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 乙醇. 活动一: 观察一瓶酒精,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无色. 特殊香味. 液体. 比水小, 20℃ 时, 0.789g/cm 3. —117.3℃. 78.5℃.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练习:

wang-jens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2. 第一课时 乙醇 活动一: 观察一瓶酒精,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3.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无色 特殊香味 液体 比水小,20℃时,0.789g/cm3 —117.3℃ 78.5℃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4. 练习: 实验测得,4.6克乙醇完全燃烧后只生成0.2molCO2和0.3molH2O,且乙醇蒸汽对H2的相对密度为23,求乙醇的分子式? 答案:C2H6O

  5. 乙醇可能的结构. (1) (2)

  6. 思考:乙醇分子里的氢跟烃分子里的氢有不同吗?乙醇分子可能是哪一种结构呢?

  7. 活动二:实验探究 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气体,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实验,完成下表。

  8. 比较水、乙醇与钠反应 发出淡蓝色火焰。 “浮、熔、 游、响” 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NaOH)生成。 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无CO2生成。 “沉、不熔、不响” 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9. 经测定 在0.1mol无水乙醇中加入足量的金属钠,收集到氢气1.12 L(标准状况).根据以上的能推断乙醇的结构是哪种吗?

  10. H H ∣ ∣ ④ ① ② H—C—C—O—H ∣ ∣ ③ H H 一、乙醇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 或 C2H5OH 二、化学性质 1. 与金属钠的置换反应(断键①)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思考:根据乙醇的分子结构,分析乙醇的燃烧及其催化氧化时断键的方式。

  11. H H ∣ ∣ ④ ① ② H—C—C—O—H ∣ ∣ ③ H H 2.氧化反应 (1)乙醇的燃烧 (全断) CH3CH2OH + 3O2 2CO2 + 3H2O 燃烧

  12. 活动三:验证实验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现象:光亮的通丝加热到变黑,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在乙醇中,铜丝由黑变红,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

  13. H H ∣ ∣ ④ ① ② H—C—C—O—H ∣ ∣ ③ H H (2)乙醇的催化氧化(断键①③ ) 2CH3CH2OH + O2 CH3CHO + 2H2O Cu或Ag (3)可直接被氧化为乙酸 2CH3CHO + O22CH3COOH 催化剂

  14. H H ∣ ∣ ④ ① ② H—C—C—O—H ∣ ∣ ③ H H ⑤ CH3CH2OH CH2=CH2↑+H2O 3.乙醇的消去反应 浓H2SO4 170° 浓硫酸的作用:        脱水剂,催化剂

  15. 思考: 根据对课本上有关官能团、衍生物的理解,请你说说官能团与衍生物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16. 讨论: 乙醇的用途.

  17. 课堂小结 1.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2.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3.通过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的原理。

  18. 练习 1.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是(    ) A.甘油  B.醋酸   C.甲醇  D. 乙醛 C

  19. B 2.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20. 3.可用于检验 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无水硫酸铜 B.生石灰  C.金属钠 D.胆矾 A

  21. 4.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4.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 B.钠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钠块表面有气泡放出 AD

  22. B 5.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 B.0.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05 mol氢气 C.乙醇能与水一任意比例互溶 D.乙醇容易挥发

  23. 6.将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且质量不变的是(  )6.将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插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且质量不变的是(  ) A.硫酸    B.乙醇  C.一氧化碳  D.硝酸 BC

  24. 7.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   )7.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2H4B.C2H5OHC.CH3CHO D.CH3COOH AB

  25. 8.在常压和100℃条件下,将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L.若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为(   )8.在常压和100℃条件下,将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L.若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为(   ) A.2V L     B.2.5V L C.3V L     D.无法计算 C

  26. 9.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  A.1.4 g   B.2.2g  C.4.4g D.在2.2g 和4.4g 之间 A

  27. 欢迎到来! 请多指教!

