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8

中药学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 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以减轻或制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以祛痰、消痰,止咳平喘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分类: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证,还可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 · 阴疽流注等;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以及由痰所致的瘰疬瘿瘤、癫痫惊厥等。.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药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2.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3.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含义: 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减轻或制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 以祛痰、消痰,止咳平喘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 分类: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

  4.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证,还可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以及由痰所致的瘰疬瘿瘤、癫痫惊厥等。

  5.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类药物中有些药物能抑制咳嗽中枢,因而有镇咳作用;有些药能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 • 稀释痰液,因而有祛痰作用;有些药物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因而有平喘作用。此外,有些药物含有碘化物, • 故可治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等。初步说明了本类药物的部分作用。

  6.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1.温化寒痰药 • 掌握:半夏、天南星 • 熟悉:白附子 • 了解:白芥子、旋覆花 • 2.清化热痰药 • 掌握:瓜蒌、贝母 • 熟悉:竹茹 • 了解:天竺黄、胖大海、海蛤壳、 海藻、昆布、礞石 • 3.止咳平喘药 • 掌握:苦杏仁、桔梗、桑白皮、葶苈子 • 熟悉:紫苏子、前胡、百部 • 了解:马兜铃、枇杷叶款冬花、紫菀、白果、银杏叶、

  7. 一、温化寒痰药 • 含义:以性质温燥为其特性的化痰药,称为温化寒痰药。 • 性能功效:味多辛苦,性属温燥,部分药物具毒性,以归肺、胃、脾经为主,以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为主要功能,部分药物尚有消肿散结之效。

  8. 一、温化寒痰药 主治:寒痰停饮犯肺而见咳嗽气喘,痰多清稀;湿痰犯肺而见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者;痰湿阻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阴疽流注,瘰疬、痰核;部分药物尚可用于风痰眩晕及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的癫痫惊厥,中风痰迷等证。

  9. 一、温化寒痰药 • 配伍:寒邪郁肺-温肺散寒药;脾虚生痰-健脾燥湿药;癫痫惊厥-安神药、平肝熄风药;阴疽流注-散寒通滞药;瘿瘤瘰疬-软坚散结药。 •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温燥,容易助火动血伤津,故阴虚燥咳、麻疹初起咳嗽及有吐血、咯血倾向者慎用。

  10. 半 夏 • 来源:天南星科多 • 年生草本植物半夏 • 的块茎。

  11. 半 夏 • 治湿痰的要药, • 止呕要药

  12. 半 夏 •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最善祛脾胃湿痰。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之要药。外用能消肿散结,或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证。

  13. 半 夏 • 性能: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 功效: • 燥湿化痰, • 降逆止呕, • 消痞散结

  14. 半 夏 • 主治: • 1.湿痰、寒痰之痰多咳喘,痰饮眩悸,痰厥头痛。本品具辛散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并具止咳作用,为治湿痰的要药,常与陈皮、茯芩配伍,以增强燥湿、化痰的功效,如治痰要方二陈汤。若兼有寒象,痰多清稀者,可配温肺化饮之品如细辛、干姜等。若见有热象,痰稠色黄者,则需与清热化痰药同用。如黄芩、知母、瓜蒌等-清气化痰丸。风痰头痛眩晕,天麻、白术-半夏白术天麻汤。

  15. 半 夏 •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 本品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为止呕之要药。长于治疗寒饮呕吐,常与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 • 本品又可用于多种病证的呕吐,若胃虚不纳,反胃呕吐者,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大半夏汤;治胃如大半夏汤以之配人参、白蜜,治胃虚呕吐;如半夏厚朴汤。治胃热呕吐,与清热降逆的黄连、竹茹、橘皮-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治妊娠呕吐,人参、干姜-干姜人参半夏汤,或配伍苏梗、砂仁理气安胎。

  16. 半 夏 • 3.胸脘痞闷,梅核气。本品具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之效,可用治胸脘痞闷之证。治寒热互结而见脘痞呕恶,与黄芩、干姜、人参-半夏泻心汤;治痰热互结,痞闷呕吐,黄连、瓜蒌-小陷胸汤。痰气互结,梗于咽中,与厚朴、茯苓、苏叶-半夏厚朴汤。

