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 生理健康:降低死亡率、改善血液組 成、減少肥胖、降低各種慢 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的 罹患率等等。 心理健康:穩定的情緒、降低焦慮等等。 社會健康:促進人際關係、增進生活品質 等等。. 運動傷害. 運動有益健康,但也會造成傷害,稱之為運動傷害,要如何預防運動傷害?傷害後如何處理?. 運動傷害防護的目標 ◎ 如何讓傷害不演變成永久性傷害。. 預防 急性傷害:場地、器材設備等要規劃完善。

vach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 • 生理健康:降低死亡率、改善血液組 成、減少肥胖、降低各種慢 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的 罹患率等等。 • 心理健康:穩定的情緒、降低焦慮等等。 • 社會健康:促進人際關係、增進生活品質 等等。

  2. 運動傷害 運動有益健康,但也會造成傷害,稱之為運動傷害,要如何預防運動傷害?傷害後如何處理?

  3. 運動傷害防護的目標◎如何讓傷害不演變成永久性傷害。運動傷害防護的目標◎如何讓傷害不演變成永久性傷害。 • 預防 急性傷害:場地、器材設備等要規劃完善。 過度使用:慢慢增加強度、暖身與收操、疲 勞或疼痛就停止、注意運技巧、 注意營養等。 • 急救 • 復健-與預防一樣重要

  4. 運動傷害之種類 • 急性(Traumatic Injuries) 一、扭傷(Sprain) 二、拉傷(Strain) 三、挫傷(Contusion) • 慢性(Chronic Injuries) • 過度使用(Overuse Injuries)

  5. 受傷程度 大致上可用復原時間區分嚴重程度 • 第一級:一星期以下可復原。 • 第二級:一至三星期可復原。 • 第三級:三星期以上可復原。

  6. 傷害後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 冷敷 • 熱療 • 冷熱交替 • 蠟療 • 肌肉電療(較表面) • 滲透性電熱療(較深層) • 按摩

  7. 傷害後的處理 • 冷敷的作用 1.降低神經傳導有麻醉作用。 2.降低疼痛與止痛。 3.降低發炎與新陳代謝。 4.降低肌肉疲勞。 5.降低局部體組織溫度。

  8. 傷害後的處理 • 影響冷敷的因素 1.時間:不要超過二十至三十分鐘。 2.溫度:冰水、冰塊及水混合、冰塊。 3.身體部位:遠端效果大於近端。 4.接觸之面積:例整隻手與手背之分。

  9. 人體對冷之反應 有些人對冷有敏感症,諸如:起紅斑疹、關節 疼痛及腫脹等。

  10. 熱療 • 熱療的作用 1.增加膠原組織(在關節囊及肌腱組織)之延展性。 2.降低關節硬度。 3.增加血液循環與血管擴張。 4.降低疼痛:神經末稍會分泌腦內啡(安多芬)會將痛覺接納器阻擋。 5.降低肌肉痙攣:局部缺血造成。

  11. 熱的供給有下列方式 • 傳導 直接接觸:渦流浴、熱水澡等。 • 對流 非直接接觸:熱空氣、烤箱等。 • 滲透性 微波、超音波等。

  12. 熱療種類 1.表面(Superficial heat) 熱敷包:熱度約79度20~30分鐘(墊毛 巾)。 熱水浴:大約49度10~30分鐘。 蒸氣浴 鍋流浴:具按摩作用,但不能直接打在受 傷處。

  13. 熱療種類(續) 2.電療:直流電。 短波電療 微波電療 超音波電療 超音波加藥物

  14. 不能熱療的狀態 • 剛受傷的部位 • 無知覺的部位 • 眼睛及生殖器 • 孕婦之腹部 • 動脈循環降低:熱療會促使血管擴張, 讓血液循環更低。

  15. 表面熱療的特點 • 溫度不易控制 • 肌肉、關節之增溫慢且低。 • 表皮之溫度快速增高。 熱水浴使血液由頭部流出進入身體其他部 分,易造成頭暈或甚至昏迷。

