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曾大洋(福建省泉州市教科所 )

以课题实验为契机 用科研促教学教研.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课题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简介. 曾大洋(福建省泉州市教科所 ). 总 介.    福建省泉州市参加初中数学课改己有五年,我市笫一批“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旨在及时回顾、总结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得失,有效研究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推进泉州市初中数学课改工作向前发展。

ti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曾大洋(福建省泉州市教科所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课题实验为契机 用科研促教学教研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课题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简介 曾大洋(福建省泉州市教科所)

  2. 总 介    福建省泉州市参加初中数学课改己有五年,我市笫一批“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旨在及时回顾、总结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得失,有效研究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推进泉州市初中数学课改工作向前发展。    该课题于2006年2月立项并提出“开题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为泉州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曾大洋、张白翎。近两年来,在课题组负责人及我市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的指导下,以课题实验为契机,用科研促教学教研,经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观的中期实验成果。

  3. 一、课题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回顾 二、课题实验巳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下阶段课题实验的工作计划

  4. 一、课题开题以来的研究情况回顾 1.建立组织机构 2.专家指导引领 3.学习教育理论 4.开展行动研究

  5. 1.建立组织机构 •  根据课题组提出四方面研究内容,即:1、课改新教材与教师的关系研究;2、教师、学生与新教材共同生成研究;3、数学学科内外结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4、数学新教法与教学中“偏向”问题研究。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44所子课题基地学校,分设了51个子课题,由我市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负责所属县(市、区)的子课题研究工作。 •   各子课题基地学校自从承担了子课题研究工作以后,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开会专题研究,精选研究人员(大都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师),成立了子课题领导小组,许多校长或教研室负责人亲自挂帅,任领导小组组长或担任子课题组组长。

  6. 2.专家指导引领 •   本课题实验研究得到华东师大出版社,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教科所,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 •   华东师大中小学教材中心李文革主任,华东师大课改新教材笫一副主编王继延教授,泉州市教科所蔡玉霖所长、施伟志副所长,泉州市教育学会王映辉副会长,泉州市教育学研究会侯怨水会长,泉州市教科所教科室苏俊墉主任,泉州师院继续教育学院教研室张荣辉主任等领导、专家相继参与了课题实验活动,并进行认真的指导与引领。

  7. 3.学习教育理论 • 各子课题基地学校认真组织学习了泉州市教育科研网上提供的课题学习资料(例如: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化”、“再创造”教育思想,华东师大出版社专家、学者对使用该社初中课改新教材的有关辅导材料,等等),深入钻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华东师大初中课改实验教材,参加华东师大出版社、总课题组召开的有关教材研训、课题会议,为课题研究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8. 3.学习教育理论 • 各基地学校对所选定的子课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 • 洛江区要求每位研究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撰写心得体会,制订个人研究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 • 南安市实验中学为教师订阅了三份必读的教育刊物,提供教育论著,有计划地向教师推荐学习文章,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创新教育理论》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9. 4.开展行动研究 (1)各子课题采用“实践—研究—反思—改进—实践” 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   子课题组内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平时由各研究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实际,自主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交流,每学期按不同年段特点组织多次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的课例研讨(研讨过程大多为:听课—评课研讨—达成共识—形成范例)。

  10. 4.开展行动研究 (2)各子课题实验教师积极融实验研究于日常教学之中。 •   泉州十中《新教材中“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与北峰中学《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及案例分析》两子课题组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对新教材中每一章的阅读材料进行研讨,制作相关模型、课件,由一位或几位教师开 “阅读材料使用”的公开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有价值的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拓展,同时做好教案、课件、课后反思的收集

  11. 4.开展行动研究 (2)各子课题实验教师积极融实验研究于日常教学之中。 • 永春县华侨中学《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子课题组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 • 对《笛卡儿的故事》,采用让学生阅读谈感想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教育; • 对《图形中的“裂缝”》、《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等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查找,共同探讨,交流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 对《小明算得正确吗》、《折纸中的平行四边形》等,则作为正课来上,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2. 4.开展行动研究 (3)各县(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定期召开所属县(市、区)的子课题实验负责人会议;以子课题实验基地校提供的公开教学研究课为研究平台,定期举行县级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了解实验进展情况, 互相学习,共享资源,同时传达和学习市总课题组有关课题实验的开展计划、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讲话,以促进课题研究有序、顺利进行。

