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傳播理論 第六單元 閱聽人研究 授 課老師 :高瑞坤

傳播理論 第六單元 閱聽人研究 授 課老師 :高瑞坤. 第一節 前 言

Download Presentation

傳播理論 第六單元 閱聽人研究 授 課老師 :高瑞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傳播理論第六單元 閱聽人研究授課老師:高瑞坤

  2. 第一節 前 言 大眾傳播學者簡生和羅森哀 ﹝Jensen and Rosengrn, 1990﹞ 曾在《歐洲傳播季刊》 上為文討論有關大眾傳播媒介與閱聽人關係網路的主要研究傳統,這五個傳統分別是: ﹝1﹞ 效果研究 ﹝effects research﹞;﹝2﹞ 使用與滿足研究 ﹝uses and gratification research﹞;﹝3﹞ 文學批評 ﹝literature criticism﹞; ﹝4﹞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和﹝5﹞ 接收分析 ﹝reception analysis﹞。 其實,這五個研究傳統間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共通處,彼此卻很少意識到 ﹝或重視﹞ 對方的存在。 但是, 最近研究者開始意識到彼此對話和接觸的重要性。 簡生和羅森哀分別將這五個傳統劃歸為社會科學及人文典範, 其中效果研究和使用與滿足研究屬社會科學典範, 而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屬人文典範, 至於接收分析則兼具二者的特。.

  3. 社會科學以社會學、心理學及社會心理學等為基礎。這個典範以訊息、閱聽人及社會情境來代表大眾傳播過程的重要組件,並以既定程序來研究傳播過程,並將之以圖示統計的形式呈現出來。而人文典範則以文本/論域、接收者、情境三者代表大眾傳播過程的重要組件,有系統,但並不以既定的程序研究傳播,主要描述媒介論域 ﹝內容結構﹞ 如何使接受者在特定社會情境中感知特定的意義。 • 至於社會科學及人文典範所採取的方法,亦有相當大的差異。 社會科學要求研究者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亦既強調客觀原則,要求研究者依理論、假設形式、觀察、分析、解釋,並呈現研究結果,既所謂「量」的分析。 人文典範的研究則重「量」的分析,強調研究者應置身其中,就行動者﹝actor﹞的觀點來了解現象的全貌,亦既韋柏所謂的「瞭解」﹝verstehen﹞,因此,舉凡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解釋並不被視為分立的部分。

  4. 第二節效果研究 • 整部大眾傳播研究史,事實上是因各種新媒介的出現應運而生,例如書籍、雜誌、報紙、電影、廣播與電視,近者則有與電腦科技結合的電訊傳播工具,例如有線電視、電傳視訊等。觀諸過去的發展,舉凡一有新的傳播媒介出現,既會引起大眾、學者專家等對這些新媒介效果的恐懼,害怕它們給人類帶來的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對婦女、兒童或社經地位較低者,效果研究的典範也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發展出來的。

  5. 從二○年代的「潘氏基金會」﹝the Payne Fund Foundation﹞ 對電影效果的研就開始,效果研究的風貌由短期、立既、強大、表面的效果,轉變為長期、間接、不一致的效果,而閱聽人的地位,也從被動接受訊息,轉變為主動、有選擇性的媒介內容使用者。 • 就其理論層次而言,效果研究通常有以下三個特色:﹝1﹞將訊息內容視為可辦視、並可測量的符號;﹝2﹞認為閱聽人的社會心理因素會影響其對訊息內容的反應;﹝3﹞社會情境會影響閱聽人對訊息內容的注意程度。 • 效果研究得研究方法主要採社會科學的實驗法、調查法、參與觀察法等量化取向,最近更試圖結合多種方法,例如,時間序列研究;誇領域的長期研究;利用最新電腦統計程式,如 LISREL ,PLS 等的輔助來探索媒介內容訊息對人們可能產生的影響。

  6. 第三節文學批評 • 約兩千五百年以來,西方藝術與科學的發展都與文字的傳播形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文本中所蘊含的認知與美學經驗,它並且影響了西方文明的發展﹝Habvelock,1963,Ong,1982﹞。直到十八世紀,瑞典開始有學者以量化的內容分析法對聖經進行文本詮釋。 •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學被視為是個人休閒中的一種傳播形式﹝Watt,19857﹞,也因此對文學批評抱持不同的看法: • 強調文學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時空的美學經驗; • 文學是對讀者的一種教育,教育讀著學習如何對文學做出反應。 • 。

