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Chapter 6 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

Chapter 6 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 1 以大肠杆菌为基础的克隆载体. 最早使用的三个 “ 天然 ” 的质粒 ---pSC101 、 ColE1 、 RSF2124 。需要进行改造: 删除一些不必要的 DNA 区域 灭活某些质粒的编码基因 加入易于识别的选择性标记 在选择标记基因内引入多克隆位点 加装特殊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 pBR322. plasmid. 代号. Bolivar and Rodriguez (researcher’s initial name or Lab. name etc). 1 以大肠杆菌为基础的质粒.

till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apter 6 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6 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

  2. 1 以大肠杆菌为基础的克隆载体 最早使用的三个“天然”的质粒---pSC101、ColE1、RSF2124。需要进行改造: • 删除一些不必要的DNA区域 • 灭活某些质粒的编码基因 • 加入易于识别的选择性标记 • 在选择标记基因内引入多克隆位点 • 加装特殊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

  3. pBR322 plasmid 代号 Bolivar and Rodriguez (researcher’s initial name or Lab. name etc) 1 以大肠杆菌为基础的质粒 • 最早构建的载体,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载体是pBR322 。

  4. 1 以大肠杆菌为基础的质粒 • pBR322的优点: • 容易纯化(am/Pst I, Pvu I, Sac I,Tc/BamH I, Hind III) • 较高的转化效率 • 具有可以便利选择的标记基因 • 具有克隆大片段DNA的能力。 • 可以以多拷贝存在

  5. The useful properties of pBR322

  6. pBR322的系谱

  7. 1.2 其它大肠杆菌克隆载体质粒 • pBR327一个多拷贝质粒 • pUC8—Lac 选择质粒 • pGEM3Z-DNA的体外转录载体

  8. 1.2 其他的大肠杆菌克隆载体质粒 • pBR327 • 每个细胞中含有30-45个拷贝。 • 剪切破坏了pBR322的接合能力,消除了潜在的危险性。

  9. Other typical E.coli plasmid cloning vectors i. Higher copy number ii. The conjugative ability was lost

  10. 1.2 其他的大肠杆菌克隆载体质粒 • pUC8—Lac • 细胞中质粒的拷贝数可达500-700个。 • 重组子的鉴定可一步完成。 • pUC8具多克隆位点。 • 其多克隆位点与M13mp系列载体相同。

  11. Advantages: ◆ MCS ◆ MCS same as M13

  12. 1.2 其他的大肠杆菌克隆载体质粒 • pGEM3Z • pGEM3Z与pUC载体结构相似 • 含两段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 • T7和SP6非常活跃,在整个裂解周期20min内,可以合成1-2ugRNA/min。

  13. (c) pGEM3Z Very similar to pUC MCS RNA synthesis RNA polymerase T7 bacteriophage SP6 phage

  14. 2.M13噬菌体为基础的克隆载体 • M13可以提供单链的克隆DNA。 • 正常的M13噬菌体DNA长6.4kb,只能插入507bp的DNA片段。

  15. 2.1 载体M13mp2的构建 • 引入lacZ’基因,产生了M13mp1。 • 起始端有GCATTC,通过体外定点突变获得了一个EcoR I位点,产生了M13mp2。第六个密码子由天冬酰胺代替了天冬氨酸。

  16. (a) M13mp2

  17. 2.2 M13mp7—对称的克隆位点 合成短的多聚核苷酸polylinker,含一系列的限制性位点和EcoR I粘端,将多聚接头插入到M13mp2的EcoR I位点上,就产生了M13mp7。M13mp7就含有了EcoR I, BamH I,Sal I, Pst I等位点。

  18. (b) M13mp7

  19. Cloning with M13mp7

  20. 2.2 M13mp7—对称的克隆位点 • M13mp7最大优点:具有对称的克隆位点,可通过一种酶将插入片段切下来。

  21. Recovery of cloned DNA

  22. 2.3 更复杂M13载体 这些载体有更复杂的多聚接头插入lacZ’基因,可以插入不同粘端的片段。 如M13mp8和M13mp9 。在DNA测序中有重要作用。 成对的载体还有M13mp10/M13mp11,M13mp18/M13mp19 等。

