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六章 护理安全与防护

第六章 护理安全与防护. 护理教研室 王鑫 2009. 目标. 1 、解释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暴露、普及性预防、标准预防 2 、了解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实施护理安全的原则 3 、清楚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 4 、能够对常见的锐器损伤及化疗药物损伤采取正确的防护手段. 第一节 护理安全防范.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护理安全与防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护理安全与防护 护理教研室 王鑫 2009

  2. 目标 • 1、解释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暴露、普及性预防、标准预防 • 2、了解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实施护理安全的原则 • 3、清楚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 • 4、能够对常见的锐器损伤及化疗药物损伤采取正确的防护手段

  3. 第一节 护理安全防范 • 在护理工作中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保证病人身心健康,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实施护理安全可以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为护理对象提供满意而安全的护理服务。

  4. 一 、概述 (一)概念 1、护理安全 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2、护理事故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造成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3、护理差错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

  5. (二)护理安全防范的意义 • 1、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 2、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 3、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6. 二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 (一)人员因素 • (二)技术因素 • (三)管理因素 • (四)环境因素 • 1、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 2、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 • 3、易用危险品使用不当也是潜在不安全因素 • 4、病区治安管理不严 • (五)病人因素

  7. 三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 • (一)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的教育 • (二)强化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 (三)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培养 • (四)提高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 • (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 • 1、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 2、对有可能影响全局或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应重点监控。

  8. 第二节 护理职业防护 • 一、概述 (一)概念 1、护理职业防护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2、护理职业暴露 是指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之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 3、普及性预防 即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深层体液,也不论其的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4、标准预防 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质都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策略。

  9. (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 • 1、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 • 2、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 • 3、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10. 二 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11. 1、细菌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2、病毒 护理环境中常见的病毒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等

  12. 葡萄球菌

  13. 链球菌

  14. 肺炎球菌

  15. 大肠杆菌

  16. 肝炎病毒

  17. 冠状病毒

  18. 艾滋病病毒

  19. 化学性因素 • 日常护理中,护士可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多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 • 微量接触:刺激皮肤、眼、呼吸道,引起皮肤过敏、流泪、恶心、呕吐、气喘等症 • 经常接触:眼结膜灼伤、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等 • 长期接触:肝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头痛、记忆力衰退以及肺的纤维化

  20. 物理性因素 • 1、机械性损伤 • 2、温度性损伤 • 3、放射性损伤 • 4、锐器伤 • 5、噪声 WHO规定医院白天声音强度35~40dB ①85dB的环境约10%的人发生耳聋 ②95dB约29%得人会丧失听力 ③120~130dB可使人感到耳内疼痛

  21. 三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 • (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 • (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 • (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 • (四)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

  22. 锐器伤职业防护 1、概念 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23. 2、原因 (1)准备物品的过程中被划伤 (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 (3)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误伤 (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 (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 (6)注射器、输液器毁形过程中刺伤 (7)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误伤 (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 (9)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

  24. 3、防护措施 (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 (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4)纠正损伤的危险因素 (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 (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 (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①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 ④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 ⑤禁止直接传递锐器 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物 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 ⑧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

  25. 4、紧急处理方法 (1)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伤口部位的血液,避免在伤口局部来回挤压,避免产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回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 (2)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5min (3)用0.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 (4)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5)请有关专家评估锐器伤并指导处理,根据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的多少和伤口的深度、暴露时间、范围进行评估,做出相应的处理

  26. 5、艾滋病职业暴露分级 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檫伤或者刺伤 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深,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7. (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 1、概念 广义:化学治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采用化学治疗的方法简称化疗 狭义:化疗多指对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

  28. 2、原因 (1)药物准备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2)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3)废弃物丢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29. 3、防护措施 (1)配置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 (2)配置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 (3)配置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 (4)执行化疗药物操作要求 (5)污染物品的处理要 (6)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

  30. ①条件允许应设置专门的化疗配, ②药间,配有空气净化装置,在专用层流柜内配药 ③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放渗透性防护垫或吸水纸,以免蒸发造成空气污染

  31. ①配置前用流水洗手,做好防护工作 ②接触有刺激行化疗药物时选用合适手套如:聚氯乙烯手套或戴双层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

  32. ①割据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落至瓶底。掰安瓿是垫纱布防止划伤手。①割据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落至瓶底。掰安瓿是垫纱布防止划伤手。 ②掰开粉剂安瓿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防止粉末溢出 ③瓶装药液稀释后立即抽吸出瓶内气体,以防瓶内压力过大药液从针眼处溢出

  33. ①从药瓶中吸取药液后,先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塞住瓶塞,再撤针头,防止药液溢出①从药瓶中吸取药液后,先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塞住瓶塞,再撤针头,防止药液溢出 ②抽吸药液后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 ③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洗手冰行沐浴,减轻药物毒性作用

  34. ①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物品必须用专用的密封垃圾桶标明警示标志①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物品必须用专用的密封垃圾桶标明警示标志 ②处理污物时,护士要做好防护,处理后彻底洗手

  35. ①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①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 ②注意锻炼身体,定期检查,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怀孕护士应避免接触化疗药物,以免出现流产、胎儿畸形

  36. (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 1、概念 负重伤指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常需要搬动或移动重物,而使身体负重过度,或不合理用力蹬,导致肌肉、骨骼、关节的损伤。 2、原因 (1)较大的工作强度 (2)外界温差的刺激 (3)长期的积累损伤

  37. 3、防护措施 (1)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3)避免长时间维持一种体位 (4)科学使用劳动保护用具 (5)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6)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①护士在工作中可以佩戴腰围蹬保护用具,保护腰肌和椎间盘不受损伤。 ②但腰围只应在劳动时使用,否则可导致腰肌萎缩,产生腰背痛。 ③对已经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士在佩戴腰围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在急性期疼痛加重时坚持佩戴,于卧床休息时解下。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鱼、蛋、豆制品 ①维生素B族是神经活动时需要的营养素,可缓解疼痛、解除肌肉疲劳 ②维生素E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流,消除肌肉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亦能起到预防椎间盘突出的作用 粗粮、花生、芝麻等食品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

  38. (四)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 1、 概念 职业疲溃感是指由于持续的工作压力引起个体的“严重紧张”反映,从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工作动机、回避与他人交流、对事物多持否定态度、情感冷漠等

  39. 2、原因 (1)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过重,且比较繁琐 (2)工作环境无安全感,常接触病原菌、病毒、放射性物质、 化学有害物质 (3)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机会偏少,职称晋级较难 (4)护士参与决策机会少,护理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 (5)人际关系复杂,沟通不畅,难免出现冲突 (6)对护理人员的价值认同不够,导致情绪低落,工作缺乏积极性和激情 (7)自我期望值过高,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与缺陷,工作满意度下降,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 (8)缺乏必要的心理应对能力,在面对压力时,不能充分运用各种防卫机制保护自己

  40. 3、防护措施 (1)积极参加教育与培训 (2)提高护理工作价值感 (3)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4)创造健康的职业环境 (5)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 (6)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影响 (7)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1. 谢谢!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