  28. 思考: 为什么醉酒后喝醋能解酒? 为什么厨师烧鱼时加点醋和酒,就能使鱼的味道变的无腥味,香醇还特别鲜美?

  29. 第二课时 乙酸 活动一 观察乙酸的分子模型,试写出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30. H O — H—C—C—O—H = — H C2H4O2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OOH 官能团 : —COOH(羧基)

  31. 活动二 观察乙酸的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冰醋酸,并看书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32.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无色 液体 强烈刺激性气味 16.6℃ 117.9℃ 易溶于水和乙醇

  33. 思考: 家庭中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瓶或水壶,以清除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你能比较出醋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吗?

  34. CH3COOH CH3COO-+H+ 2.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①与指示剂反应 ②与碱反应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与盐反应 ⑤与金属反应 通性 ?

  35. 例.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乙酸溶液和氢氧化铜反应 (2)乙酸与氧化钙反应 (3)将锌粒投入乙酸溶液中 (4)用乙酸除水垢[CaCO3,Mg(OH)2] ⑴.2CH3COOH +Cu(OH)2=2CH3COO-+Cu2++2H2O ⑵.2CH3COOH+CaO=2CH3COO-+Ca2++2H2O ⑶. 2CH3COOH+Zn=2CH3COO-+Zn2++H2↑ ⑷. 2CH3COOH+CaCO3=2CH3COO-+Ca2++ CO2↑+H2O 2CH3COOH+Mg(OH)2=Mg2++2CH3COO-+2H2O

  36. 思考: 为什么酒放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

  37. 活动三:实验探究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图3—16 连接好装置,用 酒精灯缓慢加热, 将产生的蒸汽 经导管通到饱 和碳酸钠溶液 的液面上, 观察现象。

  38. 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实验结论: 在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该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

  39. 注意事项: 1.往大试管加入化学药品时,切莫先加浓硫酸。 2.加热要小心均匀的进行,防止液体剧烈沸腾,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 3.导气管末端不要进入液体内,以防止液体倒吸。 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有利于乙酸乙酯与乙酸、乙醇的分离。

  4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 O 浓硫酸 CH3—C—OH + H—O—C2H5 CH3—C—O—C2H5 + H2O 酯化反应的概念: 特点: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①反应很慢,即反应速率很低(为了提高反应 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 ②反应是可逆的,即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 物

  41. 活动四 利用乙酸与乙醇的结构式分析在酯化反应中它们的断键方式。 提示:如果用含氧的同位素188O的乙醇跟乙酸起反应,可发现生成物中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188O原子。 O O 浓硫酸 CH3—C—OH + H—188O—C2H5 CH3—C—188O—C2H5 + H2O

  42. 酯化反应的机理: 一般过程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与醇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相互结合生成酯。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思考:从组成、作用上比较乙酸分子里羧基上羟基与乙醇分子里羟基的异同,体会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43. 课堂小结 • 1.掌握乙酸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的主要用途。 2.通过建立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质。 3.从乙醇和乙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学习由 “(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研究烃的衍生物的方法。

  44. H O — H—C—C—O—H = — H 练习 1.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所以乙酸又叫(    ).乙酸的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      ).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为(     ). 醋酸 C2H4O2 CH3COOH —COOH(羧基)

  45. 2.乙酸分子的结构中不含有的原子团是(  )2.乙酸分子的结构中不含有的原子团是(  ) A.羧基  B.甲基 C.羟基  D.乙基 D

  46. AC 3.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醇,硝基苯,乙酸乙酯 D.己烷,乙醇,甲醇

  47.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乙醇直接制取的是(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乙醇直接制取的是(   ) A.乙醛    B.氢气  C.乙酸乙酯  D.乙烷 D

  48. C 5.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铜

  49. 6.1mol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生成2molCO2和3molH2O.此有机物可能是(        ),(        )6.1mol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生成2molCO2和3molH2O.此有机物可能是(        ),(        ) CH3CH3 CH3CH2OH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