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喷丸三维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江苏省力学学会 2006 学术大会. 喷丸三维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南京工业大学:凌 祥. 论 文 结 构:. 引言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计算结果及分析 小结. 焊接残余拉应力为不锈钢焊接接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提供了 应力来源 。. 为了提高不锈钢焊接构件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 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是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 喷丸处理能够使焊接构件表层形成残余应力压应力层,破坏应力腐蚀开裂的 必要条件 (拉应力),从而显著提高不锈钢焊接构件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 。. 主要研究内容. 考虑弹丸材料性能、 靶材材料应变硬化率. 利用 有限元方法 模拟

wes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喷丸三维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江苏省力学学会2006学术大会 喷丸三维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南京工业大学:凌 祥

  2. 论 文 结 构: • 引言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小结

  3. 焊接残余拉应力为不锈钢焊接接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提供了应力来源。焊接残余拉应力为不锈钢焊接接头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提供了应力来源。 为了提高不锈钢焊接构件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消除焊接残余拉应力是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 喷丸处理能够使焊接构件表层形成残余应力压应力层,破坏应力腐蚀开裂的必要条件(拉应力),从而显著提高不锈钢焊接构件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 。

  4. 主要研究内容 考虑弹丸材料性能、 靶材材料应变硬化率 • 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 单个和多个玻璃丸、 铸钢丸喷射后靶材的残余应力场分布

  5. 选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进行 喷丸残余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计算。 喷丸过程是接触和碰撞问题,属于最困难的非线性问题之一。因此选择显式时间积分模块 ABAQUS/Explicit更适合于求解该问题。

  6. 模型几何尺寸的确定 • 材料的力学性能 • 载荷 •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边界条件 • 初始残余应力的定义

  7. 模型几何尺寸 多个弹丸喷射模型 单个弹丸喷射模型

  8. 为材料的静态屈服强度; 为材料的动态屈服强度。 材料的力学性能 • 靶材材料为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ABAQUS/ Explicit采用子程序VUMAT编辑材料应变硬化特性,在此程序中定义靶材的应变硬化率H。 • 喷丸过程产生冷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有显著的强化效果,部分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动态屈服强度得到提高。

  9. 表1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目标物体的应变硬化率H是采用VUMAT子程序描述材料力学性能所必须给定的一个重要参数,其数值跟喷丸工艺以及目标物体本身的性能都有关系。

  10. 表2喷丸工艺参数 在ABAQUS/Explicit中通过定义弹丸的 初始速度来定义弹丸与目标物体表面 撞击过程中所产生的载荷

  11.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目标物体的网格划分选用C3D8R单元。 • 弹丸选用S4R单元。 • 对减缩积分单元引入少量的人工“沙漏刚度”以限制沙漏模式的扩展,取沙漏参数分别为1、2、3、4进行计算。 • 喷丸工艺条件对目标物体的应变硬化率影响较大,不同的弹丸性能、不同的喷射速度、喷射角度都会对目标物体的运动硬化产生影响,取应变硬化率H分别为50MPa200MPa、400MPa和 800 MPa进行比较计算。

  12. 边界条件和接触模型定义 • 两对称面分别关于x=0,y=0平面对称,限制目标物体底面竖直方向的位移和限制弹丸的转动。 • 弹丸和目标物体的接触是单纯主控-从属接触。 • 应用*Friction选项定义模型的摩擦系数,本文摩擦系数为0.03。

  13. 初始残余应力的定义 • 由于焊接接头表层存在焊接残余拉应力,因此在本文的有限元计算中,考虑了初始残余拉应力对喷丸后靶材残余应力场分布的影响。 • 参考X射线衍射试验测定的焊接试板残余应力值,假定模型初始横向残余应力(y方向)和纵向残余应力(x方向)均为250MPa。

  14. 玻 璃 喷 丸 (a)单个弹丸喷丸 (b)多个弹丸喷丸

  15. 沙漏参数的选择 • 玻璃喷丸模拟过程中,沙漏参数的选择对单个弹丸喷射结果影响较大,而对多个弹丸喷射结果影响不大。参考高覆盖率喷丸后残余应力的测量数据,沙漏参数的值选择为3。 单个弹丸 多个弹丸 (v=300 m/s,H=400 MPa)

  16. 目标物体运动硬化的影响 • 准确确定目标物体的应变硬化率必须和每次喷丸工艺及目标物体自身性能相结合。 • 近似的将目标物体在单向拉伸试验时测得的应变硬化率(H=400MPa)作为其在喷丸处理时的运动应变硬化率H 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同试验测量结果比校吻合,说明在一定的喷丸强度下,该假设较可行。 单个弹丸 多个弹丸 (v=300 m/s,s=3)

