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新闻发布原则与技巧

新闻发布原则与技巧. 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 2011. 12. 7 月 24 日晚,在 “ 7.23 ” 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 26 个小时后,铁道部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勇平通报事故情况,并回答部分记者的提问。. 有人评论说,这是史上最混乱的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就是一次事故。 发言人王勇平的强势语言被戏称为 “ 高铁体 ,缺少应有的职业素养,缺少起码的公关意识,激起人们对动车追尾的更大愤怒和不满。. 记者问: “ 你们宣布用生命探测仪探测不到生命体征和迹象时,然后就放弃了救援,而后在待拆解的车厢里面发现了一个活着的小女孩 ”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闻发布原则与技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闻发布原则与技巧 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 2011. 12

  2. 7月24日晚,在“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26个小时后,铁道部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勇平通报事故情况,并回答部分记者的提问。

  3. 有人评论说,这是史上最混乱的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就是一次事故。有人评论说,这是史上最混乱的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就是一次事故。 • 发言人王勇平的强势语言被戏称为“高铁体 ,缺少应有的职业素养,缺少起码的公关意识,激起人们对动车追尾的更大愤怒和不满。

  4. 记者问:“你们宣布用生命探测仪探测不到生命体征和迹象时,然后就放弃了救援,而后在待拆解的车厢里面发现了一个活着的小女孩”?记者问:“你们宣布用生命探测仪探测不到生命体征和迹象时,然后就放弃了救援,而后在待拆解的车厢里面发现了一个活着的小女孩”? • 王回答:“这只能是生命的奇迹”。 • 王用奇迹论来掩饰救援不力等失误,不敢直面错误和过失,反而将小伊伊归结为生命的奇迹。

  5. 记者追问:“为何要挖坑埋车”? • 王回答:“方便救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 从回话中看出新闻发言人是多么的傲慢,一种高高在上的表现。

  6. 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养 • 新闻发言人的基本原则 • 新闻发布会的策划组织 • 新闻发言人的发布技巧

  7. 一.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养

  8. 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 新闻发言人: 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 约见记者或举办新闻发布会 发布新闻或阐述本部门观点立场 回答记者的提问。

  9. 新闻发言人 “制度人”:非个人行为 媒体的“引路人”:通过设置新闻媒体议 程,吸引记者的注意力

  10. 1.1新闻发言人的政治素质—— 化解危机的“新闻执政”能力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 • 07.6厦门PX项目事件 • 08.“6.28”瓮安事件 • 09.“6.17”石首事件 • 2010.中国十大群体新闻事件

  11. 昆明城管打下跪老太,民众激愤烧数量警车 • 马鞍山万人群体抗暴 当局催泪弹镇压 • 山东潍坊维权抗暴,赶官砸车扣22辆政府车 • 江西九江数千民众怒砸镇政府 掀翻数十警车 • 广西民众抗污染怒砸铝厂 爆大规模群体事件 • 苏州高新区群体抗暴事件呈持久战 • 四川民众抗暴 派出所被砸局长挨打 • 抗征地,广西上千村民砸翻多辆警车 • 云南昭通大规模群体抗暴,当局抹黑 • 张家港医院“吊水门”死者头七,万人抗暴

  12.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 往往由“小地方出事,大地方共话题”衍化而成。激化了民众潜隐的愤懑情绪。 (2)暴烈程度显著上升,暴力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原因:民众诉求渠道狭窄 基层政府“不作为” (3)民众对公力救助存疑,信崇自力救助 “开胸验肺”、“断指鉴心”即用“自残式暴力”这一“悲情原子弹达到自救。

  13. “开胸验肺”体现了公民个体对公权力的示弱和失语。“开胸验肺”体现了公民个体对公权力的示弱和失语。

  14. 1.2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素质 • 把握和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抓住“新闻点” • 掌握“说”与“不说”的界限 • 良好的公关素质 使新闻发布成为树立政府形象重要举措

  15. 个人问题——媒体事件的演变 • 人们从关心他的精神问题,到关心他的权益问题。进而由关心徐武一个人,到关心更广泛的安全感问题。 • 北大法学院王锡锌教授在央视节目中说,今天的徐武可能就是明天的我们。对精神病的收治得不到法律的约束,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精神病人。

  16.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精神卫生法(草案)》 • 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医疗制度。 一是明确规定只有精神障碍患者不能辨认或者不 能控制自己行为,且有伤害自身、危害公共安全或者 他人人身安全、扰乱公共秩序危险的,才能对患者实 施非自愿住院医疗。 二是严格规范非自愿住院医疗制度的适用程序, 包括诊断时间、诊断医生人数等特殊要求。 三是为当事人及其监护人提供充分的异议程序。

  17. 网络疯传武钢发言人“调戏”女记者的录音 • 发言人:“我连你的面都没见,我听声音觉得你是个很甜美的美眉,你叫我发脾气…” • “我跟我老婆在高速公路上我都敢接你电话。我和老婆连泡温泉都没泡好。” • “不要来找我,你爱找谁找谁去吧!”“我对你没兴趣!” • 女记者也毫不示弱:“我对你也没兴趣,我只对事件有兴趣。”

