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杜立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羊遗传育种研究室 \ 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杜立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羊遗传育种研究室 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tional Center for Molecular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Animal lxdu@263.net.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014. 2014-05. 1.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中国羊产业生产现状.

tauru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杜立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羊遗传育种研究室 \ 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杜立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羊遗传育种研究室\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tional Center for Molecular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Animal lxdu@263.net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014 2014-05 1

  2.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3. 中国羊产业生产现状 •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养羊业主要生产目标是解决羊毛生产问题,随着国际养羊业的主导方向变化,出现了由毛用转向肉毛兼---肉用为主的发展趋势。 •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绵羊、山羊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最多的国家。 • 2010年全国羊的出栏2.7亿只、存栏2.81亿只、肉产量398.9万吨。其中存栏:绵羊1.39亿只、山羊1.42亿只2012年,全国羊存栏2.85亿只,出栏2.71亿只,羊肉产量401万吨。 • 2015年和2020年,我国的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45万吨和518万吨。按此目标发展,2012-2020年的羊肉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3.25%,目前世界羊肉产量增速水平2.2%。

  4. 中国肉羊产业现状 近十余年来羊肉价格不断上涨 自2004年1月至2013年4月,鲜羊肉批发价格从16.92元/千克上涨至53.98元/千克,上涨率接近220%,月均涨幅近2% 政府对肉羊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养殖给予高度重视 2012年我国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殖规模化比例为28.3%。到2020年末,这一比例要达到45%。 农业部2011年9月7日印发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对于肉羊发展提出“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引导发展现代生态家庭牧场,积极推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政府通过良种补贴、投资育种、繁育、饲料、圈舍设计、育肥、防疫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以及建设标准化规模示范场等来促进肉羊规模经营发展。 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9月25日发布的《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

  5. 中国肉羊产业现状 国家对肉羊产业实施优势区域发展战略效果显著 2003年我国出台了《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2008年《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专门针对肉羊产业发展作出了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明确了各区域的定位和主攻方向,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3个优势县,并由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对肉羊生产优势县(旗)进行支持。 2012年羊肉产量前十名省区

  6. 中国肉羊产业现状 国家实施草原补奖政策并效果初显 从2011年起,在退牧还草工程基础上,中央财政投入134亿元资金,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2012年,中央财政草原补奖资金增加到150亿元,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东北、华北5省、覆盖了全国所有牧区半牧区县。 退牧还草,保护生态势在必行,毋庸置疑 如何做到“减畜不减收”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015年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个主产省区将减畜7645万个羊单位,按照肉牛肉羊饲养比例1:5折算,将减少羊肉产量49万吨。 要做到“减畜不减产”,补齐这个缺口,除了提高单产,必须解决增加加农区肉羊的存栏量和产量,以及草原地区由放牧转舍饲的问题。

  7.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肉羊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场址布局、羊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 关键技术环节包括: 选用高产优质肉羊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 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羊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 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实现生产规范化; 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实现防疫制度化; 羊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8.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1.1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羊场 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羊的生理特点、饲养方式,设施占地、资源投入,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高效益。 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其它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米以上 生活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隔离 符合多点式饲养工艺的要求 由于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成本偏高,部分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缺乏,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9.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1.1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羊场

  10.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1.2 选择适合发展的品种及杂交模式 繁殖率/羔羊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肉用性能好 • 引进或选用高产优质肉羊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 • 引进种羊必须是来源于非疫区并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羊场 • 引进的种羊要按照GB 16567检疫合格,并隔离饲养30天,确认为健康者后合群饲养 • 引种时索取系谱、种畜禽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并签订质量和服务合同 • 购买羊育肥应从非疫区购买,并按照GB 16549检疫合格,进场后要隔离观察15天 • 运输引进的车辆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消毒,在装运过程中不应与其他偶蹄动物接触 列入《中国羊遗传资源志》绵、山羊品种资源140个。其中包括100个地方品种 南江黄羊、巴美肉羊、昭乌达肉羊 、简州大耳羊 、 察哈尔羊 杜泊、萨福克羊、 特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南非/德国肉用美利奴、波尔山羊