  17. 半 夏 •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治瘿瘤痰核,可与昆布 、海藻、浙贝等软坚散结药同用;用治痈疽发背及乳疮,肘后方以生半夏研末,用鸡蛋白调静止敷患处。 • 此外,本品燥湿和胃,与和胃安神之秫米配伍,可用于胃不和而卧不安,如半夏秫米汤。与硫黄同用治老人虚冷便秘,宫颈糜烂、冠心病、心动过速、肿癌等。

  18. 半 夏 • 使用注意 :反乌头。因其性温燥,对阴亏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当忌用或慎用。

  19. 半 夏 • 生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 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档,用8%白矾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切厚片,干燥。(白矾2%) • 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档,用水浸泡内无干心,另取生姜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切薄片。(生姜25%) • 法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档,用水浸泡内无干心,另取甘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保持浸液PH>12,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甘草15%,石灰水10%) • 半夏曲:法半夏100kg,面粉400 kg,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各30 kg。 • 生半夏: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化痰;姜半夏:降逆止呕;法半夏:燥湿和胃,用于寒痰;半夏曲:化痰消食;竹沥半夏:清化热痰(热痰、风痰)。

  20. 天南星 •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异叶天南星的块茎。

  21. 天南星 • 善治寒湿顽痰,是祛风痰要药 •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苦燥,善祛经络风痰,药力颇强。既能燥湿化痰,治顽痰;又能祛风止痉,治风痰诸证及破伤风;还能散结消肿而止痛,治痈疽、瘰疬等。

  22. 天南星 • 性能: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 功效: • 燥湿化痰, • 祛风止痉, • 散结消肿

  23. 天南星 • 主治: • 1.湿痰、寒痰证(顽痰证)。本品功能燥湿化痰,温燥之性胜于半夏。常与陈皮、半夏、茯芩、枳实等药配伍,以治痰湿壅滞所致的咳痰多稀薄、苔腻胸闷等证,如导痰汤;如属肺热咳嗽,咯痰黄稠,亦可配伍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之品。 • 2.风痰眩晕、中风。本品有祛风止痉之效,又能燥湿化痰,尤善除经络风痰,半夏、白附子-青州白丸子;中风,用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为散,生姜煎汤送下-三生饮。

  24. 天南星 • 3.癫痫,破伤风等证。治癫痫,石菖蒲、远志、生铁落-生铁落饮;治破伤风,白附子、天麻-玉真散。 • 4.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生用外敷。 • 5.治癌肿,尤以子宫颈癌多用。

  25. 天南星 • 用量:制南星,5-10g;生南星多入丸散用,1次量0.3-1g。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内服宜制;阴虚燥痰及孕妇慎用。 • 附药: 胆南星-性味苦,凉。有清化热痰,息风定惊的功效。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癫狂诸证2-5g。

  26. 半夏、天南星 • 两药均辛温有毒,燥湿化痰,均为治湿痰、寒痰要药。外用均能消肿止痛、用治痈疽肿痛、瘰疬、毒蛇咬伤。 • 半夏:主归脾胃,善除脾胃湿痰,还能降逆止呕,为止呕要药。并能消痞散结,治胸脘痞闷,梅核气等证。 • 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痰。又善走经络祛风痰而止痉。故又为祛风痰要药。常用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27. 白附子 • 来源:天南星科多年 • 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 • 块茎。

  28. 白附子 • 其性上行,善祛头面风痰,治头面风瘫要药

  29. 白附子 • 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 功效: • 燥温化痰, • 祛风止痉, • 解毒散结。

  30. 白附子 • 主治: • 1.风痰壅盛、口眼斜、破伤风,痰厥头痛及偏头痛等。本品既能够燥湿化痰,又有祛风止痉的作用。治风痰壅盛,抽搐或口眼斜,可与天南星、半夏、天麻、全蝎等配伍;治破伤风,可以其与天南星、天麻、防风、等药配伍,如玉真散;治头痛,可与白芷、川芎等用。 • 2.痰厥头痛,眩晕。

  31. 白附子 • 3.毒蛇咬伤及瘰疬痰核。本品有解毒散结之功。治毒蛇咬伤,可单用本品外敷,也可与其他蛇毒药品配合,外敷或内服;治瘰疬痰核,可用鲜品捣敷。 • 注意:孕妇忌服。生品一般不作内服。(炮制:煮,白矾、生姜)