  16. 冷熱交替 • 二分鐘冰塊水之後30秒溫水(約34~38度) 交替約15分鐘,開始與結束均是用冰塊水

  17. 蠟療 • 特別設計給不易傳導之部位,尤其在骨骼突出之部位,如:手、腳、腕、踝等 • 具很好的保溫效果 • 應用方法:包覆 1.約6~12次放入溶蠟中,使蠟累積於復健部位(受傷部位,如:手)至四分之一英吋 2.包一層塑膠於凝固蠟表層 3.再包一層毛巾以保溫 4.維持約半小時,直至熱消失。

  18. 蠟療 • 蠟療部位:蠟療溫度約攝氏52~54度 1.關節炎 2.滑液囊炎 3.慢性關節炎 4.骨折、脫臼後(復原之後) 5.復健運動前或按摩前

  19. 蠟療禁止使用對象 • 有外傷者 • 皮膚發炎者 • 急性腫脹者(或發炎) ,要發炎過後才可使用 • 皮膚過敏者(通常約五分鐘後可發現)

  20. 肌肉電療的特性 • 增加血液循環(因為肌肉收縮) • 降低腫脹 • 降低痙攣 • 降低疼痛 • 刺激肌肉使其收縮,對固定一段時間之身體部位,能喚起其運動的記憶。

  21. 膚電神經刺激特性 • 受傷後可直接使用 • 止痛(急性或慢性) 腦內啡

  22. 滲透性電熱療 • 短波: 高頻率電流、深層組織可提溫約攝氏五度 約二十分鐘、含蓋面積較大。 • 微波電療(電磁波): 較短波療法安全、含蓋面小、能針對特別 部位、波長能控制

  23. 滲透性電熱療(續) • 微波之頻率較短波高出很多 產生高能量 • 皮下脂肪(>1cm)溫度上升太快 因為微波振動水分子含量高的體組織,使 其溫度上升較含量低(水分子)的體組織。 • 皮下脂肪≦0.5cm,微波能深入至5cm的深層組織,並提高其溫度。 原則上短波與微波之電療法均較具危險性

  24. 滲透性電熱療(續) • 超音波電療之特性 1.運用廣泛:可將藥物(類固醇-初期止痛、麻醉劑)傳送進入傷害部位。 2.改變電流為音波(機械能) 發電機發出高頻率交流電、交流電振動水晶體、 水晶體真振動傳至聲音接頭而產生音波。 3.音波進入人體轉換成熱能 4.密度高的組織受熱越大,如骨骼、靭帶。反之則受熱小,如皮下脂肪、肌肉等。

  25. 滲透性電熱療(續) 5.使用介質:礦物油 6.電療面積7.5~10cm 7.當音波進入人體後: 吸引、傳導、反射(垂直)、折射 水份越多吸收下降,所以滲透越深 蛋白質越多吸收越多 垂直射上骨骼後約35%反射,對關節囊、肌腱 等很有作用,如肌腱炎、滑液囊炎等。 神經(內蛋白質多)對音波的吸收約二倍於肌肉

  26. 超音波電療對象 • 肥胖之人 • 肌腱之過度使用 • 骨化:骨四頭肌及後腿肌 • 深層肌肉之拉傷 • 骨折處不能使用 (絕對不可使用,會妨礙或破壞骨骼癒合)

  27. 超音波治療劑量與時間 • 一次約3~8分鐘 • 一週約三次到每天 • 劑量之決定在於受傷部位之深淺及受傷階段 • 急性傷害、孕婦、腦部、脊柱、眼、耳、心臟等不能使用 • 一切均需以醫師指示而定

  28. 按摩 • 增加靜脈血液之回流(向心) • 增加新陳代謝 • 表層結締組織之伸展 • 放鬆精神 • 增加淋巴系統之循環

  29. 嚴重傷害的初步診斷注意要素 一、脈搏 二、呼吸 三、血壓 四、體溫 五、膚色 六、瞳孔 七、清醒程度 八、動的能力 九、對疼痛的反應

  30. 一、脈搏 • 大人:60~80次/分 小孩:80~100次/分 • 運動員較低:45~70次/分 • 脈搏所在: *動脈行經骨骼較突出處或動脈較接近表面處 *一般在橈動脈及頸動脈 *受傷時,頸動脈較準確,其位置在胸鎖乳突肌前方

