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防老年痴呆

防老年痴呆. 近年來,全球邁向高齡化的社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不斷攀升;據估計,在美國有 450 萬人 (1.5% 人口比率 ) 罹患阿茲海默症,預估至 2050 年,將有 1320 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日本約 170 萬,英國約 77 萬,全球約 1800 萬 (2004 年 ) 。目前,台灣失智人口約 10 萬人 (0.5% 人口比率 ) ,推估 2026 年將達 197,940  人, 2051 年則將達 381,518  人。對家庭和社會將造成嚴重的衝擊。因此,引起全世界各方的關注並投入相當大的心力從事研究。.

thor
Download Presentation

防老年痴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防老年痴呆

  2. 近年來,全球邁向高齡化的社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不斷攀升;據估計,在美國有450萬人(1.5%人口比率)罹患阿茲海默症,預估至2050年,將有132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日本約170萬,英國約77萬,全球約1800萬(2004年)。目前,台灣失智人口約10萬人(0.5%人口比率),推估2026年將達197,940 人,2051年則將達381,518 人。對家庭和社會將造成嚴重的衝擊。因此,引起全世界各方的關注並投入相當大的心力從事研究。近年來,全球邁向高齡化的社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不斷攀升;據估計,在美國有450萬人(1.5%人口比率)罹患阿茲海默症,預估至2050年,將有132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日本約170萬,英國約77萬,全球約1800萬(2004年)。目前,台灣失智人口約10萬人(0.5%人口比率),推估2026年將達197,940 人,2051年則將達381,518 人。對家庭和社會將造成嚴重的衝擊。因此,引起全世界各方的關注並投入相當大的心力從事研究。

  3. 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通常在老年期60歲以上發病。癥狀表現為逐漸嚴重的認知障礙(記憶障礙、見當識障害、學習障礙、注意障礙、空間認知機能、問題解決能力的障礙),逐漸不能適應社會。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通常在老年期60歲以上發病。癥狀表現為逐漸嚴重的認知障礙(記憶障礙、見當識障害、學習障礙、注意障礙、空間認知機能、問題解決能力的障礙),逐漸不能適應社會。

  4. 主要是神經細胞的損失(或退化),以及腦中出現類澱粉斑以及神經纖維叢。已知遺傳因素很重要。並且發現有三種不同體染色體顯性基因與少數家族性、早發性AD有關。顯示出腦組織萎縮、大腦皮質出現老年斑等現象。在病理學上上顯示出腦組織萎縮、大腦皮質出現老年斑等現象。研究發現老年斑是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所造成。主要是神經細胞的損失(或退化),以及腦中出現類澱粉斑以及神經纖維叢。已知遺傳因素很重要。並且發現有三種不同體染色體顯性基因與少數家族性、早發性AD有關。顯示出腦組織萎縮、大腦皮質出現老年斑等現象。在病理學上上顯示出腦組織萎縮、大腦皮質出現老年斑等現象。研究發現老年斑是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所造成。

  5. 調査顯示,80歳以後15%的人有罹患痴獃性疾患的危險。大規模調査顯示多攝取蔬菜、魚蝦類食物將減少患阿茲海默病的幾率,肉類的過多攝取則會使得機率提高。調査顯示,80歳以後15%的人有罹患痴獃性疾患的危險。大規模調査顯示多攝取蔬菜、魚蝦類食物將減少患阿茲海默病的幾率,肉類的過多攝取則會使得機率提高。 藍藻生物皆含有神經毒素BMAA,已證實會對動物產生強烈的毒性,加速動物腦神經退化、四肢肌肉萎縮等等。藍藻門的生物包括髮菜、螺旋藻等等。香港中文大學呼籲大眾停止食用髮菜,減輕患上老人癡呆症的風險。

  6. 曾有學說認為攝取過量鋁離子是阿茲海默病原因之一,但是這一說法目前已不被採信。曾有學說認為攝取過量鋁離子是阿茲海默病原因之一,但是這一說法目前已不被採信。 症狀因人而異,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有的拖延數年卻變化不明顯,有的幾個月便到達晚期,難以預料。 早期症狀:於最初發病2-3年,健忘(尤其新近發生的事)、缺乏創造力、進取心,且喪失對原有事物的興趣與工作衝勁。

