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中文科課程的新嘗試 : 高思維能力的教學實踐

中文科課程的新嘗試 : 高思維能力的教學實踐.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十年改革歷程. 94 年 : 按文體組織單元 , 讀寫結合 97-99 年 : 中文輔導試驗計劃 2000 年 : 參加新課程先導計劃 2001-2004 年 : 高思維閱讀能力教學試驗. 教學目標. 學生方面. 學會運用不同閱讀的策略以理解篇章深層的意義 學會透過策略性閱讀,建構知識 提升學生自我監控學習及主動建構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提升學生專題研習能力. 老師方面.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文科課程的新嘗試 : 高思維能力的教學實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文科課程的新嘗試:高思維能力的教學實踐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2. 十年改革歷程 • 94年 : 按文體組織單元, 讀寫結合 • 97-99年 : 中文輔導試驗計劃 • 2000年 : 參加新課程先導計劃 • 2001-2004年 : 高思維閱讀能力教學試驗

  3. 教學目標

  4. 學生方面 • 學會運用不同閱讀的策略以理解篇章深層的意義 • 學會透過策略性閱讀,建構知識 • 提升學生自我監控學習及主動建構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 提升學生專題研習能力

  5. 老師方面 • 學會設計閱讀課程以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和培養習共通的學習能力。 • 學會評估及診斷學生閱讀問題所在,並因應評估所得,設計不同課業,以幫助學生掌握共通的學習能力。 • 教師學會如何評估學生高層次的閱讀及專題研習能力,並能給予學生適切的回饋。

  6. 各級教學重點

  7. 相互教學法

  8. 相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 Brown & Palincsar, 1982) • 學習內容:四種認知策略 • 提問(questioning)︰就篇章內容,提問重要問題 • 撮要(summarizing)︰撮述篇章中的重要訊息 • 澄清/釐清(clarifying)︰找出篇章中不明白的地方 ,加以討論及釐清疑惑 • 預測(predicting)︰預測篇章內容

  9. 訓練過程 1. 逐項教授四種認知閱讀策略 綜合運用有關策略 2. 學生以小組形式學習 3. 教師分析學生個人課業/討論所得

  10. 相互教學法“工作紙”示例 • 第一段 • 首先由「1號」同學帶領討論下列問題: 一.i.我認為本段最重要的問題是: ii.問題的答案是: iii.提出問題的原因是: 二. i. 我不明白/要澄清的地方是: ii.需要澄清/不明白的原因是

  11. 學生的問題及答案 • 為什麼豬八戒再三唆擺唐僧懲罰孫悟空? • 因為自唐僧取西經以來,豬八戒一直屈居於悟空之下,整天被悟空責罵及差使,心存妒忌及不憤。久而久之,豬八戒想唐憎怪罪悟空,繼而逐悟空出師門。豬八戒藉這件事借題發揮,煽風點火,從中作梗,無中生有,令悟空被逐出師門,從而得到大師兄的職位。

  12. 學生反思

  13. 學生意見 從前上課主要是老師在讀書,同學在聽,而現在就要同學在討論和自行思考中學習,我認為主動和被動的角色有所改變,學生現在成了主動。這樣的上課模式會比從前較有趣,學生不會因而被過悶的氣氛所悶掉。

  14. 過了幾個課堂,我發覺原來中文課也可以多姿多彩。因為上課的大部份時間都用來討論,這不但令我更了解內容,而且還學會聆聽別人的意見。過了幾個課堂,我發覺原來中文課也可以多姿多彩。因為上課的大部份時間都用來討論,這不但令我更了解內容,而且還學會聆聽別人的意見。 我覺得要我上正規的課(填鴨式),倒不如上這種自由的課。因為這種課堂能令我自己明白課堂的內容,但正規的課程卻不能令我完全明白內容。所以,我十分喜歡這種教學模式。

