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 同舟共濟、自強不息. 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 —— 同濟大學老校訓. 學校概況. 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首批被國務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也是國家“ 211 工程 ”和“ 985 工程 ”重點建設高校,綜合實力居於國內高水準大學前列。. 經過改革開放至今 30 多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基本構建起綜合性、研究性、國際化的知名高水準大學的整體框架,學科設置涵蓋 理、工、管理、醫、經濟、文、法、哲、藝術、教育 等 10 大門類。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同濟大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同濟大學 同舟共濟、自強不息 養天地之正氣,法古今之完人。 ——同濟大學老校訓

  2. 學校概況 同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首批被國務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綜合實力居於國內高水準大學前列。 經過改革開放至今30多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基本構建起綜合性、研究性、國際化的知名高水準大學的整體框架,學科設置涵蓋理、工、管理、醫、經濟、文、法、哲、藝術、教育等10大門類。 同濟大學現有72個招生專業。有博士學科授權的一級學科31個,有碩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55個,15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3個專業學位類別有博士學位授權,19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3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7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3個二級國家培育重點學科以及2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3. 總體排名 2011年05月12日,在由英國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與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合辦的全球大學排行榜(THE-QS) 2011年年度亞洲大學排名中,同濟大學在內地高校中排名第9位,在亞洲排名第67位(2009年同濟大學內地排名第10位,亞洲排名第94位,2010年同濟大學內地排名第9位,亞洲第75位)。在這次排行榜中,內地高校排名前10位依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4. 學科設置 ——重點學科

  5. 建築學 1952年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由同濟大學土木系、聖約翰大學建築系、浙江大學建築系、中國美院建築系,多方整合而成同濟大學建築系;1986年發展為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學院現設有建築系、城市規劃系、景觀學系等3個系,共有4個本科專業、5個碩士點和5個博士點。專業設置涵蓋從規劃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等廣泛的設計領域,建構了國內最齊全的學科建制,形成了學科群整體發展優勢。

  6. 土木工程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國內同類專業中教學和研究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目前院內設有建築工程系、地下建築與工程系、橋樑工程系、測量與國土資訊工程系、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和水利工程系6個系所,另外還有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近百年來,土木工程學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業績享譽海內外,培養造就的土木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遍佈國民經濟的各條戰線,在國際學術界和工程界起到積極的作用。

  7. 交通運輸工程 學院現設有道路與機場工程系、城市軌道與鐵道工程系、交通工程系,運輸管理工程系,交通資訊工程系。道路與交通工程研究所、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機場工程研究中心、道路安全與環境研究中心、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分中心等科研機構。擁有全國道路與交通領域唯一國家級實驗室-教育部道路與交通工程重點實驗室。2007年道路安全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被列入為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設計畫。

  8. 景觀建築

  9. 三好塢 50年代師生義務勞動建成,取名三好,寓意學生做“三好學生”。由陳從周設計、題名。其下淌的水叫做同心河。都說這裏是中國高校百大最美地方之一,建於1956年。1987年為迎接80周年校慶,全面整頓“三好塢”。三好塢有三座亭子,湖心亭和兩個在山上的,成為聚友、約會、休閒的好地方。

  10. 大禮堂 建於1961年的同濟大學大禮堂,曾是遠東最大的禮堂,它淨跨40米的拱形網架結構,被譽為當時同種形式的亞洲之最,人稱“遠東第一跨”。大禮堂大廳外跨54米,禮堂設3564個座位,和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拱形網架薄殼結構相適應,開闊的大禮堂廳內沒有一根柱坐在廳內。 從2003年開始,這座老建築開始接受一次“外科手術”,直到不久前才恢復使用。改建後的大禮堂“修舊如舊”,但是又充滿了全新的節能技術,比如採用了最新式的地源新風技術。

  11. 圖書館 國立柱

  12. 合作交流

  13. “卓越聯盟”是指由同濟大學發起建立的高校合作聯盟,聯盟九校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這9所高校也被媒體稱為“同盟”,與清華大學領頭的“華約”、北京大學領頭的“北約”相對應。同濟大學校長裴剛為第一屆聯盟輪值主席。“卓越聯盟”是指由同濟大學發起建立的高校合作聯盟,聯盟九校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這9所高校也被媒體稱為“同盟”,與清華大學領頭的“華約”、北京大學領頭的“北約”相對應。同濟大學校長裴剛為第一屆聯盟輪值主席。 同濟大學先後建立了中德學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中德工程學院、中意學院、中芬中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和研究中心(上海)、中西學院等8大國際合作平臺。

  14. 同濟大學不斷拓展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與國(境)外著名高校、知名企業的合作,據同濟大學官網資料顯示,已與200多所海外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與眾多國際著名企業共建了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不斷拓展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與國(境)外著名高校、知名企業的合作,據同濟大學官網資料顯示,已與200多所海外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與眾多國際著名企業共建了研究中心。 自上個世紀中期,我校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臺灣的逢甲大學、世新大學、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交通大學、政治大學、中興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灣科技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中華大學、元智大學、陽明大學、崑山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校級院級合作關係。還與港澳臺地區各高校進行了較為密切的學術交流、學生交換專案和師生互訪。接受企業的捐贈及助學基金的設立等。

  15. 相關鏈接: 同濟大學主頁:http://www.tongji.edu.cn 同濟大學研究生院:http://gs.tongji.edu.cn 同濟大學外事辦主頁:http://www.tongji-uni.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