  13. 4.开展行动研究 (3) • 惠安县在县进修学校、净峰中学、东山中学、广海中学等课题试验校多次召开现场课观摩活动,交流课题研究的实施模式,讨论相关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 • 晋江市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自课题立项以来,共举行20多次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课例分析研讨、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听取专家讲座等活动。

  14. 4.开展行动研究 (4)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总课题组负责人(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深入我市各县(市、区)子课题基地学校调查研究,先后举办二十余次市级实验观摩活动(如召开《教材中‘阅读材料’使用研究》、《教材使用校本化》等相关子课题实验现场研讨会),对此项实验的进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他们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工作结合起来,以科研促教研,并取得显著效果。

  15. 4.开展行动研究 (4) •   在2007年9月举办的“泉州市新课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研训会议”上: • 邀请了华东师大王继延教授作题为《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的实施与思考》的专家引领,

  16. 4.开展行动研究 (4) • 在2007年9月举办的“泉州市新课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研训会议”上: •   我市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教研员在会上作新课程实验教学体会交流, 内容具体生动,切合初中数学教学教研实际,效果较好,颇受参加研训老师的欢迎。 •   他们交流的题目分别是:

  17. 4.开展行动研究 (4)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 惠安县东山中学张惠勇 泉州实验中学潘自强 《“问题情境的创设”课题实验介绍与说课反思》 泉州第十中学邱琼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的使用研究”课题实验介绍与案例剖析》 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曾泽群 《初中课标研读与教学反思》 《特级教师讲师团观摩课“矩形” 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展示》 泉州市教科所曾大洋 返回

  18. 二、课题实验巳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 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 • 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开拓创新的氛围

  19.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1)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和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通过案例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素养、研究型的课改队伍,有效地促进课题组老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 •   泉港区课题研究在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实验老师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在第二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实验老师带着研究的意识进行备课、教学、反思,增强了问题意识,更为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高,有五位老师承担区级观摩研讨课,向全区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有三位老师在区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有一位老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

  20.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2)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取得较大的理论成果,他们把先进教育理念(理论)应用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并对原有教育理念(理论)进行验证、引申补充、细化。 • 德化六中《结合新教材采用的“合作学习”》 子课题组通过对“合作学习”教法的探索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验,初步构建出新教材“合作学习”教法的模式:情景诱导──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他们采取“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等组织策略,力求使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21.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 鲤城进修学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子课题组研究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核心、原则、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的特点(科学性,趣味性,发展性.探究性,层次性)及呈现形式。 • 石狮市凤里中学《数学成功教学》子课题组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认为开展数学成功教学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个性丰满,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从而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思考问题的敏捷程度。

  22.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3)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学会研究、探索,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 ①我市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所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及教学课件、说课稿共有150篇(件)于2006年11月20日在广州召开的“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讨会”上交流,并分别获得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以上获奖作品均被收录入课题组所编的《“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中期成果报告集》。

  23.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3)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学会研究、探索,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 ②各子课题组实验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基于华师大版数学学习辅助系统”学法卡、题卡的编写、修订工作,共有88篇学法卡、题卡被华师大出版社录用。

  24.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3)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学会研究、探索,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 ③大部分实验老师编写试卷的能力有所提高,体现在对试题难度的把握,知识点的分布、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都有所认识和体会。 • 南安国光初级中学“练习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子课题实验老师编写的练习、试卷依学生答题情况,经二次设计后作为校本资源存入校资源库,以作资源共享,循环选用。 • 子课题基地校惠安螺城中学何泽平、曾炳文、何玉坤、林顺民等实验老师多次参加编拟市、县质量检测卷及海峡教育报专题练习。

  25.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3)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学会研究、探索,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 ③ • 近三年来,泉州市数学中考命题组成员(大多是课题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探索、创造性使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结合我市数学教学实际,“依标用本”, 体现教育新理念,所命制的中考数学试卷受到我市广大初中毕业生与数学教师的好评。

  26.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3)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学会研究、探索,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 ④泉州实验中学潘自强老师积极主持《新教材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子课题实验,参加2006年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并荣获一等奖。他在参赛的“圆周角”说课中设计了九个问题情景,以学生活动为核心,适时渗透“分类”、“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启导作用。

  27. 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素质   (3)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学会研究、探索,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 ⑤经认真评选,推荐惠安县净峰中学肖永川(其教学设计为“生活中的轴对称”)等8位实验老师参加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大赛。

