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三峽老街

三峽老街. 陳芃穎. 概略介紹. 三峽老街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主要在民權街一帶。老街始創於 18 世紀中葉,曾於 1895 年遭日軍焚街,隨後由住民自行復建。大正 5 年開始,在日本殖民政府的強力主導下,由住民自費將傳統店屋形貌改造為仿歐風立面,以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裝飾,建構當時廣為流行的歐風街道風貌,融合了洋樓風格元素、日式家紋以及漢人文化圖像。目前老街風貌大致上保留日治時期原貌。. 老街建築物特色 -1. 屋頂端的收頭:有圓球形 平頂形 葉紋形 獎杯形 瓶形 磚疊澀等不同形狀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三峽老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峽老街 陳芃穎

  2. 概略介紹 • 三峽老街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主要在民權街一帶。老街始創於18世紀中葉,曾於1895年遭日軍焚街,隨後由住民自行復建。大正5年開始,在日本殖民政府的強力主導下,由住民自費將傳統店屋形貌改造為仿歐風立面,以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裝飾,建構當時廣為流行的歐風街道風貌,融合了洋樓風格元素、日式家紋以及漢人文化圖像。目前老街風貌大致上保留日治時期原貌。

  3. 老街建築物特色-1 • 屋頂端的收頭:有圓球形 平頂形 葉紋形 獎杯形 瓶形 磚疊澀等不同形狀 • 女兒牆及山牆:女兒牆:屋頂加蓋的小牆高約33-100公分左右,有實心、漏空和裝匾額框等 。 • 山牆:樓頂凸出部份,呈三角構圖,傳統稱山尖形。一般較奢華裝飾部位。財富的象徵。

  4. 老街建築特色-2 • 樑形:古式圓拱多為單拱或3拱最多是洽合油舖的5拱(3拱表川流不息人潮)或新式平樑水泥。 • 柱子:多立克式、科林斯式、磚疊澀等。 • 匾額:店號、姓氏、姓名、行號等各不同 • 裝飾紋樣:動物紋、中式紋、日式家紋、西式紋

  5. 傳統老街歷史 • 日治時代 • 1895年 乙未戰爭,反抗軍於隆恩埔、分水崙襲擊日軍,造成慘重傷亡。日軍因此而焚街報復。 • 1916,三角湧支廳長達協良太郎倡「市區改正」,以都市公共衛生及道路交通改善著手,1920現存建築完工。 • 民國時代 • 2004年 台北縣政府堅持撥3億補助款保留舊紅磚拱廊,精美雕琢的巴洛克式風格,委託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規劃。 • 2007年 二月整建工程完工-重現歷史老街風華意象。 • 2009年 台北縣政府規劃執行老街周邊巷弄空間再造工程,徹底將三峽老街由線形擴展成面狀老街。

  6. 照片

  7. 照片-1

  8. 照片-2

  9. 問題 • 請問我介紹了幾個時期的歷史? • 目前老街保持哪個時代的風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