  11. 通过杂交期待所获特性 公羊 - 最优异的育肥性能 - 出肉量大 - 高受胎率 母羊 - 高繁殖力 - 低羔羊培育损失 - 情期长 美利奴羊 美利奴肉羊 黑头肉羊 特克塞尔 法兰西岛羊 萨福克 黑头肉羊 ♂ ♀ • 育肥羔羊和屠宰羔羊 • - 一胎多羔率高 • 饲料转化率高,体重增长快 • - 最好的胴体质量

  12.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1.2 选择适合发展的品种及杂交模式 × ×

  13.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1.3 把握适度规模,确定适宜饲养方式与工艺 适度规模决定于养殖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饲草面积、饲养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 示范场能繁母羊饲养的规模一般在250~350只 专门从事羔羊育肥的养殖规模一般在500~2000只。 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可采取放牧+补饲、舍饲育肥等不同的育肥方式。 对于草原牧区,可结合冬羔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夏牧场的优质牧草,采用放牧育肥; 对于农区饲草料条件特别充足的地区,可采用工厂化、全舍饲育肥羊的方式及全混料舍饲技术,结合高效繁殖技术,实现两年三胎; 对于半农半牧区,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及草山草坡,对农副产品秸秆进行微贮、 氨化、碱化等加工处理,提高饲料转化率。

  14. 适度规模,确定适宜的饲养方式

  15. 选择理想的生产方式...... ......千万别以为饲养条件要求低的羊只无需注意其营养管理.

  16. 羔羊育肥饲喂方式 强度育肥 经济育肥 放牧育肥 早断奶,用精饲料育肥 羊舍育肥,尽可能少用精料 不同强度的育肥 • 成本较低的粗饲 •  富含蛋白的青贮、干草 • 廉价的购入饲料 •  饼粕、酒糟 • 草场饲料 (注意质量!) • - 自动投料机投喂精料 • - 如果销售体重通过放牧育肥达不到  必须在羊舍补充育肥! - 富含蛋白的精料  自由采食 - 100-140g 干草  营养调配 - 注意Ca-P比例! 销售日龄: 100 - 140天 销售体重:38 - 45 kg 日增重: 300 - 450 g 屠宰率: 48 - 51 % 销售日龄: 150 - 240 天1) 销售体重: 40 - 45 kg 日增重: 150 - 270 g 屠宰率: 44 - 47 % 销售日龄: 140 - 180天 销售体重: 38 - 45 kg 日增重: 200 - 350 g 屠宰率: 47 - 49 % 1) 根据不同方式的育肥强度会有很大的出入。

  17.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合理分群饲养,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规范 根据生产的目的、要求和年龄结构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饲养。 2月龄 3月龄 4月龄 周岁羊舍 成年羊舍

  18.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力争实现饲草饲料均衡供应。采取轮作或套作方式,农-牧或林-牧结合,人工种植牧草,推广种草养羊技术。 • 结合羊的生理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饲料生产加工设施设备 • 羊TMR(Total Mixed Ration)全混日粮示范和推广 • 5吨的一台TMR混料饲喂车,可以饲喂3 000只以上的羊只。

  19.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 1.4 疫病控制控制疫病来源\切断传染途径\提高羊只免疫力 •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NY/T 5339的要求,制定免疫程序,对肉羊免疫接种; • 严格羊场环境、羊舍和出入车辆、人员的消毒,控制病原的传播; • 制定疫病监测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疫情监测; • 发现疫情应及时向当地县(区)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及时隔离; • 病死羊按GB 16548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 定期灭鼠、灭蚊、灭蝇; • 羊场禁止饲养其他家畜禽。

