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世界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 温州中学 陈一平. 本专题教学应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史学理论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后进行。本专题复习建议用两课时时间,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大块:革命和改革的分类、共性原因和基本任务、历史作用、成败原因分析。教师事先将其设置为四个问题,教学围绕问题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专题内容理论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史学理论观点自然溶于其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建议使用讨论法。. 几点说明. 问题一:世界历史上主要有哪些革命和改革?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一、改革的类型

velv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世界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世界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 温州中学 陈一平

  2. 本专题教学应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史学理论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后进行。本专题复习建议用两课时时间,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本专题教学应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史学理论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后进行。本专题复习建议用两课时时间,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大块:革命和改革的分类、共性原因和基本任务、历史作用、成败原因分析。教师事先将其设置为四个问题,教学围绕问题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专题内容理论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史学理论观点自然溶于其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建议使用讨论法。 几点说明

  3. 问题一:世界历史上主要有哪些革命和改革?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几种类型?问题一:世界历史上主要有哪些革命和改革?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 一、改革的类型 1、奴隶主阶级改革:管仲改革。 2、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 3、资产阶级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中国1898年戊戌变法,美国1933年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改革。 4、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联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南斯拉夫改革,波兰哥穆尔卡的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布拉格之春,中国的改革开放。

  4. 二、革命的主要类型 1、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英国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法国1789-1794年大革命,欧洲1848年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905年革命和二月革命,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中国辛亥革命和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三大改造。 3、反对异族压迫的民族革命:美国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和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

  5. 高考题目欣赏 1、(94年)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五反” B、农业合作化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98年)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3、(97年)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 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义务 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6. 课堂练习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D、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2、最能表明十月革命性质的是 A、实行国内各民族权利平等 B、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C、接管铁路、银行和大企业 D、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 3、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沙皇专制的政权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权力 D、工农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7. 问题二:革命和改革的根源在哪里?其根本任务是什么?问题二:革命和改革的根源在哪里?其根本任务是什么? • 一、革命和改革的根源 革命和改革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关系就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需变革。但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改革和革命就是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两种基本途径。

  8. 阅读下列材料,请运用有关知识阐述你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请运用有关知识阐述你的理解。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9. 二、革命和改革的任务 由上述分析可知:革命或者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变革或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体而言,由于每次改革和革命的具体历史背景不一样,各自又有一些特殊的任务。如: 1、同样属于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中国古代改革又可分为被迫进行(挽救危机)型和主动求强型。 2、同样是资产阶级革命任务也有以下区别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即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革命)侧重于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侧重于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或分享)政权,从而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各种障碍。

  10. 高考题目欣赏 •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

  11. 参考答案: •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俄国的农奴制度、德意志和意大利政治分裂的局面仍然是严重的障碍。因此,导致了俄国废除农奴制度、意大利统一、德意志统一等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这表明,那时历史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障碍,而不是铲除资本主义本身。恩格斯的结论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是正确的。 • 恩格斯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观察和分析了历史的演进。 • 恩格斯修改原先的结论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也说明恩格斯坚持以实事求是、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说。

  12. 问题三:改革和革命在历史上究竟起了些什么作用?问题三:改革和革命在历史上究竟起了些什么作用? • 一、导致社会形态变更(即改变社会性质):成功的革命一般会改变社会性质。有些成功的改革也会导致这种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 二、清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部分内容,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欧各国的社会改革和日本的民主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 总之,成功的革命或改革都能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因而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外,由于改革是由原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推行,以王朝中兴和富国强兵为目的,在除旧布新的彻底性上大受影响,会留下大量的旧制度残余。

  13. 高考题目欣赏 1、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2、(96高考)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加强经济掠夺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99高考)本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A、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14. 高考题目欣赏(03年上海) • 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 问题: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共6分)

  15. 问题:(2000全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参考答案: (1)俄日体制:俄国为沙皇专制,日本为天皇制。 (2)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为专制主义体制。  (3)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俄国过渡道路是1861年改革,日本过渡道路是明治维新,两者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

  16. 问题四:影响革命或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试结合具体史实分析之。问题四:影响革命或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试结合具体史实分析之。 •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 2、革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改革派有没有掌握政权或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保守势力是否有强大的势力。 • 3、用人是否得当。 • 4、措施是否全面有效。 • 5、改革者的意志是否坚定。 • 6、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17. 课堂练习 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没有及时进军凡尔赛 B、没有着手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3、恩格斯说:“如果政治权力的行动违反了经济的发展,在大多数的场合,政治权力总要为经济的发展所击败。”结合中外历史上的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恩格斯这一论断的认识。

  18. 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19. The End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人电话:6000640373、86786126

  2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以下两种类型。根据经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理解的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以下两种类型。根据经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理解的问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种类型:资产阶级领导的和无产阶级领导的。前者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等。后者如俄国的1905年革命和二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如何解决?一要说清楚反封建为主(中国等还要反帝)的革命就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管是谁领导的。二要用适当的练习加以强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