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商业企业管理

商业企业管理. 讲 课 人:康善招 电子邮箱: akang@shnu.edu.cn. 商业企业管理. 目录 第一篇 : 导论 第一章 : 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篇 : 零售商业 第二章 : 零售商业概述 第三章 : 零售业态选择 第四章 : 店铺选址与顾客管理. 第三篇 : 批发商业 第五章 : 批发商业 第六章 经销、代销、代理 第四篇 :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第七章 : 物流与配送 第八章:商业现代化与网络营销

Download Presentation

商业企业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商业企业管理 讲 课 人:康善招 电子邮箱:akang@shnu.edu.cn

  2. 商业企业管理 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篇:零售商业 第二章:零售商业概述 第三章:零售业态选择 第四章:店铺选址与顾客管理

  3. 第三篇:批发商业 第五章:批发商业 第六章 经销、代销、代理 第四篇: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第七章:物流与配送 第八章:商业现代化与网络营销 第九章:网络营销组合 第五篇:商品流通政策 第十章:商品流通政策

  4. 《商业管理》学科特点: 市场营销 Production-商品学 商业经营 Price-资产评估学 Place-商业业态学 商业管理 Promotion-商业促销 商品流通

  5. 《商业管理》研究方法 • 管理就是为了达到具体目标而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 • 管理是一个过程

  6. 宏观STEEPLE分析 内部 管理分析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中观供应链五力分析 外部 微观主客体五力分析 天时 地利 人和 目标(SMART) 起初 曾经 现在 目标 宗旨 计划 组织 指挥 控制 理念 历史演化过程分析 心理及激励过程分析 管理过程分析 广告 刺激 注意 感觉 认知 理解 兴趣 需求 动机 行动 再行动

  7. 第一章: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第1节:交换与商业 第2节: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第3节:商业的概念和设立 第4节:商业的特征与贡献 第5节:商业的发展

  8. 宏观STEEPLE分析 内部 管理分析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中观供应链五力分析 外部 微观主客体五力分析 天时 地利 人和 目标(SMART) 起初 曾经 现在 目标 宗旨 计划 组织 指挥 控制 理念 历史演化过程分析 心理及激励过程分析 管理过程分析 广告 刺激 注意 感觉 认知 理解 兴趣 需求 动机 行动 再行动

  9. 第一节:交换与商业

  10. 一.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1.社会分工: • 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11. 三次社会大分工 (1)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2)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3)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

  12. 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 (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

  13. 2、商品交换 (1)交换:就是人们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产品,以满足各自需要的经济行为。 (2)商品:就是用于交换并且可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3)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4)商品交换的前提:①社会分工②明晰的产权制度 (5)交换是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解决分工者之间供需矛盾的途径。

  14. 3、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 (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 (2)商品交换不仅保证了单一化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15. 二、商品交换的发展与商业的产生 • 商品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W—W)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 (3)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G—W—G 商人资本是历史最早出现的资本形态。

  16. 三、市场与市场体系 • 所谓市场就是生产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错综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 市场体系是指由于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17. 要素市场 • 金融市场:指实现货币借贷、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或交易的场所。 • 劳动力市场: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相互选择,实现劳动力流动的场所。 • 房地产市场:指房产交易和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市场。 • 技术市场:指技术纳入整个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商品一起流通、交换的场所。 • 信息市场:指信息交换的场所和信息交换关系的总和。 • 产权市场:指企业财产所有权的交易场所。

  18.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交易成本理论 • 科斯提出: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资源配置的成本 • 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

  19. 二、市场经济的概念 • 市场经济:凡是以大众为主,由大众广泛参与,整个社会一切资源采用市场价格、利润机制配置方式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 计划经济:凡是以计划机关假设整个社会的一切经济资源采用计划或行政指令配置方式,计划就是法律,大众只需循章守法,经济就能得到尽善尽美地发展的经济,就是计划经济。

  20. (一)条件 1、排它性 2、可转移性 3、确定性 4、强制性 (二)发展阶段 1、产品市场化阶段 2、劳动力市场化阶段 3、产权市场化阶段 三、市场经济的形成条件

  21. 四、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1、市场主体自主化 2、经济调节系统自动化 3、经济活动社会化

  22. 第三节 商业的产生与商业概念 • 上海话:嘎三胡:意思是聊天、闲聊。三胡即指胡镛(胡雪岩)是上海最出名的买办,胡公寿是上海最出名的画家,胡宝玉是上海最出名的妓女。同时,这三人是上海最有钱的名人,遂被合称“海上三胡”。“三胡”也是当时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对象,于是沪人称议论,闲聊为“嘎三胡”。 • 今天的安徽绩溪县也很关于利用三胡因素来宣传自己,绩溪被称为三胡故里:政界__胡锦涛,商界__胡雪岩,文学界__胡适。

  23. 沈万三致富的原因一、垦殖说 • 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发表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提出,沈万三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 • 沈万三依靠垦殖发富,乃至成为豪富,号称江南第一。

