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气垫导轨实验

气垫导轨实验. [ 实验目的 ]. 1 、掌握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系统的调节和使用。. 2 、学习在低摩擦情况下研究力学问题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3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 、掌握测定气轨上的简谐振动周期的方法。. [ 实验仪器 ].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装置,滑块,垫块等. 1 、气垫导轨. 1 、气轨 2 、光电门 3 、滑块 4 、挡光片 5 、弹簧 6 、底座 7 、底座螺钉. 2 、滑块: 300g 和 150g 两种. 3 、光电计时装置(见实物)(包括光电门和计时器).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气垫导轨实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气垫导轨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系统的调节和使用。 2、学习在低摩擦情况下研究力学问题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掌握测定气轨上的简谐振动周期的方法。

  2.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装置,滑块,垫块等 1、气垫导轨 1、气轨 2、光电门 3、滑块 4、挡光片 5、弹簧 6、底座 7、底座螺钉

  3. 2、滑块:300g和150g两种 3、光电计时装置(见实物)(包括光电门和计时器) 有两种计时方式:S1---光断计时,光通停计 S2---第一次遮光计时,第二次遮光停计 1、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守恒

  4. 若 ,且 则有 [实验原理] 在气轨上,由于气轨的漂浮作用,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故可以认为系统沿气轨方向不受外力,碰撞后的总动量守恒。 1、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守恒 2、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5. 3、滑块的斜面运动 滑块在光滑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4、气轨上的简谐振动

  6. [实验内容和步骤] 采用S2计时方式,则由计时计数器读出的是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 。 显然, 越小,则测出的运动速度越接近滑块在该处的瞬间速度。 实验中 取1.00cm 一、准备工作 1、如何测定滑块的运动速度 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7. 2、气轨的水平调节 在气轨上相隔较远的两处放两个相同的光电门,若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 相同,则说明滑块作匀速运动。 (1) 且碰撞前两滑块作相向运动。 (2) 且将 置于两光电门中间,令 检验滑块是否在气轨上任一位置都能静止不动。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验证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8. 碰撞前动量 碰撞后动量 动量差 表1:验证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9. 2、验证非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取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在其相碰端安装尼龙搭扣,令验证动量守恒。 在已调水平的导轨左支角下垫若干垫片,使导轨成一倾角为 的斜面。将滑块放在导轨的最高处,让其静止自由下滑。分别测出滑过经过两个光电门时的时间间隔,再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即可示得加速度 非弹性碰撞的测量记录和数据处理自行设计,数据表格自拟。 三、验证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改变两光电门间的相对位置,共测6次。

  10. 表2:斜面运动 导轨前后支脚距离为L=86.00cm 一片垫片的高为1.00cm

  11. 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 曲线图,若是一条直线则滑块作匀加速运动,直线为 ,从而得出加速度 。 计算加速度的理论值 计算加对误差: 四*、测简谐振动的周期 按图装置力学系统,用计时计数器记录下滑块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注意计时计数器的功能健选择将有所改变。 改变振幅,重复上述的实验内容,测出周期,求出平均值,即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