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三节第一课时 传统工业区

高一地理必修 2 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三节第一课时 传统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 、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 煤、铁资源 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传统工业 为主,以 大型工业企业 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一、传统工业区. 2 、传统工业区的 特点.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发展基础.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 工业部门. 生产规模. 大型化. 工业分布. 高度集中 , 以降低运费和能耗. 3 、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tas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节第一课时 传统工业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一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三节第一课时 传统工业区

  2.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3. 一、传统工业区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发展基础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 工业部门 生产规模 大型化 工业分布 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

  4. 3、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5. 欧洲 --中部”十字路口” 德国 --中西部 利珀河 鲁尔河 莱茵河

  6. 案例:德国鲁尔区 • 概况: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以上,钢产量约占全国70%。 德国工业的心脏

  7. 活动 1.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有哪几方面区位优势?(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土地、水源、矿产资源等 政府、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8. A、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是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3/4

  9. B、离铁矿区较近 鹿特丹港运进铁矿 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

  10. C 、 充足的水源 利珀河 鲁尔河 莱茵河

  11. D、便捷的水陆交通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12. E.广阔的市场: 德国、西欧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13. 1.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离铁矿区较近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水陆交通 E、广阔的市场

  14. 发现问题: 思考:鲁尔区什么时候衰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15. A、生产结构单一 (内在原因) 1) 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 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 经济的基础

  16.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17. C、世界性钢铁过剩 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兴起,存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18.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

  19.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E、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0. 对症下药: 思考:针对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鲁尔区政府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整治?

  21. (3)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22.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23. 莱茵河谷 田园村庄 废墟展览馆 鲁尔区大学

  24. 活动 P67 3、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1)辽中南工业区 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5. (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不同点:鲁尔工业区:铁矿不丰富;水资源充足。辽中南工业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

  26. 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 衰落原因):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27. 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 不同: 我国东北还有如下原因: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力差、 大型国有企业负债过重。

  28. 活动: 3、鲁尔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重振有何启发意义? 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9. 总结: 传统工业区 (以鲁尔区为例) 衰落的 鲁尔区 兴盛的 鲁尔区 整治后 的鲁尔 (19世纪中叶) (20世纪50年代后) (20世纪60年代后)

  30.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繁荣 衰落 原料能源消耗大,运量大,污染重 整治 重振

  31. 分析思路: 分析区位因素 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

  32. 课外作业: 1.结合书本P74-76‘问题研究’,探究山西煤炭工业的出路。 2.预习新兴工业区,并比较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