  20. 1 肉羊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控制点 • 1.5 投入品(饲料\兽药)使用 • 使用的饲草饲料应无霉烂、无变质及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污染; • 除乳制品外,哺乳动物源性饲料不得用作肉羊饲料; • 不应在饲料中使用制药工业副产品; • 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化学保定剂、激素类和砷制剂。 • 所用兽药应有产品批准文号,其质量符合《兽药典》或农业部有关兽药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签说明合理保管和使用兽药,不任意加大剂量; • 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肉羊饲料和饮水中或直接饲喂,禁止使用人用药和已经淘汰的兽药; • 使用兽药和饲料药物添加剂,出栏前应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没有规定休药期的,休药期不应少于28天。

  21.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1 高频、高效繁殖技术 一只优秀种公羊自然交配下,可配母羊50只/年,人工授精下,可年产8000头份颗粒冻精,或可生产0.25型细管冻精10000枚以上 人工授精技术 成年种公羊精子的活力一般在 0.7-0.8 ,正常射精量为 0.8-1.2 毫升,配种季节可以每天采精,需要时每天最多可采精 2-3 次。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卵黄稀释液稀释 1-4 倍后的精液在常温下存活时间一般可达5个小时。0-5度之间可保存2-3天 母羊发情鉴定:试情公羊发现发情母羊 采用子宫颈输精时,每次输精量在 0.2-0.5 毫升(原精液输精量每只羊0.05-0.1毫升/次),有效精子数不少于 4000-5000 万个,一个情期采用两次输精,每次间隔 8-12 小时。

  22.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1 高频、高效繁殖技术 同期发情技术 对母羊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之发情相对集中在一定时间内的技术 羊同期发情药剂生产使用较多的是氯前列烯醇(P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促卵泡素(FSH)、三合激素以及阴道栓等。使用方法有两种:皮下埋植和阴道栓,其中阴道栓最常用。 临床常用的方法,一是孕激素阴道栓法:将孕激素以海绵栓或有效释放装置埋置在阴道深部,当阴道海绵栓在阴道内放置12~13天后取出,肌肉注射PMSG 500单位(或FSH 30~35 IU,8 h后肌肉注射 LH 15~22 IU),一般其同期发情率达到90%以上。 二是一次进行同期发情,直接打PG 500单位,一般24~48小时后少量母羊即出现发情症状,在母羊出现发情症状10多个小时、主动接受公羊爬跨的时候才可进行配种。用PG对羊进行同期发情,必须是繁殖季节已到,母羊即将进入发情周期时。 同期发情过程中可配合使用FSH 300IU注射促进超数排卵,一般每天2次,连续3~4天

  23.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1 高频、高效繁殖技术 二年三产繁殖调控技术 集成电刺激采精、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早孕检测、密集产羔、早期断奶等繁殖调控技术模式,形成两年三产和带羔母羊配种的技术体系 同期发情药物组合:“阴道海棉栓+孕马血清+氯前列烯醇法”同期发情率达到95%,情期受胎率达到87%,适合种羊扩繁。 “两次注射氯前列烯醇法” 同期发情率达到84.6%,情期受胎率达到78%,适合做经济杂交时,特别是在9月-12月份期间,费用也比较低。 电刺激采精和腹腔镜输精技术,可使人工受精情期受胎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二年三产繁殖调控技术模式:即每年8~9月份配种,翌年1-2月产羔;4-5月配种,9-10月产羔;12-1月配种,翌年5-6月产羔。

  24.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2 种羊性能测定 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ing) 是指对待选肉羊个体具有特定经济价值的某一性状的表型值进行评定的一种育种措施。 ◆性能测定及其数据收集是育种工作以及遗传评估技术的先决条件; ◆可为评价羊群的生产水平、估计群体遗传参数和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 • 性能测定 • 应严格按照科学、系统和 规范的规程实施; • 测定结果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 • 同一个育种方案中,性能测定的实施必须统一; • 保持连续性和长期性 • 肉羊性能测定所涉及的性状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或与经济效益紧密相关,一般分为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及肉质性状等5类。

