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东莞一日游旅行计划介绍

参观松山湖产业园. 东莞一日游旅行计划介绍. 第一小组:组长钱某 组员:杨某 主要负责:交通工具的统筹计划 组员:李某 主要负责:旅游景点的信息收集 组员:张某 主要负责:旅游路线的确定,餐厅以及购物场所的信息收集 组员:钱某 主要负责:统筹旅游计划,整理和完善旅游路线的介绍等. 旅行计划用时一天,计划资金为每人 300 元. 旅行路线说明.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东莞一日游旅行计划介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参观松山湖产业园 东莞一日游旅行计划介绍

  2. 第一小组:组长钱某 组员:杨某 主要负责:交通工具的统筹计划 组员:李某 主要负责:旅游景点的信息收集 组员:张某 主要负责:旅游路线的确定,餐厅以及购物场所的信息收集 组员:钱某 主要负责:统筹旅游计划,整理和完善旅游路线的介绍等 旅行计划用时一天,计划资金为每人300元

  3. 旅行路线说明 • 7:00东莞宾馆吃早餐--7:50从莞城出发—8:30到达松山湖—8:40参观生产力大厦—9:30参观图书馆—10:30参观学术交流中心—11:30参观行政办公厅小区—12:30松山湖酒店就餐并作休息—2:00参观文化长廊—3:00参观商务办公区—4:00参观锦绣山河商住区—5:00北部科技产业园—6:00东莞理工学院—6:50返回莞城在粥城晚饭

  4. 相关说明: 计划用时:一天 计划费用:约300元每人 (4人以上成团,包路费,三餐费用) 使用的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公共汽车, 但是速度慢,建议使用出租汽车 松山湖是东莞市的一个重点的科技园区, 以松山湖作为旅游点参观其目的在于了解 东莞科技经济发展的前景,参观的内容主要 是科技园区内的一些重点的部门例如生产 力大厦、图书馆、北部科技园,同时也会参 观一下高等教育方面的设施如东莞理工学院 作为一个科技园,除了提供工作与教育方面 的设施外还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就是生 活设施,所以参观的内容也有科技园区内的 锦绣山河商住区。

  5. 旅游景点具体介绍   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东莞实施“一网两区三张牌”、打造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  在未来东莞市格局中,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将与莞城、同沙构成“三位一体”的主城区发展轴,形成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的东莞城市核心区,为东莞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广阔空间。松山湖是东莞未来的经济、科技中心。  在未来东莞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松山湖将成为:  ● 东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松山湖将成为东莞今后进一步整和国内外优势资本、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更好地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新载体。  ● 东莞产业机构升级的龙头。松山湖将在继续做大做强IT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光电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 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松山湖将以科研产业、教育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服务业以及金融、物流、会展、旅游等产业支援服务业。

  6. 珠三角东部城市群及高科技产业分布图

  7. 【总体规划】  强调有效利用土地,保持 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 造以生态化人居环境为特征, 适宜和有效支持产业园区综合 发展的城市环境。内核式圈层 结构:内圈层是生态核心区, 中圈层是生活活动区,外圈层 是生产活动区。

  8. 【中心区规划】  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心区规划】  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 推崇匠心于自然,倾情于山 水,致力于空间,山、水、 园融为一体的城市理念,塑 造“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城市 形象。

  9. 【生产力大厦】  生产力大厦位于松山湖中心区中心地块,主要景观大道礼宾大道的东南侧。大厦总用地面积约56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 建筑总高度约24米,长达240米,预计2003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生产力大厦致力于培育和发展园区内的产业支援服务业,将吸引一批专利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风险投资机构、管理咨询机构、产品创新设计中心、企业策划和营销服务机构以及各类型的培训中心入驻。生产力大厦充分考虑了内部空间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和机构使用。内设商务中心和数字化的办公平台,并提供多种规格的办公室空间,可为近百家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机构提供便利的、现代化的、环境优美的经营、研发和交流场所。

