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辛克深度靈修之路

辛克深度靈修之路. 讓靈修與行動結合成為整全信仰. 作者介紹. 約格 ‧ 辛克牧師出生於 1922 年 11 月 22 日,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博士,是德國最受歡迎、著作最多的新教神學家,同時也是資深的宗教媒體工作者,更是德國六○到八○年代具代表性的和平與生態運動發言人,是德國少數兼具靈修神祕主義與社會參與(其基督教倫理觀念)兩種深入信仰型態的神學家. 從靈修經驗到行動實踐的神學家. 他甚至是德國在六○年代第一個拍攝以環保為主題的報導節目的製作人,並且是德國綠黨巴登弗騰堡邦的黨部創立者之一,因此在 1983 年獲得德國政府頒發的「聯邦自然保育獎章」。

tejano
Download Presentation

辛克深度靈修之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辛克深度靈修之路 讓靈修與行動結合成為整全信仰

  2. 作者介紹 • 約格‧辛克牧師出生於1922年11月22日,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博士,是德國最受歡迎、著作最多的新教神學家,同時也是資深的宗教媒體工作者,更是德國六○到八○年代具代表性的和平與生態運動發言人,是德國少數兼具靈修神祕主義與社會參與(其基督教倫理觀念)兩種深入信仰型態的神學家

  3. 從靈修經驗到行動實踐的神學家 • 他甚至是德國在六○年代第一個拍攝以環保為主題的報導節目的製作人,並且是德國綠黨巴登弗騰堡邦的黨部創立者之一,因此在1983年獲得德國政府頒發的「聯邦自然保育獎章」。 • 因為他積極參與環保與和平運動,讓當時保守的德國教會相當頭痛,他幽默的表示:「邦教會的神學家說,環保、和平跟信仰無關,這讓社運人士去忙就好了。但我覺得,這跟他們的『信仰』無關,卻跟我的『上帝』有關!」

  4. 超級暢銷書神學家 • 雖然他的神學思考深廣,但卻堅持用最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讓所有信徒得以瞭解基督信仰的精髓,追尋自己的信仰生命,因此廣受德國讀者歡迎,出版品高達兩百多種,總銷售冊數高達1700多萬冊,其中包括著名的辛克新約聖經譯本,舊約聖經節譯版。 •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將其列為德國當代影響力最深的十大神學家之一。 • 於1996年獲得德國基督教出版界的最高榮譽獎項

  5. 何謂靈修與神祕經驗? • 靈修(Spirituality)從基督宗教來說,就是一種操練,讓我們用基督信仰價值來經營我們生活的所有層面。而其中也包括個人與上帝相遇、經驗到上帝的神祕主義經驗的具體操練 • 基督宗教的「神祕主義」就是:與上帝相遇,真實地經驗到上帝,但不一定是「超能力」或「超自然神蹟奇事」,重要的是,心靈真實感受到與上帝的合一。 • 辛克認為:神祕主義是基督信仰的具體實踐,其操練方式包括觀照自己的內心、禱告、靜默等等,也就是涵蓋整個人的整全信仰,他要追求的就是這樣的信仰。

  6. 靈修與靈恩 • 這兩者是不同的,保羅提的靈恩經驗種類:方言、靈語等等,只是靈修的一個部分,靈修包含了各種與上帝相遇經驗的操練,所以,靈修就是以上帝的靈生活的一條路 • 靈恩是「外顯」的行為表現,靈修則是從內在扎根的改變。內在的改變才能使人心轉化。 • 在這樣的生活中時時體驗與上帝相遇的神祕經驗 • 這樣的個人情感經驗,才能讓信仰活起來,不是靠別人教導我們的神學與理論