  25.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2 种羊性能测定 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ing) • 生长发育性状 • 生长发育性状指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体重及外貌评分,各年龄阶段的体尺性状,这类性状为中等遗传力。 • ◆肥育性状 • 肥育性状是指育肥开始、育肥结束及屠宰时的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 • ◆胴体性状 • 胴体品质是衡量一只肉用羊经济价值的最重要指标,因而也是肉用羊性能测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部位肉产量等屠宰性状;如果应用超声波技术,一般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等性状。 • ◆肉质性状 • 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其优劣是通过许多肉质指标来判定等级,常见的有肉色、大理石纹、嫩度、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颜色、胴体等级、pH、系水力或滴水损失、风味等指标。 • ◆繁殖性状 • 肉羊的繁殖性状包括初配年龄、性成熟年龄、产羔率、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睾丸围、精液产量以及各项精液品质指标等

  26.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体尺测定 受测羊只在坚实平坦地面端正站立,羊体尺测定项目主要有4个: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其它可根据情况选择。测量部位的起止点见下图。 体斜长 体高 胸围 管围

  27.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体尺测定 腰角宽(十字部宽):两髋骨突之间的直线距离。 腰角宽

  28.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2 种羊性能测定 生长发育性状测定 用校正标准的称重器空腹称肉羊各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单位kg,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1)初生重:羔羊生后吃初乳前的活重。 (2)断奶重:羔羊断奶时的空腹活重。要记录准确的断奶日龄。 (3)6月龄重:青年羊6月龄空腹重。 (4)周岁重:青年羊12月龄空腹重。 (5)18月龄重:18月龄重羊体重。 (6)成年重:成年羊(24月龄)空腹重。

  29.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肥育性状测定 (1)育肥始重:育肥羊结束预饲期,开始正式育肥期之日的的空腹重。 (2)育肥终重:肉羊育肥结束时的空腹重。 (3)育肥期平均日增重(ADG):肉羊正式育肥期(不包括预饲期)的总增重除以育肥天数。 平均日增重: 式中:W——肥育结束时的体重;X——肥育开始时的体重;Y——测定天数。

  30.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肥育性状测定 (4)饲料转化率: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通常以料重比表示。在粗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也可用精饲料消耗量来表示。饲喂装置最好用电子自动饲喂系统,这样得到的数据既准确有节省了测量的劳动量。 料重比: 式中:a——肥育期饲料消耗量;b——肥育期增重量。 或, 饲料转化率: 式中:d——采食量;e——测定期增重。

  31.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繁殖性状测定 (1)初配年龄:羊的初配年龄依据品种和个体发育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即可配种。 (2)产羔率:指产活羔羊数占参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 (3)繁殖率:繁殖率是指本年度出生羔羊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羊数的百分比。6

  32.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繁殖性状测定 (4)繁殖成活率 :繁殖成活率是指本年度内成活羔羊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羊数的百分比。 (5)羔羊成活率:羔羊成活率是指断奶时成活羔羊数占全部出生羔羊数的百分比。

  33.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繁殖性状测定 (6)受胎率和情期受胎率:受胎率是指妊娠母羊数占参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情期受胎率是指妊娠母羊数占情期配种母羊数百分比。 (7)精液产量与精子密度:健康公羊一次射出精液的容量(ml)及1毫升精液中所含有的精子数目。(常用血细胞计数器计算)

  34.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繁殖性状测定 (8)精子活力:将精液样制成压片,在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内观察,其中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在整个视野中所占的比率,100%直线前进运动者为1.0分。 (9)阴囊周长:睾丸围即指阴囊最大围度的周长,与生精能力和女儿初情期年龄成正相关,以厘米为单位,用软尺或专用工具在8、12、18月龄时分别测量。

  35.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体型外貌评定 体型外貌鉴定的目的是确定肉羊的品种特征、种用价值和生产力水平,体型评定往往要通过体尺测定,并计算体尺指数加以评定。

  36.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超声波活体测定 应用超声波测定的活体性状通常有:眼肌面积,背膘厚、肌间脂肪含量、胚胎发育等。 (1)眼肌面积: 测定第12~13肋骨间的眼肌面积,用平方厘米来衡量.

