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第五章 水田种植机械

第五章 水田种植机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 第三节 水稻拔秧机 第四节 机动水稻插秧机 第五节 水稻钵苗抛秧、摆栽机.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 一、概 述 二、种子处理设备 三、床土准备设备 四、播种设备 五、出芽室设备 六、绿化与炼苗设备 七、总体设计. 一、概 述. 1 .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特点. 2 .主要育秧方法 有土育秧、薄土育秧和无土育秧. 3 .典型育秧方式的艺流程. 典型育秧方式工艺流程图 a 常规畦面撤播 b 筐育苗 c 盘式无土育秧.

verd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水田种植机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水田种植机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 第三节 水稻拔秧机 第四节 机动水稻插秧机 第五节 水稻钵苗抛秧、摆栽机

  2. 第一节 概 述

  3. 第二节 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 • 一、概 述 • 二、种子处理设备 • 三、床土准备设备 • 四、播种设备 • 五、出芽室设备 • 六、绿化与炼苗设备 • 七、总体设计

  4. 一、概 述 • 1.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特点 2.主要育秧方法 有土育秧、薄土育秧和无土育秧 3.典型育秧方式的艺流程 典型育秧方式工艺流程图 a 常规畦面撤播 b 筐育苗 c 盘式无土育秧

  5. 1.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特点 • (1)工厂育成的秧抗逆力较强,发育茁壮、生长迅速,产量较高。 • (2)省种、省水、省秧田。 • (3)减轻劳动强度,节省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 (4)工厂育秧突破了水稻移栽机械化的育秧薄弱环节。

  6. 二、种子处理设备 • 种子处理的农业技术要求 • 种子处理工艺流程及配套设备

  7. 种子处理的农业技术要求 • 工厂化育秧,对种子必须满足如下要求: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品种纯、无异种和没有病虫害等 。 • 农业技术对机械播种所提出的要求是:籽粒上带芒及小枝梗应全部去除干净,并应进行浮选除去杂质,在机械作业过程中机械损伤小,破损少,保证发芽率,同时机具必须有较高的生产率。

  8. 种子处理工艺流程及配套设备 • 种子处理过程一般可分种子准备、晒种、除芒、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六个工序。 • 配套的主要设备有:种子除芒机、精选机、催芽器等 。

  9. 1.种子除芒机 目前脱芒机有摩擦式与打击式两种类型 脱芒机 脱芒左,右螺杆 1-机体 2-螺旋轴 3-电器控制器 4-种子箱 5-电器箱 6-微电机 7-机架 CM-200除芒机 1-箱体 2-外壳 3-叶片 4-传动 5-出粮口

  10. 2.种子精选机 • 设备主要有初选机、往复振动式精选机、比重精选机以及中间输送装置 输送 输送 输送 初选 风筛选 比重选 装袋 出芒 种子烘干 种子加工工艺流程图

  11. 3.浸种催芽设备 • 催芽方式 喷淋循环法 对流循环法 摊凉法     图 CY2催芽器结构示意图 1-锓种池 2-种子袋 3-进水管 4-出水管 5-混气阀 6-泵 7-加热器 8-电动机 9-传感器 10-控测温仪

  12. 三、床土准备设备 • (一)床土的农业技术要求 • (二)床土准备设备

  13. (一)床土的农业技术要求 • 1.土壤的采集要用肥沃、不粘不沙、偏酸性、少草籽以及通透性良好的制备土壤。 • 2.为了避免土壤中杂菌引起秧苗的病害,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 3.营养土的酸度要求PH值为4.5-5.5,否则,会影响稻苗的发育,为此,对所配制的土壤应进行调酸处理。 • 4.加肥,按氮、磷、钾1:1:1的比例,往土壤中加肥,加肥量主要根据土壤状况和所需苗的大小来调整。

  14. (二)床土准备设备 3.床土输送机 1.碎土筛土机 1-发动机架 2-滑土板 3-碎土滚筒皮带轮 4-料斗 5-方孔筛 6-大土块出口 2.土壤肥料拌合机 1-装料斗 2-搅拌滚筒 3-电动机 4-传动箱

  15. 四、播种设备 • (一)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 • 1.播种的农艺技术要求 • 2.对播种机具的要求

  16. 1.播种的农艺技术要求 • (1)床土铺土的厚度,根据作物秧苗期所需及插秧机要求应为2cm;薄土育秧一般1cm; • (2)床土铺土不应成为波浪形,应平整一致,有利于提高播种均匀度及喷水的均匀性; • (3)喷水后的床土,应使土壤含水率达到饱和,表面无积水,下面湿透; • (4)覆土厚度,以盖没稻种为宜。一般为5-7mm。不允许稻种裸露,影响种子生长。