  7. 中期症狀:於最初發病的3-4年後,對於人、事、地、物漸無定向感,注意力轉移,且一般性理解能力減低。此外,會重覆相同的語言、行為及思想,而情緒不穩,缺乏原有之道德與倫理的標準,常有迫害妄想的人格異常等現象,但無病識感。中期症狀:於最初發病的3-4年後,對於人、事、地、物漸無定向感,注意力轉移,且一般性理解能力減低。此外,會重覆相同的語言、行為及思想,而情緒不穩,缺乏原有之道德與倫理的標準,常有迫害妄想的人格異常等現象,但無病識感。 晚期症狀:語無倫次、不可理喻、喪失所有智力功能、智能明顯退化。而且逐漸不言不語、表情冷漠、肌肉僵硬、憔悴不堪,以及出現大小便失禁、容易感染等。

  8. 目前無藥可醫,但可預防。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其他研究也發現,服用降血脂藥也可預防老年痴呆。目前無藥可醫,但可預防。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其他研究也發現,服用降血脂藥也可預防老年痴呆。 「我只要活得夠老,就有機會罹患失智症。」國內失智症研究權威、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只要活得夠老,終其一生,得到中風或老年失智症的機會,女性是每三位就有一位,男性每四位會有一位,機會相當大。

  9. 父母也是失智症患者的劉秀枝說,還好她爸媽愛動腦,很晚才發病;八十三歲時,父親才被診斷出罹患失智症,母親則是九十歲時才診斷出。她強調,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後罹患失智人口將愈來愈多,建議民眾,趁年輕多動腦,延緩失智症的發生。父母也是失智症患者的劉秀枝說,還好她爸媽愛動腦,很晚才發病;八十三歲時,父親才被診斷出罹患失智症,母親則是九十歲時才診斷出。她強調,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後罹患失智人口將愈來愈多,建議民眾,趁年輕多動腦,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10. 三十多歲開始病變 引起失智症的原因,目前可確定的是與腦部類澱粉斑沈積有關;至於為何有些人會沈積會造成失智,有些人不會,目前仍找不到原因。每個人大腦海馬迴處都有類澱粉斑沈積,只是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類澱粉斑如同藤蔓一樣,一直在腦部蔓延,最後造成腦部萎縮,影響記憶、行為。 根據研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病理變化可能在三、四十歲時就開始,數量慢慢增加,且由海馬迴逐漸擴散到顳葉和整個大腦皮層;當這些病變多到某一程度時,患者就出現了失智的症狀。目前醫學方法還不能阻止這些病變在腦內沈積,但透過多動腦等保護因子,可以使腦部已有病變的人不出現症狀,達到預防的目的。

  11.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體內的膽固醇與老人失智有絕對關係。該研究是由英國倫敦大學針對三千七百名英國民眾測試,結果發現,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能保護記憶力,進而降低老人失智如阿茲海默症的患病風險。研究人員在受測者五十五歲時檢查血液中的好膽固醇濃度,並做記憶力測試,方法為受測者聽研究人員連續念二十個英文字彙後,在二分鐘內寫出記得的字彙。

  12. 五年後,再對同一批受測者進行同樣的測試。結果顯示,好膽固醇較低者於五十五歲時,其記憶力衰退風險相對於好膽固醇較高者,高出百分之二十七;六十歲時則高出百分之五十三。該研究並未追蹤受測者後來是否罹患失智症,但記憶力衰退常是阿茲海默等失智症的前兆。五年後,再對同一批受測者進行同樣的測試。結果顯示,好膽固醇較低者於五十五歲時,其記憶力衰退風險相對於好膽固醇較高者,高出百分之二十七;六十歲時則高出百分之五十三。該研究並未追蹤受測者後來是否罹患失智症,但記憶力衰退常是阿茲海默等失智症的前兆。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