  37.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超声波活体测定 (2)背膘厚: 测定第12~13肋骨间的背膘厚, 用厘米来衡量。 (3)肌间脂肪含量: 超声波探头与测定背膘厚的位置和方向相同,可自动显示批数。

  38. 德国羊性能测定 • 肉用性能测定 = 育肥性能 + 屠宰性能 • 育肥性能 • 育肥期、日增重 • 饲料量 • 损失 • 屠宰性能 • 屠宰体重(温、冷) • 屠宰率 • 胴体出肉比例 • 有效部位比例 • 腰部区 • 背膘厚,含脂率

  39. 美利奴(符腾堡美利奴) • 100天育肥成绩 • 月龄、体重、日增重、B超检测肌肉厚度和背膘 • 6到12月龄种用羊评估 • 羊毛1 - 9分 • 细致度、长度、颜色、卷曲度、出毛量 • 肌肉度 1 - 9分 • 肩、背、后躯 • 体型外貌1 - 9分 • 体型、肢蹄、牙齿 1分(很差) – 9分(非常优异)

  40. 美利奴(符腾堡美利奴) 性能 • 检测站性能检测 • 育肥终期日龄 105 天 • 育肥终期体重 45 kg • 日增重 430 g • 屠宰率 48 % • 繁殖力 • 产羔和哺育成绩 215/190 % • 全年发情,2年3胎 • 初胎18月龄 • 种羊平均体重 • 公羊 125 - 160 kg 青年公羊 100 - 125 kg • 母羊 75 - 90 kg 青年母羊 65 - 70 kg • 羊毛 • 公羊 6 - 7 kg 母羊 4 - 5 kg • 羊毛细度 24 - 28微米

  41. 萨福克 性能 • 检测站性能检测 • 育肥终期日龄 100 天 • 育肥终期体重 44.5 kg • 日增重 450 g • 屠宰率 48 - 50 % • 繁殖力 • 产羔和哺育成绩 160/ 142 % • 全年发情 • 初胎始自16月龄(体重约60kg) • 种羊平均体重 • 公羊 140 - 160 kg 青年公羊 110 - 130 kg • 母羊 80 - 90 kg 青年母羊 65 - 70 kg • 羊毛 • 公羊 5 kg 母羊 3 - 4 kg • 羊毛细度 32 - 34微米

  42.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3 高效饲养和管理技术 控制羔羊的生长发育,早期断奶与营养调控技术 采用羔羊的早期断奶技术,使羔羊尽早的处于人为调控的营养环境之中,发挥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潜能. 确定合适的断奶时间和营养水平适宜的代乳品,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套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条件。 羔羊的断奶时间可控制在21天~1月龄,羔羊出生后的5~7天开始诱食补料,或采用代乳品进行人工育羔. 美国通用的羔羊(生后一周)的代乳品配方:脂肪30%—32%,乳蛋白22%—24%,乳糖22%—25%,纤维素1%,矿物质5%—10%,维生素和抗生素5%。 初生羔羊调节体温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必须做好冬羔和早春羔的保温防寒工作 羔羊出生后30–60分钟内必须吃到初乳,这样对羔羊增强体质、抵抗疾病、排出胎粪具有重要作用。 补饲是提高羔羊断奶重、抗病力、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43.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3 高效饲养和管理技术 农副产品饲料化利用技术 我国每年各类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达7亿多吨,其中稻秆2.3亿吨,玉米秆2.2亿吨,小麦秆1.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作物秸秆1.0亿吨,另有花生和薯类藤蔓、甜菜叶等1.0亿吨。 农作物秸秆氨化、微贮:复活菌种→配制菌液→切断秸秆→装窖→封窖→发酵→成品 青饲料、块茎类饲料加工 氨化秸秆+精料+矿维添加剂”三级饲料化喂养 秸秆揉搓加工技术 复合化学处理方法:用尿素加氢氧化钙调制秸秆,压制成粒 微生物发酵处理:在青贮和微贮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含纤维素酶和木聚糠酶活力较高的酶制剂及含乳酸菌接种剂的微生物制剂生产秸秆发酵饲料

