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酸碱平衡的概念: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 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 PH 值恒 定,称为酸碱平衡。.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 一、酸碱与 pH 值 二、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1 、碳酸 2 、固定酸 三、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的食物(蔬菜和瓜果), 主要是钠盐和钾盐。.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主要依靠血液缓冲作用、肺呼吸作用和肾脏 的排泄和重吸收作用来调节。 一、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弱酸 及其 弱酸强碱盐 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液体称为缓冲体系。

ve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酸碱平衡的概念: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 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PH值恒 定,称为酸碱平衡。

  2.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 一、酸碱与pH值 二、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1、碳酸 2、固定酸 三、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的食物(蔬菜和瓜果), 主要是钠盐和钾盐。

  3.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主要依靠血液缓冲作用、肺呼吸作用和肾脏 的排泄和重吸收作用来调节。 一、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弱酸及其弱酸强碱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液体称为缓冲体系。 缓冲体系缓冲酸碱,维持pH值相对恒定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4. 二、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 1、血浆缓冲体系 NaHCO3/ H2CO3、 Na2HPO4/ NaH2PO4 碱储备: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血浆中的碱储备。

  5. 2、红细胞缓冲体系 KHCO3/ H2CO3、 K2HPO4/ KH2PO4、 KHb/ HHb等等。 其中血红蛋白缓冲体系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它 对碳酸发挥巨大缓冲作用(换气)。 3、血液缓冲体系的相对作用 三、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6. 四、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的调 节作用 1、肾脏的排泄功能 (1)排泄的概念 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尾产物、多余的水分与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毒素等,经由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注意: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由大肠排出不属于排泄。

  7. (2)排泄的途径 呼吸器官 主要排泄二氧化碳和少量水份 排泄途径 大 肠 主要排泄胆色素和少量无机盐 主要排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尾产物 皮 肤 排泄绝大多数代谢尾产物,是排泄主要部位 肾 脏

  8. (3)肾脏的泌尿过程 3.1 肾小球滤过作用 滤过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滤液的生成 滤过膜的通透性 肾小球

  9. 3.2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3 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2、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1)分泌H+,回收Na+ (2)磷酸盐酸化 (3)分泌NH3 (4)排出多余碱 3、肾脏在维持机体水平衡中的作用

  10. 4、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 (1)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肾泌尿功能减弱。 (2)运动时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会使ADH(抗利尿素)分泌增多,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剧烈运动后,尿液中肌酐和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 (4)运动量过大,负荷强度过高容易引起运动性蛋白尿。 5、口服NaHCO3对体内酸碱平衡和运动成绩的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