  10. 【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松山湖生产力促进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预计2003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是一个以高标准设计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建筑空间开放、流动。图书门类齐全,分类详备,并设有电子信息系统,资料的检索、借阅和管理极为方便,使读者可以轻松畅游知识海洋、连通信息世界。图书馆还设有灵活的办公空间,将成为网络服务机构、数据中心、软件研发企业和IT服务企业的理想工作场所。作为生产力促进基地三大建筑队功能单位之一的图书馆与其他两个功能建筑一起,集中着整个基地对外、对内的办公、技术资料库和学术交流的功能。

  11. 【学术交流中心】  学术交流中心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7492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4平方米,造型雅致,集多功能的展示、报告、办公、培训为一体,预计2003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办公教学区、学术交流区以及由展厅、花园、咖啡厅等组成的开放空间。学术交流中心遵循星级会所式的服务标准,提供种类会议场所,可以承办国内、国际大型的学术交流活动。灵活设置的办公教学区,体现了对科技和人才的充分尊重,将是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教育培训机构的理想场所。

  12. 【文化长廊】  东莞松山湖“文化长廊”位于松山湖中心区,依托松山湖中心区,依托城市生态公园、大型居住区和科研、商务办公区,沿城市展示性通道--礼宾大道,呈南北向线形布局。文化长廊北端连接城市背景山体公园,南端指向湖滨的松山湖广场,是表现新城与水天一色的核心地区。文化长廊总用地面积10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预计2004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区域内,剧院、音乐厅、影城和艺术博物馆四大建筑,围绕幽静的生态谷地组成了有机的建筑群体。建筑功能、空间互相交融,人工与自然积极互动,使这一地区成为新城最富有魅力的公共活动区。剧院规模为800座,以精致、前沿的剧目演出为主,剧场掩映于古荔枝和湿地之间。音乐厅为1000座,对要求高品质的室内乐和交响乐有杰出的表现效果。音乐厅还设置有专业培训和多功能厅,为新城和爱好音乐的人士提供活动基地。影城是整个文化长廊的公共核心,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影城包括两个80座的影城精品厅,一个150座的放映厅,三个40座的小放映厅和一个200座的多功能厅。同时,利用影城灵活的空间设计,【文化长廊】  东莞松山湖“文化长廊”位于松山湖中心区,依托松山湖中心区,依托城市生态公园、大型居住区和科研、商务办公区,沿城市展示性通道--礼宾大道,呈南北向线形布局。文化长廊北端连接城市背景山体公园,南端指向湖滨的松山湖广场,是表现新城与水天一色的核心地区。文化长廊总用地面积10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预计2004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区域内,剧院、音乐厅、影城和艺术博物馆四大建筑,围绕幽静的生态谷地组成了有机的建筑群体。建筑功能、空间互相交融,人工与自然积极互动,使这一地区成为新城最富有魅力的公共活动区。剧院规模为800座,以精致、前沿的剧目演出为主,剧场掩映于古荔枝和湿地之间。音乐厅为1000座,对要求高品质的室内乐和交响乐有杰出的表现效果。音乐厅还设置有专业培训和多功能厅,为新城和爱好音乐的人士提供活动基地。影城是整个文化长廊的公共核心,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影城包括两个80座的影城精品厅,一个150座的放映厅,三个40座的小放映厅和一个200座的多功能厅。同时,利用影城灵活的空间设计, 配置主题游乐设施、商场、精品店、餐 饮、服务等公共设施,营造欢愉、热情 的美好城市生活氛围。艺术博物馆位于 文化长廊最北端,面积8000平方米,与 山体和湿地穿插设计,构造开放、平和 的艺术欣赏环境。博物馆立足于本地文 化、本地资源,展示松山湖新城的历史 脉络和建设过程,展示东莞地方的工业 设计、产品设计,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同 步的当代展示场所。四大建筑以生态山 谷为内的部空间,在礼宾大道一侧联络 构文明主题步行道,建筑环境与人工环 境有序融合,使文化长廊成为未来新城 文化活动和对外交往的形象空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