  44.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3 高效饲养和管理技术 • 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技术 • 根据羊营养需要的粗蛋白、能量、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按照营养需要提供的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将粗饲料、精饲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适当的比例充分混合成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 • 肉羊全混日粮配套饲喂技术(TMR)从饲草料订购、储备、加工、质量检测、配方设计、混合、饲喂、管理等全程均按标准进行规范操作,是一种可为羊群提供了稳定、均衡、营养全面的饲喂方法。 • 充分利用当地产量高、质量好的干鲜玉米秸、花生(红薯)秧等及酒糟、豆渣、果渣等糟渣类农产品加工下脚料 • 将以上饲草料原料品种分别确定其营养成分含量,按饲养标准分别制定出各类羊的日粮配方,一般成年羊日粮中玉米青贮占25%、干草糠35%、糟渣类25%、精料补充料15%; • 按不同类羊群的日粮配方所规定的草料原料品种、数量每日一次分发到每栋羊舍; • 夏秋每天两次、冬天一次混合拌匀待喂,每天2-3次饲喂,每次分2-3次添加 • 每天观察羊的的采食量、剩余量、粪便变化,监督各环节操作规程有无失误随时根据羊群生产状态和草料品种、质量、数量等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精补料和日粮配方。

  45.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3 高效饲养和管理技术 • 300-1 000只规模 • 采用揉丝机将干草、青贮饲料、精饲料充分揉制并混合均匀。

  46.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2.3 高效饲养和管理技术 • 3 000只以上规模 • 直接购置TMR混料饲喂车,通过TMR混料饲喂车,简化了喂程序,节约人力,5吨的一台车就可以饲喂3 000只以上的羊只。

  47. 2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 2.3 高效饲养和管理技术 标准化管理 生产、投入品使用等管理制度 科学的配种方案,明确的畜群周转计划 合理的分阶段饲养工艺方案 引羊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记录品种、来源、数量、月龄等 完整的生产记录,包括配种记录、接羔记录、产奶记录和羊群周转记录等 饲料、兽药使用记录 完整的免疫、消毒记录 肉羊生产物联网系统 通过网络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和运算,向系统各生产环节的执行设备发布指令,控制各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操作,指导各环节的生产操作。

  48. 2 肉羊标准化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 2.4肉羊现代兽医综合保健技术 控制疫病来源\切断传染途径\提高羊只免疫力 当前对我国肉羊产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有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梭菌病、羊痘、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羔羊痢疾和羊肠毒血症。 最引人关注的是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脑包虫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小反刍兽疫、蓝舌病、炭疽 保持良好的舍内环境卫生\羊舍消毒\春秋两季的健胃驱虫\修蹄

  49. 结束语 • 选择肉羊的关键点是繁殖率高(母羊性成熟早,全年发情,产羔率高,泌乳力强),羔羊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肉用性能好,同时考虑胴体可食比例及抗病力。 • 实践证明,肉羊相关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整个肉羊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引领作用。引导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养殖户建立起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 在国家扶持肉羊产业的发展政策中,良种补贴政策是反映最好的政策,建议扩大补贴的范围、力度、方式和完善相关的措施。 • 牧区繁育,农区强度育肥,是一种成功的区域间优势互补、协调组织羊肉生产的养殖模式。但在异地育肥中需要政府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肉羊的检疫与防疫。 • 我国肉羊产生发展趋势: 羊只健康、产品优质、环境友好、资源高效 • 产业走向: 技术集约和资金集约 • 发展模式:优质、高效,绿色、环保 • 主要任务:保障供给、确保质量、提升效益

  50.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