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新唐书 》 卷二一五上 《 四夷传序 》 :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 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 6 世纪中期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 高昌故城遗址.

Download Presentation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是: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四夷传序》: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

  3.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6世纪中期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 高昌故城遗址 伊利可汗。木杆可汗在位时(553~572),辖境“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濒海一带)以西,西至西海(今中亚里海)万里,南自大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

  4. 2.突厥的经济生活 突厥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举凡衣、食、住、行,生活所需,无不取给于此,其中以羊、马为主。 手工业是突厥经济生活的重要部门。5世纪中叶,冶铁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并较为发展。6世纪,突厥与中原有了贸易往来。突厥与唐朝虽屡有战争,但彼此间的互市并没有断绝。突厥还与中亚地区进行商品交换,他们将中原的丝、帛运往中亚,从中获利,把所产的铁售给罗马,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5.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朝北方的边患,也有利于突厥的发展。这在北方各民族中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和睦景象。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贞观四年二月,“李靖破突厥颉利可汗于阴山”。 贞观四年三月,“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6. ②唐在西突厥故地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早在640年攻破高昌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属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唐朝恢复在西域的统治,对于巩固西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商业和交通以及对西域社会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7. 二、从回纥到回鹘 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隋代到唐朝初年,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臣属于突厥汗国。唐朝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骨力裴罗遂统一漠北,建立起东自黑龙江,西至阿尔泰山的强大的回纥汗国。 吐鲁番出土设色幡画 回鹘贵人像

  8.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 ①回纥与唐朝的政治关系。 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可汗接受了唐政府册封。“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宁国公主、唐德宗女儿咸安公主、唐穆宗的妹妹太和公主)嫁给其可汗,足见唐朝与回纥(回鹘)的政治关系特别亲密。回纥(回鹘)与唐朝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战事。

  9. ②回纥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回纥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大足羊和骆驼。回纥与唐朝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其交换有“贡赐”与“互市”两种形式。贡赐是回纥以朝贡方式向唐进献马匹、毛皮等土特产,唐廷则赐予绢帛等中原物品,这是特殊形式的商业贸易。互市,以绢马互市和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马绢交易每年以马数万匹易绢数万匹,可见规模之大。

  10. 3.回鹘汗国瓦解及民族西迁。 788年,回纥可汗改称回纥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瘟疫流行,又遇暴风雪,羊马死亡很多,民众流离失所。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移,有的西迁西州、龟兹,在高昌建立高昌回鹘(或称西州回鹘)汗国,后被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所降服,改称“畏兀儿”,这一支就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有的西迁河西走廊,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这一支是今裕固族的祖先;有的西迁越过葱岭,在中亚建立了黑汗王朝或称哈剌汗国。

  11.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 先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唐朝初年靺鞨诸部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牡丹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最北的黑水部最强大。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木覆土,群聚而居。夏日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大多以渔猎和放牧为生,善养猪,富者有猪数百头。男子衣猪狗皮,妇女服布裙。靺鞨族还经营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

  12.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①黑水都督府的设置。黑水都督府的设置,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纳入唐朝版图。 ②唐朝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忽汗州都督府即渤海郡,是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从此,粟末靺鞨专称渤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

  13. 3.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 同唐朝的互市岁岁不绝 唐朝诗人温庭筠送渤海国王子归国时的诗句 “疆里虽重海, 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 佳句在中华”。

  14. 南诏建国传说图卷 九世纪末绘 现藏日本

  15. 四、南诏的崛起 1.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 7世纪前期,在今云南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主要有乌蛮(今彝族的祖先)、白蛮(今白族的祖先)。乌蛮不断向洱海扩张势力,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先后成立了六个诏,即蒙诏、越析诏、浪穹诏、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诏互不统属。蒙舍诏因地处六诏最南端,故又称南诏。

  16. 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皮罗阁诸子皆被唐朝封为刺史。第三,南诏统一六诏的意义。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部落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洱海地区各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唐朝通过册封云南王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汉族与西南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皮罗阁诸子皆被唐朝封为刺史。第三,南诏统一六诏的意义。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部落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洱海地区各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唐朝通过册封云南王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汉族与西南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17. 2.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因是:第一,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部落间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唐朝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诏与内地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 3.南诏与唐朝经济文化交流

  18. 东突厥 西突厥 高丽 吐谷浑 契丹 隋

  19. 唐高宗朝疆域 靺 鞨 新罗 唐 吐 蕃

  20. 突 厥 唐玄宗前期疆域 新罗 唐 吐 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