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独联体旗.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主要学习和把握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及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外交走向。. 重要概念:. 1 . 独立国家联合体 2 . “ 十月事件 ” 3 . “ 休克疗法 ” 4 . 经互会 5 . 《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 》. 白俄罗斯国旗、国徽. 独立国家联合体.

tayt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独联体旗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 这一章主要学习和把握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及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外交走向。

  2. 重要概念: 1.独立国家联合体 2.“十月事件” 3.“休克疗法” 4.经互会 5.《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 白俄罗斯国旗、国徽

  3. 独立国家联合体 •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签署了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与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个共和国首脑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等6项文件,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建立。

  4. 格鲁吉亚总统现总统 萨卡什维利 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 • 格鲁吉亚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晤,并于12月24日申请加入独联体(未被接纳)。阿塞拜疆曾于1993年6月公开宣布退出独联体,而后由于面临政治、经济和军事困难,1994年领导人更迭后又重新加入了独联体。同年,格鲁吉亚也加入了独联体。

  5. 独联体的主要特征是:它没有中央领导机构、没有总统、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没有统一的军队。它设立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在尊重成员国主权的前提下,在一些领域进行政策协调,在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互利合作,以及对“共同的军事战略空间”进行统一指挥和对核武器统一控制等。独联体的主要特征是:它没有中央领导机构、没有总统、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没有统一的军队。它设立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在尊重成员国主权的前提下,在一些领域进行政策协调,在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互利合作,以及对“共同的军事战略空间”进行统一指挥和对核武器统一控制等。 • 独联体既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个国际法实体,而是一个松散的协调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

  6. “十月事件” • 在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过程中,俄罗斯原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遭到严重破坏,但新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集中反映在国家权力体制上出现了似乎都有宪法可依的两个国家最高权力:总统和人民代表大会。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议会与总统和政府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经济改革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抵制。从1992年4月俄罗斯第六次人代会公开暴露议会与总统之间矛盾以来,立法与行政之间的两权斗争延续了一年半。

  7.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 在俄罗斯两大权力集团——执行权力机关 和代表权力机关意见尖锐对立、分歧极其 严重、斗争不断加剧的政权危机的情况下, 1993年10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动用军队, 向前议会大厦——白宫开炮,逮捕了前议 长哈布拉斯托夫和前副总统鲁茨科伊等主 要反对派人物,强行解散了前议会,并颁布一系列总统 令,一方面将前议会的权力集中于总统手中,另一方面 采取强硬措施,消除前议会的影响,压制反对派,遏制 地方分裂主义,从而使近两年来动荡不定、变幻莫测的 俄罗斯政局相对稳定了下来。

  8. 俄罗斯十月事件是议会与总统之间由内外政策分歧而引起的权力斗争的结果,它既不是纯粹的个人争权夺利的斗争,也不是两条道路的斗争。分歧的起因是由于推行“休克疗法”未获成效,经济全面恶化,议会要求政府停止推行此法,而政府仍旧坚持而产生的。应该承认,两权对峙以武力方式解决,虽非好事,但它为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俄罗斯十月事件是议会与总统之间由内外政策分歧而引起的权力斗争的结果,它既不是纯粹的个人争权夺利的斗争,也不是两条道路的斗争。分歧的起因是由于推行“休克疗法”未获成效,经济全面恶化,议会要求政府停止推行此法,而政府仍旧坚持而产生的。应该承认,两权对峙以武力方式解决,虽非好事,但它为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9. 休克疗法 • 所谓“休克疗法”,本来是医学上的一种治疗方法,后被引入经济学中表示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本身并不解决经济转轨的问题。自美国年轻经济学家萨克斯的这一方法应用到剧变后着手经济转轨的东欧国家后,其内容扩大了,具有了新的涵义。不仅是遏制通货膨胀的方法,而且还包括了体制转轨和制度改造的内容,成为前苏东许多国家经济转轨的主要形式。

  10. 其基本内容是: • 通过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 • 通过迅速私有化,完成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造; • 通过经济自由化实现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11. “休克疗法”的实行有利有弊。有利的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休克疗法”的实行有利有弊。有利的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 其一,“休克疗法”在打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方面十分迅速而彻底,因此能够避免双重体制并存所产生的摩擦。 • 其二,激进的转轨使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仅用三五年的时间就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框架,这种转轨的速度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 但是,“休克疗法”也导致了经济体制的真空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倒退,并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这些国家为此付出了十分高昂的代价。

  12. 前苏联国旗、国徽 经互会 • 全称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1月由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在莫斯科成立。该组织旨在通过联合和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力量,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促进各国经济有计划地发展,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福利。

  13. 经互会成立后,阿尔巴尼亚于当年2月加入(1961年退出),民主德国于1950年加入,蒙古、古巴、越南分别于1962年、1972年、1978年加入,最后发展为10个成员国。经互会成立后,阿尔巴尼亚于当年2月加入(1961年退出),民主德国于1950年加入,蒙古、古巴、越南分别于1962年、1972年、1978年加入,最后发展为10个成员国。 • 经互会成员国的合作方式从相互贸易逐渐发展为协调国民经济计划,加强国际分工,其目标是迈向以苏联为中心的经济一体化。由于经济实力悬殊和苏联的控制,经互会国家对苏联经济的依附性很强。经互会于1991年9月解散。

  14.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 •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是1992年5月15日由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的。以后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坦三国也签署了该条约,“集体安全”体系扩大为九国。该条约于1994年4月20日生效,有效期5年,以后期限可顺延。该条约规定,对任何缔约国的侵犯都将被视为对所有缔约国的侵犯,其他国家应立即向受侵犯国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 《集体安全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