  17. 2.对播种机具的要求 • (1)要求性能良好,操作方便,工效高,轻便、耐用,维修方便,零部件便于标准化; • (2)对各种品种都能适用; • (3)在播种作业时,对种子的机械损伤量尽量小。

  18. (二)播种机的主要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3.播种、覆土联合播种机 1.拉板式型孔播种机 2.滑道移动式播种机 (1)排种部分 (2)排土部分 1-机架 2-拉板 3-型孔板 4-愚秧盘 5-托盘板

  19. 五、出芽室设备 • 由保温、控温、加湿(喷水)、秧盘架等机具组成

  20. 六、绿化与炼苗设备 • 绿化和炼苗设备主要是指 a塑料大棚 b 绿化台车 塑料大棚由钢管骨架、塑料薄膜、防风网、加固绑带及各种联接线组成。

  21. 七、总体设计

  22. 第三节 水稻拔秧机 • 一、机械拔秧的农业技术要求 • 二、拔秧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23. 一、机械拔秧的农业技术要求 • (1)起拔后的秧苗应当堆集整齐,根差一般不超过2cm,根系不纠缠,带泥量少。 • (2)伤、断秧率要接近或低于人工起拔的指标。根据测定,人工起拔的伤、断秧率约为1.8-4.9%,因此机拔的伤、断秧率(按株数计)早稻应小于5%,晚稻应小于3%。秧苗的伤、断秧率主要与季节、品种、苗期管理、秧龄和苗床的物理机械性质等因素有关。 • (3)起拔干净,漏拔率不大于1%。 • (4)起拔过程中的掉秧率不大于0.5%。 • (5)有集堆功能的拔秧机,在集堆过程中可能出现秧苗倒放,但倒放率应不大于1%。

  24. 二、拔秧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 夹拔式播秧机  用起拔秧夹夹持秧苗的茎基部向上提拔,使秧根在断裂过程中和土壤分离,并附带一部分与根粘结的土壤 • 挖拔式播秧机 亦称根部起秧,它是用伸入表土的挑挖部件破坏秧根和苗床的结合关系,将秧苗自根部挑起。

  25. (一)夹拔式拔秧机 • 1.小钳夹式拔秧机 小钳夹式拔秧机的起拔部件由很多个小钳夹组成的秧夹拔秧排,在起拔时,夹排上的每个小钳夹仅夹持几株秧苗,然后成排拔起。 链轨式小钳式播秧机

  26. 2.大钳夹拔秧机  起拔部件为单个宽幅秧夹,起拔时由单夹成排拔起,由于它与小钳夹不同,秧夹是横向开口,必须加设秧苗喂入机构,使秧夹张开后顺利地从秧苗鞘部插入,并夹持秧苗将其拔起(图)

  27. (二)挖拔式拔秧机 1.滚梳式起(拔)秧机 滚梳式起秧机是利用一个滚梳部件挖起秧,其特点是滚梳部件不接触秧苗的鞘叶等地上部分,因此除挖断秧根外不伤秧苗,而且结构简单、工效高,虽然带泥量 2.滚挑式起秧机 滚挑式起秧机也具有结构简单、工效高、断伤秧少的特点,且能自集秧苗。其工作原理是运用挑齿,自根部将秧苗向上挑起。它适用于土壤不太粘重的壮秧。该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带泥量多和集秧紊乱。

  28. (三)回转滚梳集束式拔秧机 • 回转滚梳集束式拔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回转小拔头。它由起秧滚梳轴,夹送皮带及集束部分等组成。其特点是挖拔结合,先运用滚梳松根,皮带夹拔送秧,再由集束器收集成束。由于拔头回转工作,拔送、集束和释放秧苗在一周内交替进行,因此比小钳夹具有较高的工效,而且拔断率低。 • 由于拔秧机结构复杂,效率也不是很高,加上秧地一般并不集中,故实际生产中尚少应用。尤其是工厂化育秧不断发展,今后趋向于育秧与插秧配套,还有不少稻田采用直播,故可能不再发展拔秧机械。

  29. 第四节 机动水稻插秧机 • 一、机动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要求 • 二、机动水稻插秧机的类型

  30. 一、机动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要求 • 1.保证每穴苗数达到农业技术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插秧时苗数应均匀。 • 2.符合插植规格,行距应符合4(仅用于宽窄行平均行距)、5、6、7、8、9寸等系列。穴距应符合3、4、5寸规格,并应可调节。插深可以调节,最大插深为70毫米。 • 3.作业质量指标,在适合插秧机工作条件的情况下,均匀度合格率应在70%以上,漏插率在2%以下,勾伤秧率在1.5%以下。 • 4.适应泥脚深度,插秧机在泥脚深度小于400毫米时应能正常工作。 • 5.工效,插秧频率应适当。行距为4、5、6寸的插秧机,最大插秧频率为150次/分;行距为7、8、9寸的插秧机,最大插秧频率为170次/分。 • 一台三人操作的机动插秧机,其纯工作效率不应低于2亩/小时。 • 6.田间转移速度和运输速度,田间转移速度为2-5公里/小时;陆地运输速度为7-10公里/小时。

