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奖”申报

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奖”申报. 理学院 江洪. 汇报内容提纲. 一、个人简介 二、教学及参与学科点建设 三、育人为本,宽严相济 四、科研课题及产出. 一、个人简介. 江洪, 1968 年生,理学院化学系教师,博士,教授。 在农药学,应用化学学科点招收培养硕士生。 2004 年起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已培养毕业 19 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学术型研究生 18 人,专业学位型研究生 1 人。. 二、教学及参与学科点建设. 主要承担应用化学硕士点课程“合成化学”的教学。

var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奖”申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奖”申报 理学院 江洪

  2. 汇报内容提纲 • 一、个人简介 • 二、教学及参与学科点建设 • 三、育人为本,宽严相济 • 四、科研课题及产出

  3. 一、个人简介 • 江洪,1968年生,理学院化学系教师,博士,教授。 • 在农药学,应用化学学科点招收培养硕士生。 • 2004年起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已培养毕业1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8人,专业学位型研究生1人。

  4. 二、教学及参与学科点建设 • 主要承担应用化学硕士点课程“合成化学”的教学。 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欧美制药企业转移到华,对懂有机合成的研究生需求量不断加大。该课程对学生及今后的升职非常有帮助。 • 教学特点:强化基础;拓展前沿知识;双语教学;强调师生互动。 • 组建优良教学团队,已有两名归国博士后加入该课程教学。

  5. 二、教学及参与学科点建设 • 积极参与学科点的建设。 先后赴广州、武汉多数高校进行学科点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调研。 • 组织学科点申报,今年应用化学学科点成功申报楚天学者设岗学科。 • 加强日常管理,确保理学院大型仪器的正常运转。

  6. 三、育人为本,宽严相济 • 严格要求学生,同时真诚关爱学生 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科研严格要求;同时悉心关爱学生,特别是在学生遭遇家庭变故、亲人去世、经济困难,感情挫折时,及时进行开导,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不让每一个同学掉队。 • 尊重学生个性与发展。 不同的学生因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因此人生志向有差异,对这些都给予充分尊重,并设法创造条件提供学生相应的锻炼机会,使学生实现他们各自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7. 三、育人为本,宽严相济 • 鼓励学生钻研学术,培养实践能力。 有机合成是一门艺术,难度大。本人基本上每天都会去实验室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试验问题,使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培养学生质量高。 • 2012年被评为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贡献奖。

  8. 四、科研课题及产出 • 近4年主持主要课题: 1、江苏省高层次人才项目“双创人才计划” 2、主持江苏省课题:500吨/年吡螨胺研究及生产开发。 3、主持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百香果浓缩果汁生产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品产业化” 4、主持校培育基金:天然等同取代肉桂醛及其衍生物用于食品防腐研究

  9. 四、科研课题及产出 • 近2年本课题组发表SCI收录论文14篇,其中一区论文2篇。授权专利2件。主要论文如下: • 1. Wei QY, Xiong JJ, Jiang H *, Zhang C, Ye W.. Inter J Food Microbiol, 2011,150(2-3), 164-170 2. Quan Zhang, Zeng Zhen, Hong Jiang*, Jun-An Liu. J Agri. Food Chem., 2011, 59(19):10539-10545 3. Jun’an Liu, Xiaolei Wei, Yang Qu, Jianhua Cao, Changshui Chen, Hong Jiang*.. Mater lett., 2011, 65(14), 2139-2141 4. W YE, H JIANG*, X C YANG.. J Chem Sci, 2011, 123(3), 331-334, 5. Xian-Cao Yang, Hong Jiang* , Wen Ye. Synth Commun, 2012, 42(3), 309-312

  10. 四、科研课题及产出 • 6. Huan Wang, Qing-Yi Wei, Hong Jiang*, Zhen-Hua Jiang. Res Chem Intermed, 2012, 38(1), 207-2137. Peng-Fei Guo, Hong Jiang*, Huan Wang. Res Chem Intermed , 2012, 38(2), 639-644, 8. ZHI-YONG FANG, HONG JIANG*, XIAO-DONG YE. E-J Chem, 2012, 9(1), 211-2189. Zhen Zeng, Hong Jiang*, Haoyong Zhang, Zhenhua Jiang. Res Chem Intermed 2012, 38(2 ): 463-47010. Q.-Y. WEI, H. JIANG*, J.-X. ZHANG, C. ZHANG, P.-F. GUO, Asian J Chem, 2012,24(6),2380-238811. Qing-Yi Wei, Hong Jiang*, Jian-Xun Zhang, Peng-fei Guo, Huan Wang.. Med Chem Res., Volume 21, Issue 8 (2012), Page 1905-1911,12. Ya-Min Zhou, Mou-Cheng Wu, Hong Jiang*, Med Chem Res, DOI: 10.1007/s00044-011-9957-x13. Qian Fana, Hong Jiang, Er-dong Yuana, Jian-xun Zhang, Zheng-Xiang Ning, Sui-jian Qia, Qing-Yi Weia, Food Chemistry, 2012, 134(2):1081–1087(Co-first author)

  11. 祝大家 新春愉快 幸福吉祥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