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河科大一附院心心血管病医院 邢适颖.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新型抗凝药物 小结.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我国目前可能有 800 万房颤患者 随年龄增长房颤患病率显著增高 房颤是 21 世纪心血管病学面临主要问题之一.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 . 中国心房纤颤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30 : 165-167.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Download Presentation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河科大一附院心心血管病医院 邢适颖

  2.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 新型抗凝药物 • 小结

  3.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 我国目前可能有800万房颤患者 • 随年龄增长房颤患病率显著增高 • 房颤是21世纪心血管病学面临主要问题之一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纤颤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65-167

  4.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60岁后每10年增加1倍

  5.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多数患者有心悸、头晕、疲乏、气短和黑朦等 • 房颤降低心排血量10%以上,诱发或恶化心衰, 增加死亡率 • 血栓形成及重要脏器的栓塞 • 中风是房颤最常见的灾难性后果 房颤患者全因中风率5% • 房颤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美国大约15%的中风由房颤引起

  6.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风湿性房颤年卒中的发生率是无房颤者的17倍,是非风湿性房颤的5倍 • 非风湿性房颤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是无房颤者的2~7倍 • 卒中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50~59岁:1.5%, >80岁:23.5% • 房颤的死亡率是窦律者的2倍,但与基础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 房颤会使原有心脏基础疾病进一步恶化,本身也可造成心动过速心肌病

  7.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 新型抗凝药物 • 小结

  8.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2012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9.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节律控制 • 适用对象: • 阵发性房颤 • 持续性房颤 • “经选择的“永久性房颤”(长时间持续性房颤) • 主要方法: • -药物转律 • -直流电转律 • -导管射频消融术

  10.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节律控制-药物转律 • 成功率有限--控制成功率较低(约为20%-30%) • 副作用肯定—致心律失常作用等 应考虑安全性而不是有效性

  11.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药物复律建议 • I类推荐 --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作为房颤的转复药物 • IIa 推荐 --胺碘酮 --单次口服普罗帕酮600mg

  12.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心室率控制目标 • 严格心室率控制 静息时:60-80bpm 中等活动时:90-115bpm • 宽松心室率控制 静息时:<110bpm RACEⅡ研究: 宽松心率组不差于严格控制心率组

  13.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 • 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已成为心律失常领域最 重要的进展 • 部分房颤的消融已提为Ⅰ类适应症,但要 考虑患者的意愿和医生的经验 • 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还有很多争议

  14.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房颤的抗栓治疗: • 2010欧洲指南中,抗凝治疗已经越居房颤治 疗策略的首位 • 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平衡抗凝与出血二者间 的关系 • 推荐评估房颤栓塞风险的CHA2DS2-VASC评分 评估抗凝出血风险的HAS-BLED评分

  15.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 新型抗凝药物 • 小结

  16. CHADS2 CHA2DS2-VASc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 20 15.2 9.8 9.6 6.7

  17. 脑卒中抗凝策略

  18.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抗凝治疗重要性认识不足,抗凝治疗比例太低! • 2004年胡大一等进行的房颤流行病学资料:60%的房颤患者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VKA or ASA) • 2010年阜外医院牵头的房颤注册资料:22%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在CHADS2评分>3分的高危患者中24.8%的患者无任何抗凝治疗 • 在美国,适合抗凝治疗的患者中,1/3左右的患者没有用华法林

  19.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中国房颤患者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现状 Hospitalized patients Population investigation Qi W, et al. Chinese J Cardiol, 2003;31:913-916 Hu D, et al. 2004 Chin J Intern Med; in press

  20.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 新型抗凝药物 • 小结

  21.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HAS-BLED出血危险积分:

  22.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3分的患者被视为高风险患者

  23.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 新型抗凝药物 • 小结

  24.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老年房颤的抗凝治疗: • ESC2010指南建议服用华法林INR的靶目 • 标为2.0~3.0,老年人抗凝强度亦为 • 2.0~3.0,不建议INR<2.0。 • 中国专家建议:老年房颤患者(≥70岁) • 服用华法林的INR目标范围为1.6~2.5。

  25.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高龄患者应用华法林第1年严重出血率高 13.1% 7.2% 4.7% Hylek EM, Circulation. 2007;115:2689

  26.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亚裔应用华法林颅内出血风险增加 ICH 风险亚裔是白人的4.06倍 Shen. JACC.2007:309

  27.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替代抗凝药物的定位: • ESC2010指南建议对于拒绝服用或具有华 法林禁忌证(如无法进行INR监测)且出血风 险较低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可以作为华 法林的替代治疗(Ⅱa,B)。 • 中国专家建议:不推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替代华法林,对于具有华法林禁忌证的患 者可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28.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替代华法林治疗的定位 ACTIVE-A:7554 randomized patients;median follow-up of 3.6 years ACTIVE-W:6706 randomized patients;trial stopped 8 P = .01 Clopidogrel + ASA Clopidogrel + ASA 7 Warfarin ASA P = .0003 6 6 5 5 Outcome/Year (%) 4 4 P<.001 Outcome/Year (%) P = .001 P = .53 3 3 P<.001 2 2 1 1 0 0 VascularEvent Stroke MajorBleeding VascularEvent Stroke MajorBleeding