  23. 2.4 质粒-M13杂交载体 • M13载体只能插入1500bp的DNA片段,偶尔可插入3kb的片段。

  24. 2.4 质粒-M13杂交载体 • 噬菌粒:pEMBL8, 在pUC8中插入了一个1300bp的M13基因组。含有将双链分子转化为单链分子的酶识别位点。 • 可以以质粒的形式复制 • 也可以包装,以噬菌体的方式复制。 • pEMBL8可克隆10kb的DNA片段。

  25. Phagemids(噬粒) —— Hybrid plasmid-M13 vectors

  26. 3 以λ噬菌体为基础的克隆载体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λDNA分子只能增加5%的大小,意味着只能插入3kb的DNA分子。 • 每种限制性酶具有多个识别位点。

  27. 天然λgenome 作为克隆载体的两个难题

  28. 3.1 可切除的λ片段 分子中央有大量可切除的片段,使分子减少为15kb,可以插入18kb的外源分子。 非必需序列包括整合和切下噬菌体的大部分基因。经过修饰的λ基因组可发生裂解循环。

  29. ● Segments of theλgenome can be deleted without impairing viability 20~35kb, ‘ non-essential region ’ 0 49 20 35

  30. 3.2 限制性位点的缺失 • 一个或2个位点可用体外突变的方法改造。 • 多个位点通过自然选择法改造。 • 自然选择法是用phage侵染能产生EcoR I的E. coli。

  31. Figure 6.15 Using natural selection to isolate λ phage lacking EcoR I restriction sites.

  32. 3.3 λ克隆载体 • 插入型载体 改造后的长度为37kb,允许插入片段最大为13.9kb(54.9-37kb) • 取代型载体 改造后的长度约为40kb,在非必需区域内含有两个相同的酶切口(如EcoRI、HindIII、或salI),距离为14kb长,可用外源DNA片段取代。其载装下限为10.4而上限为25.5kb。

  33. 3.3 λ克隆载体 • 插入型载体 • λgt10,可以携带8kb的DNA分子,插入点位于cI基因内的EcoRI。插入失活鉴定。 • λZAPII,含多聚接头,可插入约10kb DNA分子,通过lacZ’基因的插入失活鉴定重组子。

  34. 3.3 λ克隆载体 • 取代型载体 • λWES. λB’,两个 EcoR I位点跨越替换区域,根据分子大小筛选重组子。 • λEMBL4,可插入20kb的分子,可利用EcoRI、BamHI、SalI替换填充片段。重组子的筛选可以根据片段的大小也可利用Spi表现型。

  35. 3.4 利用插入载体和替换载体克隆 • 转染法(环状) • 体外装配(线状)

  36. 3.4 利用插入载体和替换载体克隆 • 纯化载体的两个臂。 • 将克隆DNA分子与左臂和右臂混合构建重组分子。 • 连接后产生了左臂—DNA—右臂的多个重复,在体外装配过程中就从cos位点切开,产生重组子。 • 侵染大肠杆菌。

  37. ● Cloning experiments:

  38. 3.5 粘粒 粘粒(cosmid)是噬菌体DNA和细菌质粒的杂合体,含有噬菌体的cos位点。依据:体外装配不仅能装配λ基因组,任何含cos位点的,37-52kb的DNA分子都可装配。

  39. 3.6 粘粒克隆 • 粘粒是含有cos位点的质粒,他还需要选择标记,一个复制起始位点。 • 粘粒缺失了λ的所有基因,因此不能形成噬菌斑,而只能形成克隆。 • 常用cosmid: pHC79, pIB8, pKU206

  40. A typical cosmid

  41. Cloning experiment

  42. 4 大容量λ和其他类型的载体 • 替换载体如λEMBL4可以插入20kb的片段。 • 粘粒可携带40kb。 • 质粒8kb。 • M13小于3kb。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