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愛新覺羅.溥儀. 作者介紹. 家庭背景 婚姻生活 詩詞作品 生活點滴. 家庭背景.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的前半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的前半生 愛新覺羅.溥儀

  2. 作者介紹 • 家庭背景 • 婚姻生活 • 詩詞作品 • 生活點滴

  3. 家庭背景 •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祖父為道光帝七子、咸豐帝之弟愛新覺羅·奕譞,外祖父為榮祿,父親愛新覺羅·載灃繼承醇親王爵位,後因輔政為攝政王,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其為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因其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稱其清末帝。也有人根據其退位,稱他為遜帝或廢帝。其在任偽滿洲國皇帝在位時年號「康德」,又稱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1950年8月,溥儀與其他「滿洲國」戰犯,經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陸續在哈爾濱戰犯管理所和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再教育與思想改造。1959年12月4日,溥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特赦令予以釋放。從此,溥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文化大革命伝薄A身患重病,醫治無效,1967年10月17日2時30分,因患腎癌、尿毒症、貧血性心臟病逝世於北京

  4. 婚姻生活-皇后婉容 • 郭布羅·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字慕鴻,號植蓮。達斡爾族,後編入滿洲正白旗。中國清朝最後一位皇后,滿洲國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鴻」來自《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婉容的父親榮源,是位開明人士,時任內務府大臣。婉容的母親愛新覺羅氏,是鴐荓琱p姐,人稱四格格,在婉容兩歲時去世。婉容的養母愛新覺羅·恆馨,是軍機大臣毓朗貝勒的次女,人稱二格格。家中成員還有長婉容兩歲的哥哥潤良,小她六歲的弟弟潤麒。1922年11月30日,婉容嫁宣統皇帝,被冊封為皇后。1934年3月1日被冊封為滿洲帝國皇后。1945年8月11日,e隨宮廷人員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溝,後被佔領當地的共產黨游擊隊俘虜,1946年死於吉林省延吉的監獄裏。葬地不明,屍骨亦無處尋找。

  5. 婚姻生活-刀妃革命 • 鄂爾德特氏.文繡(生於1909年12月20日,死於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滿州八旗中的鄂爾德特色蒙古族,在八旗中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父親名端恭,曾任內務府主事,文繡為端恭的繼配漢族蔣氏的長女,其妹名文珊。1922年溥儀冊封她為淑妃,此後直至兩人於1931年離婚為止,未再得進封。1924年聯同皇帝溥儀及皇后婉容離開紫禁城,前往天津張園暫住。文繡自入宮之後,並未獲得溥儀的寵幸,不論是在紫禁城、或於民國十三年隨溥儀岀宮之後,她和溥儀九年的婚姻,可以說是一段灰慘黯淡的歲月,這也造成日後的「刀妃革命」。她在1931年申辦離婚手續,正式離開溥儀。抗戰勝利後,他與一個軍官劉振東結婚,一直到她在1953年9月17日夜晚,因心肌梗塞逝世。

  6. 婚姻生活-明賢貴妃 • 譚玉齡(1920年—1942年8月14日),滿族,原名他他拉.玉齡,由於滿人身份會招來麻煩,所以按音轉關係改成姓譚。1937年初正在北京讀中學堂的譚玉齡被溥儀選中,4月6日在新京(今長春,當時的滿洲國皇宮)被冊封為祥貴人。婚後與溥儀感情甚篤,五年後因傷寒病去世,得年22歲,被追諡為明賢貴妃。按清朝貴妃例治喪,殯於長春般若寺,滿洲國垮台後,溥儀囑族人將其棺柩火化,骨灰轉存於北京親屬處,溥儀獲釋後,曾一度接至自己家中,後由侄兒小瑞代為安葬。關於她的死因,至今仍是一個謎,因為譚玉齡患有膀胱炎,在吉岡的一次診治後,卻在經注射後不到天明即死去,但譚玉齡是否為吉岡所害,卻因沒有更多證據而眾說紛紜。

