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中心 何自然

中国 语用学 研究会 2004 年 12 月 • 福州 第 2 届年会 语言中的 模因 Memes in language.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中心 何自然. 1. 模因论与模因 2.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3.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 A .内容相同形式各异 — 模因基因型传播 B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 — 模因表现型传播 4. 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A .模因与翻译 B .模因与文化 C. 模因与语言教学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中心 何自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 2004年12月 •福州 第2届年会 语言中的模因Memes in language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中心 何自然

  2. 1. 模因论与模因 • 2.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 3.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 • A.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型传播 • B.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 • 4. 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 A.模因与翻译 • B.模因与文化 • C. 模因与语言教学 • 5. 结语

  3. 1. 模因论与模因 • 模因论 (memetics) 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这个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我们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4. 有学者认为:模因是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模式,它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有学者认为:模因是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模式,它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 • 模因像病毒,能感染人类的大脑,改变他们的行为,令他们着力宣扬这种模式。对某种事物(如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创造发明、流行时尚等)只要有人带个头,大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传播出去,“炒作”起来,成为“人云亦云”、“人为我为”的模因现象。

  5. 回顾上世纪的文革就感受到那时的政治模因。人的名字几乎千篇一律地改为“卫东”、“卫红”、“学军”、“反修”;不论在什么场合(包括起居饮食的场合)都不可少地举起“小红书”读语录,做政治“秀”;说话、写文章(包括学术著作)也时兴地引用几段(那怕是牵强附会的)领袖语录。回顾上世纪的文革就感受到那时的政治模因。人的名字几乎千篇一律地改为“卫东”、“卫红”、“学军”、“反修”;不论在什么场合(包括起居饮食的场合)都不可少地举起“小红书”读语录,做政治“秀”;说话、写文章(包括学术著作)也时兴地引用几段(那怕是牵强附会的)领袖语录。 • 2003年初流行一种非典型性肺炎,它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这种非典型肺炎就被简单地复制为“非典”,在人们交往中广泛传播,表现为一种语言模因。其实这个叫法并不科学,因非典型肺炎不只这一种,但这个叫法就这样传播出去了,人们也就不管这个叫法科学不科学,非典就专指这种具有某些特定病征的非典型肺炎,“非典”的说法还被收进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6. 模因靠复制而生存。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现,在它被复制或被重复传播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传播、仿制才具有模因性。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模因靠复制而生存。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现,在它被复制或被重复传播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传播、仿制才具有模因性。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 模因像病毒那样复制和传播,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不断变化着形态,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性质或相同的模式。我们肉眼看不到病毒如何传染,但我们注意到它可能走的路径和可能导致的症状。模因也是那样,我们无法指出模因是些什么,但当我们看到某种现象出现并得到传播时,我们能够认出那是模因作用所导致。

  7. 模因有正和误、利和弊之分。正确的、有利的模因(如爱国思想、好学行为)使我们的知识、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有害的模因(如吸毒、盗窃)同样也会传播,但它只出现在意志薄弱的人群中,支配着他们欲望,或令其产生坏的企图。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色情、暴力、贪婪)都是有害的模因现象,它们会发展到危害社会,或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也有一些模因(如某种习惯、信仰)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部分人群对一些不具价值的事物则认为有某种价值而加以传播(如封建、迷信、盲目崇拜)。模因有正和误、利和弊之分。正确的、有利的模因(如爱国思想、好学行为)使我们的知识、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有害的模因(如吸毒、盗窃)同样也会传播,但它只出现在意志薄弱的人群中,支配着他们欲望,或令其产生坏的企图。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色情、暴力、贪婪)都是有害的模因现象,它们会发展到危害社会,或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也有一些模因(如某种习惯、信仰)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部分人群对一些不具价值的事物则认为有某种价值而加以传播(如封建、迷信、盲目崇拜)。 • 模因可以是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模因与模因之间相互支持,形成关系密切的模因集合就是模因复合体。大脑里的信息内容的自我复制和传播是模因的基因型,而信息的形式被赋予不同内容而得到复制和传播,则产生各种模因表现型。

  8. 2.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 模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自我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作为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从三个方面体现: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 • 1) 教育和知识传授使模因得以复制和传播。从学校和书本中学会的成语、隐喻,在人们日常交往中作为模因现象得到反复的复制和传播,这就是模因表现;而人们学会了某些新词语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之后,这些词语便被广泛复制和传播从而成为另一种模因表现。

