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ㄧ個傳奇的誕生─颱風韋恩

ㄧ個傳奇的誕生─颱風韋恩. 組員:鄭琬齡、劉佳怡、葉之樂 劉文睿、詹季霖. 韋恩颱風的形成. 形成時間 1986 年 8 月 18 日 韋恩颱風於 75 年 8 月 16 日,見於菲律賓西方海面上。 18 日晚上8點增強為輕度颱風,隨後即不斷增強。 19 日晚上 8 點,即增強為中度颱風,並以每小時 14 公里的速度朝向西北進行。 消散時間 1986 年 9 月 6 日。. 侵台時間與強度. 颱風基本資料 颱風名稱韋恩 (Wayne) 颱風編號 8612 壽命約 20 天 最大強度中度颱風 中心最低氣壓 950 百帕

Download Presentation

ㄧ個傳奇的誕生─颱風韋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ㄧ個傳奇的誕生─颱風韋恩 組員:鄭琬齡、劉佳怡、葉之樂 劉文睿、詹季霖

  2. 韋恩颱風的形成 形成時間1986年8月18日 韋恩颱風於75年8月16日,見於菲律賓西方海面上。 18日晚上8點增強為輕度颱風,隨後即不斷增強。 19日晚上8點,即增強為中度颱風,並以每小時14公里的速度朝向西北進行。 消散時間1986年9月6日。

  3. 侵台時間與強度 颱風基本資料颱風名稱韋恩(Wayne) 颱風編號8612 壽命約20天 最大強度中度颱風 中心最低氣壓950百帕 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0公尺 (13級風) 最大暴風半徑200公里 侵襲區域菲律賓、香港、澳門、中國廣東、 台灣、日本西南諸島、越南北部

  4. 侵台時間與強度 【第 3次】: 發布時間:海上:1986年8月28日15時25分  陸上:1986年8月28日21時45分 最大強度 :中度 近中心最大風速 :40.0 (公尺/秒) 韋恩颱風是1986年西北太平洋第12號 颱風。韋恩颱風的生命史長達20天,行進路線罕見,在台灣颱風史上,是第一個直接侵襲台灣西部彰雲一帶的颱風,共三度影響台灣,登陸台灣兩次,影響期間台灣的中央氣象局共發布多達42次的警報單。

  5. 韋恩颱風的動態 【第3次】:1、形成後以西北西轉西北進行,在香港西南方海面轉向東北,於22日凌晨3時30分通過澎湖,6時40分自濁水溪口附近登陸,通過雲林南投,於下午一點左右由花蓮北方出海後,以東北東及東北方向行進至石垣島附近打轉徘徊。2、24日8時開始向西南移動,再次向本省接近,於24日22時左右,在台東之大武南方登陸後減弱,由高雄外海之副低壓取代,並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繼續向西南移動,至東沙島南方海面,轉向東行進。3、28日上午在呂宋島北方海面增強為輕度颱風,向北北東進行,第三度威脅本省,行至蘭嶼南方近海,呈不穩定來回打轉,9月1日晚,始逐漸向西移動。

  6. 中心最大風速 前線的澎湖首先遭到韋恩颱風的侵襲,清晨兩點韋恩颱風的颱風眼通過澎湖,澎湖測得最低氣壓降至951.3百帕,而平均風速每秒29.8公尺,(相當於11級風)瞬間最大風速竟達每秒68公尺,(相當於17級風以上)打破澎湖設站89年以來最大風速之紀錄,隨後韋恩颱風於22日上午6點40分由彰化、雲林交界的濁水溪口登陸,上午8點通過彰化縣員林鎮,上午9-10點間通過南投縣中興新村,並穿過中央山脈於花蓮北方出海。

  7. 韋恩颱風路徑圖

  8. 風後災情 韋恩颱風為台灣氣象史上第一次經澎湖由中部登陸之颱風,造成澎湖及台灣中、南部地區損失慘重。

  9. 災情 韋恩颱風雖然為中度颱風,但卻為有史以來首次由中部登陸之颱風,由於直接侵襲強度未受中央山脈破壞,強風豪雨長驅直入,也因此造成中部地區自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之災情,此次韋恩颱風造成52人死亡,失蹤24人,重傷57人,輕傷253人,房屋全倒3,617間,半島9,023間,損失金額高達39億8,000萬元以上。

