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5-1  光的反射及面鏡成像 5-2  光的折射及透鏡成像 5-3 光的色散現象

第 5 章 光. 5-1  光的反射及面鏡成像 5-2  光的折射及透鏡成像 5-3 光的色散現象. 5-1  光的反射及面鏡成像. 反射與反射定律. 光照射到物體表面時,可能會被表面反射、透射、折射或被表面吸收。 入射線與反射線在法線的兩側,且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鏡面反射. 光滑表面所產生的是有規則的反射,方向一致,稱為 鏡面反射 。. 漫反射. 粗糙表面會產生不規則、方向散亂的反射,稱為漫反射。. 例題 1. 我們在教室中能看到整張桌子的全貌,其原因為 (A) 桌面的鏡面反射 (B) 桌面的漫反射

vi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5-1  光的反射及面鏡成像 5-2  光的折射及透鏡成像 5-3 光的色散現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5 章 光 • 5-1 光的反射及面鏡成像 • 5-2 光的折射及透鏡成像 • 5-3 光的色散現象

  2. 5-1 光的反射及面鏡成像 反射與反射定律 • 光照射到物體表面時,可能會被表面反射、透射、折射或被表面吸收。 • 入射線與反射線在法線的兩側,且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 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3. 鏡面反射 • 光滑表面所產生的是有規則的反射,方向一致,稱為鏡面反射。

  4. 漫反射 • 粗糙表面會產生不規則、方向散亂的反射,稱為漫反射。

  5. 例題1 我們在教室中能看到整張桌子的全貌,其原因為 (A)桌面的鏡面反射 (B)桌面的漫反射 (C)桌面的折射 (D)桌面的全反射。

  6. 例題2 光線的反射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強度相同 (B)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相同 (C)入射線和反射線所包含的平面與反射界面垂直 (D)如入射光是單色光,反射後的頻率不變。

  7. 像(image) • 光線經介質的反射或透射作用,再聚集後,看來就如同原物般的型態呈現,而所看到的再現物稱之為像。 • 實像:由實際光線聚集者。 • 虛像:由虛擬光線聚集者。

  8. 平面鏡的成像 5-1-2 面鏡的成像 反射 • 面鏡的成像是依據光的原理產生的,面鏡可分為平面鏡與球面鏡兩種。 • 平面鏡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且為正立的虛像。由像到鏡面垂直的距離與物到鏡面的垂直距離相等。

  9. 鏡內的像與手大小、形狀均相同,但左右相反。鏡內的像與手大小、形狀均相同,但左右相反。 手放鏡旁

  10. 平面鏡成像的性質 • 實物與鏡面的距離=像與鏡面的距離。 • 像與原物體的形狀相同。 • 像與原物體的大小相等。 • 像與原物體的左右相反。 • 虛像。

  11. 平面鏡的應用 • 潛望鏡內有兩個與水平面夾角為45°的平面鏡,可以將水面上的景物經兩次反射後所成的像,傳到水面下的觀測者。

  12. 球面鏡的成像 • 球面鏡是以球面的一部分當作反射面。 • 以球的內曲面為反射面者稱為凹面鏡,以球的外曲面為反射面者稱為凸面鏡。

  13. 面鏡與相關名詞介紹

  14. 面鏡與相關名詞介紹 • C點是球面鏡的曲率中心 • 鏡面的中心點稱為鏡頂 • 曲率中心至鏡頂的直線稱為主軸 • 曲率中心至鏡頂的距離,稱為曲率半徑 R • F點稱為球面鏡的焦點 • 由焦點至鏡頂的距離 f ,稱為焦距

  15. 面鏡之作圖法與成像性質 • 作圖法: • a. 和主軸平行的光線,反射後通過焦點。 • b. 入射鏡頂的光線,反射線和入射線對 稱於主軸。 • c. 經過焦點的光線,反射後平行主軸。 • d. 經過曲率中心的光線,經反射後沿入 射線反射。

  16. 面鏡成像性質 a. 物在凹面鏡前焦距外: 像為倒立實像。 b. 物在凹面鏡前焦點內: 像為正立放大虛像。 c. 若物在凸面鏡前: 像為正立縮小的虛像。

  17. 光的折射與折射率 5-2 光的折射及透鏡成像 • 光從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因光的速率不同,行進方向會偏折,此現象稱為光的折射。 • 折射線與法線之夾角θr,稱為折射角。 • 入射線、法線及折射線必在同一平面上。

  18. 光的折射 • 光線發生折射時,入射線、折射線、入射點法線三者,必在同一平面上。 • 若入射角為零,則折射角亦為零。 • 若入射角不為零,則折射角必不等於入射角。

  19. 入射點法線與折射光線所形成的夾角r,稱為折射角。入射點法線與折射光線所形成的夾角r,稱為折射角。

  20. 折射率 • 真空中光速 c與介質中光速 v的比值,稱為該介質對光波的折射率,一般以 n 表示。

  21. 由折射率較小之介質進入折射率較大之介質時,入射角恆大於折射角,即折射後之光線偏向法線。由折射率較小之介質進入折射率較大之介質時,入射角恆大於折射角,即折射後之光線偏向法線。

  22. 由折射率較大之介質進入折射率較小之介質時,入射角恆小於折射角,即折射後之光線偏離法線。由折射率較大之介質進入折射率較小之介質時,入射角恆小於折射角,即折射後之光線偏離法線。