  9. clone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无性繁殖,但当它被音译为“克隆”在汉语语用中出现之后,便迅速成为模因现象而不断地得到复制和传播。随着“克隆羊”的出现,“克隆文”(指抄袭)、“克隆片”(指翻拍或续拍旧的影片)被复制出来了;报章上还见到下面这些与“克隆”有关的模因现象:clone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无性繁殖,但当它被音译为“克隆”在汉语语用中出现之后,便迅速成为模因现象而不断地得到复制和传播。随着“克隆羊”的出现,“克隆文”(指抄袭)、“克隆片”(指翻拍或续拍旧的影片)被复制出来了;报章上还见到下面这些与“克隆”有关的模因现象: • 好莱坞……疯狂克隆以往大受欢迎的各类型经典电影。 (《广州日报》1999/04/03, C1) • 无良书商猛盗版 克隆两万本字典 (《广州日报》1999/04/13 A3) • 2)语言本身的运用促成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保姆”在日常语言中称为“阿姨”,在幼儿园工作的称呼为“保育员”、“老师”,受雇从事家务劳动的除了称呼“保姆”、“阿姨”之外,如今也有称为“家政服务员”。可见同一语言模因会出现多种变体。

  10. 但不管在语用中称呼为保姆、阿姨、幼儿园老师,还是家政服务员,从事这类职业的大都是妇女,我们大脑储存的信息自然也是女士。可是报章中有这样的报道:但不管在语用中称呼为保姆、阿姨、幼儿园老师,还是家政服务员,从事这类职业的大都是妇女,我们大脑储存的信息自然也是女士。可是报章中有这样的报道: • 胡老师是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本科毕业生,在当地中学教了几年电脑后南来发展,1995年成为“男阿姨”……(《广州日报》1997/01/12 p.1) • 一个男子汉……他高高的、壮壮的,瞧上去憨厚老实。难道,他也去干家政?当男保姆?(《北京日报》1998/05/22) • 这是模因重新组合,出现新的变体了。

  11. 3)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形成的语言模因指根据语境即兴而发,后来得到广泛复制和流传的信息。这类模因有可能在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中出现,外来的语言一旦融入本民族语言的词汇和结构中,往往会出现抗拒或接受的互斗局面。汉、英语码转换和混用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某个阶层中也许是乐意受用的,但它不一定能得到普遍的接受3)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形成的语言模因指根据语境即兴而发,后来得到广泛复制和流传的信息。这类模因有可能在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中出现,外来的语言一旦融入本民族语言的词汇和结构中,往往会出现抗拒或接受的互斗局面。汉、英语码转换和混用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某个阶层中也许是乐意受用的,但它不一定能得到普遍的接受 • Hi, 你好呀!This morning我们对你的case进行了discuss,我们发现,这件事情不make sense。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与这件事相关的所有project都将被cancel掉。(《广州日报》2004/02/20) • 这类“散装英语”并不受大众认同,不是健康的模因现象,但它却在部分人群的交流中流传。

  12. 语言模因在人们在交流中自我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一些有较强生命力的就得到广泛流行,而另一些也许只是即兴地出现,昙花一现之后就消失,逐渐地甚至很快地就被人们遗忘。语言模因在人们在交流中自我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一些有较强生命力的就得到广泛流行,而另一些也许只是即兴地出现,昙花一现之后就消失,逐渐地甚至很快地就被人们遗忘。 • 汉语中有“空姐”,但“空男”就不能形成模因被复制和传播。有意思的是,“空姐”竟以年龄差异复制出“空嫂”,从此“x嫂”成为模因现象广被传播。经过反复的自我复制和传染,出现了新的模因复合体:“空嫂”之后有“护嫂”(医院内专为家属护理病人的中年“陪护”,多为下岗女工)、“芭嫂”(练习芭蕾舞达到纤体健身的中老年女学员)、“呼嫂”(电信部门聘用的中年女话务员,流行于无线电信传呼业务兴旺时期)。

  13. 同样,从“酒吧”复制出无数的营业“x吧”。除“氧吧”外,与“喝”有关的“啤酒吧”、“洋酒吧” 、“咖啡吧”、“茶吧”;“鲜果吧”、“书吧”、“网吧”、“露吧”(休憩喝饮料的露天地方)。与‘喝’无关的“陶吧”、“瓷吧”、“玻璃吧”、“布吧”(纺线、织布、腊染)、“影吧”、“泥人吧”、“首饰吧”(选宝石及金银首饰)、“水车吧”(踩水车及体验农村生活);“乒乓吧”、“钢琴吧”、“健身吧”、“剑击吧”、“猎人吧”(模拟打猎)、“电脑吧”;“名画吧”、“漫画吧”、“奇石吧”、“歌剧吧”;“自助吧”(吃自助餐的地方)、“新潮吧”、“怀旧吧”、“球迷吧”、“炒股吧”;“巧克力吧”(现做现卖巧克力的地方)、“冰淇淋吧”、“西菜吧”。“x吧”成了某种营业性场所的模因变体了。