  15. 在這些中文課中,我感到組員的重要性。和以前比較,我和我的組員討論並不多,而且也不會覺得討論完和未討論有甚麼分別,但現在我覺得和組員討論後,可以更清楚文章內容,而且有不明白的地方,組員們也會一起討論,一起解答。所以經過多番討論,使我覺得和組員認真地討論是十分重要的,更知道組員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沒有他們,我也不知道能寫出甚麼好的答案了。並且我更明白到討論完的結果是大家一致認同的答案,而且也能說出大家讀完文章後的心聲,之後再將我們的心聲說出來,也就是我們理想的答案了!在這些中文課中,我感到組員的重要性。和以前比較,我和我的組員討論並不多,而且也不會覺得討論完和未討論有甚麼分別,但現在我覺得和組員討論後,可以更清楚文章內容,而且有不明白的地方,組員們也會一起討論,一起解答。所以經過多番討論,使我覺得和組員認真地討論是十分重要的,更知道組員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沒有他們,我也不知道能寫出甚麼好的答案了。並且我更明白到討論完的結果是大家一致認同的答案,而且也能說出大家讀完文章後的心聲,之後再將我們的心聲說出來,也就是我們理想的答案了!

  16. 評估

  17. 評估示例 閱讀以下文章,然後解答下列問題: 石子是建造高樓、大橋、道路、園地必不可少的材料。有了它,人們才能漫步寬廣的道路,跨過奔流的江河,住上舒適的樓房,欣賞園林的幽景。它們,這些可愛的小石子,並不炫耀自己,甚至不肯露出自己的面容。它們毫不憐惜自己,甚至不怕粉身碎骨。在地下,它經得起幾十層高樓大廈的重壓;在高空,它無懼風暴雷霆的轟擊;在水底,它經得起激流巨浪的沖刷。

  18. 看完這篇文章後,試提出一個你認為最重要的問題。並試給予答案。看完這篇文章後,試提出一個你認為最重要的問題。並試給予答案。 • 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有些甚麼不明白的地方?試指出。

  19. 評分原則 問: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麼? 答:不怕失去生命,為人們服務。 得分:2

  20. 問:為何石子願意犧牲自己? 答:因為他是為了自己的理想。 得分:3分

  21. 問:為了自己的理想,犧牲生命是否值  得?問:為了自己的理想,犧牲生命是否值  得? 答:值得,人終有一死,若在死前不能  達成理想,一定會非常遺憾。 得分:4分

  22. 問:為了自己的理想,犧牲生命是否值  得?問:為了自己的理想,犧牲生命是否值  得? 答: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死得其所,  名垂千古。例如文天祥、岳飛這些  民族英雄,為了人民和個人理想,  都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得分:5分

  23. 知識建構平台 Knowledge Forum

  24. 知識建構平台(knowledge forum)是讓學生在網上建構知識(knowledge building)的討論平台。 • 知識建構的理論是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Carl Bereiter 及 Marlene Scardamalia 所創建。 • 知識建構的理論反映二十一世紀知識型社會所著重的能力,強調創新;並且從個別學習轉到群體學習,群策群力,解決問題,創建新知。 

  25. 對象:中三級 • 課程:論說文單元 • 實施時間:由3月下旬到5月下旬

  26. views

  27. 知識建構平台的特色 • 教師的角色 • 學生是自己建構知識 • 知識建構是由個人到團體

  28. 鷹架 教師提供以下指引, 幫助學生表達意見, 以達成高層次的討論 • 我的立場/我同意/我不同意 • 我的觀點 • 我的新看法 • 我的理據/原因/詳盡討論 • 參考資料/新資訊 • 我的問題 • 比較 • 集合我們的意見

  29. 鷹架

  30. 進入view後所見

  31. KF的教學步驟

  32. KF的教學步驟 1. 找出KF在中文科的切入點→ 設計課程 2. 建立學生討論的氣氛及習慣 3. 教授KF的軟件

  33. 4. 進入知識平台 • 首先開示範視窗, 進行熱身 • 正式開始網上討論 • 要求學生交討論筆記“note”和回應“build on”

  34. 教師的角色 表揚出色的筆記 提升討論層次 6. 與學生討論好筆記的原則 7. 要求同學做學習檔案

  35. 好筆記的原則 一︰創建新知 (Cutting Edge) 二︰不同的意見 (idea diversity) 三︰善用具有權威性的資料 (constructive uses of authority) 四︰可改進的意見或概念 (Improvable ideas) 五︰綜合與提昇 (Rise above – collaborative effort) 六︰自我的發現 (high-point/epistemic agency)