  23. 由同一種介質中斜射進入數種不同介質中時,折射率愈大之介質,其折射角愈小。由同一種介質中斜射進入數種不同介質中時,折射率愈大之介質,其折射角愈小。

  24. 不論是哪種情形,入射角變大時,折射角也會隨著變大。不論是哪種情形,入射角變大時,折射角也會隨著變大。

  25. 例題3 有甲、乙兩介質,甲介質的折射率較乙介質大,則: (A)光由甲介質斜向射入乙介質時,入射角大於折射角 (B)光由甲介質射入乙介質時,速率增加 (C)光由甲介質射入乙介質,波長變短 (D)光在甲、乙介質中速率不改變。

  26. 折射實例 液面之上方所看到之水深(稱為視深),較實際水深為淺。

  27. 試管浸入水中看來好像斷為兩截,其道理相似。試管浸入水中看來好像斷為兩截,其道理相似。

  28. 折射實例

  29. 例題一玻璃的折射率為 1.5,則光在玻璃中之速率為何? 解:

  30. 類題一 若光在某介質中之速率為1.5x108 m/s,則該介質之折射率為何? 解:

  31. 例題4 太陽光在真空中以光速C前進,c=3×108m/s,若光由太陽至地球費時500秒,則太陽和地球之距離為何? (A)1.5×1011 (B)3×1011 (C)1.5×1010 (D)3×1010 m。 解:

  32. 例題5 宇宙浩瀚至極,星球和星系間距離之遠令人難以想像。我們常以「光年」做為天文學中的距離單位。光年即為光走一年的距離,試計算一光年為? (A)9×1010 (B)1.9×1015 (C)9.5×1015 (D)8.4×1014 m。 解:

  33. 透鏡的成像 • 一般都是用透明介質製成。 • 其表面通常為球面、圓柱面或平面,可以使光線有規則的偏折。

  34. 三稜鏡 • 三稜鏡(prism),各面均為平面,當光由空氣中進入左面時,會偏向法線N,而由右面射出回到空氣中時,則會偏離法線N'。 • 在此兩面之折射,均使光線朝下偏向(偏向三稜鏡底部)。

  35. 三稜鏡 • 三稜鏡(prism),各面均為平面,當光由空氣中進入左面時,會偏向法線N,而由右面射出回到空氣中時,則會偏離法線N'。 • 在此兩面之折射,均使光線朝上偏向(偏向三稜鏡底部)。

  36. 將此二稜鏡組合如圖,則具有使平行光線會聚之功能。將此二稜鏡組合如圖,則具有使平行光線會聚之功能。

  37. 將此二稜鏡組合如圖,則具有使平行光線發散之功能。將此二稜鏡組合如圖,則具有使平行光線發散之功能。

  38. 凸透鏡與平面稜鏡 • 凸透鏡使光線會聚之功能與上圖所舉之平面稜鏡,道理是相同的。

  39. 凹透鏡與平面稜鏡 • 凹透鏡使光線發散之功能與上圖所舉之平面稜鏡,道理是相同的。

  40. 凸透鏡與凹透鏡 • 一般之凸透鏡或凹透鏡,其鏡面多為球形面,而非平面。 • 透鏡中間的厚度比邊緣厚度大的,稱為凸透鏡,反之,稱為凹透鏡。 • 兩面均向外凸出的透鏡稱為雙凸透鏡;兩面均向內凹入的透鏡稱為雙凹透鏡。

  41. 透鏡與相關名詞介紹 • 主軸:通過雙凸透鏡最厚或最薄部分的直線。 • 鏡心:就兩面呈對稱之透鏡而言,主軸上與透鏡兩面等距之點O。 • 實焦點:任何平行於主軸之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均會通過主軸上同一點 F ,此點稱為焦點。 • 虛焦點:任何平行於主軸之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反向延伸,均會通過主軸上同一點 F ,此點稱為焦點。 • 焦距:鏡心至焦點之距離,以f表示之。

  42. 雙凸透鏡

  43. 雙凹透鏡

  44. 透鏡之作圖法與成像性質 • 平行於主軸之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會通過鏡後焦點 F2,凹透鏡折射線向後延長線會交於鏡前焦點 F2。 • 通過焦點 F1 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後平行於主軸。 • 通過鏡心的光線,折射後行進方向不變。

  45. 透鏡之成像性質

  46. 眼睛異常-近視之矯正 • 近視眼的眼球太長,以致無限遠處的景物,透過鬆弛的晶狀體後,只能成像於視網膜之前。 • 使近視眼的人看清楚遠物,可以利用凹透鏡,增加光的發散性,使遠物成像在網膜上.

  47. 眼睛異常-遠視之矯正 • 遠視眼的眼球太短,以致無限遠處的景物,透過鬆弛的晶狀體後,只能成像於視網膜之後 • 要使遠視眼或老花眼的人看清楚近物,可以利用凸透鏡,增加光的會聚性,使近物成像在網膜上。

  48. 例題6 當一個物體在2倍焦距外朝凸透鏡焦點移動時,其像的變化及性質,下列何者正確? (A)像由小變大,遠離凸透鏡 (B)像由大變小,接近凸透鏡 (C)像由小變大,接近凸透鏡 (D)像由大變小,遠離凸透鏡 (E)成像在鏡後,移動方向與物體反向。

  49. 例題7 人看物體時在視網膜所成的像為 (A)倒立虛像 (B)倒立實像 (C)正立虛像 (D)正立實像。

  50. 例題8 遠視眼需配戴何種眼鏡矯正?其理由為何? (A)凹透鏡,因為它能發散光線 (B)凸透鏡,因為它能發散光線 (C)凹透鏡,因為它能會聚光線 (D)凸透鏡,因為它能會聚光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