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高血脂症之飲食

高血脂症之飲食. 行政院衛生署豐原醫院 營養師許啓松. 1. 國人十大死因 2. 脂肪酸種類 3. 三大類營養素佔 總熱量比例建議 4. 營養素所含熱量介紹 5. 體位評估方法. 6. 血脂正常範圍 7. 高膽固醇血症飲食原則 8. 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飲食原則 9. 運動的重要性 10. 行為目標. 內容大綱. 國人平均壽命. 由於科技與醫藥之進步,現代社會逐漸步入 高齡化 ,根據 96 年台灣地區平均餘命調查,男性平均壽命 75.09 歲,女性平均壽命 81.90 歲 。. 九十六年國人十大死因. 脂肪酸的種類.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血脂症之飲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血脂症之飲食 行政院衛生署豐原醫院 營養師許啓松

  2. 1.國人十大死因 2.脂肪酸種類 3.三大類營養素佔總熱量比例建議 4.營養素所含熱量介紹 5.體位評估方法 6.血脂正常範圍 7.高膽固醇血症飲食原則 8.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飲食原則 9.運動的重要性 10.行為目標 內容大綱

  3. 國人平均壽命 • 由於科技與醫藥之進步,現代社會逐漸步入高齡化,根據96年台灣地區平均餘命調查,男性平均壽命75.09歲,女性平均壽命81.90歲。

  4. 九十六年國人十大死因

  5. 脂肪酸的種類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1.食物來源:如橄欖油、芥花油、菜籽油等。2.功用:降低血液中LDL,保存HDL,氧化安定性佳3.適合烹調方式:可高溫烹調、可涼拌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1.食物來源:如葡萄籽油、亞麻仁油、紅花籽油、葵花 油、沙拉油、魚油…等。2.功用:可以作為合成人體必須脂肪酸的食物來源3.適合烹調方式:不適合高溫烹調、可涼拌 • 飽和脂肪酸1.食物來源:動物油如豬油、牛油;植物油如椰子油、 人造奶油、棕櫚油等2.功用:容易使體內膽固醇急速升高,引起心血管疾病3.適合烹調方式:可高溫烹調(油炸、油煎)

  6. 三大類營養素比例分配 • 每日所需總熱量中脂肪應佔25~35%醣類應佔50~60%蛋白質應佔10~15% • 飽和脂肪酸應佔每日總熱量的7%以下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應佔每日總熱量的10%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應佔每日總熱量的20%

  7. 營養素所含熱量介紹五大類營養素 • 蛋白質 4大卡/公克 • 醣類 4大卡/公克 • 脂肪 9大卡/公克 • 礦物質 • 維生素 →熱量攝取過多皆會 轉變成脂肪囤積在 體內 不含熱量

  8. 體位評估方法何謂BMI? •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 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 BMI = 22為理想體重 理想體重=22×身高2(公尺2)

  9. 肥胖的定義 行政院衛生署

  10. 腹部肥胖最危險 • 常伴隨一個或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 腹部脂肪細胞與皮下脂肪不同,過量的腹內脂肪 會分泌發炎因子,使血管硬化造成高血壓, • 同時釋放游離型脂肪酸,使血脂異常,導致體內 三酸甘油酯升高、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 下降、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升高,並且增加胰島素阻抗性,影響血糖的代謝。 • 研究已證實,會大幅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心 血管疾病的機會。

  11. 血脂異常之分級標準

  12.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 • 含有大量的膽固醇,血中60-70%的膽固醇是由低密度脂蛋白攜帶,主要是將膽固醇由肝臟帶到週邊組織。低密度脂蛋白因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中,形成動脈粥狀硬化。且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所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症是冠狀動脈硬化和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13.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 含大量的磷脂類及少量的膽固醇,血中20-30%的膽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運送,將週邊組織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可以移除血中過多的膽固醇,預防脂肪堆積在血管壁中。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愈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之機率愈低,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被稱為“好”的膽固醇。

  14. 研究甚至指出HDL-C每升高1 mg/dl,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約2-3%。 • 生活作息的改變是改善HDL-C的第一步。 • 肥胖、抽菸或過少運動都會降低HDL-C。 • 相反的,體重減輕(例如測量腹圍減少)、戒菸以及運動則可以提升HDL-C。 • 戒菸: 就可以提升HDL-C達15-20%,幾乎可以達到目前最好的HDL-C提升藥物之效果。 • 飲食方面: 多吃魚類、水果、蔬菜、全麥、橄欖油、豆類、少吃碳水化合物,也可以提高HDL-C。 • 適當喝酒也可以提升HDL-C: 平均晚餐配合2-6盎司(約60-180cc)的紅酒可以提供HDL-C升高的效果。

  15. 三大類營養素比例分配 • 每日所需總熱量中脂肪應佔25~35%醣類應佔50~60%蛋白質應佔10~15% • 飽和脂肪酸應佔每日總熱量的7%以下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應佔每日總熱量的10%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應佔每日總熱量的20%

  16. 天天五蔬果 • 建議每天吃1.5碗以上的青菜、兩份水果 約可獲得15公克的纖維質 • 若將白米飯改為五穀米或糙米,每天纖維攝取量可增加至20公克 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膳食纖維之攝取量為每日攝取20-30克

  17. 適量飲酒 • 建議每週飲酒<3次 • 每次飲酒量應控制 在1~2份酒精當量 以內

  18. 1份酒精當量 • 30毫升 大麴酒、高梁酒、茅台酒 • 40毫升 藍姆酒、白蘭地、威士忌 • 70毫升 米酒 • 100毫升 紹興酒、紅露酒 • 120毫升 白葡萄酒 • 260毫升 臺灣啤酒

  19. 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次 以上 • 每次運動20~30分鐘 • 每次運動讓心跳達 每分鐘130下以上

  20. 每天吃1份魚以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