  7. 當代的文學批評對「讀者」﹝audience﹞有三個主要的概念:當代的文學批評對「讀者」﹝audience﹞有三個主要的概念: • 承襲過去對讀者角色的分析架構,採鉅觀角度,檢視歷史與文學主題的傳承發展,特別是一些德國的文學批評者,強調閱讀的美學理論,即將文本的主題變遷與文學理解的情境合而觀之。 • 採取微觀的「文本-讀著互動」﹝text-reader interaction﹞取向,以讀者反應理論﹝reader-response theorrt﹞為基礎,強調讀者的經驗才是意義塑造的中心。 • 近數十年以來,心理學與社會學取向的實驗研究也被運用到文本的解讀上,例如歐洲與美國的雜誌像Poetics與Spiel等,常有文章發表,強調讀者對文本的解讀後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的影響很大。 • 與效果研究及「使用與滿足」研究比較起來,文學批評人仍是比較強調文本結構對讀者的影響,而較不重視讀者如何解讀文本,較接近法國結構主義的分析架構

  8. 第四節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源遠流長,內涵豐沛,不過,一般都以1964年成立的「英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伯明罕為重鎮,代表人物則有威廉士﹝Wil-liams﹞、何嘉特﹝Hoggart﹞、湯普森﹝Thompson﹞、霍布森﹝Hobson﹞及賀爾﹝Hall﹞等人。 • 英國文化研究大師賀爾曾為文闡釋文化研究的二大典範:文化主義﹝Cuitiralism﹞及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 ﹝Hall,1986﹞ • 文化研究關心的是文化與社會,不論是文化主義或結構主義均企圖以宏觀的角度來解釋社會權力的運作,或多或少都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但又都努力超越馬克思僵化的教條。 • 但是,在面對文化、意識形態、情境等概念時,文化主義與結構主義又呈現了彼此觀點的歧異。兩派對於「意義」﹝meaning﹞所採取的觀點亦有不同。 • 文化主義者認為,任何文化活動的意義,必須由當事人主觀加以詮釋。社會成員體驗他們的生活情境,定義和反應此情境。 • 結構主義者則認為,文化是透過福號的結構而產生意義,且社會成員不論是解釋生活實況,或從經驗中汲取意義,在在均需借助語言、符號,而且,惟有透過這些架構,生活方可被分類、辨認,進而呈現出意義。

  9. ㄧ、文化主義 • 賀爾在文中指出何嘉特、威廉士和湯普森三人為文化主義三大師,為文化研究立下典範,他們所領導的文化主義的文化研究,亦為文化研究的優勢典範,其特色有以下數端: • ﹝ㄧ﹞視文化為所有社會實踐所組成的整理。 • ﹝二﹞反對下層結構─上層結構的僵化公式,尤其反對化約的經濟決定論;相反的,將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視為互動關係。 • ﹝三﹞將文化定義為: • 特定團體基於其特定的歷史情境和社會關係,掌握和反應生活實況,從而顯現出來的意義與價值。 • 將上述的意義與價直生活出來,所形成的傳統和實踐即為文化。 • 因此,威廉士主張文化研究應研究「人纇生活的全貌」﹝the whole ways of life﹞。﹝Hall,1986﹞ • ﹝四﹞尊重經驗。

  10. 二、結構主義 • 賀爾本人則認為社會運作不應從個人角度來看,而應從結構的觀點來探討,社會共識可能並非經由個人間的自由溝通所達成,而是由意識型態所框架出來的。影響結構主義文化研究者最深的兩位學者應屬阿圖塞﹝Althusser﹞和葛蘭姆西﹝Gramsci﹞,以下探討二者對意識型態的論點。 • 阿圖塞將意識型態定義為:個人對其所存在真實情況的假想關係。阿圖塞有別於一般研究意識型態者,特別強調意識型態的物質性,他不探討個人內心的想法、觀念,而直接研究具體的、外在的語言、符號、儀式或各種社會實務﹝practices﹞,因此,他認為意識型態是存在於各種制度或實務活動的表徵系統﹝representation﹞。 • 葛蘭姆西與阿圖塞都反對機械決定論,葛氏更提出意識形態爭霸理論﹝Ideological Hegemony﹞來取代之。他認為,社會秩序的維持與變遷,其間並沒有所謂歷史發展的必然定律,而是意識型態的抗爭到贏取共識的結果。

