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书 愤

书 愤. 陆 游.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 经历的艺术概括”. 诗歌采用许多具体的意象来表达爱国主题. 诗的 首联 和 颔联 ,分别回顾了作者青壮年时期的经历,结合陆游的生平和相应时期的诗作,说说作者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他对“世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如今作者的境遇是怎样的?他又是如何看待这种生活的?试用其他诗歌佐证。.

Download Presentation

书 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书 愤 陆 游

  2.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 经历的艺术概括” 诗歌采用许多具体的意象来表达爱国主题

  3. 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回顾了作者青壮年时期的经历,结合陆游的生平和相应时期的诗作,说说作者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他对“世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如今作者的境遇是怎样的?他又是如何看待这种生活的?试用其他诗歌佐证。 首联中的“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指的是“气 愤、悲愤”还是“收复中原的壮气与豪气”,试通 过作者的生平和其他诗作找出答案。

  4. 《冬暖》:“今年岁暮无风雪,尘土肺肝生客热。经旬止酒卧空斋,吴蟹秦酥不容设。日忧疾疫被齐民,更畏螟蝗残宿麦。浓霜薄霰不可得,太息何时见三白!老夫壮气横九州,坐想提兵西海头,万骑吹笳行雪野,玉花乱点黑貂裘。”《冬暖》:“今年岁暮无风雪,尘土肺肝生客热。经旬止酒卧空斋,吴蟹秦酥不容设。日忧疾疫被齐民,更畏螟蝗残宿麦。浓霜薄霰不可得,太息何时见三白!老夫壮气横九州,坐想提兵西海头,万骑吹笳行雪野,玉花乱点黑貂裘。” 《三江舟中大醉作》:“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5. 诗的前四句追怀往事。陆游从小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志在收复中原。但少不更事,哪能料到南宋当政者一味苟且偷安,报国无门啊!“世事艰”三字,语极平淡,而感慨深沉。1161年,瓜洲之战,宋人夸为大捷。1172年陆游一生中唯一有机会亲临前线。他跨马持枪,守卫大散关头,意气风发。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陆游奉诏离蜀东归 ,被罢官闲居在山阴家中,岁月不居,壮岁已逝,但壮心不死。

  6. “瓜洲渡”、“大散关”都是很具体的地点,在这首诗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和作用吗?“瓜洲渡”、“大散关”都是很具体的地点,在这首诗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和作用吗? • “塞上长城”、“镜中衰鬓”各象征什么?诗人用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 “诸葛亮”这个意象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 这些意象作者在多年来的许多诗歌中也反复运 用过,为什么?这与诗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试举一二例来说明。

  7. 1172年作者唯一一次来到大散关前线,同年9月被调回 《归次汉中镜上》:“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踏梁州。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思忧。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1172) 《观长安城图》:“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1174)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巍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观大散关图》:“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臞儒。”(1175) 《 秋夜登城北门》:“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1177) 《怀昔》:“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1191)

  8. 陆游一生的创作中大量地运用了许多相同的艺术手法,表现相同的主题,他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壮景抒豪情,以具体的意象抒发直接的感情和相同的志愿,这样的风格成了他的标志。陆游一生的创作中大量地运用了许多相同的艺术手法,表现相同的主题,他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壮景抒豪情,以具体的意象抒发直接的感情和相同的志愿,这样的风格成了他的标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