  32. 白芥子 •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 • 白芥 的干燥成熟果实。

  33. 白芥子 • 善疏散凝聚于经络之痰,除皮里膜外之痰要品 • 功效: • 温肺祛痰, • 利气散结, • 通络止痛

  34. 旋复花 • 来源: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 • 的头状 • 花序。

  35. 旋复花 •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 • 降气止呕(肺、胃, • 诸花皆升,旋覆花 • 独降) • 降-治咳喘,痰多, • 气逆等肺胃气逆。

  36. 二、清热化痰药 • 含义:以性质寒凉为其特性的化痰药称为清化热痰药。 • 性能功效:味多甘、苦、咸,性属寒凉,归肺、胃二经为主,主能清化热痰,兼有清肺润燥,软坚散结,熄风定惊等功能。 • 主治:热痰,燥痰。干咳少痰,咳吐困难,胸闷,气喘,苔黄,脉数等。

  37. 二、清热化痰药 • 配伍:邪热壅肺-清肺泻火药;阴虚肺燥-养阴润肺药;痰热惊厥-熄风定惊药;瘰疬瘿瘤中-软坚散结药。 • 作用注意:性属寒凉,易助湿伤阳,寒痰、湿痰之证不宜应用。

  38. 瓜 蒌 • 来源:葫芦科植物栝楼 或双边栝楼 的干燥成熟 • 果实。

  39. 瓜 蒌 •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 •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润,善导痰浊下行。既清肺胃之热而涤痰导滞,又润肺与大肠之燥而稀痰通便,还能通过清热涤痰而利气宽胸开痹,为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

  40. 瓜 蒌 • 性能: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 功效: • 清热涤痰, • 宽胸散结, • 润燥滑肠。

  41. 瓜 蒌 • 主治: • 1.肺热咳嗽(热痰、燥痰)。本品甘寒而润,善于清肺润燥,稀释稠痰,常与瓜蒌仁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品,如清气化痰丸。 • 2.胸痹、结胸。本品既能清肺胃之热而化痰,又能利气散结胸汤,与半夏、薤白、白酒配伍-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结胸证,与黄连、半夏同用-小陷胸汤。

  42. 瓜 蒌 • 3.肠燥便秘。本品质润多脂,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与火麻仁、郁李仁同用。 • 4.乳痈肿痛,肺痈,肠痈。全瓜蒌具有散结消肿之效,与芦根、桃仁、鱼腥草同用,治肺痈胸痛;与蒲公英、浙贝、乳香同用治乳痈。 • 近年根据前人治疗胸痹的经验,用瓜蒌治疗冠心病,取得一定的效果。

  43. 瓜 蒌 • 用量:全瓜蒌10~20g;瓜蒌皮~12g;瓜蒌仁10~15g。 • 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以上功效。 • 使用注意:反乌头。

  44. 川贝母 • 来源: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 • 贝母或梭砂贝 • 母的鳞茎。

  45. 川贝母 • 润肺止咳化痰要药 • 性能特点:本品微寒清热,苦泄甘润,为清润开散之品。既善清肺化痰、润肺止咳,治肺热、肺燥及虚劳咳嗽;又能开郁散结,治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及疮肿等。为润肺止咳化痰要药。另有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长于润肺止咳,浙贝母长于清热化痰。

  46. 川贝母 • 性能: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 功效: • 化痰止咳, • 清热散结

  47. 川贝母 • 主治: • 1.肺热燥痰咳喘,肺痈。前胡、知母、瓜蒌等;治肺痈,可与鱼腥草、鲜芦根、薏苡仁等同用。 • 2.肺虚劳嗽,阴虚久咳证。沙参、麦冬、天冬等。 • 3.痈疮,瘰疬,瘿瘤,乳痈,肺痈等。 • 使用注意:反乌头;寒痰、湿痰不宜用。

  48. 浙贝母 • 来源: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的干燥鳞茎。

  49. 浙贝母 • 性能:苦,寒。归肺、心经。 • 功效: • 清热化痰, • 散结消痈。

  50. 川贝母、浙贝母 • 均味苦性寒,能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用治痰热咳嗽,瘰疬疮痈等证。 • 川贝母:味甘质润,润养之力较强,长于润肺化痰止咳,故肺燥及阻止虚久咳者多用。 • 浙贝母:苦寒清泄,开郁散结力强,长于清热解毒散结,故热毒郁结瘰疬疮痈多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