  36. 學生︰林逸球

  37. 學生︰周樹安

  38. 哈~~同意吧editby Chow Shu OnLast Modified: Mar 26 2003 (18:37:34) 深感同意唷^^

  39. 不要忘記唷^^editby Chow Shu OnLast Modified: Mar 26 2003 (18:02:15) 某個星期六 我剪了頭髮回校 結果被so老師捉了我的頭髮 他說我的頭髮太碎有問題 要剪平一點(那時我想:李小龍不易扮唷!) ↑以此可見 校規的執法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40. 極端善等於惡editby Chow Shu OnLast Modified: May 08 2003 (23:20:07)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有人說: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不知你是否支持這個說法呢?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你有什麼論據去支持你認為外國人率直,不“擦鞋”呢?? 我的分析 孔子為中國人建立了一套階級觀念,下屬要尊重上司。下屬對上司說話也會注意言詞,不會正面對上司表達意見。 我想,在社會中做事,有時做人要圓滑一點,尊重對方的意見,也同意以不傷害對方發表自己意見,這是一個理性的交流。 當然,極端既善等於惡,極端的尊重,也是等於你所講的“擦鞋”。

  41. 禮與法的關係editby Chow Shu OnLast Modified: Apr 18 2003 (16:43:37) 我的分析 禮是希望人能對自己的人格有所要求 它提出了要尊重別人 尊重師長 為人建立了一套基本的階級觀念 令社會和諧 基於這套公認的觀念 便訂立了法 法需要禮為人們所訂、認同的觀念來支持 這樣法才能產生公信力 我的論據 中國人認為兄妹不能通婚 假如法超越了這個中國人的固有觀念 便會不為世人所認同 人們便會推番這條律法

  42. 中三丙班第9組23號周樹安同學的總結。editby Chow Shu OnLast Modified: May 10 2003 (21:27:29) 歸納同學們的論點如下,可分為三方面: 教育方面: 外國採用教開放和啟發的教育方式;中國採用他律的方式, 外國的教育較現在的中國人優勝 123老師的榜樣也是關鍵的影響 1

  43. 社會歷史方面: 皇帝的存在直接影響中國人是否守禮 45 不做好現在的他律,會直接影響下一代 6懷疑孔子禮的實行性 6孩子的權利應該由家長和律法所保護 7現在的中國人太現實了、太自私 8

  44. 對禮方面: 自律是最重要的,希望人們會自己守禮 9中國人極需要他律 10禮的重要性不在於表面,而是背後真正義意 11 對禮方面: 自律是最重要的,希望人們會自己守禮 9中國人極需要他律 10禮的重要性不在於表面,而是背後真正義意 11

  45. 禮、香港教育editby Chow Shu OnLast Modified: May 10 2003 (07:06:32)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禮的形式變了,但禮的意義係不變的<--很多同學也想不通 一些追隨孔子的人說要提倡周禮,但我認為行不行周禮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人們能夠通過禮,達至以和為貴,令自己本質向好。 我的論據 孫子兵法,是中國二千多年前的兵法,雖然內容已不合事宜,但它所提到的戰鬥法則,人們的心理,是不變的。所以今時今日,美國每一位士兵也是讀它才能當軍官。 我的分析 古人的智慧,就像禮一樣,不於外行表面的義思,而是要加以分析,活學活用。

  46. 我不同意 可能政府不應該實施九年免費教育會還好 我的論點 今時今日,我們香港的教育制度是注重知識性的,而古時的中國人教育是重德行,讀的是聖賢書,所以古代的讀書人守禮比我們今日好是有原因的。 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不如我們想一想為什麼香港人和外國人的公民意識相差那麼遠 我的分析 我的分析原因: 香港傳煤。前幾日是ATV生日,在某一個討論板上有人提出,為什麼香港的電視台較其他亞洲地區保守呢(不計中國)?為什麼香港的雜誌宣染報業色情暴力比其他東南亞地區嚴重呢?為什麼香港的傳煤會這樣不平均發展呢? ↑看完這三條問題後,我有很多想法,其中一個就是:香港的傳煤直接影響香港人的素質。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