  31. 二、机动水稻插秧机的类型 • 按栽插秧苗类别分 拔取苗插秧机  带土苗插秧机  兼用型插秧机(可插拔取苗及带土苗) • 按驾驶操作方式分   乘座式机动插秧机   手扶式机动插秧机 • 按分插秧原理分   滚动直插式机动插秧机   往复直插式机动插秧机

  32. 三、机动水稻插秧机的构造 • 机动水稻插秧机由动力行走部分和插秧工作部分组成。 • 插秧工作部分的构造因分插秧原理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包括分插机构、移箱机构、送秧机构等工作机构(如下图)。

  33. 四、水稻插秧机的分插机构 • (一)秧爪和分离针的构造和尺寸 • (二)分秧和插秧原理 • (三)分插机构的结构和主要参数

  34. (一)秧爪和分离针的构造和尺寸 • 梳式秧爪应用最为普遍 • 秧爪已经标准化 • 大秧爪的取秧面积较大,一般在秧苗较粗壮而又要求每穴苗数较多时采用。小秧爪的取秧面积较小,在秧苗较细嫩且要求每穴苗数较少时采用。同一插秧机应配备两种秧爪,按需要换用。秧爪与秧门的侧向间隙应合适,要求为3-4毫米。因此,当安装大秧爪时,应配装宽度为22毫米的大秧门,而当换用小秧爪时,应配装宽度为18毫米的小秧门。 • 秧爪用ZG45铸钢精铸,爪部20毫米范围要求热外理,硬度应为HRC35-40。

  35. (二)分秧和插秧原理 • 1.纵分滚动直插 • 2.曲柄连杆式分插机构

  36. 1.纵分滚动直插 • 秧爪排在A点处与转臂OA铰接(如图),在随OA回转的同时受滑道或其他机构控制,使秧爪尖按一定的轨迹运动。

  37. 2.纵分往复直插 • 秧爪排由摇臂OA带动作往复摆动。同时,秧爪受机构控制,按一定的轨迹运动。

  38. (三)分插机构的结构和主要参数 • 1.转臂滑道式分插机构 • 2.曲柄连杆式分插机构

  39. 1.转臂滑道式分插机构 • 其分插轮由分插轮轴、转臂、秧爪排组成。各转动副均装有滚珠轴承并设黄油嘴压注润滑脂润滑。主滑道为整体冲压制成,副滑道与主滑道为焊合。取秧滑道用螺栓装于主滑道上,并配备有几种不同规格的附件,可按不同的取秧高度要求换装。

  40. 转臂滑道机构的主要参数 • (1)秧爪排数ZP 应用值:ZP=2-4 • (2)分插轮直径D • (3)秧爪长度LZ • (4)分插轮轴的安装高度H • (6)秧爪的失控角αS

  41. 2.曲柄连杆式分插机构 • 曲柄连杆式分插机构由曲柄、栽植臂、分离针、推秧器、摆杆等组成,见图。

  42. 曲柄连杆式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见图。曲柄OA按ω所示方向等速回转,带动连杆(即栽植臂)AB运动,连杆上D点即为分离针尖端,作出一定的运动轨迹。CB杆可以是摇杆,也可以是摆杆,但机构得出的轨迹形状是不同的。轨迹上端为分取秧段,下端为插秧段。轨迹插秧段和回程段是分开的。

  43. 五、水稻插秧机的送秧机构 • (一)送秧机构 • (二)移箱器 • (三)工作机构的动作配合 • (四)行走传动箱 • (五)牵引架 • (六)过埂器

  44. 七、机动插秧机的使用调整 • (一)机动插秧机的调整 • (二)机动插秧机的使用

  45. (一)机动插秧机的调整 • ①保持工作部件的正常技术状态; • ②针对秧苗情况和插秧要求改变工作部件的相应状态,以保证插秧质量; • ③检查和修正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配合尺寸,以保证机器使用可靠。

  46. (二)机动插秧机的使用 • 1.装秧技术要求 • 2.驾驶技术要求

  47. 第五节 水稻钵苗抛秧、摆栽机 • 一、水稻钵苗种植的特点 • 二、抛秧、摆栽机的种类、构造及工作原理

  48. 一、水稻钵苗种植的特点 • 移植时还必须将其分成小块,易伤根,缓苗期长。 • 近年来已采用塑料薄板压成蜂窝型锥孔穴,在每一穴孔中播种育苗,使每穴秧苗独立生长,根部只能在穴孔内盘结,互不串根,移植中无断根、伤苗现象,移植时无缓苗期,分蘖早,有效分蘖量大,成熟期早产量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