  31. 一、脈搏(續) • 快、無力之脈搏 失血 • 快、有力之脈搏 受驚、高血壓、中暑 • 有力但慢的脈搏 中風、頭骨破裂 • 沒有脈搏 動脈血管受傷、心臟停止 跳動死亡 每隔一段時間需測量並記載其跳動次數及特性

  32. 二、呼吸 • 一般人:12~20次/分 • 運動員:6~10次/分 • 小孩:20~25次/分 • 快、淺:受驚、過度衝動 • 不規則深、費力:氣管受阻、氣喘病、心 臟、肺臟功能之毛病

  33. 三、血壓 • 流動之血液對動脈壁產生之壓力 • 動脈循環系統乃是封閉的系統,所以血壓之改變,表示血液體積(量)之改變、心臟功能改變 • 血壓太低:身體各部位內臟血液供應不足,有可能造成內臟受傷

  34. 三、血壓(續) • 心縮壓:心臟收縮最高壓時 • 心舒壓:介於兩次心跳之間最低壓時 • 心縮壓約120mmHg • 心舒壓約80mmHg • 一般而言女性心縮壓與心舒壓較男性低,且隨年齡增加,心縮壓與心舒壓皆會提高

  35. 四、體溫 • 約攝氏37度 • 失血:血管收縮,汗腺功能提高,體溫 下降,皮膚微濕 • 冷的環境:皮膚乾、冷 • 量體溫:口腔約三分鐘 腋下約十分鐘 肛門約一分半鐘

  36. 五、膚色 • 紅:高血壓、一氧化碳中毒、中暑、發 燒 • 淡青白:血液循環不佳、驚恐、心臟病 猝發症 • 淡藍:呼吸管道受阻缺氧(可由指尖、嘴 唇周圍發現) • 黃:黃胆、肝之疾病

  37. 六、瞳孔 • 瞳孔收縮:中樞神經受傷、毒癮 • 瞳孔放大:中毒、昏迷(放鬆) 、心臟停止跳動約30秒 • 瞳孔之收縮與放大受光線之影響,如缺乏反應,有可能是中毒、神經受傷、用毒過量或死亡

  38. 七、清醒程度 • 腦部是否受傷 • 是否酒精中毒 • 受傷後昏迷 清醒,感覺正常 突然再昏迷,有可能腦內出血

  39. 八、動的能力 • 受傷後、手腳無法動彈有可能是脊髓受傷 • 手能動、腳不能動有可能是頸部以下受傷

  40. 九、對痛之反應 • 當脊髓受傷時,無法動彈之肢體,同時也會失去知覺或發麻 • 受傷後能動彈,但失去痛覺,亦應視為脊髓受傷 • 激烈疼痛,但皮膚失去感覺,可能肢體之主要動脈受阻

  41. 傷害之處理規則 一、瞭解受傷之原因及過程(受傷之機轉) 二、檢視 三、觸診 四、操作法 五、功能性測試 六、X-Ray

  42. 一、瞭解受傷之原因及過程 • 傷害之發生過程 • 受傷時有無特別聲音 • 受傷時之感覺 • 以前有無相同情況之受傷 • 疼痛的特徵

  43. 二、檢視 • 受傷之區域 • 顏色(皮膚)之變化 • 浮腫之狀況

  44. 三、觸診 • 各重要相關之解剖部位,骨骼、肌肉與肌腱等 • 知覺:麻痺 • 脈搏(看血管有無問題)

  45. 四、操作法 • 加壓於受傷部位,以視其反應 例:踝關節,使足部內翻或外翻

  46. 五、功能性測試 • 走、小跑、快跑、輕跳……等等 • 運動員能知道何處不舒服

  47. 六、X-Ray • 如果無法動彈或是巨烈疼痛,或是無外傷,可能須要照X-Ray,以了解骨骼是否有問題。

  48. 傷害之處理規則之要點 • 檢查過程由輕而重 • 受傷機轉之過程要詳細 • 一切要記錄,但不可做判定,提供資訊給醫護人員

  49. RICE • 休息(Rest) • 冰敷(Ice) • 加壓(Compression) • 抬高(Eleva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