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 解 读

《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 解 读. 《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 解读.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二、修订后与原面积指标比较 三、解读 “ 标准 ” 部分条款内容.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一)取消 “ 试行 ” ,作为正式 “ 标准 ” 。 (二)完善 “ 标准 ” 的格式。 (三)充实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时代特点的用词用语。 (四)把校舍安全放在本次修订的首位。. →.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五)适应教育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需要 , 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用教室。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 解 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解 读

  2.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解读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二、修订后与原面积指标比较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3.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4.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一)取消“试行”,作为正式“标准”。 (二)完善“标准”的格式。 (三)充实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时代特点的用词用语。 (四)把校舍安全放在本次修订的首位。 →

  5.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五)适应教育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需要,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用教室。 (六)适度增加部分用房使用面积。 (七)从实际出发,增强“标准”的适应性。 (八)增列和调整寄宿制学校用房。 →

  6. 一、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动 (九)修改卫生方面的要求。 (十)适当增加建设用地面积。 (十一)部分条款内容作调整、补充或精炼。 (十二)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修改部分用词。 →

  7. 一、(四)把校舍安全放在本次修订的首位 1、在总则中把“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在抗御重大意外灾害时,学校可作为周边地区的紧急避难疏散场所”单独列为一条(第四条)。 →

  8. 一、(四)把校舍安全放在本次修订的首位 2、对校舍建筑的抗震设防、平面空间布置和造型设计、建筑结构作了重要规定和全面修改。 (1)增加了对建筑师的要求,即第三十二条“建筑设计在平面空间布置和造型设计等方面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 (2)对建筑结构作了规定较大的修改,更突出抗震、防御重大意外灾害,以及标准、规范。 (3)对学校建设管理部门提出“中小学校的设计应经过施工图审查,并实施施工监理”(第三十五条)。 →

  9. 一、(四)把校舍安全放在本次修订的首位 3、学校选址。 4、学校主出入口的外侧增加“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道线,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5、楼梯。多层建筑2座楼梯,栏杆后增加“应坚固”。 6、走廊的宽度。 7、防雷。 →

  10. 一、(四)把校舍安全放在本次修订的首位 8、墙面。 9、增加: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校门;消防设备;应急照明设备,疏散标志。 10、学生用厕安全。 ←

  11. 一、(五)适应教育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需要,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用教室。一、(五)适应教育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需要,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用教室。 1、增设远程教育室。 2、将语言教室改为计算机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3、增设美术教室。 4、增加计算机教室的间数。 5、完全小学增设体育活动室。 6、将各种教学准备室归并于相关专用教室内。 7、归并图书阅览室的名称。 ←

  12. 一、(六)适度增加部分用房使用面积。 1、完小普通教室:进深6.6m→6.9m。 2、初中普通教室:进深6.9m→7.2m。 3、每校增设1-2间机动教室。 4、完小专用教室:进深7.5m→7.8m。 5、初中专用教室:进深7.8m→8.1m。 6、学生宿舍:生均使用面积均提高0.6㎡。 7、教工宿舍:人均使用面积7㎡→10㎡。 ←

  13. 二、修订后与原面积指标比较

  14. 二、修订后与原面积指标比较 (一)校舍建筑面积。 (二)建设用地面积。 →

  15. 二、(一)校舍建筑面积。 1、增加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完小增长幅度:17.5 - 30.5% ●初中增长幅度:6.3 - 12.3% 2、增加建筑面积基本指标,与城市中小学校的基本指标基本持平。 ●完小增长幅度:43.1 - 62.3% ●初中增长幅度:18.2 - 29.8% →

  16. 二、(一)校舍建筑面积。 3、增加生均建筑面积基本指标。 ●完小增加:1.73 - 3.01㎡ ●初中增加:1.03 - 1.79㎡ 4、增加生均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完小增加:1.23 - 1.83㎡ ●初中增加:0.5 - 1.1㎡ →

  17. 二、(一)校舍建筑面积。 农村完小建筑面积基本指标新旧标准比较 →

  18. 二、(一)校舍建筑面积。 农村初中建筑面积基本指标新旧标准比较 ←

  19. 二、(二)建设用地面积。 1、增加建设用地面积。 ●完小增长幅度:22.7 - 32.4% ●初中增长幅度:8.2 - 18.0% 2、增加生均建设用地面积。 ●完小增长幅度:5.34 - 7.11㎡ ●初中增长幅度:1.90 - 4.36㎡ →

  20. 二、(二)建设用地面积。 农村完小建筑用地面积新旧标准比较 →

  21. 二、(二)建设用地面积。 农村初中建筑用地面积新旧标准比较 ←

  22.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23.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一章 总则

  24.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一条 1、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适合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满足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要求,合理确定校舍建设标准,全面提高学校建设水平; 4、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25.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四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在抗御重大以外灾害时,学校可作为周边地区的紧急避难疏散场所。

  26.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五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学校的总体规划在满足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应严格执行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27.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8.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一节 建设规模

  29.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八条 学校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 一、 小学:非完全小学为4班,30人/班;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 二、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

  30.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九条 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指标。 一、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新建学校应按规划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基本指标的规定。 二、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指标表的规定。

  31.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二节 项目构成

  32.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三章 学校布局、选址与校园规划

  33.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二节 学校选址

  34.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十六条 学校选址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较高、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 二、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风口、洪水沟口、输气管道和高压走廊等。

  35.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十六条 三、应避免学生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 四、不应与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噪音等污染源,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消防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36.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三节 学校总体规划

  37.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十七条 学校必须编制校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布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教学、图书、试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 二、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相邻的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中的规划、消防、日照等有关规定。

  38.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十七条 三、教学用房与体育活动场地应有合理的间距。田径场地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条文说明第十七-二十条(23页)第2自然段后半段“如受地形限制,田径场必须设在教学用房的南面或北面时,一定要与教学用房保持25米的距离,并设置绿化屏障”。

  39.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十七条 四、校园内的交通应便捷,校园道路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学校的主出入口不宜设在主要交通干道边上,校门外侧应设置人流缓冲区。 条文说明第十七-二十条(24页)第3自然段后半段“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道线,保障学生安全”。

  40.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41.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田径场东西方向校园规划示意图

  42.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十九条 校园应有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校门。 第二十条 学校应设置旗杆、旗台,并宜位于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的显要位置。

  43.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四章 建设用地指标

  44.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二十一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地用地、绿化用地。

  45.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二十二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46.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五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47.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一节 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

  48.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二节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49.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三节 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50. 三、解读“标准”部分条款内容 第四节 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