  14. “板块”最初是一个地质学术语,但近年来却像病毒一样到处传播:炒股票的人热衷选购某“板块”:各种商业股说是“商业板块”,科网股称作“科网板块”,其实那是指股票类别吧了;房地产的促销商也凑热闹,宣传自己推出的商住楼地处某“板块”。在广州,建筑在“华南快速干线”高速路附近的商住楼被称为“华南板块”,新机场附近的商住区叫“新机场板块”,在南湖风景区一带叫“南湖板块”,沿珠江两岸矗立的商住楼则曰“望江板块”。“板块”作为模因现象不断感染别的行业:IT行业、传媒受感染了:电视台、互联网页的节目和栏目分别叫“学英语板块”、“学电脑板块”;还有“新闻板块”、“交通板块”、“手机板块”,其实那只是一些栏目或版面。“板块”这个说法似乎在凑热闹,完全是一个多余的语言模因。“板块”最初是一个地质学术语,但近年来却像病毒一样到处传播:炒股票的人热衷选购某“板块”:各种商业股说是“商业板块”,科网股称作“科网板块”,其实那是指股票类别吧了;房地产的促销商也凑热闹,宣传自己推出的商住楼地处某“板块”。在广州,建筑在“华南快速干线”高速路附近的商住楼被称为“华南板块”,新机场附近的商住区叫“新机场板块”,在南湖风景区一带叫“南湖板块”,沿珠江两岸矗立的商住楼则曰“望江板块”。“板块”作为模因现象不断感染别的行业:IT行业、传媒受感染了:电视台、互联网页的节目和栏目分别叫“学英语板块”、“学电脑板块”;还有“新闻板块”、“交通板块”、“手机板块”,其实那只是一些栏目或版面。“板块”这个说法似乎在凑热闹,完全是一个多余的语言模因。

  15. 上述模因有些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另一些就不一定得到广泛的流行和传播。模因的存亡取决于它的语用功能。当词语得到广泛应用,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表明这些模因复制能力强,能融入这种语言中不断复制和传播,反之,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些活跃不起来的模因就会逐渐消失,被人们遗忘。上述模因有些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另一些就不一定得到广泛的流行和传播。模因的存亡取决于它的语用功能。当词语得到广泛应用,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表明这些模因复制能力强,能融入这种语言中不断复制和传播,反之,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些活跃不起来的模因就会逐渐消失,被人们遗忘。 • 3.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 • Blackmore(1999:58)说过,我们还不能详细地了解模因是如何被储存和传递的,但我们已掌握足够的线索,知道如何着手这方面的研究。模因的复制不是原件与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

  16. A.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型传播 • 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其内容却始终同一。同一信息可以先后在不同的语境中以不同的形式传递。这类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存储于大脑,可以比喻为模因基因型。 • 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在合适的场合下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递。如各种引文、口号、转述,及日常交谈引用的名言、警句,或重复别人的话语等。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三个代表”;“双赢”;“反恐”等。文革时期流行、如今已不再活跃或早已派不上用场的模因:带强烈政治色彩的词语“走资派”、“谁反对xx,就砸烂谁的狗头”、“要文斗,不要武斗”等。

  17. 2)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模因在传播复制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信息变异,与原始形式大相径庭,但内容本身并无变化。如指称对象同是餐厅、食肆女服务员,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称呼,从同志师傅小姐一直到靓女/翠花。相同信息的异形传递在当今的网络语言中特别流行:“青蛙”、“菌男”的原始信息是“丑男,前者意指丑陋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后者作为“俊男”的同音反语;“恐龙”、“霉女”的原始信息是“丑女”,前者表示“丑得像侏罗纪公园中难看的动物”,后者则是“美女”的同音反语;“天才”=“天生的蠢才”;“灌水”=网上“发表冗长、空洞的文章”;“公鸡”=“公家的计算机”;“偶像”=“令人作呕的对象”。异形传递往往与原始信息的发音近似。“竹叶”这个模因从“主页”复制;“斑竹”=“版主”、“水饺”=“睡觉”。复制后变为英语、数字的模因,其原始信息也不变:如“拍马屁”复制成“PMP”;网站主页也可以直接从原始模因homepage自我复制为“烘培鸡”,email复制为“伊妹儿”,modem复制为“猫”; “亲亲你”、“气死我了”、“不要生气”分别复制成数字“770”、“7456”、“8147”。