  7. 婚姻生活-末代皇娘 • 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2001年4月24日),吉林長春人,祖籍山東,漢族。愛新覺羅·溥儀的第四位妻子,被稱為末代皇娘她稱自己是中國三千年帝皇制度下最後的一個被禁閉在於世隔絕的宮中犧牲品。1945年,日本投降後,她隨溥儀逃往吉林省通化市,被中國共產黨部隊俘獲。調查後,讓李玉琴家人將李玉琴領回長春。1956年6月,她被調入長春市圖書館工作,第二年5月與溥儀正式離婚。1958年,與吉林省廣播電台工程師黃毓庚結婚。2001年4月24日,在患肝硬化6年後,李玉琴在長春逝世,時年73歲。

  8. 婚姻生活-公民之妻 • 李淑賢(1925年,一說1926或1927年生,1997年6月9日卒],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第五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是漢人,曾經擔任醫院工友。在溥儀坐牢10年受到「革命教育」與「思想改造」,獲得特赦令予以釋放後,李淑賢經人介紹遇見溥儀,與溥儀在1962年結婚,而她自己之前曾經結婚二次。他們沒有子女,在其夫溥儀於1967年逝世後,李淑賢從公衆視野引退,1997年6月9日,她因肺癌逝世,享年72歲。

  9. 詩詞作品 • 夜坐階生冷,思君方斷腸。寧同千萬死,豈忍兩分張。孰意君至此,悲秋漸若忘。洗盞相暢飲,歡罷願連床。

  10. 生活點滴

  11. 生活點滴

  12. 本書介紹 • 這本書是由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親手撰寫的,全書分為八章,主要描寫他的家世、他的童年……一直到他四十四歲前的生活,並在第八章寫下了他的半輩子結語--我只想到死,透過這本書,人們將更了解這位三歲就繼承皇位,在六歲就因辛亥革命成功而退位,從此在紫禁城中治理著他的小帝國,直到1924年才被逐出紫禁城的宣統皇帝,也更深入他的內心:我在歷史上扮演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丑角-終身為待決得囚徒!而他的一生也是悲哀的,令人對他興起了憐憫之心。

  13. 心得感想 • 在還沒看過這本書前,我曾看過關於溥儀的影視作品,也大致了解了他的生活,但在我的心裡,仍舊把他當作一個冷酷無情的人,舉例而言:他對他的妻子們,談不上是愛,他對家庭生活也沒有興趣,之所以娶她們,只是因為中國的傳統觀念--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一旦娶了妻子,就表示他已成年,再也不用受父母親的拘束了,只是他從未替她們考量過,就如同溥儀所寫的:我先後有過四個妻子,按當時的說法,就是一個皇后,一個妃,兩個貴人。如果從實質上說,她們誰也不是我的妻子,我根本就沒有一個妻子,有的只是擺設。因為看了這本書,讓我看見了他的另一面--悲哀的那一面,清朝入關後第十任皇帝本不該由他繼承,只因當時的西太后--慈禧太后,雖已病入膏肓,卻仍想擁有一點勢力,而選了他即位,也因為這樣突如其來的帝位,徹底的改變了溥儀的一生和他的親生家庭的一切。

  14. 身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我想他的悲哀莫過於清朝的滅亡:歷史上皇帝的妻子,只有被皇帝打入冷宮或貶為庶民的份,而他卻因民國的建立、民法所頒布的--妻子可自願離婚而成為中國第一個被妻子炒了魷魚的皇帝,而那位妻子,就是因這件事引發了「刀妃革命」的淑妃--文繡,而文繡之所以與他離婚,原因只有一個:在文繡的思想裏,有一個比封建的身分和禮教更被看中的東西,那就是要求有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她無法忍受與溥儀當了九年的妻子,最終卻和他形同陌路,想見他一面,對她來說,只能是苛求,如同溥儀的妹妹所回憶:在那個家中,溥儀總帶著皇后--郭布羅.婉容,一起逛街、打網球、買東西……但卻始終只能看見文繡那無聲嘆息的背影,對於這樣有名無實的婚姻生活,她選擇了自由。身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我想他的悲哀莫過於清朝的滅亡:歷史上皇帝的妻子,只有被皇帝打入冷宮或貶為庶民的份,而他卻因民國的建立、民法所頒布的--妻子可自願離婚而成為中國第一個被妻子炒了魷魚的皇帝,而那位妻子,就是因這件事引發了「刀妃革命」的淑妃--文繡,而文繡之所以與他離婚,原因只有一個:在文繡的思想裏,有一個比封建的身分和禮教更被看中的東西,那就是要求有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她無法忍受與溥儀當了九年的妻子,最終卻和他形同陌路,想見他一面,對她來說,只能是苛求,如同溥儀的妹妹所回憶:在那個家中,溥儀總帶著皇后--郭布羅.婉容,一起逛街、打網球、買東西……但卻始終只能看見文繡那無聲嘆息的背影,對於這樣有名無實的婚姻生活,她選擇了自由。

