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技术

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技术.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 教授. 主 要 内 容. 一、发展竹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捷径 二、毛竹年龄识别 三、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技术. 一、发展竹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捷径( 1 ). 竹林高产潜力 1 、 浙江省余桃市洪山乡 13 户农民开展 丰产培育 试验:每亩立竹量 210 株,年龄结构 1 - 6 年生,年平均亩产鲜笋 3847kg ,其中冬笋 146kg 、春笋 3340kg 、鞭笋 361kg ,竹材 997kg ( 9 寸毛竹 47 根);平均每亩收入 6878 元 , 投入产出比 1:20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技术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 教授

  2. 主 要 内 容 一、发展竹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捷径 二、毛竹年龄识别 三、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技术

  3. 一、发展竹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捷径(1) 竹林高产潜力 1、浙江省余桃市洪山乡13户农民开展 丰产培育试验:每亩立竹量210株,年龄结构1-6年生,年平均亩产鲜笋3847kg,其中冬笋146kg、春笋3340kg、鞭笋361kg ,竹材997kg(9寸毛竹47根);平均每亩收入6878元,投入产出比1:20。

  4. 一、发展竹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捷径(2) 2、江苏宜兴毛竹立竹600株/亩。 3、日本毛竹立竹1200株/亩。

  5. 一、发展竹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捷径(3) 4、建瓯毛竹立竹1420株/亩,笋426株/亩。

  6. 一、发展竹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捷径(4) 5、浙江省临安市三口乡雷竹状元-鲍子潮,经营面积0.42亩,1992年产笋1611.75kg ,合837.5kg/亩,单价32元/kg,产值14861.5元,合35384.52元/亩,提早出笋56天。

  7. 二、毛竹年龄识别(1) 竹林为异龄林,由老壮幼竹等构成竹林,高产竹林必须将竹林调整成合理的年龄结构。 识别毛竹年龄的方法有: 皮色法 龄痕法 号竹法

  8. 二、毛竹年龄识别(2) 1、皮色法: 观察竹秆皮色法一度 (1年生) 毛竹竹秆粉绿色,节间具粉质毛,摸触有毛感,箨环上有褐色“睫毛”,箨环下有一圈白粉环,竹秆基部有较完整的竹箨。 褐色“睫毛” 竹秆粉绿色、具粉质毛 较完整的竹箨 白粉环

  9. 二度(2~3年生) 二、毛竹年龄识别(3) 竹秆绿色,箨环上“睫毛”已脱落或稀疏,箨环下白粉环有黑点,节间触摸已无毛感,竹秆基部有箨但已腐烂。

  10. 二、毛竹年龄识别(4) 三度(4~5年生) 秆黄绿色,节间表面有一薄蜡质层,箨环下的白粉环已有黑斑,秆基部笋箨已全部腐烂。

  11. 二、毛竹年龄识别(5) 四度(6~7年生) 秆黄绿色,节间蜡质层更厚,呈灰色,手触摸有滑感,箨环下白粉环大多为黑斑占据,呈灰黑色。

  12. 二、毛竹年龄识别(6) 五度(8~9年生) 秆绿黄、古铜色,甚至有的深黄色,节间蜡质层不均匀脱落,箨环下白粉环已基本上为黑色。

  13. 二、毛竹年龄识别(7) 2、龄痕法(2) 由于新竹形成后第二年就换叶,以后每隔两年换叶一次,每换叶一次为一度。毛竹换叶使末端小枝枯死脱落,每脱落一次,留下一个龄痕。 老叶脱落后,在龄痕下的侧芽又长一小枝,一般小枝着叶3-5片。隔两年,末端带叶小枝又脱落,再留一个龄痕。龄痕下的侧芽又长一新枝,以此类推,计算年龄时看有几个龄痕就知道是几度竹。

  14. 二、毛竹年龄识别(8) 3、号竹法 竹产区竹农在集约经营毛竹林时,用蜡笔、油漆或特制的油墨在新竹秆上标出新竹年份。这样即可正确地确定每株竹子的年龄,准确统计新竹产量,也有利于集约经营管理和合理采伐利用。

  15.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1) 1.护笋养竹,合理利用竹笋 合理立竹度(密度) 笋用竹林:140株/亩 笋竹两用林:180-210株/亩 材用竹林:280-350株/亩 合理利用竹笋,不砍青,留盛期笋,一般在清明前后10天内留足各类竹林所需母竹,丰产竹林一般在6月份不允许砍青。留笋对象必须是壮笋(9-10cm成竹),并考虑均匀度。