  11. 第五節使用與滿足研究 • ㄧ、前 言 • 一般傳播學者多採兩種角度來探索大眾傳播媒介與閱聽人之間的關係:﹝1﹞媒介效果角度;﹝2﹞媒介使用角度。 • 學者們從媒介效果角度所要探討的是,媒介對人們做了什麼。這包括了五○、六○年代一連串探討介於媒介內容與閱聽人間「介因」﹝或稱緩衝體﹞的研究,也就是所謂的媒介效果有限的一連串研究。 • 這樣得研究取向,一直要到一九六四年,哈佛的社會心理學家鮑爾﹝Bauer,1964﹞提出「頑固的閱聽人」的口號,才開始有了轉變。鮑爾的觀點一反過去閱聽人是被動的說法,而認為閱聽人可以主動地尋找資訊。英國學者布魯勒﹝Blumler,1979﹞則更進一步指出「主動的閱聽人」的「主動」,其實涵蓋以下四個面向:

  12. (一)功利性:若資訊對他有用,他就爭取; • (二)意向:人們使用媒介,受以往動機引導; • (三)選擇性:人的媒介行為反映了以往的興趣與嗜好; • (四)不輕易受影響:這和鮑爾所說的「頑固」有異曲同工之妙。 • 因此,傳播研究至此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即從上述媒介使用角度切入研究傳播現象,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中,「使用與滿足理論」可算是最重要的。這個理論和拉斯威爾的「媒介功能論」,萊特﹝Wright,1975﹞對拉斯威爾媒介功能的修正與補充,以及費斯廷傑﹝Festingr,1957﹞的「認知不和諧論」與選擇性的曝露等說法都有相通之處。譬如他們認為媒介所提供的資訊可以增加知識、告知機會和提供預警。人們求取資訊是為了確認自己的信念、態度、理想和世界觀是正確的;而且,除非資訊的確有用,否則人們通常會級力避開那些不愉快的資訊。 • 此外,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觀點也和自由意志理論以及彌爾﹝Mill﹞的「人類理性觀」頗為相近。他們都強調人類自我了解和自我實現的潛力,相[信閱聽人有能力去選擇符合他們需求的資訊內容。也就是說,研究重點從以往的「媒介内容能對閱聽人做什麼」轉變成「閱聽人能對媒介内容做什麼」了。

  13. 二、「使用與滿足理論」發展的三個時期 • 布魯勒和凱茲在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大眾傳播的使用》ㄧ書中﹝Blumler and Katz,1974﹞,將「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既兒童期﹝childhood﹞﹝時間:1940~1950﹞;青春期﹝adolescence﹞﹝時間:1960年左右﹞和成熟期﹝maturity﹞﹝時間:1970年迄今﹞。今將各期特點分述如下: • ﹝ㄧ﹞兒童期﹝childhood﹞:1940~1950 • 使用與滿足雖屬傳播研究新趨勢,然而,早在一九四○年代傳播研究剛萌芽時,既有不少學者假定閱聽人是主動的,從事有關閱聽人使用媒介動機研究。例如赫佐格﹝Herzog,1944﹞研究美國家庭主付收聽廣播通俗劇的動機,貝勒森﹝B‧Berelson,1949﹞由讀者無報可讀的心理反應來推理其平時看報的動機,另有伍爾夫和費斯克﹝Wolfe & Fiske,1949﹞研究兒童對漫畫的興趣等,均為此ㄧ時期的典型例子。 • 這ㄧ時期的研究主題是某些特定媒介內容或媒介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功能,結果發現閱聽人接觸媒介的動機具多樣性;這些研究大多採開放式問券詢問、歸納閱聽人自我報告資料而來。凱兹等人﹝Katz,Blumler and Gurevitch,1974﹞既批評時期的研究未能探索閱聽人社會或心理需要,根源,以及不同媒介間功能的相關性。

