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社会学

社会学. 绪 论.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一、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由来 : 关于社会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理论系统的形成,却是到了 19 世纪初才出现 .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产物。它和社会学赖以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相联系的。.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一、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发展 : 社会学的发展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创立阶段 ( 约 19 世纪 30 年代至 19 世纪末 ) 。 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唯心主义实证哲学家 孔德 和英国社会学家 斯宾塞。

ursa-coo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会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学

  2. 绪 论 •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 一、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 由来:关于社会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理论系统的形成,却是到了 19世纪初才出现.它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产物。它和社会学赖以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相联系的。

  3.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 一、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 发展:社会学的发展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1、创立阶段(约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唯心主义实证哲学家孔德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 孔德不仅首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学科的概念而且规定了怎样研究这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斯宾塞,进一步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他是社会有机论的创始人之一。

  4. 一、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 2、形成阶段(大致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涂尔干和德国的韦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是西方社会学家抛弃了孔德的包罗万象的体系,而致力于具体确立这门新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开始走上经验研究的道路。 • 3、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社会学迅速发展的时期。

  5.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是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6. 一、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 社会学传入中国是19世纪90年代。最早把社会学传入中国的是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人。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第一次把“群学”即社会学列为课程。1896年谭嗣同著《仁学》,开始用社会学这一名词。严复是以群学名称系统介绍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章太炎则是中国最早直接使用社会学名称出书的。

  7. 从1917年到1949年全国解放为止,中国出现了一批社会学家,活跃在中国的社会学领域,探索怎样把西方的社会学理论运用于改造中国的社会实际,逐步取代了在中国主持江会学教学和研究的西方学者,并于1930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学社 。 • 许德珩在1936年出版了《社会学讲话》,李达在1937年出版了《社会学大纲》。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学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进行农村、人口、劳动筹方面的调查。如费孝通于1936年在江苏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调查。

  8. 社會學家 費孝通

  9. 一、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 总的来说,世界范围的社会学出现了以下的趋势: • 1、多元化:社会学由某一个学派统治变为多元理论视角互相促进 。 • 2、世界化 :改变了美国社会学一统天下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学网络。 • 3、本土化 :各国社会学纷纷走上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道路 。 • 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崛起:世界各国的社会学界几乎都有专门研究马克思理论的论述和课程。

  10.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自从社会学诞生以来社会学家们都对社会学的对象问题作过回答,但迄今还没有取得一个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定论。这既反映出社会生活、社会过程的复杂性,又说明社会学家们在观点和方法论方面的差异。 • 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二,社会学如果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又各持己见,归结起来有三种看法:第一种,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种侧重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在中国以孙本文为代表,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 不属于上述两种社会学定义的可看作第三种。

  11. 造成社会学研究对象分歧意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造成社会学研究对象分歧意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累和理论的概括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各种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意见并存,没有哪一种意见占绝对优势,也没有哪一种意见被彻底否定,这常常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 其次,各国社会学界差不多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它们不但注重本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还继承了 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方式,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上,也就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自“独特”的意见。 • 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及其中某些领域,并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为社会学下定义。 •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科的深入,学者们的认识会发生变化。

  12.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教材P1的观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包括三类协调: • 第一类协调,是社会的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 • 第二类协调,是社会的某一构成部分与其他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 • 第三类协调,是社会的某一构成部分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协调。 • 要达到上述三类协调,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社会调控系统。这样去建立和健全他们,便是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13. 第二节、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 从研究对象和理论层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是把整个人类社会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角度来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对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高层次的理论研究。而社会学是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社会生活的现象及其发展的具体规律,是对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具体的理论研究。

  14. 第二节、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二、社会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是综合性学科与单科学科的关系。 • 1、历史学面向过去,社会学面向现在和将来。 • 2、管理学侧重从管理的主体----领导人、管理者方面来研究问题,社会学则主要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条件。 • 3、政治经济学揭示的是生产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伦理学揭示的是人员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及其发展关系等等。 • 社会学既与各相关学科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15. 第三节 社会学的特点 • 一、整体性 • 二、广泛性 • 三、综合性 • 四、实践性 • 五、敏捷性

  16. 第四节 研究社会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和丰富的研究内容。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管理社会,应该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目的。

  17. 第四节 研究社会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二、意义 • 1、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2、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 3、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须的社会学知识。 • 4、普及社会知识,促进人们的社会参与和社会适应能力,指导人们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18. 第四节 研究社会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三、方法 • 基本方法有: • 1、社会调查法。 • 2、社会实验法。 • 3、社会统计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