  15. 溥儀對於滿清的滅亡,深深的感到自責,所以在他的人生中,唯一能引起他的注意的,便是復辟,他一心做著這樣的大夢,所以甘心奔向東北,接受日本人的安排,甘心做日本人的魁儡,不惜犧牲東北的人民,但他或許從未想過在那時如此興盛的大和民族,竟會在八年抗戰中失敗,而他的偽滿洲國也垮了台,在這樣的大崩潰中,他成了俘虜,被送到蘇聯的戰犯管理所,進行徹底的改造。許多年後,他終於獲得釋放,這時他已四十好幾了,因為受了改造,在他九歲以前,由乳母的教養中所懂得的「人性」終於被喚醒,也學會了打點自己,再也不會以冷酷的態度對人,也不再令人厭惡了。溥儀對於滿清的滅亡,深深的感到自責,所以在他的人生中,唯一能引起他的注意的,便是復辟,他一心做著這樣的大夢,所以甘心奔向東北,接受日本人的安排,甘心做日本人的魁儡,不惜犧牲東北的人民,但他或許從未想過在那時如此興盛的大和民族,竟會在八年抗戰中失敗,而他的偽滿洲國也垮了台,在這樣的大崩潰中,他成了俘虜,被送到蘇聯的戰犯管理所,進行徹底的改造。許多年後,他終於獲得釋放,這時他已四十好幾了,因為受了改造,在他九歲以前,由乳母的教養中所懂得的「人性」終於被喚醒,也學會了打點自己,再也不會以冷酷的態度對人,也不再令人厭惡了。

  16. 佳句欣賞 • 我在這塊小天地裏,一直住到民國十三年,被國民軍驅逐的時候,度了人世間最荒謬的少年時代。其所以荒謬,就在於中華號稱民國,人類進入了二十世紀,而我仍然過著原封未動的帝王生活,呼吸著十九世紀遺下的灰塵。 (P.44) • 你的話,你的酒,你的糖果,全是欺騙!我的性命跟窗外的露水一樣,太陽一出來便全消失了!(p.314) • 「好死不如賴活」的思想曾支配了我十來年,現在我認為「賴活」固然是幻想,「好死」也是奢望。(p.315)

  17. 討論議題 • 身為滿清末代皇帝,尚無自主能力的他便面臨了帝國的滅亡,承受著世人溥儀的的指責,誰該為溥儀的悲劇人生負責? • 歷史上所謠傳的關於溥儀生理及心理上的缺陷,究竟是時造成的? 

  18. 相關影視 《溥儀和他的女人》,又名《非常公民》,故事主要內容以溥儀與他的五個妻子的生活為主,描述他從選后妃到成為公民後再婚的經歷。

  19. 相關影視 《末代皇妃》,戲劇史上第一部主要以淑妃文繡的人生為主線所拍攝的戲劇,離婚前的步調緩慢,離婚後的生活為主要內容。

  20. 資料出處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variant=zh-tw • 東森電視http://www.ettoday.com/ettv_drama/events/puyi/index.htm • 中視http://www.ctv.com.tw/ctv_entertainment/entertainment_1/9503_1_01.php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