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主讲人:袁 琴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1. 扩散现象. 一种物质的粒子 自发的 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1748 年,德国的 Abble Nelkt 首次发现了 “半透膜”,由此人们开始研究了渗透现象。 半透膜 —— 对于液体中 溶剂 与 某些溶质 来说可以透过, 另一些物质 不能透过的薄膜 ,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 人工制造的火棉胶膜、玻璃纸. 2. 渗透现象 用半透膜将溶液与水分开 , 可以看到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

vaugh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讲人:袁 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2.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1.扩散现象 一种物质的粒子自发的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3. 1748年,德国的Abble Nelkt 首次发现了 “半透膜”,由此人们开始研究了渗透现象。 半透膜——对于液体中溶剂与某些溶质 来说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薄膜 ,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4. 细胞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 人工制造的火棉胶膜、玻璃纸

  5. 2.渗透现象 用半透膜将溶液与水分开, 可以看到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 溶剂进入到溶液中(或稀溶液 进入浓溶液)的自发过程, 称 为渗透现象 。

  6. 纯溶剂和溶液 葡萄糖 半透膜 初始 平衡 渗透原因:溶剂分子能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不能 。膜两侧溶剂分子浓度不同

  7. 稀溶液和浓溶液 初始 平衡

  8. 条件: ①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等。 • 方向:溶剂分子从纯溶剂→溶液,或是从稀溶液→浓溶液。 • 结果:缩小膜两侧的浓度差。

  9. 3.渗透压 Π 为阻止纯溶剂向溶液中渗透,达到渗透平衡时,需在溶液液面上施加压力。 定义: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了维持渗透平衡所需要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用符号Π表示。单位Pa或者kPa。

  10. 半透膜把稀溶液和浓溶液分开 为阻止渗透现象发生,需在浓溶液液面施加压力——是两溶液渗透压的差值。

  11. 渗透压 • 是一切溶液固有的特性; • 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动力。 反渗透 在浓溶液一侧增加压力,可使溶质进入稀溶液(或纯溶剂)。 应用: 溶液的浓缩、海水的淡化

  12. 二、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 相同温度T,Π∝c • 相同浓度c,Π∝T 1866年,Van’t Hoff,得出非电解质溶液的Π与T、C之间的关系符合关系式: ΠV=nRT

  13. ΠV = nBRT cB=nB/V ∴Π=cBRT • 其中 cB —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 R — 常数 8.314 kPa·L·K-1·mol-1 • T — 绝对温度(273 + t) • 范特霍夫公式意义: •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分子数或离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性质、种类、大小无关。

  14. 范特霍夫公式适用范围 • 非电解质溶液 • 电解质稀溶液??

  15. 校正系数i: 电解质电离出的粒子个数 例: CaCl2: i= NaCl:i= 强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 icBRT = 3 2

  16. 例:判断以下溶液的渗透方向 0.2 mol · L-1葡萄糖 0.1 mol · L-1NaCl溶液 0.2 mol · L-1果糖 0.1 mol · L-1CaCl2溶液

  17. 例:下列两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水能从左到右渗透的是:例:下列两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水能从左到右渗透的是: A、0.3mol/L葡萄糖 0.3mol/L蔗糖 B、0.15mol/L NaCl 0.3mol/L葡萄糖 C、0.2mol/L HAc 0.2mol/L HCl D、0.1mol/L CaCl2 0.15mol/LNaCl 答案: C

  18. 三.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 医学中的渗透浓度cos 定义:溶液中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渗透浓度cos。 单位: mol/L,mmol/L 医学上常用的单位: 渗量·升-1Osmol/L或 毫渗量·升-1 mOsmol/L

  19. 两种单位间的关系: 渗量.升-1 1 osmol/L=1 mol/L 毫渗量.升-1 1 mosmol/L=1 mmol/L • 渗透浓度意义: 反映了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 体内各种体液的渗透浓度是多少?

  20. 正常人各种渗透活性物质的渗透浓度/mol·L-1

  21. 正常人各种渗透活性物质的渗透浓度/mol·L-1

  22. 解: 葡萄糖:M=180g/mol 50.0 180 例:计算补液用的50.0g/L葡萄糖溶液和9.00g/LNaCl(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 渗透浓度: ×1000= 278(mmol/L) 9.00 NaCl: ×2×1000= 308(mmol/L) 58.5 问: 可否用其他浓度的溶液代替?

  23. (二)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是以血 浆的渗透压力为标准确定的。正常人血浆的 渗透浓度: 303.7 mmol·L-1 ※临床上规定: 等渗溶液: cos 280 ~ 320 mmol·L-1 高渗溶液: cos>320 mmol· L-1 低渗溶液 :cos<280 mmol·L-1

  24. 例 计算补液用50.0 g·L-1葡萄糖溶液和9.00 g·L-1 NaCl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 解 葡萄糖(C6H12O6)的摩尔质量为180 g·mol-1, 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1,

  25.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 生理盐水(0.154mol·L-1或9.0g·L-1的NaCl溶液),渗透浓度为308mOsm·L-1。 • 2.葡萄糖溶液(0.278mol·L-1或50g·L-1), 渗透浓度为 278mOsm·L-1(近似于280mOsm·L-1)。 • 3.碳酸氢钠溶液(0.149mol·L-1或12.5g·L-1), • 渗透浓度为298mOsm·L-1 • 4.乳酸钠溶液(1.9%)

  26. 红细胞在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中的形态:

  27. 输液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临床上大量输液时,须使用等渗溶液. 使用高渗溶液时:少量、缓慢注入。 如:0.513mol/LNaCl溶液;2.78mol/L (500g/L)葡萄糖注射液;50g/L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中有50g/L 的葡萄糖溶液) 换药冲洗伤口时,通常用等渗的生理盐水冲洗; 配制的眼药水也必须与眼粘膜细胞的渗透压力相同。

  28. 三、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735.15kPa) (1)晶体渗透压 由电解质和小分子物质(94.74%)产生的渗透压称晶体渗透压。 (2)胶体渗透压 (40.82KPa) 由大分子物质(5.26%)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29. 晶体渗透压生理功能 胶体渗透压主要生理功能 (细胞膜) A、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的交换和分布以及电解质平衡; 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毛细血管壁) A: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B:保持正常的血容量。

  30. A: 细胞膜 B:毛细血管壁 人体内的半透膜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对离子和小分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 胶体渗透压 水、电解质离子、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

  31. 总结: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32. 总结: 小 大 一、渗透压及渗透方向和条件: = 非电解质: cBRT = 强电解质: icBRT H2O少(浓) H2O多(稀) 渗透浓度大 渗透浓度小

  33. 二、 低渗 等渗 高渗 320mmol/L 280mmol/L 三、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的医学意义 四、作业:本章小结

  34. H2O 练习题 判断渗透方向: 0.1mol/L葡萄糖 0.2mol/L葡萄糖 溶液的渗透压为多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5. 练习题 1、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 的是: A、0.01mol/L CaCl2 B、0.20 mol/L蔗糖溶液 C、生理盐水(0.15 mol/L ) √ D、0.2 mol/L 乳酸钠(C3H5O3Na)

  36. §1.溶液和胶体 例:血红细胞置在下列哪个溶液中,将会引起溶血(细胞破裂)现象( ) D A. 9.0 g/LNaCl B. 90.0 g/L NaCl C. 50.0 g/L葡萄糖  D. 5.0 g/LNaCl E. 100.0 g/L葡萄糖溶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