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八章 政治學:權力與層峰領導 

第八章 政治學:權力與層峰領導 . 本章大綱. 8.1 權力 8.2 評估影響策略 8.3 個人如何取得與失去權力? 8.4 美國的總統領導. 權力 (1/5). 雖說權力與領導能力有關,但前者更著重於管理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因此權力便可以定義為對目標群體中之某人或某些人的態度與行為的潛在影響力。 影響力,乃指對被影響者之態度或行為造成實際轉變的程度。 根據羅賓斯所進行的調查結果,獲得影響力的七項策略: 理性訴求。 釋放友善。 獎懲條例。 討價還價。 高層施壓。 展現魄力。 建立聯盟。. 權力 (2/5). 權力來源

vien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政治學:權力與層峰領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政治學:權力與層峰領導 

  2. 本章大綱 • 8.1 權力 • 8.2 評估影響策略 • 8.3 個人如何取得與失去權力? • 8.4 美國的總統領導

  3. 權力(1/5) • 雖說權力與領導能力有關,但前者更著重於管理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因此權力便可以定義為對目標群體中之某人或某些人的態度與行為的潛在影響力。 • 影響力,乃指對被影響者之態度或行為造成實際轉變的程度。 • 根據羅賓斯所進行的調查結果,獲得影響力的七項策略: • 理性訴求。 • 釋放友善。 • 獎懲條例。 • 討價還價。 • 高層施壓。 • 展現魄力。 • 建立聯盟。

  4. 權力(2/5) • 權力來源 • 富蘭奇與雷文(French & Raven, 1975)發現,經理人從五種來源獲得權力: • 專家權力——基於知識或能力。 • 參考權力——基於關係與個人吸引力。 • 合法權力——由正式組織所授予,也被稱做職位權力。這種權力來自於頭銜或職稱。 • 獎賞權力——能夠提供或取消獎賞誘因的能力,這些誘因諸如地位、升遷、加薪、有趣的工作等。 • 強制權力——透過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威脅來強迫某人聽話。

  5. 權力(3/5) • 職位或個人權力 • 職位(合法)權力來自於個人在組織中的位置(參見圖8-2)。職位權力給予個人的權力有很多種,其中包括: • 權威(以特定方式影響他人的權利)。 • 對資訊的控制。 • 對工作者與工作地點的控制。 • 對獎賞與懲罰的控制。 • 個人權力來自於個人特質(參見圖8-3)

  6. 圖8-2 職位能力

  7. 圖8-3 個人權力

  8. 權力(4/5) • 羅森巴哈與泰勒(Rosenbach & Taylor, 1993) 將權力分解成以下三部分: • 權力控制——將權力視為支配力量的傳統看法。 • 權力授與——加強其他人的權力或是賦能。 • 權力取得——能抗拒他人無意要求所產生之權力。 • 伊茲歐尼(Etzioni, 1993)曾描述組織權力的三種型態: • 強制權力。 • 實利性權力。 • 規範式權力(參見圖8-4所示)。

  9. 圖8-4 伊茲歐尼的權力分析

  10. 權力(5/5) • 根據伊茲歐尼的說法,組織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 疏離型組織——成員不快樂、消極、而且不想要成為團體一員。 • 算計型組織——成員不斷在評估兩種狀況間(成為團體一份子或是不再歸屬於團體)的利弊得失。 • 道德型組織——成員會為大我而犧牲小我。

  11. 評估影響策略(1/2) • 道德的觀點 • 杜柏林(1995)對於符合道德的影響力行使方式,提供了以下架構: • 以身作則。 • 採用理性說服的方式。 • 建立自己身為議題專家的信譽。 • 交換利益且互惠協商。 • 促使要求具備合理性。 • 提出能鼓舞人心的訴求,並且情感流露。 • 決策之前先與他人諮商。 • 建構結盟關係。 • 善於發揮團隊精神與成員合作。

  12. 評估影響策略(2/2) • 手段是否將目的正當化? • 麥克里蘭(1975)曾描述某種建設性的權力運用型態,他稱之為社會權力,並且將之定義為:藉著達成群體目標而釋放的建設性權力之表達方法。 • 根據麥克里蘭的說法,領導者會展現出下列四項與權力有關的特徵: • 他們相信權力系統——也就是他們獲得權力之來源——的合法性。 • 他們喜歡自己的工作,並且對其注入一種秩序感。 • 他們抱持利他主義,同時也相信企業是他們的福利之所繫。 • 他們認為尋求公平正義是最重要的,而且此種正義應該要延伸至工作場所。

  13. 個人如何取得與失去權力? • 垂直對偶關聯 • 指的是一位主管與一位部屬之間的關係。 • 某位領導者與一小群追隨者互相吸引,互相影響的程度也很高。這些經過挑選的少數人——也就是所謂的內群體。 • 社會交換理論 • 領導能力是一種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所進行之互利交易行為。 • 若能與其他人分享權力,你就能獲得更多權力。這種分享權力的作法稱為賦能。

  14. 表8-1 賦能歷程之角色差異:領導者與經理人之比較

  15. 美國的總統領導(1/3) • 總統權力之來源 • 總統的權力擴張,包含了許多在憲法中並未明列的權力。包括以下各項,但並不只限於下述次目: • 由國會承認其權力。 • 行政命令。 • 職位的威望及物質資源。 • 成為公眾人物。 • 運用資訊,特別是軍事與外交政策方面的資訊。 • 行使總統領導

  16. 美國的總統領導(2/3) • 美國總統權威的類型 • 總統權威有四種類型: • 再造式。 • 分離式。 • 連結式。 • 箝制式。

  17. 美國的總統領導(3/3) • 評估總統領導 • 葛林斯坦提出對總統效能特別有影響的六種技能: • 與公眾溝通的技能。 • 組織能力,定義是「召集同仁並有效配置其工作的能力」。 • 政治運作技能。 • 願景,意即總統以明確的公共政策目標整合其幕僚的能力。 • 認知風格,也就是總統處理所接受資訊的方式。 • 情緒智能,意即「總統能夠管理其情緒並將之轉化為建設性目的,而非受其宰制導致公開場合出錯的程度」。

  18. 領導人物側寫 • 小羅斯福 • 「新政」的幕後功臣。 • 柴契爾夫人 • 美國「鐵娘子」。 • 李光耀 • 國家建設者。

  19. 關鍵詞(1/2) • 疏離型組織(alienative organizations) • 算計型組織(calculative organizations) • 強制權力(coercive power) • 專家權力(expert power) • 超憲權力(extra constitutional power) • 影響力(influence) • 影響策略(influence tactics) • 合法權力(legitimate power) • 道德型組織(moral organizations) • 規範式權力(normative power)

  20. 關鍵詞(2/2) • 個人權力(personal power) • 職位權力(position power) • 權力(power) • 總統權威(presidential authority) • 參考權力(referent power) • 獎賞權力(reward power) •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 社會權力(social power) • 實利性權力(utilitarian power) • 垂直對偶理論(vertical dyad linkag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