  16. 2 林地垦复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2) 每3-5年深翻一次,深20cm左右,时间选6月或10-11月均可,采用全翻或带翻以坡度大小而定,不深翻的年份除草松土2次,时间为6月或10-11月。

  17.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3) 3 合理施肥 最好施有机肥每亩20-30担,结合抚育施肥。施化肥要求N、P、K配比为5:1:2或5:2:3,每亩施尿素15-20kg,过磷酸钙10-15 kg;也可施复合肥每亩25-50kg。采用开沟、挖穴、竹蔸施肥,施肥时间2月、6月、 10月均可,施肥后要用土覆盖。

  18.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4) 4 林分组成 按丰产林要求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和混交 比例。 (1)混交树种:杨梅、桃叶石楠、光叶石楠、 枫香、桤木、红豆杉、拟赤杨、山槐、南岭黄檀、 红豆树、杉木、马尾松、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树种。 (2)混交比例为按树冠投影20-30%。 将壳斗科树种以及其他不适宜与毛竹混交的树种伐除。

  19.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5) 均年(花年)竹林具有较高的产量基础, 比经营大小年竹林平均增产30-50%。 小年的前一年9-11月进行深翻施肥, 小年的3-5月份尽量留母竹。 5 培养均年竹林

  20.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6) 6 调整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竹鞭年龄: 幼壮龄竹鞭占80%以上 竹鞭分布深度:10-30cm深 鞭段长度:大多数鞭段长1-2m左右,不得短于50cm 竹鞭网络宽松,生长正常,不扭鞭,奇形鞭 鞭根系统15个/亩 措施: 通过深翻、断鞭、施肥,挖产笋带,挖竹蔸、老鞭 等,使竹林地下结构变成合理结构要求。

  21.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7) 7 合理采伐、挖笋 • 保持竹林有Ⅰ-Ⅳ度竹 (1-7年生) • 各度竹比例:1:2:2:1或 2:3.2:3.2:1.6 • 只能采伐达到采伐年龄的竹子,在秋冬季竹林进入休眠期采伐,要提倡齐地采伐,伐后竹蔸打洞。 • 挖冬笋应回表土,不伤鞭,挖春笋应挖早、末期笋及盛期中留养以外的笋,挖后回土,不伤鞭。

  22.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8) 8 钩稍、挖竹蔸老竹鞭 • 钩稍不仅可以起到防雪压,而且可以增加林内光照,可增加出笋量。 • 用钩稍砍去竹冠稍部1/3 • 当新竹下部长出3-5个轮盘枝时,用力猛摇新竹,顶部断稍部分即为稍部1/3 • 丰产竹林应挖竹蔸和老竹鞭。

  23.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9) • 病虫害防治 • 黄脊竹蝗 • 刚竹毒蛾 • 竹笋象 • 毛竹枯梢病 黄 脊 竹 蝗

  24. 黄脊竹蝗 防治方法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10) • 人工挖卵 • 人尿药剂防治诱杀:用新鲜的人尿50kg,加入50%可溶性敌百虫0.05-0.10kg配置成人尿药剂 • 药剂防治:跳蝻上竹,未产卵前用敌百虫或溴氰菊酯等喷洒、毒杀 • 保护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红头芫箐

  25. 刚竹毒蛾 防治方法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11) • 保护利用天敌 • 使用白僵菌粉孢每亩2个 • 成虫羽化期利用成虫趋光性,点灯诱杀 • 用80%敌敌畏或20%杀灭菊酯100倍液超低容量喷洒竹秆及竹头

  26.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12) 劈山松土 人工捕捉及护笋 用90%敌百虫500倍或50%敌敌畏1000倍或马拉松1200倍液,在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再隔一周一次,连续2-3次 竹笋象防治方法

  27. 毛竹枯梢病 防治方法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13) • 清除竹林内病株、病梢、病枝、该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病竹上的子实体,故在其子实体座生之前砍除病株,钩去枯梢枯枝,消灭初侵染来源是防治病害有效的措施。

  28. 三、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14) 10 适时灌溉 • 春季出笋前(4月)要浇足催笋水 • 5、6月要浇拔节水,夏季雨水充沛可不浇或少浇 • 秋季(11月、12月)上旬浇孕笋水 • 冬季过于干旱的可适当喷水。

  2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