  29.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PCI后的抗栓治疗 AF+PCI术后 三联抗栓治疗 • 评估出血风险 • 减少三联抗凝时间 DES 西罗莫斯 3月 紫杉醇 6月 BMS 1月 华法林与氯吡格雷75mg或 阿司匹林75~100mg联合应用不超过1年 “华法林” (长期) Circulation 2010;121;2067-2070

  30.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抗栓治疗: • 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咯雷三联治疗3~6月,低 出血风险可延长。以后使用华法林、氯吡咯雷或阿 司匹林(最多1年) • 增加监测频度,同时降低INR的目标范围(1.6~2.5) • 联合应用质量子泵抑制剂或H2拮抗剂

  31.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 新型抗凝药物 • 小结

  32. INR 评价抗凝强度 多种拮抗药 漏服一、二剂通常不会产生临床问题 多年使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维持目标INR的能力仍可提高 价格便宜 新型抗凝药物 华法林优点:

  33. 新型抗凝药物 频繁剂量调整 对出血的顾虑 大量食物-药物 相互作用 VKA治疗有众多难以客服的局限性,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狭窄的治疗窗 (INR range 2-3) 大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 常规的抗凝监测 华法林耐药性 起效慢/作用抵消 华法林治疗的局限性

  34. 新型抗凝药物 华法林局限性导致房颤抗栓治疗不足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一级预防的现状 INR 超过目标6% 无华法林65% INR 在目标范围15% 未达到治疗剂量INR13% Samsa GP,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0;160:967.

  35. 新型抗凝药物 口服制剂 静脉制剂 TF/VIIa TFPI (tifacogin) X IX 利伐沙班阿派沙班 依杜沙班 Betrixaban IXa VIIIa Va AT Xa 磺达肝葵钠Idraparinux II IIa 达比加群 Ximelagatran Fibrin Fibrinogen Adapted from Weitz & Bates, J Thromb Haemost 2007

  36. 两年内随机入组18,113名患者,最少随访一年, 最长随访三年,平均随访两年 初级观察终点: 卒中 + 全身性栓塞 至少具有一项危险因子的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R 达比加群酯 110 mg bid N=6000 达比加群酯 150 mg bid N=6000 华法林 1 mg, 3 mg, 5 mg (INR 2.0-3.0) N=6000 RE-LY– 目前最大的房颤转归试验 R

  37. RE-LY结果: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优效比较 非劣效比较 p-value p-value 达比加群 110 mg与华法林比较 <0.001 0.34 <0.001 <0.001 达比加群 150mg 与华法林比较 界值 = 1.46 0.50 0.75 1.00 1.25 1.50 HR (95% CI) 达比加群好 华法林好

  38. 卒中或全身栓塞性疾病发生: RR 0.91 (95% CI: 0.74–1.11) p<0.001 (NI) p=0.34 (Sup) 0.05 0.04 RRR 34% 华法林 达比加群酯110 mg 达比加群酯150 mg 0.03 累计风险率 RR 0.66 (95% CI: 0.53–0.82) p<0.001 (NI) p<0.001 (Sup) 0.02 0.01 0.0 0 0.5 1.0 1.5 2.0 2.5 Years RR, 相对风险; CI, 置信区间; NI, 非劣效; Sup, 优效

  39. 所有出血事件(%) RR 0.78 (95% CI: 0.74–0.83) p<0.001 (sup) RRR 22% RR 0.91 (95% CI: 0.86–0.97) p=0.002 (sup) % 每年 RRR 9% 1740 / 6,015 1977 / 6,076 2142 / 6,022

  40. 达比加群酯可以同时减少缺血性和出血性事件发生 与华法林相比,两种剂量的达比加群酯提供互补的优势 150 mg BID 具有更好的疗效,出血率与华法林相当 110 mg BID 能够显著减少出血,并且疗效相当 两种剂量具有相似的净临床获益(net clinical benefits) 达比加群酯两种剂量在达到临床获益的同时未增加肝脏毒性(希美加群案例) RE-LY研究主要结论

  41. 利伐沙班(Rivaroxaban )--有望替代华法林 口服Xa因子抑制剂 • 2010年11月AHA会议上公布结果: • AF患者中预防卒中与华法林疗效相当 • 严重出血发生率相似 • 无需剂量调整 • 无需监测INR

  42.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与危害 •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 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 特殊人群抗凝治疗 • 新型抗凝药物 • 小结

  43. 小 结 • 房颤的流行病学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 目前华法令在房颤抗凝中起重要的地位 • 脑卒中危险分层方案及抗凝策略 CHA2DS2-VASc评分系统 •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风险评估 HAS-BLED方案 • 房颤抗凝中须注意几个特殊问题 • 新抗凝药物——较好的抗凝效果,减少并发症

  44.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