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當代財金問題專題研討 Chap 2 指數商品

當代財金問題專題研討 Chap 2 指數商品. 南台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所) 朱岳中. 指數商品. 傳統上指數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衡量市況。但新的指數的誕生,往往是為了發展指數商品。 傳統指數商品大致包括:指數期貨、指數選擇權、指數型基金等。 新的指數商品則有指數票券等。. 指數期貨. 指數期貨( Index Futures ),是以特定股票市場的股價指數,在未來某時點的指數為交易標的物的期貨合約。 投資人買賣指數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時點的指數差來計算。 買賣一口股價指數期貨合約,相當於買賣由計算指數的成分股股票所構成的投資組合。. 指數期貨.

trevo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當代財金問題專題研討 Chap 2 指數商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當代財金問題專題研討Chap2 指數商品 南台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所) 朱岳中

  2. 指數商品 • 傳統上指數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衡量市況。但新的指數的誕生,往往是為了發展指數商品。 • 傳統指數商品大致包括:指數期貨、指數選擇權、指數型基金等。 • 新的指數商品則有指數票券等。

  3. 指數期貨 • 指數期貨(Index Futures),是以特定股票市場的股價指數,在未來某時點的指數為交易標的物的期貨合約。 • 投資人買賣指數的盈虧,是由進場到出場兩時點的指數差來計算。 • 買賣一口股價指數期貨合約,相當於買賣由計算指數的成分股股票所構成的投資組合。

  4. 指數期貨 • 第一個股價指數期貨是堪薩斯城交易所(Kansas City Board of Trade, KCBT)在1982年2月24日推出的價值線股價指數期貨(Value Line Index Futures)。 •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史坦普500股價指數期貨(S&P 500 Index Futures)是目前交易量最大的股價指數期貨。

  5. 股價指數選擇權 • 1983年CBOE推出S&P100股價指數選擇權為最早出現的股價指數選擇權。

  6. 指數型基金 • 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s)是以特定指數成分股為投資標的的共同基金,可分為 • 開放式的指數型基金 • 指數股票型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 Funds, ETFs)

  7. 指數型基金 • 傳統上的指數型基金是以追蹤特定指數的表現為投資目的,因此被稱為被動式管理基金(Passive ManagementFunds)

  8. 既然以追蹤特定指數的表現為投資目的,那指數型基金的表現是否應該相同?既然以追蹤特定指數的表現為投資目的,那指數型基金的表現是否應該相同?

  9. Elton et al. (2004)檢驗1996年至2001年間52檔S&P 500指數基金資料,發現其報酬率有顯著差異。

  10. 指數型基金和ETF只是交易方式不同,那追蹤相同指數時的表現,是否應該相同?指數型基金和ETF只是交易方式不同,那追蹤相同指數時的表現,是否應該相同?

  11. Joonas Turunen (2008)比較11檔指數型基金和6檔ETF在2004年10月到2008年1月間,利用總報酬、夏普比率、Jensen’s Alpha比較兩者間的績效表現,平均而言,在各指標檢驗下,ETF績效仍高於股票指數型基金。

  12. 一般投資人多認為指數型基金交易成本低於主動式共同基金。一般投資人多認為指數型基金交易成本低於主動式共同基金。 • GARY(2008)認為由於傳統交易成本估計方法的問題,使得指數型基金的內含成本無法被正確估算。許多指數型基金的內含成本顯著高於外顯成本。

  13. 此外Chen、Noronhaand Singal(2006)認為:由於指數的改變,指數型基金的投資人可能因此蒙受損失。

  14. 新的指數型不再單只被動操作,而是基於追求更好的績效表現,因此不再拘泥於複製指數。新的指數型不再單只被動操作,而是基於追求更好的績效表現,因此不再拘泥於複製指數。

  15. 新型指數型基金 • 指數增強型基金:除了追蹤指數的配置之外,基金管理者可利用部分資產來靈活調整標的,以追求比指數投資更好的收益,一般有兩種增強的操作方式: • 一種是運用在個股方面,藉由加碼看好的產業類股或是減碼上漲空間相對有限的個股,或是以個股風格來調整以增強指數投資的獲益; •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投資於衍生性金融商品,由於一般股票指數期貨所需資金較少,所以通常以此類標的居多。

  16. 主題指數基金 • 主題指數基金:以跟蹤主題指數為出發點 • 例如:交銀上證180公司治理基金就是以上證180指數和公司治理指數為篩選樣本,從這些成分股中選出100家上市超過兩年以上且有良好公司治理特色的公司,像股東和公司董監事的過去的信用紀錄、公司管理結構的完整性及資訊揭露的誠實度等都是篩選的條件。

  17. 指數LOF基金 • 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 Listed Open-Ended Fund )指數基金:該產品在交易所掛牌,投資人可以選擇透過一般的銷售管道或是在交易所進行申購和贖回的開放式股票型基金,且基金發行單位不受限制,交易的方式同時具有開放和封閉型基金的特點。

  18. ETF聯接基金 • ETF聯接基金:是以一檔ETF為投資標的之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可以說是一檔ETF的子基金(Feeder Fund)

  19. 主動式管理ETF • 主動式管理ETF(Actively Managed ETF):特色在於其所追蹤的指數具有主動選股的機制,使用市值及流動性以外的指標進行成分股選股,並非基金經理人主動操作,仍然是被動追蹤一個標的指數,就像是模組化操作的基金在交易所掛牌交易一般。

  20. 包裹型ETF • 包裹型ETF (Exchange-traded grantor trusts)是以不特定指數作為追蹤標的,由產品設計者為投資人選取一籃子之股票投資組合,而該組合所採樣的股票及持股比例一經選定就固定不變,也無需經理人再進行調整。 • 由於其不以特定指數為追蹤對象,而是由產品設計者為投資人選取一籃子的股票投資組合,故名為包裹型ETF,這類ETF共通的產品名稱是HOLDRS(Holding Company Depository Receipts)。

  21. ETN • ETN(Exchange Traded Notes)是由承銷銀行所發行的負債證券(Debt Notes)。當投資人買進ETN時,承銷銀行回承諾在到期時支付投資人一筆反映所連結指數績效的報酬率。

  22. ETN雖然也與市場標的連結,但ETN不是股票,也不是指數基金,ETN不實際擁有任何所追蹤的標的。ETN雖然也與市場標的連結,但ETN不是股票,也不是指數基金,ETN不實際擁有任何所追蹤的標的。 • ETN雖然是負債證券,但持有期間並不會收到利息。 • ETN因為不直接投資所追蹤的標的,因此不會有追蹤誤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