  18. 1.3新闻发言人的心理素质 • 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承受力 • 必须具备较高的现场控制力 既不会被咄咄逼人的提问激怒,也不会因恭维而失去自控。要掌握好情绪的“度”,努力达到与记者和公众的情感共鸣 。 • 必须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力

  19. 2010.4.10“洗脸死”事件 拷问着政府的公信力。 面对这一不顾常识的报道,人们理应有所质疑。

  20. 二.新闻发言人的基本原则

  21. 2.1 时效原则 • “政府要做新闻的第一定义者” 在关键时刻“不能失语”。特别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短暂的“信息真空”间,如不及时发布真相,谣言将会以最快速度广泛传播,最后酿成媒体事件。

  22. 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政府声音,学会用“发言” 化解媒体 事件。

  23. “瓮安事件”(08.06.28) 由于疏导不力,导致7小时打砸烧:县政府大楼104间办公室被烧,公安局办公楼65间被砸、烧,42台交通工具被毁,150余人受伤。直到7月1日,当地政府才举行新闻发布会。 • 反思:政府应对信息危机反应迟钝,公权力受到公众质疑和批评,进而导致一场公信力危机。

  24. 2.2 诚信原则 • “诚信是发言人惟一的、最重要的财富”。对于“一名新闻发言人来说,其首要目标就是诚实地把一个事件、一个问题、一项政策或一个计划的真实情况说出来。” (玛格莱特·苏丽文)

  25. 与媒体打交道,“该做的事”— • 永远都要讲实话。 • 做到诚实、准确。 • 如果你答不出问题,勇于承认它。主动并尽可能快速地寻找答案。 • 快速纠正错误。 • 设想你说的所有的话都是要被公开发布的。

  26. “不该做的事情”—— • 永远不要撒谎。 • 永远不要说“无可奉告”。 “面对公众了解真相的诉求,说谎是不道德的。而这需要勇气与技巧。” 案例:“周老虎事件”,由于当地政府迟迟不表态,甚至一味护短,致使“周老虎”一再逃脱,从而使政府诚信坠地。

  27. 周老虎事件

  28. 2.3 重点原则 • 每次新闻发布或应约受访,必须确定主题,明确重点。 • 一般来说,只需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紧紧围 绕“三个重点”,超出三点之外的信息都是过量的。

  29. 例:非典时期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王岐山强调政府战胜非典的三个重点信息: 全市紧张有序地工作 以救治为中心,提高收治率,降低感染率 果断实施隔离,切断污染源

  30. 2.4 “渐进” 原则 • 突发事件发生后,可分阶段、分层次发布,不要等到事件处理完后再发布。 事件之初,只要及时、简明告知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就行。 (快报事实,慎报原因) 新闻发布会通常5—15分钟,详细情况随调查进展发布。

  31. 2.5口径一致原则 • 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表态、对外沟通,其他人员应避免擅自对媒体说话,以免说法不一,造成混乱。 • 表态应前后一致。 • 要拟定统一的表态口径。

  32. 5月18日警方通报与13日出现重大出入: 1.用以确认强奸动机的“特殊服务”,变成了“异性洗浴”服务; 2.用以确认其暴力行为的“按倒”在沙发上,变成了“推坐”在沙发上。

  33. 哈尔滨“天价药费”事件(两个月140万元) • 院方反驳 • 主治医师自曝黑幕,继而“神秘失踪” • 重症监护室主任“反咬一口”,认为患者“还欠医院的钱”。 由于院方没有通过新闻发言人用“一种声音说话”,致使声誉遭到极大毁坏。

  34. 三.新闻发布会的策划组织

  35. 常规性的新闻发布 公告性的新闻发布 日常的新闻发布 政府新闻发布 专题性的新闻发布 类 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 别 非政府新闻发布 3.1 新闻发布的类别、形式

  36. 新闻发布的形式 新闻发布会 记者招待会 独家采访 接受集体采访 书面采访 电话采访 新闻公(通)报 新闻通气会 网络发言

  37. 3.2新闻发布的主要任务 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向公众介绍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执行情况。 • 针对舆情动向,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消除不实或歪曲报道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政府形象。

  38. 3.3 新闻发布的筹备 (1)策划新闻发布会的选题 主体关心点+媒体兴趣点+百姓关注点 (2)预测新闻媒体的兴趣点和问题涉及面 (3)确定新闻发布的重点(不超过3个) (4)列出发布会可能问到的问题及相关回答 (5)模拟新闻发布

  39. 3.4 新闻发布的书面材料 (1)发言人给自己准备的材料: 主持词:不超过3分钟。 发布稿:不超过8分钟 预测记者问题清单——a.向公众说明的问题 b.相关热点问题 c.记者关心的问题 d.本部门长期敏感问题 每一回答不超过3分钟

  40. (2)发言人给记者准备的材料: 新闻通稿“六个W”: 何人(Who) 何事(What)、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为什么(Why) 怎么样(How)

  41. 四.新闻发言人的发布技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