  14. ﹝二﹞青春期﹝adolescence﹞:1960 年代左右 • ㄧ九五○年代及六○年代初期,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在於探索個人屬性﹝心理或社會整合程度﹞和媒介暴露型態之間的關聯性。 • 此時期的研究不只限於描述性的研討,更進而使用量化方式,對影響媒介使用的心理及社會變項予以操作化定義,以進行分析。學者們在研究時,採用社會或心理屬性為獨立變項,而以媒介暴露型態﹝如使用的妹介類型,喜好的媒介內容、媒介暴露的時間等﹞為依變項進行研究。結果證明了閱聽人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地位與媒介暴露型態有關。這些研究最初的設計並不是為了要進行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然而,因為其強調媒介接觸與個人心理因素和社會地位間有重要關聯性,對以後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貢獻很大。由於學者們的努力,故使用與滿足研究的邏輯程序在此時期已逐漸成形。程序如下: • 不同整合程度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的媒介暴露與滿足 • ﹝三﹞成熟期﹝maturity﹞:1970 年代迄今 • 直到一九七○年代,在美國、英國、瑞典、芬蘭、日本、以色列有許多學者對使用與滿足研究進行有系統的調查研究,不斷努力,確立了早期研究的邏輯步驟。步驟如下: • 閱聽人的需求對的期望從此模型可得知,使用與滿足的研究途徑有二: • 以需求為出發點,既先觀察閱聽人的需求,之後再探究媒介與其他來源如何滿足閱聽人的需求。 • 以滿足為出發點,既先觀察閱聽人的滿足,而後再重新建構閱聽人的心理或社會需求。

  15. 三、「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基本假設 •   凱茲和布魯勒等人指出「使用與滿足理論」共得五個基本假設。 • (一)閱聽人使用大眾傳破媒介是有目的的;閱聽人基於心理或社會需求,想藉著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 • (二)在傳播過程中,需靠閱聽人把媒介的使用及需求的滿足聯繫起來。也就是說,閱聽人是媒介的主動使用者,閱聽人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而不會受媒介影響。 •        凱茲等三人強調的是閱聽人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而非媒介駕馭   •      閱聽人。 •        藍柏和哈頓也曾指出,傳播過程發生與否,主要決定於閱聽人。 • (三)大眾傳播媒介所能滿足的需求,只是人類需求的一部份,媒介在滿足這些需求上,必須和其他來源,如人際傳播或其他傳統的需求滿足方式相競爭。 • (四)在研究方法上,使用與滿足研究的資料收集得自於閱聽人的自我報告。也就是說,這個理論假設閱聽人是理性的,能了解自己的興趣及動機,且能清楚地表達出來。然後研究者再根據月汀人的回答家以推斷閱聽人使用媒介的目的為何。 • (四)由於閱聽人是以自我報告的方式陳述有關傳播的文化意義,所以不必要對大眾傳播媒介下任何的價值判斷。 •        從上述五點基本假設一方面具有功能論的色彩,認為人們尋求訊         •      息是餵了滿足某種需求,以維持心理結構平衡;另一方面也表現出理 •      性及個人主義,既每個人都明白自己的需求,知道使用什麼媒介來滿 •      足。 • 四、「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研究架構 •   瑞典學者羅森袞以拉斯威爾的5W傳播模式為基礎,為「使用與滿足」研究                         勾勒出相當完整的研究架構:

  16. 羅森袞將個人產生基本需求的因素細分為社會結構(包括媒介結構)與個人     特質(包括心理結構、社會地位及生活歷程)並將使用媒介的行為及其他行為的最後結果―滿足或不滿足,再回歸到社會結構及個人特質上。羅森袞將個人產生基本需求的因素細分為社會結構(包括媒介結構)與個人     特質(包括心理結構、社會地位及生活歷程)並將使用媒介的行為及其他行為的最後結果―滿足或不滿足,再回歸到社會結構及個人特質上。 •   以下分別介紹倫森袞「使用與滿足」模式中的各個環節: • 1.人類基本需求:心理學家Maslow認為,人類的需求有高、低層次的分別。當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倫森袞研究發現:自我實現、尊重、愛與隸屬感是促使閱聽人使用媒介的三大需求。 • 2.個人特質:包括個人內在人格特質及社會地位,角色等外在特質。 • 3.社會結構:包括傳播媒介及其他社會、政治、文化及經濟結構。個人基本需求除受個人特質影響外,也會受社會結構影響。 • 4~6個人察覺到問題所在時,會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為獲取滿足或欲解決問題,則會延生採取行動的動機。 • 7.媒介行為:閱聽人在使用媒介時,會考慮所花費的時間,所接觸的媒介內容型態及閱聽人本身和所接觸媒介之間的關析。 • 8.其他行為:如親身接觸或傳統的傳播行為 • 9.滿足或不滿足:滿足-繼續使用。不滿足-停止使用。 • 10~11.個人內在、外在特質和社會結構:個人使用媒介的行為或其他行為得到滿足或不滿足,或影響其個人特質及社會結構。

