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第七章 新的飞跃:工业文明的发展

第七章 新的飞跃:工业文明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面貌 第四节 科学文化的发展. 本章参考书. 周友光: 《 两次工业革命概述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托马斯 · 麦克劳: 《 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斯塔夫里亚诺斯: 《 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后的世界 》 沃勒斯坦: 《 现代世界体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列宁: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术争议 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 共有几次?

ty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新的飞跃:工业文明的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新的飞跃:工业文明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面貌 第四节 科学文化的发展 上海市精品课程

  2. 本章参考书 • 周友光:《两次工业革命概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 托马斯·麦克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上海市精品课程

  3. 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术争议 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 共有几次? 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关联与异同 工业革命的理论依据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几种不同观点 “第二阶段论”(1870-1914) “三次工业革命论” 我的看法及理由 上海市精品课程

  4. 新工业革命何以可能?(19世纪后半期工业发展的新现象)新工业革命何以可能?(19世纪后半期工业发展的新现象) • 新能源和新动力:电、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 新的生产方式:批量生产-标准化与流水线 • 企业组织的创新与规模的扩大 • “电力时代”、 “钢铁时代”、“石油时代” • 大企业与巨型企业 • 市场的发展:原材料与成品、产销和供求 上海市精品课程

  5. 新工业革命的特点(与第一次相比较) • 与科技结合的程度 • 技术工匠与科学家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科技与工业革命 • R&D、工业实验室体制的初创 • 广度与深度 • 范围:一国与多国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新阶段 • 生产关系领域的新趋势 上海市精品课程

  6. 新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关于前提问题的思考)新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关于前提问题的思考) • 科技前提 • 政治前提 • 经济前提 • 其他因素(思想、文化、法律、制度等) 上海市精品课程

  7. 新工业革命的后果与影响(内部与外部) 生产力的飞跃 生产关系的变革 工厂体制 公司制 新兴产业部门 大企业(有组织的资本) 工会(有组织的劳工)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企业-劳工” 上海市精品课程

  8. 垄断资本主义之辨 • 垄断之本意 • 拢断、龙断: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 • 《列子·汤问》: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拢断焉。 • 《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 作为生产关系新形式的垄断 • 规模与程度 • 民众(消费者)与垄断 • 政府与大企业 上海市精品课程

  9. 19世纪后期的几个发展趋势 • 工业化的新阶段与城市化的新发展 •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之加强 • 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创新与多元 • 社会矛盾的凸现与政治革新 • 狄斯累利论“两个民族” • 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 上海市精品课程

  10. 谢谢观看! 上海市精品课程

  11. 本杰明·狄斯累利:《西尔比,即两个民族》(1895)本杰明·狄斯累利:《西尔比,即两个民族》(1895) 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象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星球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富人和穷人。 Back 上海市精品课程

  12. 斯塔夫里亚诺斯论科技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Back 上海市精品课程

  13.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恰如沃尔特·李普曼所描述: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恰如沃尔特·李普曼所描述: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 Back 上海市精品课程

  14. 本章思考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19世纪后期工业文明新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 如何把握19世纪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特点? 上海市精品课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