  28. 2.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2.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课题研究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学到所需要的知识,都学有所得,并享受到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本领。 • 安溪凤城中学《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指导自主学习》子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他们改善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2007年的中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A级率达到53.1%,及格率达到90.1%,全校平均分达到119.8分,该校在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中,共有二十一人次获奖,其中获得全国数学“希望杯”邀请赛金奖的有二人,银奖的有三人,铜奖的有十四人,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三等奖的有二人。 • 晋江市实验老师在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取得一定成效,巳有2篇学生的研究成果刊登在CN级教育杂志上。

  29. 3、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    通过课题实验,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创造性使用者与开发者,实验教师各方面素养得到提升,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得到更新,他们摒弃传统的“教教材”的想法,树立“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    课程专家、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实验老师密切接触互动,教师、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解读与分析,促进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养成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习惯,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归纳、渗透与总结。

  30. 3、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   本课题研究所涉及教材为华东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该书编写方式与体例适宜学生阅读、思考与操作。对教材中的“导读云图”、“阅读材料”、“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练习题与习题”、“ 课题学习”等各栏目内容,相关子课题进行合理的应用,并建立案例研究,在使用中对该教材提出修改意见,使得新教材的编写更为合理与完善。 •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课题学习的使用研究及案例” 子课题组加强课题学习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课题学习理念,龚琼莹老师的《一次函数的性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黄雅静老师的《有理数的乘法》等课均是较好的探索。

  31. 3、促进教材发展,有效实践新课程 • 泉州市凌霄中学“教材使用的校本化及其案例” 子课题组注意加强理论学习,集体研读新教材,广泛参阅各种书刊、文献和网络资料,加强了对“教材使用的校本化”的意义、特征、表现形式、应用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探索,认为“校本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校本”,而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社区教学资源的了解,把学校及社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尝试过程。 • 泉州现代中学实验老师肖建辉进行题为“教材解读与教学实践”的子课题研究,他在近两年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发现和及时收集学生出色的、独特的读书旁注和精彩的见解、典型的困惑等,展示学生在考试中难以体现的成长记录,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与教学思考,撰写了《〈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课题学习教学实践》等13篇文章在CN刊物上发表。

  32. 4.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开拓创新的氛围4.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开拓创新的氛围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与专家引领,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交融中生成新的增长点,深化拓展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子课题基地校的校园充满着生动、热烈、有效的教学教研气氛。    实验老师注意进行数学学科内外结合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在学科教学中适当拓宽知识领域,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开发课程设置。同时,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新教材教学中对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其他学科、图书馆、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以提高新课程的教学价值与教育效能。

  33. 4.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开拓创新的氛围4.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形成校本教研开拓创新的氛围 • 泉港区课题组要求课题组成员必须做到“七个一”:每周参加一次集体备课、听课题组老师的一节课、每月撰写一个教学案例、一篇研究心得、每学期开设一节较高水平的课题展示课、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学习一本课题研究专著,以上要求有效地引导课题组老师进行学习实践、相互交流,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推动基地校教研组的建设,其中鸠林中学数学教研组被评选为“区先进教研组”。 •   晋江市用网站、博客向教师们提供教学资源,开通网上交流平台,目前已有2个数学网站,5个教师个人博客、4个音像成果(它们为:1、《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晋江市子课题现场研讨会;2、王长新老师的《全等三角形的识别》课例研讨及授课、说课实录;3、张时贤老师的《图形与变换》课堂实录;4、三民中学2006-2007年度数学课件集锦)。 返回

  34. 三、下阶段课题实验的工作计划 下阶段(2007.9—2008.6)为课题实验的归结与推广阶段

  35. 三、下阶段课题实验的工作计划 1、按照课题研究既定方案继续开展研究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在校本教研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的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继续加强教师对教学行为有关理论的学习,采取课题组统一组织学习与个人研修相结合,加强交流研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2、课题研究关键在“实践”,落脚点在“思考”, 思考的力量在于创造,创造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必须循序渐进地加深实验教师对课题内涵的认识,把握课题研究的核心与精髓,交流探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促进教师们的教学行为进一步转变,促使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

  36. 三、下阶段课题实验的工作计划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多向交流渠道,形成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注意增进各子课题基地校间的联系与交流,认真开展市级总课题研究活动,互相传授经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组织课改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教学案例、经验总结、课题(子课题)实验报告等,进行材料的整理与归档,认真研究巳有的成果,克服上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研究,力争在2008年7月顺利结题。

  37. 谢 谢 ! 福建省泉州市教科所数学组 曾大洋 邮编:362000 电话:0595-22772061 13599222158 Email : pjszdy@public.qz.fj.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