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绪论.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 组织学发展简史和当代组织学(自学) 组织学技术简介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 。. 一 、 组织学研究 内容 和意义. (一) 组织学研究 内容 组织学 ( histology): 是研究机体 微细结构 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研究 内容 组织( tissue) 细胞( cell) 亚细胞结构 分子水平. 。. 。. 概念. 组织 : 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及细胞 外基 质组成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组织学绪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组织学绪论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 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 • 组织学发展简史和当代组织学(自学) • 组织学技术简介 •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3. 。 一、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 组织学研究内容 •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 研究内容 组织(tissue) 细胞(cell) 亚细胞结构 分子水平

  4. 。 概念 •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 •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器官,每-器官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 系统:由多个器官联合组成,并完成连续的生理活动。 如消化系统。

  5.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基本组织(总论): 器官、系统(各论): 细 胞 →组织 → 器官→ 系统 细胞外基质

  6. (二) 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组织学(histology)是医学课程中一门基础学科。 组织学在医学课程中是与基础和临床各学科都有一定联系。 尤其与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均有密切的联系。 近代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各学科的内容互相渗透、互相推动、紧密相关。

  7. 二、组织学技术简介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 镜下结构称光镜(light microscope LM) 结构; • 放大倍数1000倍; • 分辨率0.2μm; • 组织制成薄片,以利光线通过。

  8. 1.石蜡切片术(paraffin sectioning) 制片过程 (1)取材(1.0cm)固定(甲醛) 酒精脱水(低-高) 透明(二甲苯) 浸蜡包埋 切片(5-10um) 展片; (2)脱蜡(二甲苯)酒精(高-低) 水 苏木精-伊红染色 酒精脱水(低-高) 透明(二甲苯) 封片(树胶)

  9. 苏木精(hematoxylin):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 碱性物质着蓝紫色 。 伊红(eosin):细胞质基质和间质内的胶 原纤维等着红色。 (3)染色(staining): 是用染料使无色组织切片着色,增加对 比度, 便于镜下观察。染色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 能使细胞全部结构同时着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 H.E

  10. 2.特殊染色方法 • 银染:用硝酸银将神经细胞染为黑色。 • 醛品红染色:将弹性纤维染为紫色。 • 甲苯胺蓝:将肥大细胞的分泌颗粒染为紫色。 • 活体染色:取动物组织材料之前活体注射染料,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情况。

  11. 名词: 1、嗜碱性: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碱性染料 (如苏木精)亲合力强,称嗜碱性。 2、嗜酸性: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如伊红)亲 合力强,称嗜酸性。 3、中性: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的。 4、亲银性:银染法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 原而显示,称此为亲银性。 5、嗜银性:有些结构无直接还原作用,需加入还原剂 方能显色,称此为嗜银性。 6、异染性:有些组织成分如结缔组织和软骨基质中的 糖氨多糖,当用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 后呈紫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异染性。

  12. 3.其他制片方法 冰冻切片:组织液氮骤冷,恒冷箱切 片机切片(糖类、脂类、酶、核酸等)。 涂片:将游离的细胞直接涂于切片上。 铺片:将疏松结缔组织或肠系膜等撕 成薄片铺在载玻片上。 磨片:骨和牙等硬组织可磨为薄片。

  13.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electron microscopy) 光镜:分辨率为0.2μm,放大倍数约为1000倍; 电镜:分辨率为0.2nm,比光镜高1000倍,可放大几万倍到几十万倍,因此电镜能观察到细胞的更微细结构。 在光镜与电镜下进行观察,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为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如下:μm(微米)=10-3mm(毫米);nm(纳米)=10-3μm(微米)

  14. 1.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组织须用戍二醛或锇酸固定,树脂包埋,超薄切片(厚50~80nm),再经铅盐等重金属盐染色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被金属所染部位,荧光屏上显得暗,图象较黑,称为电子密度高;反之则称为电子密度低。 被检结构和重金属盐相结合的称正染色;被检结构本身不与重金属盐结合,而其周围染上重金属盐的称负染色。一般染色都是正染色。

  15. 1、透射电镜 :观察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 分辨率0.2nm。 标本制备:1、固定 (戊二醛与锇酸等) 2、包埋(树脂) 3、切片(50-80nm) 4、染色(醋酸铀和柠檬酸铅等重金属) 标本在荧光屏上呈黑白反差的结构影像。 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被重金属浸染呈黑色的结构,称电子密度高;反之,浅染的部分称电子密度

  16. 2.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要观察的组织不需制成切片。 固定后的标本,在其表面喷镀金,在荧光屏上即可显示细胞或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 如细胞表面的突起、微绒毛、纤毛等。

  17. 2、扫描电镜 :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 分辨率5-7nm

  18. 组织化学术(histochemistry) 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在切片上加某种试剂,和组织中的待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最终产物或为有色沉淀物,以光镜观察;或为重金属沉淀,用电镜观察。显示组织切片或细胞内糖类、脂类、酶、核酸等化学成分。

  19. PAS反应: (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 显示多糖和蛋白多糖的常用方法,又称过碘酸一雪夫反应。过碘酸先将糖分子的乙二醇基氧化为乙二醛基,后者继而与Schiff试剂结合,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

  20. 免疫组织化学术 (immunohistochemistry) 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用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细胞内抗原物质的技术。 常用的标记物(1)荧光色素 (2)酶 (3)胶体金

  21. 放射自显影术:通过活细胞对放射性物质的特异性摄入以显示该细胞的功能状态、或该物质在组织和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放射自显影术:通过活细胞对放射性物质的特异性摄入以显示该细胞的功能状态、或该物质在组织和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原位杂交: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 图象分析技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提供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立体的组织和细胞内各种有形成分的数量、体积、表面积等参数。 体视学:根据连续的组织切片,应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得微细结构的立体模型。 细胞培养术:把从机体取得的细胞模拟体内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组织工程:是用细胞培养术在体外模拟构建机体组织或器官的技术。皮肤、软骨、骨、肌腱、骨骼肌、血管、角膜等。

  22.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1、平面与立体 的关系 2、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3、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4、分析比较 5、纵横联系

  23. 思考题 • 名词解释: 组织学 光镜结构 电镜结构 超微结构 H.E染色 嗜酸性 嗜碱性 中性 异染性嗜银性 亲银性 石蜡切片术 透射电镜术 扫描电镜术 组织化学术 免疫组织化学术 原位杂交术 细胞培养术 • 怎样才能学好组织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