  17. 五、使用與滿足研究的意義 •   使用與滿足研究的意,可綜合為以下五點: • (一)修正了以往的傳統的傳播效果研究角 • 過去:注意研究態度變遷及勸服等 • 現在:注意閱聽人的需求及滿 • (二)與過去出發點的不同。 • 過去:傳播者 訊息內容主。 • 現在:閱聽人主。 • (三)將閱聽人傳播行為從自變轉變為應變項。 • 過去:自變項是傳播行為,應變項為態度或行為的改變。 • 現在:自變項是閱聽人的需求 動機,應變項則為媒介使用。 • (四)屬長期效果研究。 • (五)是功能的研究:從個人角度探討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產生的效果為何。

  18. 六:對[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批評 • [使用與滿足理論]自七O年代蓬勃發展以來,一直面臨譽隨之,謗亦隨之的處境。現綜合學者的批評意見,使用與滿足研究的缺失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六點: • (一)太重視個人資料,所以很難將個人資料推論到社會結構層面上。 • (二)太依賴閱聽人的自我報告,太注重閱聽人的心理狀況,且對需求,動機下的定義並不明確。 • (三)認為閱聽人會主動尋求訊息,與另一假設矛盾,即[人的動機受制於基本需求及社會經驗]另有實証研究發現閱聽人對訊息非常沒有選擇性。 • (四)本理論對媒介內容極少,或完全不重視,有失完整性。 • (五)具功能論色彩,因此所有有關功能論的批評,都能用來批評它。 • (六)本理論強調的閱聽人的主動需求,等於是替不好的媒介內容製作者提供藉口,一切以滿足閱聽人需求為媒介內容製作方針。

  19. 七.八O年代以後的媒介使用與媒借效果整合模式七.八O年代以後的媒介使用與媒借效果整合模式 •   溫德爾於一九八一年的文章中宣布使用與滿足建議結合與滿足極媒介效果兩種研究傳統的可行性。 •   以下既分別介紹麥克柳及貝克的「使用與滿足模式」和溫德爾的「使用與效果模式」。 • 麥克柳及貝克的「使用與滿足模式」 •    麥克柳和貝克於一九八一年發展成的「使用與滿足模式」有以下的特色: • 1.強調模式應具有的動態性。例如強調閱聽任使用動機和媒介行為之間的互動關係。 • 2.將閱聽人使用媒介後所獲致的滿足是唯一種「主觀的效果」,模式中亦重視社會層面的「客觀效果」,例如閱聽芢尋求證件資訊足以引發投票這類政治活動的參與。 • 3.模式的最前端還加入個人需要、社會情境和人口學變項的探討,強調應釐清「需要」和「動機」這兩個慨念 • (二)溫德爾的「使用與效果模式」 •   在溫德爾試圖建立的理想模式中,使用與滿足過程既是整體傳播過程中的一羣中介變項,同時,它也是自變項。 •   溫德爾的「使用與效果模式」有以下幾個特性: • 1.模式中除強調基本需要外,還有許多原因可能引起媒介使用,例如:閱聽人內在的和外在的個人特質,閱聽人對媒介內容的接觸、理解及期望,外在的社會關係等,都可能引起媒介使用。 • 2.閱聽人並非傳播過程中惟一主動的角色,傳播者同樣有異域和主動性。 • 3.媒介內容亦具有影響力。

