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实行国共和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ul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实行国共和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3.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北洋军阀的统治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以后,中国又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5. 段祺瑞 黎元洪 冯国璋

  6.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7. 1919年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这个运动从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8.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917.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2) 鲁迅《狂人日记》(1918.5),宣告了现代白话小说的诞生

  9.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也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也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

  10.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是切中时弊的。 • 没有因为批判孔学而否定全部传统文化 •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1.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 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很难改造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 • 许多领导人物还是使用资产阶级的批判方法 事实上,当时的先进分子中,就已经对资本主义有所怀疑了——原因

  12.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第二,一战以极端的形式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屡屡失败

  13.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 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14.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五四运动的爆发 •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历史条件 导火线 爆发

  15. 历史条件 •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 十月革命的影响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6. 陆政祥 顾维钧

  17. 历史特点 • 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19.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特点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0. 首先,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 李大钊 陈独秀 其次,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毛泽东 再次,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 命时期的活动家 董必武

  21. 第一、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第一、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22.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指导作用了。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指导作用了。

  23.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24.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旧址

  25.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26.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一九二〇年十一月

  27.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2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

  30.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31.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32.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提出了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

  33. 苏兆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