 1990年,韩国七百多名各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韩国 语文教育研究会,并向社会发出呼吁: “我国应重新认识汉字在视觉形象、构词能力、缩约力以及 超越时空等方面的独特优点,以国民运动的形式开展国汉字 并用运动。为此,我们号召胸怀国家、民族未来的仁人志士 投入这个运动。”

  18. 突破性进展之六 汉字与人脑的关系的研究获得成果,它表 明,学习汉字有利于开发右脑,因此,有 利于开发智力。

  19. 突破性进展之七 八、九十年代中、日、韩三国学者召开的有关汉字 研究的学术会议非常活跃,这标志汉字落后论的时 代已经结束。

  20. (2)对汉字的重新认识 (2.2)对汉字的重新认识 • 我国已将“汉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改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提出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 钱伟长:“汉字,未来的国际文字”。 袁晓园:“举世无双的汉字汉语”。 安子介:“二十一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汉字能使人起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 许嘉璐:“说汉字落后轮的时代已经结束,说21世纪是汉字 发挥威力的时代,这不仅仅是学者们的良好愿望, 而是时代的必然。”

  21. (3)文字的评价标准 (一)科学性 科学性,首先指逻辑性。 某种文字的字、词和句子是否具有可解性,也就是说,许许 多多的字、词和句子能否分解成少数儿个单元并加以组合。 这就像数学或物理学那样,许许多多命题可以由少数几个被 称为“前提”的命题按推理规则推导出来; 也像现代电子仪器和机器那样,它们是由少数几种部件组装 而成的。

  22. (3)文字的评价标准 科学性,其次是指理性。某种文字任意约 定俗成的成分要尽可能少,而可以论证的 成分要尽可能多

  23. (3)文字的评价标准 科学性,再其次是要求满足“简单明确”的要求,这是科学方 法中的重要法则,是两千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追求的目标。 亚里士多德:“在用很少就可以完成的地方却用了很多,是 无谓的。” 奥卡姆的威廉:“用较少的即可做到,用较多的反而无益” 伽利略:“大自然在没有必要时,决不使事情复杂化,大自 然总是采取最筒单的手段取得它要产生的效果。” 牛顿进一步把这种要求当作他的科学推理法则之一,他说: “因为自然喜欢简单,故对多余的浮饰不感兴趣。” 爱因斯坦:“科学的目的,一方面尽可能完备地理解全部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最少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即逻辑单元)的使用来达到这个目的。”

  24. (3)文字的评价标准 (二)适应性 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文字的易学性或易普及性。这些当 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文字在社会使用方面的特性。 例如: • 文字超越时间的特性,即文字的生命力; • 文字超越空间的特性,即文字的国际性; • 文字对知识和科学技术迅速增长的适应能力。

  25. (3)文字的评价标准 (三)信息论特性 • 文字能否适应电脑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 文字所包含的信息容量之多少 。

  26. (3)文字的评价标准 (四)美学标准 文学性 艺术性

  27. (4)文字构成的特点 (一)拼音文字构成的特点 26个写音形符(拼音字母)按照拼音规则拼 成字形(字,或者说,词)。 以字音为依据,字形与字音紧密联系,字义 是约定俗成的。

  28. (4)文字构成的特点 (二)汉字构成的特点 汉字是一层一层组合而成的。 以字义为依据,按照意义联想,用28个基本笔划构成写意形 符(独体字与非字边旁),再按照意义联想合成合体字,然 后以一定程度的约定俗成给独体字与合体字配以字音。字形 与字义紧密联系,字音在一定程度上是约定俗成的。 在6700个通用汉字中,字形能够表意的占70%。

  29. (4)文字构成的特点 (三)两种文字构成特点的比较

  30. (5)汉字字形的构成 汉字的构字元素是笔画,总共由28个笔画。

  31. (5)汉字字形的构成 28个笔画中,最基本的是九个笔画

  32. (5)汉字字形的构成 笔画构成非字部件与独体字: • 非字部件:共有232格,最常用的有170个,例如: … • 独体字:独体字有两种 ——所谓的“象形字” ——“指事字”

  33. (5)汉字字形的构成 所谓的“象形字”,已经不是真正的象形文字,而是由象形文 字通过减弱图形色彩,加强抽象性与符号性演变成的符号文 字。例如:

  34. (5)汉字字形的构成 较抽象或较复杂的事物不易勾画出来,于是采用 “指事”的构字方法。这方法有两种: • 纯粹的指事符号 • 把“形象字”加注指事符号 指事字的数量比“象形字”少。

  35. (5)汉字字形的构成 由非字部件和独体字构成的合体字有两种: • 会意字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指事字作为构字部件,按照意义联想,以二进制的方式拼成新字,以表示新的意思。 • 形声字 形声字实际上也是会意字,不过,被合的二体中,有一体是写音形符,称为声旁,另一体是写意形符,称为形旁。可见,形声字是既写意也写音的会意字。

  36. (5)汉字字形的构成 会意字

  37. (5)汉字字形的构成 形声字

  38. (5)汉字字形的构成 形声字中,有明确写音功能(不考虑四声)的占 50%左右,有较弱写音功能的占35%左右,没有写 音功能的占15%左右。不过,声旁所表的音和字音 的差异有规律可循。 芬——fen 扮——ban 份——fen 颁——ban 粉——fen 盼——pan 忿——fen 玢——bin

