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第三节 质量成本控制 第四节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的分类 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程序. 成本控制的意义. 狭义 ◆ 成本控制的含义 广义 ◆ 成本控制的作用. 成本控制的分类. ◆ 按控制的时间分类 - 事前、事中、事后 ◆ 按控制的原理分类 - 前馈性、防护性、反馈性 ◆ 按控制的手段分类 - 绝对成本、相对成本控制

u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成本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本控制 •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 第三节 质量成本控制 • 第四节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

  2.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 成本控制的意义 • 成本控制的分类 • 成本控制的原则 • 成本控制的程序

  3. 成本控制的意义 狭义 ◆成本控制的含义 广义 ◆成本控制的作用

  4. 成本控制的分类 ◆按控制的时间分类-事前、事中、事后 ◆按控制的原理分类-前馈性、防护性、反馈性 ◆按控制的手段分类-绝对成本、相对成本控制 ◆按控制的对象分类-产品成本、质量成本 ◆按控制的时期分类-经营期、使用寿命周期

  5.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全员的成本控制 1、全面性原则 厉行节约 广开财路 核算信息成本 2、讲求效益原则 3、分级归口管理原则 4、职权利相结合原则 重要性 一贯性 可控性 特殊性 确定例外的标志: 5、例外管理原则

  6. 成本控制的原则 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全员的成本控制 1、全面性原则 厉行节约 广开财路 核算信息成本 2、讲求效益原则 3、分级归口管理原则 4、职权利相结合原则 重要性 一贯性 可控性 特殊性 判断例外的标准: 5、例外管理原则

  7. 成本控制的程序 第一,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 第二,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 第三,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 第四,进行考核评价

  8.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 • 标准成本的制定 • 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 •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

  9. 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 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 理三方面内容。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 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 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 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10.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涵义 ☆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11. 标准成本的涵义 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 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 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 单位的概念,它与单位产品相联系;而预算成本 则是一种总额的概念,它与一定的业务量相联系 。

  12. 标准成本的种类 ◎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 实际中广泛采用

  13. 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14. 标准成本的制定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计划单价×消耗定额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小时工资率×工时定额 +)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工时定额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工时定额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5. 通常,企业通过编制“标准成本单”来反映企业的产成品标准成本具体构成。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通常,企业通过编制“标准成本单”来反映企业的产成品标准成本具体构成。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

  16. 三、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 • 成本差异及其类型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17. <0,有利差异,记为F >0,不利差异,记为U 成本差异及其类型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成本差异类型: ◇按成本差异构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总差异、料、工、费差异 ◇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按成本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纯差异、混合差异 ◇按成本差异是否可以控制进行分类-可控差异、不可控差异 ◇按成本差异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有利差异(F)、不利差异(U)

  18. 价格 实际 标准 标准 实际 用量 成本差异的构成: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19. A(实际用量×实际价格) 价格差异(A-B) 成本差异(A-C) B(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用量差异(B-C) C(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0.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例10-5】

  21.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20000= 1000(元)F 【例2】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的材料标准消耗量为8公斤,每公斤的材料标准价格为1.2元。又已知本月购进直接材料20000公斤,实际支付款23000元,本月生产耗用14520公斤,共生产A产品1760件。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14520 1760×8)×1.2=528(元) U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472(元)F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一般由生产部门负责,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一般由采购部门负责。

  2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效率差异 【例10-6】

  23. 【例3】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0.5小时,每小时的标准工资率为6元,本月实际耗用直接人工792小时,实际支付人工成本5148元。其他相关资料参阅[例2]。【例3】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0.5小时,每小时的标准工资率为6元,本月实际耗用直接人工792小时,实际支付人工成本5148元。其他相关资料参阅[例2]。 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得: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92-1760×0.5)×6= 528(元)F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148792×6=396(元)U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 =528+396= 132元F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一般由生产经理负有主要责任!