  17. 覆盖率的影响 覆盖率越大,残余压应力层越厚, 且压应力的平均数值越大。 (v=210m/s,s=3,H=400MPa)

  18. 目标物体初始残余应力的影响 • 计算结果左图所示,不论是单个弹丸还是多个弹丸喷射,初始残余拉应力均削弱了最大残余压应力。 • 玻璃喷丸工艺处理存在焊接残余拉应力的焊接试板时仍能使处理表面形成一定的压应力层,并且在高覆盖率时,喷丸形成的压应力层更深。 单个弹丸 多个弹丸 (v=210m/s,s=3,H=400MPa)

  19. 铸 钢 喷 丸 a)单个弹丸喷丸 b)多个弹丸喷丸

  20. 沙漏参数的选择 • 铸钢喷丸模拟过程中,沙漏参数对单个弹丸喷射结果基本没有影响,而对多个弹丸喷射结果影响较大。参考高覆盖率喷丸后残余应力的测量数据,在后面的有限元模拟中,沙漏参数的值选择为3。 单个弹丸 多个弹丸 (v=210m/s,s=3,H=400MPa)

  21. 目标物体运动硬化的影响 参考对304不锈钢靶材经 铸钢喷丸处理后残余应力的测量结果,并根据前面所述的目标物体运动硬化率对玻璃喷丸形成的残余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的分析,在后面的铸钢喷丸有限元模拟过程中将目标物体的应变硬化率均假设为400 MPa。 单个弹丸 多个弹丸 (v=210 m/s,s=3)

  22. 覆盖率的影响 覆盖率增大,残余压应力层增厚, 但形成的最大残余压应力的数值减小 (v=300 m/s,s=3,H=400 MPa)

  23. 目标物体初始残余应力的影响 • 计算结果左图所示,不论是单个弹丸还是多个弹丸喷射,初始残余拉应力均削弱了最大残余压应力。 • 铸钢喷丸工艺处理存在焊接残余拉应力的焊接试板时仍能使处理表面形成一定的压应力层,并且在高覆盖率时喷丸形成的压应力层更深。 单个弹丸 多个弹丸 (v=210m/s,s=3,H=400MPa)

  24. 单个弹丸喷射时,钢丸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大些;单个弹丸喷射时,钢丸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大些; 多个弹丸喷射时,玻璃丸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较大些。 可见喷丸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冲击过程, 模拟中弹丸材质、数量和喷丸速度 影响着残余应力场的分布。 玻璃喷丸和铸钢喷丸模拟结果比较 不论是单个弹丸喷射还是多个弹丸喷射, 钢丸喷射产生的压应力层深, 这与弹丸的直径越大,形变层越深的理论相一致。 单个弹丸 多个弹丸 (v=210m/s,s=3,H=400MPa) (v=210m/s,s=3,H=400MPa)

  25. 沙漏参数对喷丸过程的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合理确定沙漏参数是必要的。本文通过与残余应力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玻璃喷丸和铸钢喷丸有限元模拟中的沙漏参数。沙漏参数对喷丸过程的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合理确定沙漏参数是必要的。本文通过与残余应力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玻璃喷丸和铸钢喷丸有限元模拟中的沙漏参数。

  26. 目标物体的应变硬化率对于喷丸后的残余应力场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确定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目标材料的应变硬化率代替实际喷丸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硬化率,并以此模拟的结果同实际喷丸后测量的结果相比较,发现两者比较吻合,说明在一定的喷丸强度下,两者的数值比较接近,也证明如此假设是比较可行的。但如能实测出一定喷丸工艺条件下目标物体的运动应变硬化率,并以此作为数值模拟的已知条件将会使模拟结果更加准确。目标物体的应变硬化率对于喷丸后的残余应力场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确定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目标材料的应变硬化率代替实际喷丸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硬化率,并以此模拟的结果同实际喷丸后测量的结果相比较,发现两者比较吻合,说明在一定的喷丸强度下,两者的数值比较接近,也证明如此假设是比较可行的。但如能实测出一定喷丸工艺条件下目标物体的运动应变硬化率,并以此作为数值模拟的已知条件将会使模拟结果更加准确。

  27. 在高覆盖率模拟时,玻璃喷丸产生的残余压应力的平均值比钢丸喷丸处理后的大,并且在有初始残余拉应力(250 MPa)存在的情况下,高覆盖率喷丸处理仍能使目标物体形成残余压应力层,说明喷丸工艺可以提高不锈钢焊接构件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

  28. 谢 谢!

More Related