  18. B.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 • 这是一些以同一形式按需要复制成不同内容的模因。民谣流传到今天,其内容有的早已失去现实意义,复制时只保留其形式而换以新的内容,这种以“旧瓶新酒”的方式横向扩散传播的是模因的表现型。例如: • 1)同音异义横向嫁接:这类模因保留原来结构,以同音异义的方式横向嫁接。广告中伪成语传播的不是成语的内容,而是形式:不改变成语的四字词组结构,只对其中的关键词语按需要换成同音异义词:“一明(鸣)惊人”、“有痔(恃)无恐”等。 • 2)同形联想嫁接:形式不变,嫁接于不同场合导致产生不同的联想。如丰胸保健品的商业广告:“做女人挺好”;百货商店挂出的招牌“难以抗拒的诱惑”,都是通过模因的联想嫁接以招徕顾客,为商品宣传。后一个例子与女色无关,实指商品降价、优惠,想引诱大家都去购买罢了。

  19. 3)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 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内容改由另外的词语所取代。例如,电视连续剧《爱你没商量》成功播出后,“x你没商量”成为模因迅速得到复制和传播,在不同的场合出现同构异义的模因变体:“爱你没商量”,“宰你没商量”、“骗你没商量”、“用你没商量”、“网你没商量”、“赚你没商量”、“罚你没商量”、“套你没商量”、“吃你没商量”、“逗你没商量”、“迷你没商量”、“炒你没商量”、“离你没商量”等。一些常见的词语一旦定格为模式便被到处复制、模仿,成为活跃的语言模因。例如“非常”一词的非常搭配就非常流行,有电影叫“非常爱情”,有话剧叫“非常球事”,有电视节目叫“非常男女”、“非常档案”,有报纸专栏叫“非常男人”,有饮料叫“非常可乐” 等等,不一而足。

  20. 3. 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 模因论在我国学界还是一个很新的理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见到高申春等译的《谜米机器》,在网页上读到译本《自私的基因》;此外还有数篇介绍memetics和meme的文章(何自然、何雪林,2003;韩江洪,2004,王斌,2004等)。我国外语界桂诗春教授很早就提醒我们注意研究模因的问题。他给顾嘉祖、陆昇主编的《语言与文化》第二版(2002)作序时也不忘提到模因,指出模因对大脑、语言和文化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下面我们仅就与语言模因相结合的几个方面,谈谈研究模因的意义。

  21. A.模因与翻译 • 关于模因与翻译,Chesterman(1996, 1997)提出了“翻译模因论”,把那些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作为研究对象。 • 他认为,翻译理论的进化(即理论的更迭和演变)本身就是翻译模因的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他认为有些翻译模因由于不能得到普遍接受而消亡;另一些翻译模因则流行一时而最终被新的模因集合所取代;也有一些翻译模因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而在译界得以生存和发展。Chesterman的翻译模因论指出,在翻译模因库中存在大量的翻译模因。一方面,每一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但另一方面它也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

  22. 模因复制的结果不一定是内容前后完全相同,更非形式等同的转移。翻译模因复制可能出现增值或删减的动态过程。根据Chesterman的启发,我们可以认为,翻译模因库里有各种各样的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前者意味着源语与目标语的转化是一种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传播,这里面我们可以区分出等值和等效两种模因复制形式,其中还可以区分出语义等值/等效模因和语用等值/等效模因。至于后者,翻译模因表现为信息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化过程是一种非对等的复制和扩散。这类翻译模因包括意译模因、节译模因、略译模因、译述模因、译评模因等等所谓翻译模因变体。我们设想,结合模因论来研究翻译的等效论和等值论,研究翻译的变体论,这些都会加深我们对翻译模因现象的认识,从而为丰富译学理论作出贡献。模因复制的结果不一定是内容前后完全相同,更非形式等同的转移。翻译模因复制可能出现增值或删减的动态过程。根据Chesterman的启发,我们可以认为,翻译模因库里有各种各样的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前者意味着源语与目标语的转化是一种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传播,这里面我们可以区分出等值和等效两种模因复制形式,其中还可以区分出语义等值/等效模因和语用等值/等效模因。至于后者,翻译模因表现为信息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化过程是一种非对等的复制和扩散。这类翻译模因包括意译模因、节译模因、略译模因、译述模因、译评模因等等所谓翻译模因变体。我们设想,结合模因论来研究翻译的等效论和等值论,研究翻译的变体论,这些都会加深我们对翻译模因现象的认识,从而为丰富译学理论作出贡献。