  39. (5)汉字字形的构成 安子介先生发现,形声字的声旁也有写意功能。 “安”字义为“静”或“稳”,所以凡以“安”为声旁的字 都带有“安稳”之意。 案——便于安稳操作的“木”板; 按——使某物“安”稳静止的“手”的动作; 鞍——使人“安”稳坐在马背上的“革”制物; 晏——”日”早已“安”稳在天上,指时间已迟了。 桉——能“安”稳站立的树,即按树。

  40. (5)汉字字形的构成 《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汉字,独体字只有393个, 占 4.2%;会意字1294个,占13.84%;形声字7666 个,占81.96%。 中小学生常用的2954个汉字中,独体字只有242 个,占 8.19%;会意字435个,占14.73%;形声字 2277个,占77.08%。 可见,形声字占80%左右,广义的会意字占90-95%。

  41. (6)汉字词汇的构成 对于拼音文字来说,字就是词;对于汉字来说,单 字可以是词,几个单字还可以灵活地层层组词。 例如: • 马——马车——马车夫 • 车,火车,汽车,电车,自行车,人力车,马车,机车,三轮车 • 工人——人工,为人——人为 科学——学科,女子——子女

  42.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7.1)拼形写意的汉字能超越时间,西方拼音文 字不能超越时间 • 四百年前的英文,现在的英国人已看不懂了; • 而三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现在的中国人还能够看懂。

  43.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7.2)拼形写意的汉字能超越空间,西方拼音文 字不能超越空间 汉字是拼形写意的符号文字,与读音的关系不很密切, 这使各种语言都能使用它,不仅单音节的汉语的各种方 言能使用它,而且韩国、越南也都能使用它,甚至像 日本语那样的曲折语也能使用它。而作为拼音文字的俄 文文字只能用俄语读。

  44.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因此,汉字与西方文字比较,更接近于数理化所使用的文字 • 汉字是写意符号文字,它与读音的联系不紧密; • 数理化所使用的文字,也是符号文字,它们有的没有读 音,有的与读音的联系不紧密。 数学—— 0,1,2,3,4,5,6,7,8,9 +,,=,≠,≡,≤,≥,≮,≯ 代数 —— 物理学—— 化学 —— 生物学——

  45.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可见,汉字才是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字,这类似于数 理化所使用的文字。 钱伟长曾写道: “我国十多亿人民共有一份“书同文”的汉字遗产,历两千余 年而生命不息,在世界上哪个民族能和我们相比?”。 “语言要统一是很困难的。可是文字要统一是容易的。我举 四个例子,一个音乐、一个数学符号、一个阿拉们数字、还 有化学符号,全世界统一,因为它是(写意)符号,代表了先 进的东西。为什么汉字能两千年统一?……你看看西方文字 能吗?(写意)符号文字就有这么一个很大的特点。” 哲学家罗素曾写道: “在中国,有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历经数千年先进 文化,保留了汉字这表意系统……一个日本人,即使不知道 任何一个汉语口语词,仍能用日语读出汉字,正如同他能读 出一个英国人写下来的一串阿拉伯数字。”

  46.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7.3)拼形写意的汉字具有很强的可理解性。汉字的字义可拼可解,可推导,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西方拼音文字几乎没有可理解性。 • “人” 它表示站立的人。它使我们想到,古代人自以 为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人把手张开,这就是 “大”;再大也大不过人头顶上的“天” ;人不甘心 屈服于天,总想要有冲破天的大丈“夫” 气概。

  47.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 “国”(“”) 它使我们想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国家?”古代人认 为,有人“口”,有法律(“一”),有军队(“戈”),有 领土疆界(“”),这样才形成国家。没有领土疆界, 会引起国与国之争,使人民迷惑,这就是“或”字的本 意,为了区分,加上部件“心”,得到“惑”字; “或”字又 得到“地区”的延伸意,为了区分,加上部件“土”,得到 “域”字 • “仁” 二人为“仁”,它使我们想到,古人认为,除了自己,还有与自己一样的人,所以要“待人如待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仁”字的含义。

  48.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早在四十多年前一位外国学者鲁道夫.弗莱斯曾写道: “幸亏语言学家做过研究,我们现在才知道,原来几千 年前的中文…经过一代代中国人的‘琢磨’工夫,已变 成圆滑流畅的意念表达“机器”了,岂止是一种语言, 它的主要原理简直就像一部最新式的机器,连零部件 都已按一定标准配合设计先造好了。” 也就是说,汉字在字形与字义方面是一种“装配线式”的 文字。

  49.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7.4)拼形写意的汉字比西方拼音文字具有更强的联想性。 • “”边旁使我们联想到与液体有关的事物; “”边旁使我们联想到与手的动作有关的事物; “”边旁使我们联想到与人的各种思想感情有关的事。… • 字音也能引起联想,即音同而意联,如:“政者正也,人者仁也,德者得也。” • 不但形旁有引起联想的功能,声旁也有这种功能。 碇——定住船只的石桩 锭——定重量的金属块 腚——定身体重量的部位 据统计,与九百多音节相关的近一万个汉字,都有引起同音 联想的功能。

  50. (7)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 安子介说得好:“汉字能使人起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 • 联想使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科学理论是演绎性逻辑体系,它由尽可能少而又完备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导出尽可能多的推论。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当然是建立基本原理! 如何建立基本原理呢? 这主要依靠想象力与联想力进行猜测,并提出试探性假设,再用实验与观察加以证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