  10. 防颱的基本常識(一) 一、居家必備常識: 六月到九月是台灣的颱風季節,要加強注意防颱措施‧ 在颱風來臨之前,事先清掃和疏通屋外的排水溝和屋頂的排水孔,才不會因為阻塞而產生積水,甚至淹水的情形。 檢查門窗是否堅固,並且事先修補更換。如果是迎風面的門窗,最好加裝防風板,以防止颱風來襲時造成玻璃破碎。 懸掛在屋外的看板、招牌等懸掛物應取下或釘牢,以免被颱風吹毀,釀成危險。 庭園裡的花木也要計的修剪樹枝或加上之架固定、保護。 興建中的工程工地更要加強安全措施,工地的吊車要預先降下,鷹架、圍籬和樣品屋應該加強固定。 家中應該準備好蠟燭、照明燈、手電筒、收音機、電池、火柴或打火機等物,停電時才不會手足無措。

  11. 防颱的基本常識(二) 二、河、海、山邊居民的必備常識: 家住在河邊、海邊或地勢比較低漥地帶,更要提高警覺。 為了嚴防河水氾濫或海水倒灌,應該及早遷移到地勢高的地方。 為了減少洪水危害,平時應該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要任意開發山坡地和過度砍伐林木,否則,颱風所帶來的驟雨很可能會使土石鬆動,引發出嚴重災害。 山坡地和山區的居民特別要提高警覺,防止山崩或道路坍方。 山坡下或山區公路燈不適宜停留或停車。 農漁民要注意颱風的消息,看是不是要提早收穫。 要檢查田地和菜園的排水系統,修剪或加強樹枝、支架。稻穀和飼料要趕快移到安全的地方。靠河邊或水邊,養家禽、家畜的人家,更要早一點檢查,加強欄舍,或者先把動物遷走,以免發生損失!漁船要趕快回港或到最進的港口避風,並將船舶繫牢,人則避居安全處所。

  12. 感想 雖然這個颱風來襲時我們都還沒出生,但經過了這次的簡報,讓我們覺得這個颱風威力非常大,而且也連續侵襲了三次,這也非常的難得,但也造成了台灣的很多災害,希望以後颱風來襲時我們也都要做好防颱準備,才能把災害降到最低,而且颱風時也不要冒生命危險任意出門,也希望大家在颱風時都能很平安。 葉之樂

  13. 感想 製作這份自然報告,從上網找尋資料到和同學分工合作完成這份任務,讓我懂得更多有關『颱風』的資訊。自然界的天災真是可怕,無論是地震或是風災,帶給人們生命財產的威脅和傷害,是言語無法形容的,當我們無法和大自然相抵抗時,就是做好防範的時候,唯有多ㄧ分準備,才能少一分傷害,就像這份報告的颱風─韋恩,他的破壞力真的很大,我們應該引以為戒。 和同學分工合作中,讓我們完成這項任務,是一個特別的經驗,相信我們ㄧ定可以得到掌聲,這是努力的結果喔! 鄭琬齡

  14. 補充資料-颱風的形成 颱風通常形成於低緯度的熱帶海洋上,約有65% 的颱風形成於北緯10至20間,形成的時間主要集中於夏季7~9月。至於其來源,大部份颱風是由間熱帶輻合區(ITCZ)之雲簇逐漸發展而成,其他則源自東風之積雲簇。颱風為大氣及海洋許多環境因子所共同形成,過程複雜,至今尚未完全瞭解。然而,颱風之生成具有一些必要條件,例如海溫不得低於 26℃,需具充分水汽,緯度不能太高,垂直風切不能太強等。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環境中必須有龐大的水汽供應。在溫暖的洋面上,海洋提供豐沛的水汽,在適宜的大氣環境下,某些熱帶擾動得以成長,上升氣流變得旺盛。在此過程中,熱帶擾動中的大量水汽在上升之後會冷卻凝結釋放潛熱,使得擾動能量逐漸增加。在累積足夠的能量之後,便形成具有破壞力的颱風。

  15. 補充資料-颱風的分類

  16. 工作分配表 簡報製作:鄭琬齡、葉之樂 海報製作:鄭琬齡、劉佳怡 查資料:鄭琬齡、葉之樂、劉佳怡 整理資料:鄭琬齡、葉之樂、劉佳怡 購買材料:劉文睿 報告:劉文睿、詹季霖

  17. 謝謝觀賞 Bye~~by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