  24.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 =耗费差异+效率差异 【例10-7】

  25. 【例4】承前例2、例3的资料,又已知该企业预计应完成产品1 890件,制造费用预算为3 150元,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为1元。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3 5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633.6元。 根据公式计算如下: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33.6/792-1)×792= -158.4(元)F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92-1 760×0.5)= -88(元)F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158.4 -88 =-246.4 (元) F

  26.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 =预算差异+能量差异 =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两差异法 ◎预算差异 ◎能量差异 三差异法 ◎耗费差异 ◎能力差异 ◎效率差异 预算差异=耗费差异 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27.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两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两差异法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预计固定制造费用/预计产量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 【例10-8】

  28. 【例5】资料承前例2、例3和例4。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为2 866.4元 即3 500-633.6(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为2 205元 即3 150元-1元/小时×1 890件×0.5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3150/(1890×0.5)-1=2.3333(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2 866.4-2205=661.4(元)U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2 205-1 760×0.5×2.3333 =2 205-2 053.3=151.7(元) U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预算差异+能量差异 =661.4+151.7=813.1 (元) U

  29.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三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三差异法 【例10-8】

  30. 依例3、例4、例5的资料计算得: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 205-792×2.3333 =2 205-1 848=357(元)U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92-1 760×0.5)×2.3333 =-205.3(元)U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与效率差异之和为151.7元(357-205.3),与两差异法中的"能量差异"数额相同。

  31. 四、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 • 直接处理法 • 递延法 • 稳健法 • 年末一次处理法

  32.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产品销售成本 价差 5000 量差 15000 10000 10000 期末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直接处理法 例: 有利用红字 不利用黑字

  33. 2、递延法------期末将各种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2、递延法------期末将各种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 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进行分配。 3、稳健法------客观差异(一般指价格差异)按递延法处理, 主观差异(一般指用量差异)按直接法处理 4、年末一次处理法------各月汇总,年末一次处理。

  34. 第三节 质量成本控制 • 研究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 • 质量成本的构成 • 质量标准的选择 • 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 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35. 预防成本 预防和检验成本 质量成本 检验成本 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损失成本 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 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 产生的各种损失的总称。

  36. 质量标准的选择 美国学者提出 日本学者提出 ★传统质量观 ★现代质量观 传统质量观认为恰当的质量标准,应是可接 受的质量水平,简称AQL,AQL允许生产并销售 一定数量的缺陷产品。

  37. 质量标准的选择 现代质量观包括零缺陷模式和健全质量模式 两种。 零缺陷模式要求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 到零。 健全管理模式认为即使实际产品与设计要求之 间的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仍会因产品的生产 而产生损失。

  38. 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传统的质量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寻找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适宜质量 水平;二是寻找在最适宜质量水平下的最低质量 成本。确定最优质量成本可以采用边际分析法和 合理比例法。 【例10-9】

  39. 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 ※质量成本的计量 ※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40. 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 在健全质量模式下,由于紧缩了缺陷性产品 的定义,只要产品生产偏离目标价值,就存在损 失成本。因此,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存在于产品 达到目标价值之处,不必像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下 需要在各种质量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

  41. 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的计量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的计量 质量成本按其表现形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显 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 显性质量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从企业会计记录中 取得数据的成本。 隐性质量成本是指由不良质量而形成的不列示 在会计记录中的机会成本 对于显性质量成本可以直接计量,对于隐性 质量成本可以采用乘数法和市场研究法计量。

  42. 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可以分为预防和检验成本与质量损失成本两 大类,与之对应的作业也可以确认。因此,可利用作业 成本法应将这些作业区分为增价值作业和非增加价值作 业。 一般来说,内部质量损失作业和外部质量损失作业及 其相关的成本均为非增加价值作业,应尽可能减少或消 除;预防作业因其能增加产品价值应作为增加价值作业 予以保留;检验作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预防作业而 必须的,应作为增加价值作业,另一类则是与增加价值 无关的其他检验作业。 【例10-11】

  43. 第四节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 •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涵义 •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容 •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生产者角度 •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使用者角度

  44.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涵义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也称使用成本,是 用户为取得并实现所需产品或劳务的功能 所付出的代价。

  45.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容 ★原始成本 ○设计成本 ○开发成本 ○制造成本 ○非制造成本 ★运用维护成本

  46.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生产者角度 从生产者的角度控制使用周期成本,就是在 设计生产产品时,一切为用户着想,千方百计降低 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需注意的是:对于生产者来讲,控制寿命周 期成本只是促销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像产品成本 控制或质量成本控制那样是纯粹为了控制成本 。

  47.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使用者角度 从使用者的角度控制使用周期成本,就是在 决定是否购买某一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售 价,而且还要考虑该商品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

  48.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击下面,支持一下我们,谢谢!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击下面,支持一下我们,谢谢! 1、史铁生编外门徒 2、我的朋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