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 产业经济学 》 教学课件

《 产业经济学 》 教学课件. 主讲 刘志迎 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系主任 2006 年 4 月 15 日.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六章 产业发展理论. 一、产业发展的含义 (一)涵义:经济发展意味着伴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等的变化。 经济增长内涵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 (二)两者联系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产业经济学 》 教学课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产业经济学》教学课件 主讲 刘志迎 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系主任 2006年4月15日

  2.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六章 产业发展理论

  3. 一、产业发展的含义 (一)涵义:经济发展意味着伴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等的变化。 经济增长内涵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 第一节 产业发展概述

  4. (二)两者联系 1.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2.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经济增长不能够有经济发展、有经济增长不一定必须带来经济发展必要条件。 例:利比亚因石油勘探获得经济增长,但生产的单一产品——石油却主要供美国和西欧消费。所以尽管利比亚政府和人民从石油中获得了大比收入,但他们本身的发展却与这此收入几乎无关,从而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5. 二、产业发展的模式 (一)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 由刘易斯提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 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两大缺陷:一是不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方面的作用,这会造成农业的停滞。二是忽视了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因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

  6. (二)经济发展阶段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二)经济发展阶段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罗认为,所谓“起飞阶段”是一种产业革命,他直接关系到生方法的剧烈变革。起飞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国开始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实现起飞的条件: 1、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 2、要建立起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7. (三)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理论 1、平衡增长理论包括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以及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2、不平衡增长理论 (1)“引资最大化”理论 (2)“联系效应”原理 (3)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

  8.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既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是增加来表示,也可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表示。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9. 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一) 基本假设:任何经济单位的产出,不管是个别公司,一个产业,还是一个国家,取决于向该单位投入的资本量 (二) 基本观点:若用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存量,于是产出与资本存量的关系: Y=K/k 其中k是一个常数,叫做资本—产出比率 ∆Y/Y=(∆K/K)/k 则,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关系式为:g=s/k。其表达的基本观点为:用于厂商设备等的投资所创造的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原因,而人们与公司的储蓄,则使投资变为可能。

  10.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出现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即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定不合理,因为它否定了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不符合实际情况。索洛、斯旺等人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改,发展为一个“新古典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 (一)基本假设:资本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劳动比例可以改变;产出的增长主要是由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因素推动,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力呈递减趋势。

  11. (二)含义 Y=F(K,L) 这一总量生产函数表明:产出是资本和劳动的函数,即产出水平决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的大小。 若考虑产出的增加量(∆Y),则上式可写为: ∆Y=∆K•MPK+∆L•MPL 上式两边同除以Y,可得到一个关于产出增长率的公式: ∆Y/Y= ∆K•MPK/Y+∆L•MPL/Y=∆K/K•K•MPK/Y+∆L/L•L•MPL/Y 令α= K•MPK/Y, β= L•MPL/Y 原式可化为:∆Y/Y=α•∆K/K+β•∆L/L 这就是索洛——斯旺模型的基本公式,其含义为: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及边际生产力所决定。

  12.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 80年代以来,罗莫、卢卡斯等人将人力资本因素系统的一如经济增长模型中,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正确的反映了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并揭示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持续增长和积累,因而对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现实更具有解释力,对各国经济增长实践个具有指导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