  7. 滿足現代人心靈需求 • 現代人心靈的枯竭,在緊張忙碌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人渴望找到內心的安居之所 • 基督宗教的神祕靈修之路,就是幫人指出一條心靈路徑 • 過去100年來,只強調神學、理性思維的基督宗教已經無法滿足人的需要 • 我們太常用理性來「瞭解」信仰,而不是用內心來經驗上帝 • 先知、耶穌、約翰、保羅都是神祕主義的經驗者,他們都親身經驗到上帝的呼召與同在→→所有基督信仰者都應該是神祕主義者,應該自己經驗上帝

  8. 辛克靈修的階段與面向 • 從喚醒自己的力量、尋找自己的足跡、自己的尺度以及自己的自由開始 • 專注面對遇到的每個人;藉著我運用所有感官和力量察覺所有事物;藉著我看、我聽、我參與、我投入、並將我身上所有一切灌注於上帝在我周遭成就的大事 • 到達所有可以看見上帝奇妙作為的地方 • 帶領我到耶穌基督之處 • 獲得個人的整全,而這個世界也成為我行事的場域→→基督教倫理與社會參與

  9. 本書目的 • 提供讀者許多實務面的充實建議,讓讀者學習打開自己的心靈,並逐步操練自己的關注力、集中力和靜默能力,藉此察覺到在上帝裡面的整全合一經驗。他認為,走向上帝的朝聖之路也是一條與自己本身合一的道路

  10. 本書結構 • 從個人內心與感官開始:靈修之路的準備、改變平日的作息習慣 、增強感官靈敏度、「思考」開啟靈修之門(第1到4篇) • 介紹基督宗教的默想,並透過話、人物與自我形像來默想(第5篇) • 以耶穌15站苦路為例,來經驗耶穌受難、復活、聖靈降靈與個人的生命關連性(第6篇) • 與自己內心的疾病和好(第7篇) • 合一的經驗 :教會成為一個陪伴的團體,與萬物合一,與世界連結,超越恐懼與敵人合一,合一就是幸福(第8篇) • 在內心找到上帝:禱告、默觀、與上帝合一(第9篇) • 認識目標:讓自己心意不斷更新變化、認識上帝的多面向、放下自我,獲得平安,並用善意和關注來對待別人。(第10篇) • 離別:接受自己的衰老、獲得智慧、面對死亡(第11篇) • 終點:整全的生命(第12篇)

  11. 上路準備 • 出發 • 拋開失望 • 路途中 • 尋找自己的足跡 • 找到適合自己的做法

  12. 改變平日的作息習慣 • 集中心思 • 時間的運用 • 遵循一定的節奏 • 謹慎說話 • 擺脫話語的侵擾 • 保持自主思考

  13. 增強感官靈敏度 • 張開你的眼睛 • 看見並理解 • 內心興奮火熱並不可怕 • 聆聽 • 仔細聆聽 • 用全身的感官去感

  14. 「思考」開啟靈修之門 • 思考是靈修的第一步 • 思考有關上帝的事 • 用思考將信仰深植內心 • 用「心」思考

  15. 找到方向 • 基督宗教默想的三種基本形式 • 聆聽一個聲音 • 成為一句話 • 看見一個人物 • 找到自己原本的形像

  16. 同行苦路(15站) • 與基督,我們路上的兄弟,同行 • 選擇失敗 • 犧牲尊嚴與權利 • 面對死亡 • 贏得生命

  17. 尋得醫治 • 耶穌是治療師 • 別太看重自己 • 讓自己站起來 • 鼓起勇氣 • 回想一些經驗 • 在黑暗中對抗漩渦 • 去愛並讓人信賴

  18. 渴望合一 • 與上帝旨意合一 • 接受引領吧! • 與你的命運合一 • 做個陪伴者 • 與萬物生靈合一 • 讓一切觸動你的心吧! • 與你的敵人合一 • 這一切就是幸福

  19. 獲得內在 • 上帝的國就在你心裡 • 上帝就在你內心等你 • 與上帝說話:禱告 • 在上帝裡面:默觀 • 與上帝合一:神祕的合一

  20. 與離別和解 • 接受自己日漸衰老的事實 • 獲得智慧 • 學會告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