  23. B.模因与文化 • 模因作为文化的基因,通过模仿将某些思想或主意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语言模因的文化因素指我们无论操本族语还是说外语时都带有我们受到陶冶的文化烙印。中国的文化传统使我们的汉语继承了一些汉文化的特性。例如汉语的成语或歇后语就世代流传至今: • “……倘使我对语用学有权威性见解,又当别论,但我所知不如足下,装样不如藏拙,谅为足下谅解。否则沐冠于市,反为识者所笑。” • “沐冠于市”是成语“沐猴而冠”的变体,喻猕猴戴帽装扮为人,实不像人。这个成语典出史记、汉书,作为深具文化底蕴的语言模因在人们交际中不断引用而得到自我复制,世代流传。

  24. 汉语的模因与当代中、外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模因的传播可以反映当前的通俗文化:某电视剧中一句现实对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就被广泛复制:“懂外语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外语却万万不能”;“老婆(妻子)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老婆(妻子)万万不能”;某电影插曲中的“xx你大胆的往前走”也可以复制为对某人的一种勉励:“我们要向认知科学,包括认知语言学进军……我发现赵艳芳老师已经……走在前面了。赵艳芳老师,您大胆地往前走!”外国电影“修女也疯狂”的模因“xx也疯狂”被复制来泛指社会一些“出格”的热情:老大娘们积极报名参加时装模特训练,报章的标题是:“老大娘们也疯狂”。报道就业人士在机会与金钱两者选择上犹疑不决,报章以中、英语码混用的标题将出自莎剧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复制为:“年底跳槽:跳还是不跳, That is the question”(《广州日报》2004/11/5)。

  25. C.模因与语言教学 • 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过去的一些丢弃的、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主张也许要重新作出评价,甚至要恢复和再次提倡。例如,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规律告诉我们,语言的背诵教学不但不应放弃,而且还应大力提倡。背诵本来就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少儿时熟背的语言材料,不管是汉语的还是英语的,成年后仍能在大脑中复制出来应用于言语交际。今天,当人们过于热衷于分析性、启发性的语言教学方法时,往往会像倒洗澡水同时把盆里的婴儿也倒掉那样,将背诵这个教学手段毫不吝啬地遗弃掉了。再如,从模因论里还可以悟出模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意义。学语言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学会的语言表达手段又需要不断复制出来与别人交流,达到传播的目的。模仿、复制不是百分百的“克隆”,而是模因集合的重组。有一些模因保存着内容,以不同形式传播;另一些模因则根据相同的形式放进不同的内容扩展。

  26. 模因的复制和传递方式也启发我们应如何学习语言:既要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信息,又要学会以相同形式套用不同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语境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思想,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依照英语的地道表达形式来与别人交际交流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模因的复制和传递方式也启发我们应如何学习语言:既要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信息,又要学会以相同形式套用不同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语境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思想,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依照英语的地道表达形式来与别人交际交流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 • 模因论使我们认识到,在语言教学中引入联想教学是启发学生活学活用语言的重要手段。灵格风英语谈两件事物的比较时有一句:I don’t think there’s much to choose between the two, but on the whole I prefer yours.这是比较两件事物优劣的英语表达方式之一,我们要求学生不但将它背下来,积累表达“比较”的各种同义结构;而且要求他们学会联想两个不同事物,复制这个结构来比较两者的内容。如用这个结构比较两篇作文、两件物品、两种建议等等。我们深信,模因研究将给语言教学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27. 5. 结语 • 模因论为语言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在模因的作用下,词语得到复制,创造词语的创意也同样得到复制,从而形成人和语言的互动模式,从中可以窥探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 模因论丰富了言语交际理论,给言语交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有更合理的解释。 • 模因复制和传播的两种方式有助于解释模因自我复制和进化的规律,解释语言现象的产生和消亡。 •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会对社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语言模因的强大须要有相应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来支持,抑制恶意模因的自我复制,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 语言模因源于教育和知识的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语言的交际和交流。研究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将有助于改进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和翻译教学,有助于观察语言自身的表现,发现语言发展和进化的规律,有助于在社会文化的交际和交流中学习语言。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