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全球金融危機與資產證券化發展

全球金融危機與資產證券化發展.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 張國銘 組長.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 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 (1). 法制: 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於民國 ( 下同 ) 91 年 7 月公布施行,而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於 92 年 7 月公布施行。 金融資產證券化:

ta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全球金融危機與資產證券化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球金融危機與資產證券化發展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 張國銘 組長

  2.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 • 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 •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3.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1) • 法制: 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於民國(下同) 91年7月公布施行,而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於92年7月公布施行。 • 金融資產證券化: 在92年2月核准台灣第1檔金融資產證券化商品。截至97年10月止,本會共核准57檔金融資產證券化案件,發行餘額2,794億元,其態樣包括RMBS、汽車貸款債權、信用卡/現金卡、CLO、CBO、租賃債權、應收帳款債權以及ABCP等。

  4.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2) • 不動產證券化: 第1檔不動產證券化案件於94年1月發行。已核准17檔不動產證券化案件,發行餘額717.9億元,其態樣包括辦公大樓、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旅館以及商務旅館等。

  5.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3) : 台灣資產證券化商品型態分布 主要發行類型: CBO(46%)、ABCP(22%)、REIT(16%) 、REAT(4%) 、 RMBS(4%)、CLO(3%)

  6.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4) • 特色: 1.CBO 證券化案件主導市場發行: 以協助債券型基金處理結構型債券流動性問題,由 50%之新台幣結構型債券與 50%之外國債券所組成。 2.市場參與者逐步多元化: 除由金融機構擔任創始機構外,目前尚有世平興業、 奇美電子(應收帳款債權證券化)及台北市政府(地上 權租金證券化)等。

  7.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5) • 特色(續): 3.允許跨國式交易安排: • 萬泰銀行喬治瑪莉現金卡債權證券化、新竹國際商業銀行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化及美商花旗銀行進出口貿易融資債權證券化,皆以台灣債權資產為基礎資產,再發行外幣計價之證券化債券向國際投資人籌資。 • 此類交易發行成功,隱含台灣債權就品質與收益上,對國際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8.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 • 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 •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9. 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1)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1) • 截至97年10月底止,已核准金融資產證券化案件57 件計5,726億元,核准不動產證券化案件17件計778億元。整體核准量已達6,504億元。惟於96年8月起之金融危機發生後,核准量逐年銳減,於97年尚無不動產證券化核准量。

  10. 截至97年10月底止,台灣資產證券化商品整體發行餘額達3,511.9億元,其中金融資產證券化商品發行餘額為2,794億元,而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發行餘額717.9億元。惟於96年8月起之金融危機發生後,資產證券化發行餘額亦逐月減少。截至97年10月底止,台灣資產證券化商品整體發行餘額達3,511.9億元,其中金融資產證券化商品發行餘額為2,794億元,而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發行餘額717.9億元。惟於96年8月起之金融危機發生後,資產證券化發行餘額亦逐月減少。 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2)

  11. 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3)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3) • 檢討: 1.證券化商品之風險揭露及管理: • 證券化商品之風險是否充分告知與揭露予投資人。 • 投資人對證券化商品之風險是否充分認知及了解。 • 投資人是否對證券化商品之最終暴險程度,加以了解及控管。 2.證券化商品之客觀評價機制: • 金融機構應建立獨立與嚴謹之評價制度,依其價值提列損失準備。 3.證券化商品風險是否真實移轉。

  12. 台灣資產證券化發展之回顧 • 全球金融危機對台灣資產證券化之影響及檢討 •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13.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1) • 監理規範面: • 不動產證券化業務: • 推動「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修正草案完成立法: 1.將開發型之不動產及不動產相關權利納為證券 標的。 2.增訂封閉型基金追加募集或私募之規定。 3.增訂相關參與者責任規範及強化投資人權益之保 障。

  14.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2) • 監理規範面(續1): • 金融資產證券化業務: 1.研議修正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增訂相關參與者責任規範、 檢討證券化標的範圍等。 2.配合市場之發展,檢討修正相關規定,擴大申報生效案件之 適用,減少業者規劃案件之不確定性。 3.檢討本會審查及管理權責是否由單一機關辦理,修正相關規 定,以減少業者依循成本,並增加行政效率。

  15.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3) • 監理規範面(續2): • 加強對證券化參與者資本、流動性及風險管理之審慎監理。 • 強化證券化商品資訊揭露及評價。

  16.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4) • 市場面: • 經過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後,國內金融機構未來仍有機會與國外有經驗的安排機構合作發展證券化計畫。 • 證券化商品將由目前複雜化趨向簡單化或透明化,並減少財務槓桿(Leverage)之運用。

  17. 台灣資產證券化之未來發展 (5) • 市場面(續): • 短期而言,受到此次金融危機影響,資產證券化將出現發行量減少的情況。惟長期而言,資產證券化仍將是金融機構籌資管道與流動性管理的方法之一。 • 投資受益證券之收益分離課稅6%將有所調整:行政院院會97年3月19日已通過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定自98年1月1日起以債(票)券及證券化商品從事附條件交易所取得之利息所得,及持有短期票券及證券化商品利息所得,個人依10%分離課稅,營利事業一律併入營利事業所得稅課徵。

  18. 簡報完畢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