  20. 第六節 接收分析 •   接受分析是閱聽人研究最新的發展趨勢,約在一九八O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接受分析在理論不分企圖整合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的理論觀點,在方法學上則同時針對閱聽人與媒介內容做資料的收集,而研究旨趣則在閱聽人解碼的探討。 •   接收分析最特別的地方是在於它是閱聽人為有能力字文本中解讀義義的主體,並強調文本的意義來自文本與閱聽人互動的結果,顧強調製碼與解碼兩端應同時研究。可見,接收分析避免把閱聽人當「文化祭品」,祥調閱聽人在解讀上的主動形象;但同時,它亦不完全忽略媒介正文的力量,避免陷於唯心主義中(唯心主義在此指的是:媒介正文的取自全由閱聽人的解讀所決定)。 •   目前國外的接收分析實力並不多見,較具代表性的研究有摩利、李維斯及簡生等的研究,國內的接收分析實例則迄今只有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研究生,粱欣如在民國八十年完成的「影響閱聽人解毒型態之因素研究-電視新聞之神化敘事體為例」。

  21. 英國學者摩利於一九八O年完成的《「全國」觀眾》已成為接收分析的經典之作。「全國」唯英國BBC的一個電視節目,摩利採取接收分析的研究典範針對此節目不同背景觀眾(摩利將其區分為29羣)的解碼過程以研究。英國學者摩利於一九八O年完成的《「全國」觀眾》已成為接收分析的經典之作。「全國」唯英國BBC的一個電視節目,摩利採取接收分析的研究典範針對此節目不同背景觀眾(摩利將其區分為29羣)的解碼過程以研究。 •   其實,早在摩利之前,英國文化研究大師賀爾記曾於一九七三年提出一個製碼/解碼模式,此模式可說是符號學接收分析的前身。 •   摩利的全國研究計畫主要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製碼過程研究既「全國」節目的證聞分析,這個研究為摩利與布倫斯頓合作,於一九七八年發表,研究題目為「每日電視:『全國』」,研究內容為分析該節目之視聽摩利等的基本論點是,電視訊息中含有一種記錄社會真實的思想系統,但這個包含意識型態(或稱常識)的思想系統所傳輸的卻只是「虛假意識」足以誤導閱聽人。 •   摩利接收分析的第二階段,是運用田野研究的深度訪問法,訪問二十九組「全國」節目的閱聽人,結果呈現於一九八O年的書《「全國」觀眾》中。摩利根據賀爾解讀型態分析的觀點,將受訪者根據其解讀型態區分為「優勢」、「協商」和「對立」三羣,並分別研究影響其解讀型態的因素,結果發現閱聽人的解讀型態與其社經地位並無直接關係。所謂「優勢」解讀型,依賀爾的解釋是解讀媒介正文時完全接收其意識型帶者,「協商」解讀型,指的是接收與反對媒介意識型態兼具者,「對立」解讀型,指的是解讀時完全反對媒介意識形態者。接收分析的研究典範雖然才興起不久,但已普遍受到實證派和批判理論派學者的關注。主要因為接受分析的研究典範一方面具有文化研究的特色,因其是媒介訊息為文化製馬的論域;另一方面它亦具有「使用與滿足」研究的色彩,因為它同時強調閱聽人的主動性,它避免獨斷地將閱聽人視為「文化祭品」,同時也不完全忽略媒介本結構上的力量(意識形態、霸權)。因此,接收分析強調研究者同時對媒介論域與閱聽人論域進行比較分析。

  22. 第七章 來閱聽人研究的方向 •   近幾年來,不論是利用人文科學方法所做的閱聽人研究,像文學批評、文化研究等都有很多的突破,例如理論上成功地結合了論域分析及語法學,另外,系統地文本分析也有長足的進步;而社會科學方面的效果研究與使用滿足研究也累積了相當多的研究經驗和結果,特別是在推動結合效果模式和使用與滿足模式上也成功地踏出了第一步,至於接收分析更是企圖結合以上兩種典範,期前景更是未可限量。 •   但是簡生和羅森袞以為未來的閱聽人研究仍應繼續朝以下三個方向發展: • 深入研究大眾傳播媒介和閱聽人的社會建構關係; • 發展出足以說明媒介特性的論域理論與傳播理論; • 發展關於個人取向及媒介與個人互動的社會文化與社會心理學的完整理論。

  23.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