  24. 二、分财说 • 有人认为,“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又有人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一即沈万三秀也,(杨循吉《苏谈》)。总之,沈万三是得到了吴江汾湖陆氏的资财,才成为江南巨富的。

  25. 三、通番说 • 据《吴江县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 •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 • 这说明沈万三是由于把商品运往海外贸易,才一跃而成为巨富的。

  26. 事实上,沈万三之所以成为巨富,以上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是密切关联的。如果说沈万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说明他有了立业的根本。沈万三得到了汾湖陆氏巨资,更由于“治财”有方显示了他出色的"经济管理"的才能?才有了致富的本钱和关键。事实上,沈万三之所以成为巨富,以上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是密切关联的。如果说沈万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说明他有了立业的根本。沈万三得到了汾湖陆氏巨资,更由于“治财”有方显示了他出色的"经济管理"的才能?才有了致富的本钱和关键。

  27. 他有了这样的巨资后,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市面他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开始了他大胆地"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就是从贸易中赚下的一部分钱,购置田产,另一部分钱作经商的资本。所以说,沈万三是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而一跃成为巨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实为沈万三父子之功。"他有了这样的巨资后,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市面他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开始了他大胆地"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就是从贸易中赚下的一部分钱,购置田产,另一部分钱作经商的资本。所以说,沈万三是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而一跃成为巨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实为沈万三父子之功。"

  28. 陶朱公(范蠡): •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认为在有公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29. 范蠡的生意经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费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绵延,切勿滥入,滥入则物价低

  30. 吕不韦的生意经——风险投资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战国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31. 一、商业的产生 商业的产生: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的矛盾而产生。 (1)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的矛盾有:①时间上的矛盾②空间上的矛盾③技能上的矛盾 (2)据商业史学家的研究,我国在夏代就已经零星出现一些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 (3)商业从生产中独立出来,使商品生产者摆脱了大部分交换事务,但是不能完全替代生产者的交换职能。

  32. 二、商业的概念与分类 1、商业的概念: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 2、商业的构成要素:①必须以营利为目的②必须有独立的组织③必须从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商品交换活动。

  33. 3、商业的分类 (1)按业种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对象(商品的种类)分类。 (2)按业态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分类。 (3)按流通阶段进行分类,就是按商品流通所处的阶段进行的分类。 (4)按流通范围进行分类,就是按商品流通的空间范围进行分类。

  34. 第四节 商业的特征与贡献

  35. 一、商业的特征 1、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具有就业机器功能 (1)消费者对对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要求商业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增强服务能力 (2)其他产业部门对商业部门的“中间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商业部门扩大就业规模 (3)商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低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4)商业劳动具有较强的“个人化”与“家庭化”倾向,从而使商业领域的个体经营的比重远远高于制造业 (5)与制造业相比,商业并不特别需要体力和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劳动力,对劳动力资质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吸纳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就业

  36. 2、进入与退出障碍低,竞争激烈 3、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性不明显 • 规模经济性: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经营成本相对较低,而经济效益则相对提高。 (1)商业经营组织的平均规模小 (2)商业的行业集中度低 4、技术进步的从属性

  37. 二、商业的贡献(六方面) 1、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 商业所实现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

  38. 2、商业对充分就业的贡献= 商业的就业人数 全社会总就业人数 3、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1)商业增长贡献率(2)商业增长贡献额(3)商业产出弹性系数 (1)=商业增长贡献额① 国民经济增长率 ①=商业增长率×商业产出弹性系数② ②=商业产出(增加值)额 国民经济总产出额(或GDP)

  39. 4、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①上缴利润②纳税4、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①上缴利润②纳税 5、商业对城市功能的贡献 6、商业对国民福利的贡献,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国民福利大致包括下列内容:①国民收入②生活质量③工作兴趣④消费者闲暇⑤消费者爱好的满足

  40. 第五节 商业的发展

  41. 一、零售商业的发展 1、零售商业的第一次革命——百货店的诞生 • 最早的百货店是19世纪50年代法国巴黎人创设的“大百货公司” 2、零售商业的第二次革命——连锁商店的产生 • 现代意义的连锁商店与1859年在美国诞生。连锁商店的出现,改变了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和流水性作业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不能在流通领域应用的传统观念 3、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超市的产生。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美国

  42. 二、批发商业的发展 1、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分离: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2、批发市场的产生 3、期货交易与商品交易所的产生:19世纪后期 4、批发交易形式的变革 凭样品买卖→凭标准品级买卖和凭规格买卖 (1)凭标准品级买卖:指交易双方对某些商品以其标准品质为品质条件,作为买卖和交货的依据。 (2)凭规格买卖指交易双方以商品的一定规格(成分、含量、纯度、大小、长短、粗细等)作为买卖和交货的依据。

  43. 5、批发商业的组织变革、经营变革与技术创新5、批发商业的组织变革、经营变革与技术创新 (1)批发商的连锁化和一体化 (2)批发经营的专业化 (3)经营方式的变革 (4)流通技术的革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